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赴荆棘》第32章 启光的过去

    “任公子大约也察觉到了,这宫里耳目众多,寻安只能约公子在这里说话。”季寻安即使在无人处,举止也是小心恭谨。任行阳曾以为他性格就是如此,但现在想想,也可能是长期形成的习惯。
    “你要说什么?”任行阳问。
    “任公子还在为前几天的事与殿下置气吧。”季寻安说,“其实殿下这次已算手下留情,只处决了当勤的二十几人,要在以往,这宫里的内侍就剩不得几个活口了。”
    “哈!”任行阳笑出声来,“你这是给他说好话呢还是抹黑呢!感情他这次还杀得少了,良心发现了是吧。”
    季寻安忙低头,说:“滥杀无辜确是罪过,可任公子当真误会殿下了。任公子只看到殿下暴虐,可知道他为何如此?”
    任行阳抱起胳膊,冷眼看他如何为启光辩白。
    “殿下不受圣上与皇后娘娘喜爱是众所周知的事。人皆以为是因殿下生性暴虐的缘故,其实并不是这样。”
    季寻安说着看了一眼任行阳,见他并没有不耐烦才继续说:“殿下虽贵为太子,却从未体验过为人子的温暖。从幼时起便备受冷落,被扔在这东宫中不闻不问。小时候殿下常常生病,从没有人关心过。殿下当年以为,是因为自己不是长子而被龙神亲定为太子的缘故,故而也曾勤勉恭谨,努力做皇子表率,不负太子之名。”
    “所以呢?”任行阳声音冷淡。不被父母认可,这和自己何其相像。可他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自甘堕落,迁怒于人。
    “殿下的努力并没有任何成效。”季寻安继续道。“直到殿下分化为乾元,皇后娘娘破天荒赏赐了一位坤泽美人。殿下一开始甚是喜爱,还想立她为妃子。可没过多久殿下就突然大病不起,几日功夫已病入膏肓,快没救了。当时幸得南疆一位神医诊治,才转危为安。也是这位神医发现,,,”
    “发现什么?”任行阳见他不说了,催促道。
    “发现殿下并不是染恙,而是中毒!”
    “什么!?”任行阳放下手臂。
    “殿下多了个心思,秘而不宣,暗中查探,查出是那美人下的毒。原来那美人的家族获罪,阖族下狱,她是坤泽身,不入刑,为了给家人减罪,便受人指使毒害太子。”
    “何人竟敢,,,”任行阳说道一半突然停住。这美人是皇后所赠,难道,,,
    季寻安见他神情,苦笑道:“任公子也觉得难以置信吧。还不止如此。这美人又供出许多府内下人,原来殿下自幼时起常常生病,都是因人毒害。还好殿下龙神血脉强悍,挺了过来。”
    任行阳愣住了,从幼时起就被下毒,胆敢这么做的人还能有谁?可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那之后殿下性情大变,再也不轻信任何人。府里人手安排并僚属里人事他插不了手,索性有了动静就杀个干净。他堂堂一个太子,无实无权也就罢了,无亲无靠的,连个安睡之处也无,实在让人不忍。”季寻安说着以袖拭泪。
    任行阳不说话了,他本以为启光就像他自己,不被重视,受尽冷落,还颇有些同病相怜之感。可现在看来,启光岂止是被冷落,连性命都难保。所谓高高在上,竟是在火海刀山之上,所谓性情暴虐,也是无奈为保命。喜怒无常?呵,这般处境任谁也平常不了,更何况他才是个刚及冠的年轻人。
    季寻安时刻察言观色,见任行阳神色松动,忙上前一拜,恳切道:”殿下待任公子不同,寻安看在眼里。还请任公子不要太过苛责殿下。”
    “我知道了,你去吧。”任行阳缓了语气,心里也不再置气了。对于启光他只觉得同情,还有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哪里还会苛责于他。
    ——
    翌日一大早,太子府的马队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路上,锣鼓开道,幡旗引路,实在是不能更招摇。
    启光英姿挺拔,意气风发,骑着高头大马在最前头,身后跟着太子府僚属石得卯等人。任行阳又在更后面。他看着前面明晃晃的华盖担心不已。这么大一个靶子,是怕想害你的人看不见吗?
    队伍行至城郊,又过了一条小河,数片田地农庄,直到一处山脚下才停下。
    任行阳见一座巍峨山门,上书“西岐林苑”四个大字,白玉狮子蹲俯两侧,御林军列队门前,才知此地是皇家林苑。
    禁军将领上前参拜,启光点头应了。下马踏上第一级石阶又停住了。
    他回头隔着一众官员,对任行阳说了今天的第一句话。“过来。”简短干脆。任行阳只得上前几步,随在他身侧一起上山。
    上山路上启光仍是一语不发。二人沿着阳光斑驳的石阶缓步前行。此处园林应是久未有人来过,平整的石阶落满秋叶,山路上更是一个人也没有,和任行阳以往登山的热闹气氛完全不同。然而风景也完全不同。
    皇家林苑果然占尽美景。
    正是深秋时节,山上绿意尽褪,层林尽染,山风一过,满眼金红交错,落英缤纷。头顶不时有松鼠跳跃,耳侧野雀婉转莺啼。
    任行阳陶醉于美景,只觉神清气爽。启光却是对风景视若无睹,脚下走着,人却若有所思,神情默然。
    他想到那晚从石洞中出来时,陈氏兄弟的话。当时任行阳沉睡着,被他仔细揽在怀中。陈继缨看着他们,眼神玩味,讪笑道:“还真是疼惜这位任公子啊,既然如此,又何必放他北上?”
    这话问得很是不恭敬,但启光知道这人素来脾气怪诞乖觉,也不以为意。
    他沉默片刻才道:“,,不想强人所难罢了。”
    闻言陈继缨眯起了一双吊梢眼,白多黑少的眼珠让人很不舒服。
    “太不像你的风格了吧,你也不想想,你这宝贝若是死在北边了可怎么办?”
    “你们南边人说话都这么难听吗?什么死啊活啊的。”启光白了他一眼,有些不乐意了。“我自有安排,不劳你操心。”
    陈继缨撇撇嘴,“我也不想操心,只是前日探到消息,北疆要有大事发生,虽是和我们无关,还是留意些吧!”
    “大事?他们想做什么?”
    “丞相大人要借机铲除异己,连魁胡虎视眈眈都不顾了,这下永昌怕是危险了。”
    启光心里了然。冷笑道:“随他们斗去吧,别碍着我的事就行。”
    “别啊,我家大人还是一心想回中原的,若是被魁胡占了去,就没意思了。”陈继缨赶忙道。
    他真是想不明白,这么多年了,这位太子殿下究竟在忙活什么。肃王的爪牙都杀上门来了,他也不想想对策。大人把赌注押在他身上真的没问题吗?
    “放心,不是有龙神庇佑吗,永昌亡不了。”启光说完转向站在一边的壮汉,手里递过一个布包。
    “拿去,给我改个不显眼的样式。”
    陈继纲之前抱着手臂,颇为无趣得站了半天,这时才接过刀,略一打量便道:“有年头了啊!”接着用力拔出。刀光乍现,他眼神一亮,转动刀身细细看了一会,又弹指在刀面上侧耳细听。半晌,满脸胡茬的脸上才露出笑容。
    “难得啊!几百年了还保存得这么好。殿下想怎么使?这老古董摆家里还行,若是真要用,这铁可扛不住,得回炉重淬一下。”
    “不用,这刀不靠刃。只要把这柄和鞘换了就行。对了,换下来的东西扔炉里熔了。”
    “那多可惜!交给我就是了,保准你满意!”陈继纲说着收刀入鞘,动作之潇洒霸气,连刀都发出铿的一声脆响。但是马上他就气势全无得跳起脚来。
    “我勒个去,怎么有蛇!”
    “哦,这刀容易吸引蛇,你小心些。”
    “.....擦,怎么不早说!这什么妖刀!啊啊啊!!”
    呜喔~呜~~~
    几声婉转的长鸣将启光的思绪拉回眼前。见他看过来,任行阳不好意思得放下手。方才看见美景,他一时快意,用手拢成拳,吹了几声响哨,都忘记了身边这位正严肃得紧。
    启光只是看了他一眼,又继续上山。任行阳只当对方并无不悦,开心地又吹了起来。山间回荡着嘹亮的哨声,不多时二人登至山顶。
    此处山顶与别处不同,既没有庙观,也没有碑刻彩带,倒是在正中最高处砌了一座宽阔的正方石台。石台上刻了四宫二十八宿星图,四周用白玉栏杆围着,台四角各立一座亭,亭中各有一尊器物。
    任行阳仔细看去,这些器物有方有圆,或石或铜,造型各异,但都已灰迹锈迹斑斑,久未使用了。任行阳认出了一个浑象仪,别的一件也不认得。不过这是何处,他已大概知道了。
    “这西岐山观星台是历代太史令夜观天象的地方。虽然现在归了司天监,不怎么使用了,但这里的秋色仍是别处瞧不见的。”启光站在栏杆边说。
    长风中他发丝飘荡,衣带翩跹,配上那阳刚俊美的容颜,傲然又俾睨万物的气质,颇有几分神明之姿。
    任行阳不敢多瞧他,只走到一边,凭栏望去。果然是风景如画。
    所谓绝顶出群峰,独云覆秋红。任行阳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望着满山秋意,心旷神怡。
    难得进入这皇家林苑,他可要趁这机会好好玩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