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赴荆棘》第51章 打杂小兵任行阳

    启昱北上的同一刻,狼图关外,塑门城中,子时的刁斗声已停歇。
    城内帅府里,临时议事刚刚结束,各军统领自回城外大营传达任务。
    尉远洲拿起新制成的凉州舆图,细细研究。塞北呼啸的狂风穿过不知何处的缝隙,发出凄厉的呼啸,吹得桌上唯一一支蜡烛不停摇曳。
    经过夏末一战,魁胡右喇部基本覆灭,残余人马投奔魁胡王庭耶骨尔帐下,留下大片土地与原属永昌的三座城池。
    魁胡掌控百年的忽勒城已经改名塑门。连同周边的长夜城和弓卢城,合并为凉州的第九个郡----塑门郡。
    三城互为犄角,成为永昌直面魁胡的一把尖刀。然而魁胡人不善建造城池,更不善经营城市,这三城又屡遭战火,已是十分荒败。
    尉远洲充做帅府的这栋房子已久无人居住,四面漏风,已算是城中比较好的了。平凉军主力只能驻扎在城东荒原上。
    前些时候抓到的魁胡探子招供说,魁胡各部随着寒冬来临,已退至草原深处,短期内不会来袭。
    必须乘此时尽快加固城防,尉远洲想,这样,来年一开春便可以此三城为根基,发动大规模的远征。
    因常年征战而覆茧的手指有力地点在舆图上的某处。那里是一片湖泊,处于大片尚不为永昌熟悉的辽阔草原的深处。
    魁胡王城一定在这附近。每年冬季,魁胡人如冬眠一般蛰伏于此,只要以奇兵攻破此城,既可一战重创耶骨尔部,将其赶至孤雁山以北。
    之后再逐步消灭或招降分散在草原的各小部落。如此一来,至少百年,北方将无人敢觊觎永昌。
    平定北疆指日可待。
    昱儿,永昌还从未有求娶皇族的先例,若我以此邀功,或可向圣上求娶于你。你再等等我可好?
    门外兵器的碰撞声打断了他的沉思。
    “报!越骑军左部中曲侯任行阳求见!”
    通报声未落,屋门大开,任行阳已裹挟着一阵风雪闯了进来,乱窜的狂风险些扑灭了烛火,空气瞬间冷了不少。
    然而他的面色比外头的风雪还要冰冷。
    不等尉远洲开口,任行阳弯腰拱手,语气略急道:“大帅,方才越骑军众将领议事,李护军竟不许小将入帐,说是小将已由越骑军调至中军帅府,此事可是真的?”
    尉远洲一听就明白了,这二人不对盘他早有听闻。
    之前他受了太子的请托,曾专门交代李崇越,要他好生照应任行阳,别让他做太危险的任务。没想到李崇越性子太耿直,倒让这二人闹矛盾了。
    最后任行阳还是上了前线,刀光剑影里来来去去,尉远洲放心不下,只好亲自出马了。
    说来也是他安排欠妥,此时便笑道:“行阳深夜来访,我道所为何事。来,我这屋子虽简陋,倒还算暖和,你先坐下暖暖再说。”
    任行阳只得坐了,看尉远洲着人舔了碳火,倒了热水,心内只焦灼不已。
    方才李崇越急招越骑军将领入帐议事,任行阳迟到了一会,还没坐下,李崇越便板着脸,叫他不用来了,明日就去帅府报道。
    任行阳吃了一惊,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赶人了?无端被调出越骑军,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犯了什么过错呢。
    任行阳不忿,多问了几句,李崇越暴脾气上来了,拍桌怒斥他目无军纪,贪生怕死,装模作样,越骑军不收此等混子云云。
    这说的都什么跟什么。任行阳被骂得莫名其妙,火也上来了。他自斟从军以来,散漫的性子已收敛许多,从未违反军纪。杀敌虽少,但也绝不会贪生怕死。至于装模作样就更没道理了。倒是自己自从编入越骑军,处处被李崇越针对,不知这李将军对自己有什么偏见。
    他一着急争辩了几句,李崇越竟叫来守帐兵卒,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他拖出帐去。
    这可太丢脸了!他何尝受过如此奇耻大辱。
    任行阳怒火中烧,想着当日东宫中与尉远洲学武,好歹也算师徒,有些情谊,便直奔中军帅府而来。现在坐了一会,怒意消了大半,渐渐便有些汗颜。
    自己一个小小军侯,半夜跑来找大元帅“告状”,若不是尉远洲气度宽仁,怕是早被军棍伺候了!
    尉远洲不慌不忙收了舆图,才道:“此番调职确有其事,乃是我亲自下令的。不过不止你一人,平凉军五部二十五曲共调了三十人,以充任帅府的掾属,令史和御属各职。这是方才议事会上临时下的调令,所以没有事先通知。按理你明日才该接到命令,李将军现在就不让你入帐议事,是有些操之过急了。不过他性子向来如此,一是一二是二,你不要和他计较便是。还是,,行阳老弟对调职有意见呢?”
    原来是帅府的调令么,任行阳闷闷地想,大帅都这么说了,我再计较岂不是太小肚鸡肠了。罢了罢了!
    不让他议事可以不计较,但是调职不一样,任行阳是一定要问清楚的。
    幕府属官虽都是武职,但这几个职务却是管理具体事务,多与文书信函打交道,很少有机会动刀动枪,冲锋陷阵更是不可能了。
    任行阳来北疆就是憧憬着金戈铁马,在这里案牍劳形还不如在东宫伴读呢。怪不得李崇越说他贪生怕死,越骑军都是精锐,一个顶十个,怎么舍得放人,现下只调他一人,怕是误以为他是自请调职的。
    “小将于舞文弄墨之事向来笨拙,唯有弓射尚能派点用场,从军就是为了上阵杀敌,这和文牍打交道的活,,,实在做不来,大帅还是另找能人吧。”任行阳一脸为难,这说辞好熟悉,上次是启光,这次是尉远洲,他看起来就这么像拿笔杆子的?
    尉远洲笑笑,道:“杀敌只能用刀吗?口诛笔伐,离间策反亦可决胜于千里,杀人于无形。你也知道,此次回归的塑门三城已十分破败,地位又特殊,因此急需在封冻前完成修葺,重建城防。诸事冗杂,中军帅府人手不足,才抽调各部曲有能力者辅助。虽然职责不同,于你或也有所助益。”
    尉远洲说着拍了拍任行阳的肩膀,“欲为将者,可不能只知道舞刀弄枪啊!”
    话已至此,任行阳再不情愿,也只能先接受了。他默默退出帅府,在风雪中站了一会,转身往步站营去了。
    徐申牧巡岗归来,已是天光微亮。估摸着还能眯一会,遣走手下兵卒,他边解着白云甲边向营帐走去。路边一个灰蒙蒙的影子立着,这会动了起来,把他吓了一跳。看清是谁后,上前突然一下锁上对方脖子:“巡了半宿可逮着一个了!”
    “唉,放开!”任行阳胳膊肘一顶,轻易就脱了出来。他心里正烦着,可没心思和他闹腾。拉着徐申牧寻了个僻静无人处,把方才的事大致说了,心中的郁猝之气才算好些。
    “我看他就是故意刁难你。”徐申牧把甲胄往肩上一搭,道,“还记不记得,当初你刚入营时,他就给你来了个下马威。后面巡逻,演练,拉营,最苦最杂的事都是派给你。走了也好,省得在他手底下受气。”
    任行阳也是无奈。他以为军中靠得是本领说话,哪晓得还有这些事。
    这还得从刚到北疆时的入营演练说起。
    以往龙骑营出身的新将领都是直接按出营比武分数领军衔。但是平凉军格外严格,入营前还要集训。
    他们到狼图关的头一个月就是练习各种弩机的操作,熟悉平凉军打法和战术。这些弩机较寻常弓箭更耗时耗料,只大量装备平凉军,连龙骑营都鲜少操练。
    集训完毕如何检验成果,干脆来场实战演练吧。每军侯各带一曲人马,自备粮草,画地为营,在关外伍佰里范围内一对一展开攻防,争夺营地与粮草。最后获得最多战利品的将领胜出。
    这种实战靠的都是真本领,寻常比武的花架子是一点排不上用处。而且不仅考验个人的射御,骑驰,格斗之类武艺,更是直接看出将领的排兵布阵和机变能力。
    任行阳先按兵不动,做好隐蔽,养精蓄锐,只派出斥候探查。等各方大致杀出了个高下,他才出兵,直杀向最大的一个营垒。靠着急行军出其不意,又在雪地里埋伏了半宿,一举将对方军侯俘获,可谓是大获全胜。
    作为优胜者,任行阳之后自然是分到精锐越骑军。不仅如此,这次比武还让他在军中小有名气。拿到越骑军重骑兵装备时他激动得不行,愣是枕着缀鳞铠,抱着神臂弩睡了一宿。
    可没多久他就发现不对了。与他同期的几人皆是带的新兵,每日不仅在校场操练,还跟随长官出兵执行例行任务。没过多久便能独当一面,授了军侯的职衔。
    可他倒好,军部上也不知怎么想的,唯独给他分配了几百号老兵,还全是老弱病残的。成日里也没怎么操练,就是在营区里干活,什么搬粮草修弩炮,挖沟填坑盖房子,看着忙得脚不沾地,实际上就是个勤杂小队,除了战事不用管,哪里需要哪里喊。
    更糟的是,他手下那些个老兵都是身经百战的兵痞,如今被调给个年轻后生管,又哪里肯服气。一个个刺头一样,欺他初来乍到,又是中庸,算准了他治不了他们,轻则怠慢无礼,重则故意疏漏隐瞒,不是耽误了事就是得罪了人。
    任行阳性子本来就有些孤傲,为人又直率,最恨这些油头滑脑的,因此每日光应付琐碎人事已是烦不胜烦,满腔报国热血,英雄豪情都快凉透了。
    做了一个月,任行阳就受不了了,跑去部里校尉那儿理论,才知道他这差事是左护军李崇越亲自安排的。
    任行阳想不明白了。这大将军怎么还管他这点小事啊。而且不知为何,任行阳总感觉李崇越对自己十分不满。从入营起,这人就没给过好脸色。
    后来还是徐申牧跑来偷偷告诉他,这勤杂的活在别的镇军就是个清闲职位,有后台的人才能捞到做这个,又没危险又可以混资历。混个一年半载,时候一到或京中有缺就立马高升回去了。
    只不过这差事在别处是闲差,在平凉军,那就真是苦差事了。
    任行阳想他也没什么后台啊,难道,,,是自家老爷子打点的?肯定是了,怪不得老头子以为他要去做太子伴读时气成那样。可是他真不需要这么关照啊。
    任行阳当下就坐不住了,径直跑去找李崇越商量。李将军正召集部里高级将官议事呢,见任行阳闯进来,好一通慷慨陈词。什么一心从军,杀敌报国,意思就是要上前线。
    李崇越耐着性子听完,板着脸说:“好好养着你你倒不干了。想带兵可以,就怕你带不了。”
    “小将拿了实战演练的第一名,别人都带得了,我如何带不了?”
    “第一你也是中庸。带兵打仗和临时演练可不一样。带兵第一便是管得了兵。越骑军中全是乾元,你一个中庸能管得了乾元?笑话!你手底下那几个服你吗?”
    帐中诸将交头接耳,似有嘲笑。任行阳不禁脸涨得通红。
    “那不如就让他们跟我去巡边,一月为限,到时若不能服众,我甘愿降为勤杂官。”任行阳双手抱拳,目光坚毅,直视李崇越。
    “哼,你去试试好了。”
    李崇越松了口,任行阳总算能出营区了。他把晾了一个月的缀鳞甲拿出来,长刀劲弓披挂整齐,带着刺头们开始巡边。
    初时,那些人仍旧不服差使,散漫怠慢。然而没多久,任行阳带着小队在塑门与长夜沿线烽燧巡逻时,偶遇越境劫掠的魁胡骑兵。
    虽然人数上不占优势,但凭借沉稳的排兵和精湛的箭术,任行阳率兵全歼敌军,还救回了因为冒进险些被俘的几人,这才让这些老兵油子心服口服。
    按理说这该是大功一件,李崇越却只给他补领了军侯的职,连上报也没有。但任行阳已是很满意了。原想领了新兵,出征巡防时再立功,谁料到这时候又来了调职这一出,直接和李崇越闹僵了。
    想到这里,任行阳叹了口气,徐申牧说的没错,在李崇越手底下,他怕是难有出头之日,只是他实在不甘心就这么离开越骑军。
    “你说他究竟为何如此对我!我与他从未有过瓜葛,头次遇见还是龙骑营骑射比武那会。到参军前,统共就见了两三次吧,还都只是打个照面,他是哪里看我不顺眼!”
    任行阳愤愤不平,徐申牧倒是听出来端倪了。“你说头次见是骑射比武那次?就是你带了姚公子来的那次?还迟到了?”
    “对啊,怎么了!”
    “啧啧啧,您心真大。估计这第一眼你就惹到他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