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厨杂役的现代生活》第51节

    放完了烟花,许爸拿了几瓶饮料、果酒放到桌上,“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好好喝一杯。”
    谁能想到,几个月前,他们陷入网贷的陷阱无法动弹,谁能想到他们的人生竟然拐了个大弯呢。
    这个家最要感谢的人就是许秧。
    许秧的变化,许爸许妈比刘莹及其他人还要清楚。
    但是债务的压力,让他们没空去探究,女儿还是他们的女儿,只不过是长大了。
    是他们做父母的无能,让女儿为这个家操心。
    许秧举起倒满椰汁的杯子,和家里人碰了个杯,“新年快乐,希望我们家越来越好!”
    许秧喝了一口椰汁,还没动筷子,四双筷子同时夹了四道不同的菜送到她的碗里。
    “秧秧,快吃。”
    许秧看着瞬间被填满的碗,抬头朝家人笑了笑:“好。”
    电视里开着,却没人去听,都专注于眼前的菜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菜,许妈最喜欢蜜汁带鱼,许爸对那道五味鸭赞不绝口。
    鸭子是许秧大早上去市场上挑的番鸭,先去血水后,下油锅煎至表皮金黄。
    而后锅中加入姜片爆香,再加入冰糖、老黄酒、米醋、生抽、柱候酱,倒入没过鸭身的开水。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大约要一个小时,焖煮过程中要几次翻面,使之均匀上色,最后上大火收汁即可。
    最后的成品鸭肉红润油亮,咸香中带有微微的酸甜,香而不腻,非常的下饭。
    许秧尝了一块鸭肉,满意地点头,这个柱候酱还是之前她生日的时候同学送的,她查了用法,没想到做出来的菜味道真不错。
    吃完年夜饭,桌上的菜盘子不动,碗筷也不洗,许妈说留到初一,来年会更好。
    电视里放着烟花,屋外静悄悄,纵然年味淡了,但家人俱在,足矣。
    第51章 五色汤圆
    春晚越来越没意思, 许秧他们跟着看了个开头,就抱着手机玩起来。
    吃货小群里,杨霞卿他们已经发了一波的红包,许秧一一取了, 也发了一个大红包。
    红包还没领完呢, 杨霞卿就迫不及待地问:“许秧, 快快快,让我看看你家的年夜饭是啥样的?”
    许秧笑了笑,把照片发到群里,“其实有好几道菜味道都一般。”
    “看着好看又好吃。”徐知闻说道。
    “许秧,你太谦虚了, 看着就特别好吃。”杨霞卿今晚是在酒店吃的年夜饭, 菜肴看着是很精致, 味道不差,但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明天你们有什么打算没?要不我们去许秧家拜年吧?”叶向东冒出来说道。
    桂城过年有各种各样的活动, 许多人都是约在外头见面。
    “这个主意不错, 拜完年后,我们一起去电玩城吧。”杨霞卿提议道。
    洪丹燕这时冒出来:“喂喂喂,你们别太过分了, 明明知道我回老家过年,这样刺激我好吗?”
    许秧看着群里热热闹闹的, 心情也很好, “你们方便的话就过来, 我请你们吃烤肠。”
    “我想吃那道鸭肉,红润油亮的,看着就好吃。”叶向东有些得寸进尺地说道。
    “嘿,叶向东, 别太过分。”杨霞卿警告道,哪有初一让许秧待在厨房里的。
    许秧笑着打字:“那道五味鸭啊,我是用王志帆同学送的调味料做的,等开学了,我再做了请你们吃。”
    群里霎时被各种代表喜悦的表情包给刷屏了。
    许秧刷了一会手机,听到有人在院子外喊许爸,原来是有人来拜年了。
    许秧看着来人有点眼熟,她想了想,进厨房,准备弄两道小菜,让许爸他们边聊边配着吃。
    家里的冰柜、冰箱、柜子等都塞得满满的,除了屯过年的菜,连初二要出摊用的鸡肉、鸡蛋等也提前买回来了。
    一碟酱牛肉、一盘卤鸡爪,加上凉拌莲藕和炸鸡排,用来配啤酒正好。
    不一会,刘莹也进厨房,问许秧:“秧秧,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许秧准备了那几道小菜,就打算把初一煮的菜都配好,明天就不动刀了。
    “嫂子不看电视?”许秧拿出一块猪后腿肉。
    “不好看,有点无聊。”平时晚上都挺忙的,骤然停下来,反而有点空虚。
    “要不嫂子帮我剁肉吧,我揉面。”许秧打算做五色汤圆,包五种馅的。
    “秧秧,等过了年,我们办的那些证件应当都下来了,到时候可以提供外卖服务了。”
    许秧想了想:“这可行,就是营业时间比较短。”
    “不过不知道要找哪个平台,听说现在外卖平台都要什么费,也不知道划算不划算。”
    刘莹对这些不了解,手机上查资料,也是一知半解的。
    “这很正常,就跟我们摊位要交费用一样。”许秧想了想,“到时候先了解一下几家外卖平台,不用急着做决定。”
    没一会的功夫,许秧就揉好了好几个糯米团,白、紫、红、绿、黄五色。
    这时候,刘莹的肉馅还没剁好,她有点着急。
    “嫂子别急,我馅料还没准备好呢。”许秧朝刘莹笑了笑。
    她准备包豆沙馅、芋泥馅、核桃花生黑芝麻馅、萝卜馅、荸荠猪肉馅。
    萝卜和荸荠猪肉馅都咸的,用的面皮要用开水和,皮q弹牙,馅料咸香,别有一番滋味。
    豆沙、芋泥都是以前做的,核桃花生黑芝麻也是这两天做的。
    三样东西放锅里炒过,用石臼杵碎,加入冰糖碎拌匀,最后加入猪油搅拌成团即可。
    这样做出来的馅料特别香,而且一点也不油腻。
    白萝卜擦丝,稍微用盐腌一下,然后下锅翻炒,为了颜色好看,许秧还加了点胡萝卜丝。
    翻炒过程中,白萝卜又出水,只能盛到一边沥干,冷却之后才能包。
    刘莹剁好猪肉,见许秧在削荸荠,她手里拿着小刀,上下翻飞,不一会就好了。
    她看得目不转睛,连要干什么活都忘记了。
    刘莹心里暗暗惊叹,按照许秧的要求,把荸荠切成颗粒,跟猪肉混合调味。
    到包馅料的时候,许秧的速度更快了,一团糯米面团,在她手中跟有了生命一般,变换着各种形状,不一会分成了大小相等的剂子。
    刘莹负责包豆沙馅,然而她不是很专心,视线不自觉总是被许秧的动作吸引。
    等她把豆沙馅包好,许秧已经把另外四种馅料全都包好了,此时正在挪冰箱里的冷冻层,准备先冻上。
    刘莹看了眼许秧包的个个圆滚滚的汤圆,再看自己包的,有的圆,有的椭圆,脸不由有点烫。
    做汤圆做好后,刘莹就催许秧去洗漱,她来收拾厨房。
    许秧吹完头发,打开手机,发现吃货小群里一堆的游戏链接,其中以麻将最多。
    她对这类游戏不感兴趣,转而去看国外的厨艺综艺节目,虽然东西方的饮食文化完全不同,饮食方式相差也很大,但并不妨碍欣赏对方的厨艺。
    徐知闻躲在角落里玩手机,他跟杨霞卿叶向东他们打麻将,已经把他们的金币快赢光了。
    他跟着表哥于承禹于家老宅过年。
    于家人丁兴旺,每到过年,除非迫不得已的原因,所有的子孙都要回来。
    于家好几支聚居在此,这一片老式的房子,有数百年的历史,保存得相当好,是省历史建筑保护点之一。
    此时,连在一起的这一片老宅灯火通明,屋子里都是搓麻将的声音。
    于承禹此时被拉着打麻将,他桌前那叠零钱已经快输光了。
    厨房里,于家的女人们在准备等会十二点的夜宵。
    这时,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摸进厨房,眼睛滴溜溜地转着。
    “于承光,你进厨房做什么?”
    于承光嘿嘿笑了两声,“大伯母,我承禹哥带回来的脆肠呢?还有没有?”
    “今晚不是都吃光了?”被称为大伯母的秀气女人皱了皱眉头。
    “没有,我特地数过了,肯定还有。”于承光信誓旦旦地说,他的记忆里好着呢,今晚每一张饭桌有多少脆肠,他清楚着呢。
    “我看看,哦,还有二十根左右。”在冰箱的角落里,找到了于承光想要的脆肠,那包装眼熟得很,正是许秧做的。
    于承光的嘴角都快咧到而后去了,“大伯母,我肚子饿了,想吃脆肠,我可以自己煎。”
    “等会就要吃夜宵了,不急。”大伯母挑了挑眉,她还不知道这小子的心思,肯定是嘴馋了。
    “哇,于承光,我就知道你在这里,你想吃承禹哥带回来的脆肠。”
    “嘘,嘘,你给我小声点。”
    来的小女孩一样滴溜溜的眼睛,她低声说:“你分我一半,我就不告诉承禹哥。”
    于家的小孩子个个都精明得很,见于承光和于瑜靓许久不出现,都猜到他们要干嘛。
    想独吞脆肠的想法失败了,而这个事儿也被捅到了于承禹面前。
    此时最后一把,于承禹的筹码都输光了,他想顺势离开牌桌,不想他隔壁的堂弟于承扬一下子抓住他。
    “承禹,你还有筹码呢,就是那脆肠,这样吧,再来几轮。”于承扬说着,朝其他两个人使了个眼色。
    “对,对,承禹啊,就这么说定了,再来。”
    于承禹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家里人竟然这么喜欢吃脆肠。
    他这么挑嘴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脆肠很好吃,对胃口。
    刘阳给了他二十斤,他想着家里小孩多就全部带回来了,不想根本就不够分的。
    等徐知闻知道于承禹在牌桌上把剩下的脆肠给输掉的时候,简直不可置信。
    啥情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