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非要教我做人》第033章 蹭课的也能出风头

    “我没哭,就是水从眼睛里流出来。”
    车宝瑞“倔强”地否认。
    呵呵~
    反而“坐实”了哭泣的事实。
    车宝瑞语带哭腔,继续说道:“你没有不好,你只是尽职尽责而已,而且也是为了我好。只是被学校开除……能,能让我一个人静静吗?呜呜呜……”
    “好,吧,车宝瑞同学,我先出去,你,你不要想太多,上报学院的事情我再考虑一下。”
    张茜慌慌张张退出会议室。
    心好塞,眼眶酸酸的。
    张茜蓦然回忆起一件事。
    那是大一上的时候,生活区宿舍楼。
    夏天,烈日骄阳。
    军训刚过。
    她和舍友在宿舍里吹空调。
    舍友突然指着楼下,“看,我们班的车宝瑞。”
    顺着手指的方向,张茜看见一个男生,顶着火|辣辣的日头,吃力地踩着脚踏。自行车停在男生宿舍楼下,男生抱起后座的白色泡沫箱子,很吃力。
    然后。
    蹬!蹬!蹬……
    她看见车宝瑞快速上楼,一间一间的敲开宿舍的门。
    “他在干嘛?”张茜好奇的问。
    “卖盒饭啊,从快餐店批发盒饭,一间一间宿舍问,看有没有人买。”张茜的舍友惋惜的说道,“可惜了……”
    可惜一堆歪瓜裂枣里,有个长相85分的,却是个穷鬼。
    张茜疑惑:“可惜什么?”
    舍友笑笑,心里恰柠檬。
    你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小姐,懂什么人间疾苦。
    舍友敷衍了两句,转移话题。
    因此。
    张茜对车宝瑞的印象深刻——那个抱着泡沫箱子,满头大汗的黝黑男孩。
    目视张茜离开后,车宝瑞哑然失笑。
    “欺骗涉世未深的小姑娘,还真是有负罪感。鸭哥,你觉得呢,要不要扣点人品值?”
    “规避系统红线是越来越熟练了。作吧,你就做吧,有你痛哭流涕的一天。”可达鸭有点好奇:“你不讨厌她?”
    “不讨厌。”
    车宝瑞笃定地说道:“她做她该做的事,我飚我个人的演技。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精彩……”
    可达鸭冷笑:“说得好听,还不是觉得她长得好看。”
    车宝瑞呵呵。
    不否认。
    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脸还是很重要的。
    有的人可以靠脸吃饭。
    ……
    经济管理学院主要六个系:经济系、管理系、信息系、文法系、会计系和商务系,课程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工学和理学六大学科门类。
    比土木学院多了三个系。
    然并卵。
    一个学院强不强,看科研实成果,看论文,看社会影响力,看就业率……
    常青树集团不倒,土木工程学院的影响力就摆在那儿。
    车宝瑞转了一会儿,没找到经管大楼。
    随便逮个经过的男同学就问:“同学,经管大楼在哪儿吗?”。
    “不知道,我妓.院的。”
    “妓.院?”
    车宝瑞一脸懵逼,星大有这么劲爆的院系?
    感觉自己好无知。
    世界好奇妙。
    那男同学大概见多了车宝瑞这样的,似笑非笑地解释了一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称计院,思想有待清洁啊,同学。”
    感觉就是故意说简称,引人入坑的。
    星大还真是人才济济。
    车宝瑞又问了几个,终于有人指了方向。
    顺利来到经管大楼。
    找到徐国盛上课的地方就简单了。
    临近上课,车宝瑞进入教室。
    还以为人满为患,过道都站满人那种。
    结果偌大的梯形教室,坐着了五分之一的人,且集中在考前的一撮。
    出乎车宝瑞的意料。
    为什么这么有名的教授,选他的课的学生反而不多?
    想了一下,车宝瑞大致觉得无非几种几种可能:
    一,课程难。
    二,要求严格。
    三,以上两者兼而有之。
    以徐国盛的逼格,已有可能是第三种。
    这么一来,
    想混学分的,劝退!
    精力不足的,劝退!
    天赋不够的,劝退!
    以至于堂堂博导,津贴大牛,上座率只有两成。
    不过剩下的学生,透着一股锐意和干练。
    顾盼间,自信的气质流露出来。
    看来这一届的管院的精英集中在这里了。
    车宝瑞不知道,徐国盛手上有两个硕博连读的名额,只要被选中,简直就跟鲤鱼跃龙门一样。
    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踏!踏!踏!
    徐国盛是着上课铃声进来。
    他比论坛的照片看上去老一些,金框眼镜下,两眼有神。
    走得不快,步履踏实有力。
    徐国盛把教材放在讲台上,双手自然的撑着,目光一扫:“那么,开始上课。”
    言简意赅。
    也不点名。
    这节课,徐国盛讲的是微观经济学,用的教材是萨缪·鲍尔斯的《微观经济学》。
    车宝瑞瞄了一眼旁边同学的书本,内心顿时卧了个草。
    全英文版本的。
    让不让学渣活了?
    不过,车宝瑞到是看过车宝瑞到是看过N.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五版,燕大译本。据说是国内选用最多、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材。
    不知为何星大选用了萨缪·鲍尔斯的《微观经济学》。
    不过教材不同,研究方法不同,但底层的东西基本一样。
    所谓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为单个经济单位。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中心理论为价格理论。
    对于车宝瑞这样的非专业学生,太过庞杂。
    因此,只了解了皮毛。
    徐国盛上课很随意,明明讲的是教材里的东西,但是不按顺序来,讲到什么东西,有什么关联的东西,就一并拿出来。
    这意味着学生需要预习整本书。
    徐国盛经常讲着讲着,就愣一下,说:“好像偏得有点远,那回到刚才……算了,继续。”
    不过挺有意思的,各种实际案例拈手就来,车宝瑞听得津津有味。
    “好了,距离下课还有十分钟时间,有疑问的同学可以直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车宝瑞举手。
    “这位同学。”
    徐国盛手指轻点车宝瑞,让他不用站起来,坐着问。
    管院学生面面相觑。
    这货是谁啊?
    眼生。
    车宝瑞眨眼:“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吗?”
    徐国盛愣了一下,大概没有遇到学生这样反问。
    “如果你要问冥王星距离海王星多少光年,那么我会说不可以。我的意思是,只要经济学相关,都可以。”
    “哦,明白。”车宝瑞问道:“我想问,盒饭该怎么定价?”
    班上同学:“……”
    这个问题未免……就是感觉怪怪的。
    之前明明高大上的讨论着世界五百强企业,突然冒出个关于盒饭的问题。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
    徐国盛大概也没遇到过如此“下里巴人”的问题,很感兴趣,他问:“你们大部分人吃过路边的快餐店吧?你觉得他们是怎么套餐饭的?”
    一个男同学举手。
    徐国盛示意他回答。
    “参考周边商家,结合地段。”
    徐国盛点头:“同行业对比,是一种方法。”
    一个女生举手。
    “国内大部分个体经营的快餐店,经营者通常在行业里从事相关职业,甚至之前就做过,所以会根据自身的经验。”
    徐国盛:“从业经验,也是一种方法。”
    “还有吗?”
    没人举手。
    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没关注过如此“底层”的现象。
    徐国盛转而问车宝瑞:“如果是你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