《皇后的白月光另有其人》第30节

    会脏了她的耳吧,国舅爷忒觉得自己不是人。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那帘帐便被掀开。
    雁回彻夜难眠,想出来透透气,一掀开帘子便见不远处端端站着的国舅爷。
    漫天霞光落了他满肩,刻入她心血的眉眼被这光芒一再柔和,此情此景雁回只在梦中见过,她看着那人的剑眉星目一时不知自己是否进了梦境里。
    二人目光缠在了一起。
    直到身后跟着出来惊絮将这梦境打破,“娘娘,天凉……大将军?”
    惊絮为雁回披上外衣,见到国舅爷惊讶出声。
    雁回这才反应过来,她见到国舅爷唇边一点淤青,然后皱起了眉,带着隐隐的怒火地问:“是圣上?”
    雁回的帐子在整个营帐最东面,因着她的身份与大片连绵的营帐隔开,而这点距离宛若一道天然屏障,将他们与纷杂的尘世隔绝开来。
    她的声音很轻,却很清晰。
    国舅爷愣了下,随后毫无犹豫地一掀前襟,曲腿半跪,双手一拱行了一个扎扎实实规规矩矩的礼来。
    旁边的星河也随着主子一并跪下来。
    “草民无意冒犯娘娘。”国舅道。
    那厢雁回和惊絮皆是不解,但惊絮一听国舅字里言间的‘冒犯’二字竟紧张地左右张望,然后往后退了几步。
    国舅爷沉心在自己即将而来的冒犯,没有深究惊絮后退之意是为何。
    他道:“草民有罪。”
    雁回问:“何罪?”
    国舅轻吐一口浊气道:“草民身份低贱,却心有余孽欢喜娘娘。”
    霞光漫天,微风习习,却吹乱了雁回的心。她向来自傲的沉稳被国舅爷尽数击溃,她就这般睨着他,那袖袍中的手轻轻发颤。
    雁回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一个音来。
    那人以雁回是气极,将自己视为洪水猛兽,但他却仍旧倔强地一字一句道:“草民对娘娘情有独钟爱不忍释,义无反顾百折不挠,恳请娘娘治罪。”
    情有独钟爱不忍释,义无反顾百折不挠。
    哪怕知晓自己犯了这世上最禁忌的大罪,他可以为此付出性命,但绝不会用轻易变心的廉价之情污了心尖上放着的那人。
    塞外响起了号角。
    军营的将士整装待发。
    国舅爷唤:“星河。”
    星河踌躇着递了一把匕首,国舅爷双手捧着匕首,像是捧着无价之宝:“恳请娘娘治罪!”
    风吹乱了雁回的发亦吹乱了她的心,雁回望着国舅爷。
    良久……
    雁回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
    “沈辞。”雁回道:“你何罪之有?”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还有剧情,但是不忍心打破这种氛围。
    第35章
    雁回看着国舅爷,
    她还有很多想要说的,譬如问问国舅,到底他是从何时开始心生了与她一般的眷恋。譬如问问他这么多年可曾也有过发了疯的想念。
    千言万语很多,
    但雁回独独没有告之国舅,她与他又有何差。睹画思人,
    一眼万年,亦有等他到青山白骨的决心。
    可那都是下一世的事了。
    那号角之声愈来愈响,其中伴随着铁骑滚滚而来的震动轰鸣,掀起的黄沙直上苍穹将那漫天的霞光生生掩盖。
    国舅爷听见了雁回那句话,正要说什么,便见朱公公焦急寻来。
    蛮夷终于打过来了。
    朱公公奉谢昀之令,请雁回去安全处。
    谢昀此举,让国舅爷稍稍放了些心。事情紧迫,
    想到谢昀从未亲上过沙场,国舅爷向雁回一拱手便带着星河往城墙方向去。
    朱公公在身后唤他:“大将军,
    圣上口谕,让您即刻启程返回京都。”
    国舅爷并未回头,声音绕过他传了过来,
    他道:“我既在这里,
    便没道理不顾谢昀,他若出了什么意外,
    什么抗旨不尊就没意义了。待他安然无恙再来罚我,
    我本质就不是一个听外甥话的舅舅。”
    朱公公还要在说,却被雁回不赞成地止住了。
    国舅爷就是如此,什么规矩于他来说都是虚妄,可偏偏这么放荡潇洒之人却又是个十足的重情重义之人。
    雁回其实也放心不下谢昀,只是她还念着一个人。
    雁回道:“去将安美人寻来。”
    谢昀将雁回安排在郦城一座宅子中,
    又差了朱公公带着侍卫保护着。她们先到一步,到时安美人尚未在宅子中,惊絮便寻着四下无人的机会,按下自己狂跳的心问:“娘娘……为何不也将您的心意告之大将军?”
    “告之了……”雁回轻吐一口浊气反问惊絮:“然后呢?”
    惊絮一呛。
    雁回轻飘飘开口:“你知我听了沈辞那句‘情有独钟爱不忍释,义无反顾百折不挠’是何感受吗?”
    惊絮顺着雁回的话猜道:“回娘娘,奴婢猜娘娘当时欣喜若狂,大喜过望。”
    雁回低低笑了声,唇边泛起了一丝涩意:“是,我的确欣喜若狂,若再早些年,我定状若痴狂,必要往那碧新湖里跳,否则无法镇定我心中所快。就算闹上个十天半月也要求父亲往宫里去,请先帝收回赐婚。”
    她忍不住长长地叹息:“可如今,我心虽欢喜,欢喜过后是无尽的不甘、遗憾,我不断自问,我可是做错了什么,为何上苍要如此捉弄我?以前我可以悄悄将这大逆不道的秘密藏于心,现下却不能了,当我一想到沈辞……我便深感无能为力。”
    “所以……”雁回难过的笑了:“我又何必给他无故增忧呢?”
    她声音一直轻轻的,落在惊絮心头只觉得带了千斤巨石般的沉重。饶是这般威力,也无法将雁回心底的苦闷、像刀俎割肉般的痛苦完全述说。
    “可……”惊絮想了想,望前厅外小心地凝视了半响,随后才压低声音对坐于主座上的雁回道:“圣上已知晓画中人乃大将军,圣上却无责怪娘娘之意。奴婢想,圣上与大将军叔侄情深,指不定圣上会念着这情成全了娘娘与大将军。”
    雁回像是听见什么滑稽的笑闻,她唇边的难过不减:“便是以前的圣上也不会做出这等辱没皇家颜面的事,圣上之所以没有责怪我,只因这画当年由先帝看过改过,我不过是拉大旗作虎皮,借了先帝之名才得以逃脱。”
    说到这事,惊絮顿起一身冷汗,当年她并不知道自家小姐闺房挂着的画并非谢昀,还一个劲地替雁回开心,现在回想起来,不知雁回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入宫的。
    听惊絮把后怕一说,雁回目光微敛,道:“我当时便没想过能活着离宫。”
    惊絮忙宽慰道:“所幸上苍庇佑娘娘,先帝并未察觉有异。”
    话音一落,雁回忽的皱起了眉,眼前的景色渐渐融合成一团。
    记忆飘散,飘飘荡荡回到了她离死亡最近的那日。
    那日天降瑞雪,雁回带着画像入宫,由当时的御前总管领进了养心殿。
    先帝坐于案前,雁回低垂着脑袋只能见到一点象征无上权力的明黄。她行过礼,先帝和她寒暄两句,便让她将画拿出来。
    雁回捧着画交给了大太监,她始终埋着脑袋,想着若是叫先帝发现了端倪,便将想好的‘一人做事一人当’的说辞讲出来,求先帝看在父亲战功赫赫的份上莫要迁怒雁家。
    然,先帝凝着那画看了许久。
    本淡然的神情忽而攀上几抹笑意,雁回听见先帝浑厚的嗓音在殿内荡开:“画得不错!”
    雁回登时手脚冰凉,后背顿生一层冷汗,养心殿数人,无人看出她已在崩溃边缘。
    先帝招来大太监一同来看,先扬后抑:“不过下笔还是多有稚嫩,去将张乘风宣来。”
    张乘风,太子谢昀老师,专授太子书画。
    雁回一颗心再次提了起来,她垂首以待,心跳如擂。直到张乘风入了宫,提笔在画上小心修改几处。
    先帝越看越满意,问雁回:“太子还未亲眼瞧过这画罢?”
    雁回摇了摇头,小心道:“回圣上,太子未曾。”
    先帝眉头舒展开来:“那今日朕便当一回这牵线搭桥人!”
    ……
    思绪回笼,雁回眉头紧蹙,她当时满心只觉侥幸,并未往深了想。到后来,但凡见过这画的人无一人能往国舅爷身上想,久而久之她便放下先帝改画一事。
    如今细细想来,便是谢昀仔细看了先帝改后的画像都认出画中人来。
    那么当时的先帝呢?
    雁回疑窦丛生,刚要说什么,忽听三声鸟啼。
    是暗卫阿君来了。
    雁回起身,让惊絮去前厅外看着,若朱公公领来安美人让其先候着。
    阿君从天而降,带来了关于安美人的身份。
    阿君一拱手道:“禀娘娘,奴本一无所获,只是发觉娘娘命奴查的那名女子在村落里格外受到照顾,一个孤苦女子自有人会生了同情,但那村子并不富裕,连自家门前雪都顾不及却个个操心着女子,奴觉奇怪,便换了一个方向,查了那女子的几个邻友。”
    雁回问:“可有发现?”
    阿君沉声道:“有,他们都曾在郦王府做过活,郦王薨后便离开了王府。奴便顺着这线索继续查了下去……”
    经他所查,安美人并非唤为‘阿回’,其本名为谢解意。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