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赴荆棘》第33章 重阳送行

    任行阳还没看够红叶,就听身后一阵喧闹声。扭头一看,不远处季寻安正招呼侍卫们放纸鸢呢。
    永昌重阳习俗,登高,插茱萸,放纸鸢,喝重阳酒。任行阳看到旁边地上还放了几个箱子,露出茱萸的叶子。
    季寻安准备得还挺周全的嘛。任行阳想。
    五彩斑斓的纸鸢不一会儿便乘着秋风飞到了高天之上。小点的有蝴蝶燕子,大点的有老鹰凤凰,翅膀噗啦噗啦扇动着,满天都热闹起来。
    最大最漂亮的要数一条五色长龙,浑身金纸闪亮,足有三四丈长,极其威武。这五色长龙纸鸢是皇室专供,民间不许私放,任行阳也是第一次见。
    只可惜那些侍卫不得要领,山顶上地方也不够大,不管他们怎么跑来跑去,呼喝喊叫,那长龙只在低空飘飘荡荡,吃不上劲,总也放不上去。
    任行阳看那长龙摇头摆尾,心里痒痒,上前接了线轴过来。
    只见他稍待片刻,抓住一阵劲风,松开线轴,那轴子咕噜噜直转,见风弱又猛然停住,感受着线的力道时收时放,时快时慢。收放之间,也没见他怎么跑动,那纸鸢便摇摇摆摆升上天去了。
    但见日光下,五色龙身好似真有鳞光闪烁,光彩炫目。翻转腾跃间,金色长须并长尾随风摆动,威风凛凛,神气十足。
    “还是任公子厉害呀!我们几个人都放不起来,您一上手就成了!”侍卫们不住叫好夸赞。
    “这阵风好罢了!”任行阳嘴上谦虚,脸上笑得是越发灿烂。
    看着他比无拘无束的笑容,启光更加心事重重。
    大约是留不住这人了。他有些黯然。
    他之前已经拜托尉远洲多多照拂,保证任行阳在北疆的安全。但是如果陈继缨的消息准确,那平凉军此次北上定是凶险非常。他已修书一封派人送去给尉远洲,也无法明说,只是提醒他小心提防。
    至于任行阳,他却拿不定主意。
    要将人强留下来倒也容易,这人后颈的秘密就是个极好的把柄,以此要挟他不敢不从。但他深知任行阳的性格,不仅吃软不吃硬,还是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狠性子,因此也不能强求。
    这人是铁了心要从军,恩威并施也无用。
    任行阳哪里知道启光的满腹心事,他把那五彩长龙放上了天,开心得不得了,就想给启光也看看。他也不松手,扯了纸鸢就过来了,有些调皮地说:“殿下不试试吗?来一个真龙戏假龙。”
    启光挑眉一笑,“呵,我倒爱看真龙戏虚凤。”说着凑近一步,眼看又要不正经起来。
    任行阳的笑容差点扭曲,忙后退几步转移话题。
    “呃,那个,,,对了!重阳登高不是要戴茱萸吗?方才看到他们准备了,殿下不戴吗?”
    “枝枝叶叶的,太累赘了。你要愿意,自去戴上就是。”
    任行阳立刻拽着那风筝,跑过去拿了两枝,回来道:“不戴在头上,那就插在腰间好了,来来来,插上插上,也算应景了。”
    他也不见外,直接给启光插在他的金龙嵌玉腰封扣上,插完还左右看看,才满意地点点头道:“嗯,别说还挺好看的。”说着自己也拿了一枝别在腰间。
    启光任他摆布,只觉得他这副活泼自在的模样才最好看,等发觉时话已经脱口而出。
    “别去北疆了,留在我身边吧。”
    他原本没想这么直接说出来的,昨日还打了半天腹稿,可泼出的水收不回,单刀直入也好。启光目光炯炯,充满期待看着任行阳。
    任行阳呆愣了一瞬,被他调戏惯了,突然严肃正经,半真半假的来这么一句,都不知如何接话。
    “啊,,,这,可殿下答应过,我帮了你,你就放我北上的。”任行阳忐忑道。
    “那次不过是先试试你的本领,正经还有一件事非你不可。”启光脑筋飞转,想出一个解释。他倒是没说谎,但对方肯定不这么觉得。
    果然任行阳一脸苦笑。这一听就是借口。说什么试本领,那晚上他尽帮倒忙了。如果换作他是启光,绝不会再给第二次机会。
    启光也觉得有些唐突,但话已出口,索性厚着脸皮道:“你不是还想知道神龙是怎么选上我的吗?留下我就告诉你!”
    “,,,,,,”任行阳直想翻白眼。我就随口一说,这是皇族机密,我要真知道了还不得掉脑袋啊!您不是想害我吧!?
    “那,我救了你那么多次,你不能帮我消灾,总可以替我解忧吧!”他本不想拿这些做理由,可眼看留不住人了,一着急就什么都不顾了。说出口才发觉,听起来怎么那么像耍无赖呢。
    任行阳倒不觉得他耍无赖,只觉得他像个讨糖吃的孩子。
    他叹了口气,知道若启光非要强留,自己也没有办法。可是现在他却问挖空心思说服自己留下,算是给足了面子。可他不愿也不适合这京城中束手束脚的争斗,他只能拂了这情面了。
    “说来殿下可能不信。就在几个月之前,我对从军还毫无兴趣,殿下若是那时候问,说不定我就答应了。可现在行阳一心只想着边疆的天高地广,铁甲狼烟,怕是不能遂您的愿了。不过,殿下之前的救命之恩,行阳没齿难忘,今后如有需要,定当全力相助,鞍前马后,愿效驱驰。”
    说着双手抱拳,单膝跪地,以武将之礼对启光躬身允诺。
    启光几天来的纠结就这么被任行阳的诚恳散了个一干二净。罢了罢了,放这人自在飞一回吧。
    “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说什么呢。”他叹息一声,双手合围住任行阳的手,拉他起身,一边笑得温柔似水。“你自己算算,都欠我几次恩了?不可再反悔了!”
    启光的手又大又热,将任行阳的手包在中间,皮肤相触,任行阳忽然就想起那晚的梦,手一松,纸鸢的线轴便脱手而出,直蹿上半空,一下子就够不着了。
    “哎呀!”任行阳伸手去抓时已来不及了,就见那五色长龙被高天上的狂风卷着,越飞越远,越飞越高,很快就看不见了。
    任行阳一脸失落,想这彩龙纸鸢丢失,也算一个过失,忙要谢罪,被启光一把扶住。
    “无妨,能找回来的。”
    放走的终究会回来。因为他手里的那根线可不会轻易松手。
    启光的笑容越加温和,把任行阳看得更不自在了,他避开那能溺死人的视线,就听启光又爽朗一笑。
    “日后驱驰是少不了的,任公子可要记住今日说的话啊!”一边让人端了一个盘子上来,盘上放着一把匕首,和两个青花瓷酒盏装着透明液体,一时酒香凌冽。
    “关外凶险,这刀你拿去防身,今年冬天不太平,你要多加小心!”启光说。
    “今冬不太平,太子殿下打哪里知道的?国师的签词可正相反。”
    启光却很是严肃道:“你信我就是。”
    见任行阳面带犹豫,没有马上收下刀,又道:”怎么,不喜欢?这可是出自玄刺之手,前日骆越刚进贡的。你若看不上,我让他按你想要的再打一把。”
    “殿下赐的自然是好物,行阳怎敢挑剔。如此便多谢殿下了。”任行阳听说是玄刺所制,也有了兴趣,拿起刀来细细观瞧。
    骆越名匠玄刺的大名他也有所耳闻。此人的锻造技艺可谓是天下第一。更难得的是,大至刀剑,小至暗器,他总能出些稀奇的设计,让敌人防不胜防。能得他所制的兵器乃是极大的幸事。
    这把匕首做工果然十分讲究,连刀柄都刻满了陌生的繁复花纹,花纹中嵌了一小颗黄色宝石,任行阳对玉石没有研究,只觉得这石头装饰在这里,好看又不会花哨,倒是很合他的意。
    他又反转刀身,见剑格处极小的一个“刺”字,是锻造者的徽记。任行阳拿在手里掂了掂,轻重正合适。他从不在乎武器漂不漂亮,趁手就好。当下便拔刀观瞧。
    刀身只拔出一段,已能看出锋刃锃亮,寒光凛凛,任行阳一眼便知是把好刀。
    他收刀入鞘,又问:“听说玄刺大师的兵器皆有名号,这把匕首也有名字吗?”
    “当然有了,此刀名唤龙血。”启光道。
    龙血?任行阳立刻想到石洞中的事,一时不确定启光是不是故意的。
    “可有什么说法?”他脸色怪异地问。
    “嗯,,,许是有什么典故,你用久了或许就知道了。”启光笑得神秘。
    典故?任行阳只知道一个关于龙血的典故。
    龙血结契。
    永昌先人和应龙真神结下血契,使永昌得神龙护佑,传承千年。
    虽然此结契非彼结契,任行阳的脸还是有些烫。连送把刀也要如此暧昧,他真是恨死了这人的风流轻浮。
    没想到启光还得寸进尺了。
    “这刀千万别离身,这样你看见它就能时时想起我,也知道我时时记挂着你,等着你回来。”
    这话越说越不像样了,再不打住还不知他能扯到哪儿去。
    “殿下的恩情行阳自不敢忘。”任行阳赶紧打断他,揣刀入怀。
    启光却忽然上前一步,举手探进他衣中拿了出来,在任行阳反应过来之前,扣在他的蹀躞带上,正在那枝茱萸边上。
    “我都说了这刀不能离身,须是放在这里才好用,知道吗!千万别忘了!”一本正经地交代完之后拍了拍他的腰,又是一副浪荡模样。
    任行阳忍无可忍,一句“你够了吧!”刚要出口,启光已转过身,从盘中拿起一杯酒,道:“薄酒一杯,就当是送行了。祝君此去‘好风凭借力,一跃上青云!’”
    任行阳拿他没办法,心道这人何时才能改了这动手动脚的毛病。
    忍住气也拿了一杯,仰脖一饮而尽,瞬间皱起了脸。好不容易忍住呛咳,却见启光放下酒盏,没事人一样,眼里带笑看着他。
    “咳咳!这什么酒,这么烈!”任行阳吃惊道,他虽酒量不行,但常在军营里,喝过的酒也不算少,这么纯粹的辣还是头次喝到。
    “这是北边乌逊人的酒,名字么,乌逊语里叫作浮火,他们祭神的时候才喝的,给你送行够不够?”
    “够!太够了,这一般人可消受不起。”任行阳吸着气说,这酒劲大得冲鼻,多喝几杯肯定倒。想着启光大概酒量不错,可惜走前没和这家伙喝一场。
    再要说话,就见启光动着嘴唇,却是没有声音,任行阳只觉得他这样子滑稽极了,指着他还没等笑出声来,便脚下一软,倒了下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