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赴荆棘》第34章 参军北上

    任行阳再醒来时已是在东宫自己的厢房中。扶着脑袋龇牙咧嘴地坐起身,他依稀记得自己是倒在启光身上,被扶住时还大着舌头喊人家登徒子来着。
    唉,这什么事啊!他懊恼地摇摇头,只换来一阵更剧烈的头疼。
    然后是怎么回来的呢?他这样可骑不了马。任行阳仔细回忆,好像是被谁搂着同骑一匹马回来的。
    还能是谁啊啊啊!
    一想到自己烂醉如泥,红着脸偎在太子殿下怀里,在众官员和百姓眼前穿街走巷回来的样子,这画面太美不忍直视啊。任行阳抱头□□。
    过了好一会,他终于做好心理建设,站起身摇摇晃晃走到盆架前想洗把脸,架上镜子里的人再次闪瞎了他的眼。
    憔悴的脸色虚肿的眼皮也就算了,头顶插的那只茱萸是怎么回事?!
    说实话,这枝茱萸戴得还挺用心,多余的枝叶都摘了,小小一枚绿叶衬着红果斜插在发髻上,看上去十分别致。
    可恶啊!再别致,这也是女子和坤泽的戴法!
    这不是明摆着羞辱他么!任行阳气得七窍生烟,一把抓了茱萸扔在地上,恨不得再踩上两脚。这混蛋绝对是故意的!不管是烈酒还是茱萸,都是为着看他笑话呢!亏他还对这混蛋掏心掏肺,还想着报恩,哪凉快哪待着去吧!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任行阳收拾妥当,也不拜别启光,径直离了东宫,往应神街上平凉军的集结点去了。
    一到地方,看到挤挤攘攘的新兵时,任行阳傻眼了。所有龙骑营出来的新士官,衣帽铠甲皆是统一制式,只有自己还是一身平常打扮。连勾画名册的小兵都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半天,迟迟不肯勾他的名字。
    正懵着呢,脖子被人从后面一把勾住。他条件反射地拆了招,一回头正对上一张坏笑的国字脸。
    可不正是他在龙骑营的损友徐申牧。
    “还以为你不来了呢,誓师大会都不参加。”一个包裹重重拍在任行阳胸口,“还好我帮你领了衣服,快穿上吧!”
    任行阳打开一看,是和众人一样的靛色衣装和一套软甲,喜不自禁,朝徐申牧肩上敲了一记,忙找了个墙角僻静处准备换上。
    徐申牧跟过去,拍了拍任行阳那匹马,惊奇道:“你这马,,,是凉州马吧,几天没见你坐骑都换了啊!”
    任行阳边脱外袍边说:“帮尉二公子打架,人给的。”
    “还有这等好事?可惜我那天没在营里,不然肯定帮着你们一块打了,这马也有我一份了。”徐申牧摸着马脖子惋惜道。
    “还是别了,管力那事也没查你不是?”
    “嘶,这倒是,”徐申牧收回手,皱起眉头撑着下巴作仔细回想状,“查了半天到最后也没抓着凶手,莫非真是妖怪干的?你觉得是怎么回事啊?”
    “我怎么会知道。”任行阳不想再说,道:“对了,你刚才说什么誓师大会?我怎么没听说?”
    “你没听说?不会吧。”徐申牧往墙上懒散一歪,不经意就把正解腰封的任行阳遮了大半。
    他漫不经心瞧着外面说:“就前几天的事,衣服也是那时候发的。营里说你做了太子伴读不从军了,要销了你的名,我觉着不对劲,就叫老孙头先留着,还派人去东宫给你带了个口信,结果,你还没收到。”
    “,,还真是没收到,大约是宫人疏漏了,多亏你记着。”任行阳嘴上说着,心里暗暗给启光又添了一笔,哪会有疏漏,定是被那人扣住了没告诉他。
    “不过你怎么会去做太子伴读呢?不像你风格啊。”
    “唉,别提了,好歹出来了!”
    启光的事任行阳也不想多说。
    “瞧瞧,怎么样?”扣上软甲最后一颗锁扣,任行阳挺起胸脯。
    徐申牧扭过头眼睛一亮。
    “不错!精神!”
    任行阳本来就是高挑个儿,身量不算壮实倒也匀称修长,穿上一身戎装端的是飒爽英姿。马尾散落肩头,又添了几分潇洒灵动。
    徐申牧又上下打量他一会,突然一脸意味深长,“听说那位殿下最喜欢勾搭伴读,有没有把你怎么样啊?”
    任行阳脑中一下子闪过蛇洞中种种,脸上发热,佯怒道:“滚!成天想些有的没的,你以为都跟你似的,荤素不忌,来者不拒。”
    “我哪有!?”徐申牧壮汉撒娇道,“我心里可是一直只有你啊,小阳阳。”说着作势就搂了上来。
    “呕呕,我要吐了!”任行阳一只手使劲抵住他,让徐申牧不能靠近分毫。
    说来也怪,徐申牧也是个不正经的,但是任行阳对着那桃花眼大方脸就只想一巴掌呼上去,脸红心跳?那是不可能的。
    两人正打闹着,任行阳突然察觉到一道锐利的目光,抬头看去,一个满脸大胡子的粗壮将军正骑在马上看向这边,眼神中满是轻蔑,与任行阳目光对上,他冷哼一声,调转马头走开了。
    任行阳正纳闷呢,集合列队的鼓声隆隆地响了起来。
    皇城泷安的主街应神街今天不似以往喧嚣热闹,取而代之的是兵器的碰撞声,杂而不乱的铁蹄声,间或数下马匹的响鼻声。
    百姓们安静地站在街道两侧,为即将北上的士兵们送行。灰蒙蒙的天空飘着零星的雨丝,将官们的铠甲上沾着雨滴,泛着银寒的光。
    整条长街被灰色的铁流覆盖,这铁流沿着官道一路向北,最终汇入塞北的数座关塞城池,连成卫戍帝国北方的钢铁长城。
    老兵们神情肃穆,带着隐而不露的杀气。新兵们年轻的脸上则难掩紧张兴奋。任行阳和龙骑营同期结业的士官们一起,缓缓骑马前行。
    前头不远处,透过层层飘摇的旌旗和闪亮的矛尖,一面巨大的银狼幡旗下,依稀能看见骠骑大将军尉远洲伟岸的身影。他全身甲胄,帽上的红缨在灰暗的天空下煞是醒目。
    在他身后不远是昭武将军李崇越,以往出征,他在平凉军中都是担任左护军一职,刚才那不友好的目光便是来自这个大胡子将军。
    我没得罪他吧,任行阳努力回忆,统共就见过他两次而已,一次是龙骑营武试,还有一次是在信武府宴席上,虽然不算热络,但也不至于像刚才那样,好像多瞧不起他似的。左右想不明白,他索性不再多想,将注意力放到别处。
    在李崇越身后,所有队伍的最前面,是上百名重装骑兵。一片银甲闪着森森冷光,齐整的队列透出肃杀之气,光是远远望见便让人心生畏惧。
    这正是平凉军精锐,集合了永昌全境最优秀骑兵,装备了永昌国力所能及的最先进的兵器,号称凉州精骑的越骑军。
    此前千里奔袭,歼灭魁胡右喇部的便是此军。任行阳对之早已心生向往。他望着高出寻常马匹一头的彪壮凉州马和挂在马鞍后闻名遐迩的神臂弩,艳羡不已。虽然他眼下骑的马也是尉家马场的凉州宝马,与越骑军的凉州马同出一脉,但若能得进凉州精骑,他此番从军才算无憾。
    任行阳又向后看,在他们身后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平凉军各部军种。
    轻装屯骑兵之后是数十辆战车组成的狼贲营,再后是□□手组成的射声营和步兵的武卒队列。铁刃之光锋芒相应,兵甲之声首尾相连,浩浩荡荡,气势雄浑。
    再后面就是马匹辎重粮车等,已是排到长街尽头,看不清了。
    这只是平凉军各营属的一小部分,是跟随尉远洲回京参加秋季都试的。其余的大部队驻守狼图关外,防范魁胡各部,是一刻也不能松懈。
    武卒营中的面孔有的沧桑老辣,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其余大部分却十分年轻生涩,这些年轻人应该都是秋季新募的兵卒,没操练几天就开拔上前线了。
    任行阳回头,倾身低声问边上的徐申牧:“马上入冬了,冬天不打仗,怎么还招这么多新兵?听说还征了不少粮?关内不是有屯垦的军田,大部分粮食都自给自足了吗?”
    “你连这都不知道,”徐申牧看也不看他,依旧坐得笔直,“关外新收回来三座城,连带周边几千里土地,新设了一个朔门郡,加上新修的烽燧障城,好些地方要囤守呢。边境戍卒不够,别的军又不肯调人,只能临时招新兵了。这粮草嘛,就是因为这次要驻守关外,封冻以后道路不通,怕粮食不够,才紧急征了好些,就为这,尉大帅还被户部参了一笔。”
    “驻守关外?”这可是好几十年都没有过的事了,任行阳激动不已,“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快快招来。”在东宫这一个多月都和外界隔绝了一般,他错过了什么都不知道。
    “也没啥了,哦对了,听说到了狼图关,我们会按专长再分配一次军种,像你这种武试状元肯定会分在越骑军了。那可是左护军李将军亲自督辖,你要发达了兄弟。”
    这倒是在任行阳意料之中。他可是抱定了想法,要么不参军,参军就要进精锐。
    “那你呢,你武试不是第四,还不能进越骑军吗?”
    徐申牧撇撇嘴,乾元阳刚的国字脸上一派满不在乎。
    “我无所谓,只要能打仗在哪儿都一样。说不定咱俩军种不一样,互相配合更能打。”说起来骑射并不是他的强项,倒是近身步战,在龙骑营也排的上号。因此他更愿意进步战营。
    想当初他在龙骑营被高年级将官找茬,只有任行阳替他打抱不平。任行阳当时还是副尉官,高他两期,马上就要结业。他仰慕任行阳武艺,发奋苦练,想要以后和他入同一军服役。没想到任行阳连续两年武试故意落败,最后倒和自己分在了同一期。
    他心里暗自欣喜,想着处处以他为标杆。可没想到这大哥比他还刺头,酒量不好偏要大碗喝酒,明明是中庸偏要和乾元一较高下,性格又孤傲,又爱争强好胜,惹是生非不断,倒让徐申牧操了不少心。
    还好两人擅长不同,打起架来配合格外默契,打完了再一起挨训受罚,几次下来,很快便成了兄弟。
    在放浪不羁这一点上他们俩还真是气味相投。只是徐申牧知道,他自己是真潇洒,而任行阳骨子里还是守规矩的。他的放浪不羁更像是破罐子破摔,刻意表现出来的叛逆。
    他隐隐察觉到,这人心里有个禁区,谁也碰触不得。连最亲近的人也不行。
    “倒是你,再到处惹事,可没人帮你擦屁股了。”徐申牧笑道。
    “用不着你操心,咱俩彼此彼此。”
    两人正你一言我一语,身后一身怒喝:“做啥子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