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皇子:盛宠嚣张嫡女》第二百一十四章

    屋里一静,接着想起了海小姐的声音:“无事,只是被假子划了一下,已经包扎好了。”
    春瑛忙回正屋拎了自己做的急救箱--期时不过是些白布条、金创药、跌打药酒和参片之类的东西--回到东厢房门外,却正好听见海淑的丫头问:“小姐为什么整天心不在焉的?难不成是因为庆国侯府那位老太君想给您做媒,您心里担懮了?”她脚下一顿,忽然对这件事有了兴趣。
    海淑不知到门外有人,仍放低了声音叹道:“只是担心家里罢了……父亲也不知如何了。”
    另一个丫头劝道:“小姐放宽心吧,老爷这么大一个人了,又有人服侍,况且明日就回去了,小姐何需如此担懮?倒是那老太君的媒,总要想法子推托才好。”
    先前那丫头语气透着诧异:“为什么要推?那不是顶好的人家么?小姐年纪已经不小了!”
    “你知道什么?这种大户人家,做媳妇的才委屈呢!庆国侯府既是祖上袭的爵,家里规矩想必很大,何苦去受那个罪?!”
    “快别说了!海淑斥道,”这是什么话?也是你们能说的?“
    两个丫头顿时安静下来了,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才小心的道:”小姐,我们也是担心您。老家没什么合适的,不如劝劝老爷,索性在京里找吧?天下这么大,总能找到配得上小姐的人,您真的不小了……“
    海淑低声道:”不要再说了……这些都不重要,我只想着把母亲照顾好,看着弟弟成材,也就心满意足了。父亲若得了官职,家里还要我多照应呢。我哪里有心思想别的?更何况,不管是这里,还是西边那个侯府,我都不敢高攀。你们若是听到底下有人拿我跟姓李的少爷们说笑,一定要替我辩白几句,不然我的名声就没了!“
    两个丫头怏怏地应了,海淑忽然道:”我们在这里说话,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见,快去看看外头有没有经过。“
    春瑛闻言忙后退两步,加重了脚步冲过来,”气喘吁吁“地道:”表小姐,你的伤势要不要紧?我带了药和绷带过来!“
    海淑眼中闪过一线怀疑,但很快就掩盖了过去,命人接过药箱,再给简单报扎过的伤口重新上了药。
    回到正屋后,春瑛见二老太太洗完了澡,便接过锦羽手上的梳子,小心地替她梳理一头长发,缓缓地将方才听到的话说了出来。
    二老太太叹道:”难为这孩子,真是个孝顺的!只是为家里的亲人误了自个儿的婚期,却很不妥当,家李仁也不好受。还是我受累些,替她相看几户适合的人家吧。“
    春瑛小声提醒:”表小姐似乎并不想高攀侯府呢……“兴许还有东府。
    二老太太又叹了口气:”我知道,齐大非偶,如今不比我年轻那会儿,她父亲即便得了官,也只是个七品县令,她做了高门大户的媳妇,很难讨得了好。倒不如在那些年轻有为的学子或官宦子弟里找,想必也更合她父亲的心意。“
    二老太太这么想着,第二天一早便起来,便命人去找了海老爷来,姑侄两背着人商量了半日,终於就海淑未来夫家的选择达成了简单的共识,首先自然是书香名门里正派上进的年轻子弟,其次是书香人家出身的有才华的学子,或是海老爷同年、同榜等朋友的儿子,其他人免谈。
    二老太太本来把孙女儿选人家的名册都拿出来了,谁知到侄儿一个都没看中,不由得有些气闷,春瑛只得拉着秋雁和百灵说说笑笑,才让她心情由阴转晴。
    就在二老太太兴致勃勃地为晚辈操心时,二太太卓氏带回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关於三少爷与范小姐的流言又起来了!这回甚至传到了外头。有一位与卓氏交好的官夫人,今日请她去喝茶时,便语焉不详的向她询问这桩绯闻。
    这太奇怪了!范家人都搬出去了,先前有好几个婆子倒了霉,足够吓退好事者了,加上花姨娘那边也警告过了,平白无故的,怎么会有人将事情往外传?!而且流言中有许多虚构的东西,几乎已经算是造谣了!卓氏愤愤地道:”叫我知道是谁在嚼舌头,定不饶他!“
    二老太太沉声道:”这件是有古怪!正如你方才所说,平白无故的,这些谣言是怎么出来的?!你如今大张旗鼓的,反倒坐实了谣言,那就不妙了。快使了人悄悄儿打听去!“
    卓氏为难地道:”前两日媳妇才将大权交回去,只是还有些事务需要交换,因此仍旧每日过去,这会子只怕不方便叫人去打听。“
    ”胡说!你任内出的事,若是不撕掳干净,岂不是叫人笑话你?!“二老太太回头叫过春瑛,”你是那府里出来的,想必也认得不少人,想法子去打听一下,总有人知道端倪!“
    春瑛一怔,心中无奈,却不敢露出来,只能乖乖应道:”是,老太太。“
    既然要打听侯府的事,自然要找侯府的男女仆役帮忙。春瑛自家是已经搬走了的,关系最亲近的二叔又随大少爷分家出去了,但毕竟在侯府和后街混了这么多年,当然有自己的关系网。虽然在大事上未必管用,但打听打听小道消息还是没问题的。
    春瑛次日便跟着卓氏到了侯府,在卓氏和安氏与宜君交接并且聊天话家常时,便以”看望旧日姐妹“的名义,拐进了侯府的内院。
    谣言中的两个当事人,范小姐已经搬出去了,另一个就是三少爷。其实春瑛心里觉得,如果能到前一次传出谣言的花姨娘那边打听,是最好不过,可惜她跟二少爷一系的人从来都没什么交情,即使有过交情的,现在也都不在侯府里了,只好先往浣花轩去。
    这个院子除了他,地位最高的本来是已经成为通房的胭脂,日后三少奶奶进了门,她肯定要升姨娘的。不过胭脂自视甚高,心情好时,还能跟几个大丫头说上几句话,平日哪里耐烦跟底下的小丫头们结交?她一天到晚窝在屋里,看看书,绣绣花,弹弹琴,摆摆棋谱,自得其乐,除了一早一晚到老太太、太太跟前请安,几乎足不出户,自然谈不上管束院中的丫头婆子了。
    立秋虽氏一等大丫头,无奈资历不深,院里多的是待了五年以上的老人,哪里把她放在眼里?另一个一等大丫头,却是春瑛从前相熟的紫藤。她是个人缘极好的姑娘,又是从太太院里过来的,平素行事貌似不显山不漏水,但三少爷就是高看她一眼,在浣花轩中的地位有些超然,因此有不少人对她心怀忌恨,淡紫藤日乎完没放在心上,仍旧是那一副笑眯眯的娇憨模样。再往下的,小凌、容儿等一众老人,都是从层层风波中存活下来的,能爬到二等位置上,自然不再是小时候的菜鸟了,说话做事都透着稳重,见了人,眼里便先带了戒备。只有一个夏荷,仍是那么没心没肺的,偏偏众人都宠她。
    她见了春瑛来,便高兴得一下扑上来,又是欢喜又是埋怨:”春儿姐最坏了!明明回了京城,也不来找我!十儿又出了阁,你们俩都丢下我不管了!“
    春瑛被她撞了个踉跄,忙稳住脚苦笑道:”你当你还是几年前的小身板么?快下来,都快压死我了!“
    夏荷笑呵呵地放开她,撅嘴道:”我都听说你回来好几回了,怎么不来看我呢?我听说你常去找二太太,便天天到她院门外候着,却怎不见你来。“
    春瑛道:”我侍候的是东府的老太太,只有老太太或是四小姐有话要捎给太太时,才会过来一次,要不就是跟老太太过来看这边的老太太,总共也就那几回。你不要再去等我了,以后我如果再来,但凡有空闲,必来瞧你。“
    夏荷也知道做丫头的不可能随心所欲,便怏怏地应了:”好吧,就依你……“马上又兴奋起来,”你可见到十儿了?听说她出嫁那日十分热闹,迎亲的人都快把整条后街塞满了,是真的么?!“
    春瑛微笑答道:”我只去打了个转,没看见后面的情形,不过那天她是跟她姐姐一块儿出嫁的,她姐姐嫁的是黑家人,两队人一起迎亲,想必是真的很热闹。“
    夏荷更兴奋了,忙追问:”你真见到了?她那天是什么样子的?穿着大红嫁衣?是什么料子?绣什么花?戴的什么首饰?有凤冠么?可是向戏文上演的那样,穿着凤冠霞帔?“
    她像连珠炮似的抛出一大串问题,春英简直不知道该回答哪个问题才好,紫藤在旁边听不下去了,伸手扯开夏荷:”你这样问,叫春儿如何回答?还凤冠霞帔呢!你当我们是千金小姐呀?不过是穿大红衣裙,带几朵红花,也就完事了。“
    春瑛笑道:”也没这么可怜,那天我见十儿时,她虽没有凤冠霞帔,但金珠簪钗插了一头,打扮得也很华丽,只是脸上戴了好多粉,我还是头一回见她抹了这么多胭脂哪!“
    夏荷紫藤都笑了,前者还追问一句:”真的抹了很多胭脂?那不是像猴子屁股似的?“后者笑骂一句:”说的什么傻话?当心待会儿有人来骂你!“
    春瑛正奇怪为什么会有人来骂夏荷,旁边的小凌便小声道:”这倒不致於,胭脂是人人都用的东西,又不是她的本名,即便生气,也不会来骂我们,只是有人会看不过眼罢了。“容儿在边上满怀深意地笑笑,与小凌对视一眼。
    正说着,立秋便过来了,先冲春瑛笑着道了万福:”姑娘今儿怎么有空到我们院里来?“又语重心长地劝夏荷:”早就提醒过你好几回了,别当着众人的面叫胭脂姑娘的名字,让外人听见了,还以为我们没规矩呢,岂不是给三少爷丢脸?“
    夏荷撇撇嘴:”哪个叫了她的名字?我说的是十儿出嫁时的情形!“
    春瑛心中一动,笑道:”我离了这里许多年,也不知道如今是什么情形,今儿恰好得了空过来逛,便来找旧日姐妹说说闲话,一时高兴,也没提访防,想必是我犯了什么忌讳?“
    立秋还未回答,紫藤便先开口了:”哪里有什么忌讳?在主人家面前,啥忌讳都算不上,你如今不是这府里的人了,告诉你,反倒让你笑话。“又转头对立秋笑道:”立秋妹子,你不必担心,有我看着呢,夏荷没那么鲁莽。方才我好像听见前院几个新来的小丫头跟婆子吵起来了,那几个不省心的,不肯听我的号令,妹子快去管管吧,除了你,真没人能压得住她们。“
    立秋看了她们一眼,勉强冲春瑛笑了笑:”那我就怠慢了,姑娘多坐会子再回去吧。“然后对夏荷道:”好生招待春瑛姑娘,可不能再鲁莽了。“说罢才往前院方向走,走出几步,又回头看她们一眼,方才出了二进门。
    容儿冷笑道:”可把自己当盘菜了!“小凌迅速扯了她一把,冲春瑛笑了笑:”你别往心里去,容儿昨儿刚跟立秋拌了嘴,其实没事。“紫藤斜了她一眼:”你当春瑛是什么人?从小儿一处长大的姐妹,用得着这样小心么?“小凌讪讪地:”我这不是随便说说么……“紫藤一哂:”得了,你们从前跟咱们也算不得亲近,真要在一处说心里话,反倒不自在,你们爱干什么就干去,也就够了。别让不相干的人打搅我们。“
    小凌彷佛被解放了似的,拉了拉容儿,冲春瑛笑笑:”那……我才想起……有件要紧活要干,我们先去了,你有空再来玩。“春瑛笑着点头:”好,你们去吧。“便看着她们迅速了。
    剩下了三个人又再聊了一会儿,不过是别后的经历。春瑛想着火侯差不多了,也该进入主题了,便小心地试探道:”方才进院门,见了许多生面孔,想来都是去年秋天以后新进来的?吵吵闹闹的,不成体统,如今有三少爷纵着,还不要紧,等将来三少奶奶进了门,万一是个厉害的,可该怎么办?“
    紫藤笑而不语,夏荷则摆摆手:”不怕不怕,三少爷不会向二少爷那样娶个母老虎回来的,不是说范小姐会当咱们二少奶奶么?前儿好像又说起了一位海小姐?是你们东府的亲戚吧?都是好脾性的小姐,不会刻薄咱们的。“
    春瑛忙问:”这是怎么说的?昨儿我还听见我们老太太跟她娘家侄儿商量海小姐的亲事呢,并没提到三少爷,怎么三少爷娶妻,还把她拉上了?范小姐也不可能,不是说她要嫁进郡王府了么?“
    夏荷神秘兮兮地道:”你这就不知道了吧?昨儿我可是亲耳听见,咱们三少爷提起海小姐了!还说她比范小姐强些。“
    春瑛一愣,她想问的是重点是三少爷和范小姐的绯闻,怎么真牵扯到海小姐身上去了?
    紫藤敲了夏荷脑门一记:”听风就是雨了,真那你没办法!怪不得人人都不敢跟你说心里话,连玉儿受了委屈,也不敢跟你提。“
    夏荷一听便跳脚了:”什么?!玉儿被人欺负了?!“
    ”我都叫你别咋咋呼呼的,玉儿没什么大事,不过是蓉姨娘生了三小姐的气,又心疼女儿,便改为打了玉儿几下,听说都出血了,我已经备好了金创药,就放在我屋里的镜匣里,还没开封呢,你回头得了空,记得送过去。“
    夏荷也顾不得了,忙向春瑛赔罪:”我先送药过去,你别急着走,我马上回来的!“然后急急去了。
    紫藤笑着替她解释:”玉儿是她堂妹,在三小姐跟前侍候,最是胆小不过的,夏荷一向最疼她,因次才会这样着急上火。“
    春瑛笑了笑:”你才还对容儿和小凌说,一处长大的姐妹不必那样生分,如今你倒犯了。你这样急着把夏荷支开,想必是有话要跟我说?“别以为她看不出来!
    紫藤笑着坐在她身边,望着头上的叶子:”你是二老太太跟前侍候的人,二太太平白无事地带你过来做什么?也对,你本来就是这府里的人,各处人头都熟,要打听,比东府的人更方便。“
    春瑛见她说得明白,也不拐弯抹角的了:”不瞒你说,二太太借了我来,的确有这个意思,不过我也想顺道来看看你们。你也知道那谣言被二太太压了下去,忽然又起来了,十分古怪。二太太担心事情传出去,会有损李氏一族的少爷小姐们的名声,进而连累了四少爷和四小姐,才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的。依三少爷的脾气,忽然冒出这样的谣言,想必也很生气吧?“
    紫藤想了想,道:”的确是有几分气恼。不过夏荷方才的话也没说错,三少爷的确曾提过,海小姐性子沉稳,又熟悉家务,若是门第再高一些就好了,如今只怕侯爷和太太不喜欢。“
    春瑛大惊:”她居然看得上海小姐:“”
    “那也说不上……”紫藤翘翘嘴角,“他还嫌人家年纪大了些,长得也寻常。其实他说的是:若是将来的妻子是这个性子,这样的本事就好了。倒是范小姐他一向不喜欢,只觉得人家笑得太多了,又太会哄人,叫他心里腻歪。”
    春瑛忍住了脸上的嗤笑表情,不管范海两位小姐有什么缺点,三少爷的缺点都比她们多得多了!还有脸挑剔别人!只是她有些疑心:“这么说来,三少爷反而更中意海小姐这种的……那为何谣言里传的都是范小姐?都是谁在传呀?”
    “管他是谁?”紫藤撇撇嘴:“先前传的时候,许多人都知道,只是后来二太太下了禁令,大家才不提了,若有哪个人一时嘴快说了出去,也没什么奇怪的。”
    “还是很奇怪。”春瑛正色道,“若是传的人一天天慢慢增多,倒也罢了,但是,即便有人嘴快说了出去,也不可能只过一两天时间,便传得府外都知道了。如今传的人这样多,倒叫人疑心,是有人故意散布的谣言。三少爷怎么说?可别不当一回事,范小姐是快定亲的人,那是郡王府啊!若是婚事吹了,三少爷不就得罪了一个郡王府么?”
    这话说得紫藤也严肃起来:“三少爷天天在外书房读书,晚上回来已经累了,我虽跟他提过这件事,他只当作是先前谣传的后续,并不怎么上心。晚上我会再跟他说,勉得得罪了大人物,自己还不知道。”想了想,“我虽不知道是什么人在害我们三少爷,但我记得……几个跟人议论这件事的婆子,都跟花姨娘跟二少爷不是一路的,反倒是……”有些迟疑,犹犹豫豫地靠近春瑛身边,说了两个字。
    春瑛大吃一惊:“这不可能吧?!太太这是为了什么?!”
    “嘘!”紫藤压下她的肩膀,“别嚷!若是叫人知道这话是我说的,倒霉的就是我了!”
    春瑛冷静了些:“对不起,是我疏忽了。可是……这没理由呀?”
    “我也觉得没理由,但那几个人一向是跟正院走得近的。春天的时候,其中两个婆子被人告发值夜时吃酒,还是太太叫了大少奶奶来骂了一顿,才免去了板子。我那日在正院里找海棠姐姐说话,亲眼看到她们来向太太谢恩。”紫藤往二进门方向望了一眼,“星许是我想错了,太太无论如何,也没有害三少爷的道理,大概……只是凑巧?”
    世上哪里有这么多凑巧的事?如果只是一两个就算了,偏偏紫藤说的是好几个。春瑛看着满面笑容奔回来的夏荷,满心都在思索这是怎么回事,只能勉强陪着她说笑。等到立秋在过来搭话时,她便找了个藉口,急急走了,回到前头二太太那里,悄报告了打听到的消息。
    二太太卓氏精疑不定,又叫了自己手下的丫头婆子去探听,从听到谣言的人那里顺藤往上摸,看他们都是从谁那里听说的。本来这个谣言就有群众基础,只要有一两个人偶尔在聊天时提上一提,其他人就忍不住加入进去了。而每次这提话的人,果然都是太太院里的婆子媳妇,或是她们的亲朋好友。
    卓是不敢再查下去,忙忙带了春瑛等人回家,上报婆婆。
    二老太太阴沉着脸,半日,才叫了春瑛秋雁过来:“替我换出门的衣裳,我要去见老嫂子!”
    春瑛心中一动:芍药被困在安氏身边那么多年了,若能趁机把她弄出来,岂不是皆大欢喜?
    二老太太道:“我记得这丫头是你嫂子的亲信,即便她知道,又哪里肯说实话?”
    卓氏微微一笑:“这倒不难。因嫂子重掌家务,对她母亲求恩典的事不大乐意,我便劝她,丫头们大了,一直留在身边也不成个样子,倒不如嫁出去,不管是做管家娘子,还是配了殷实人家,也能给自己添个助力。因此嫂子就松了口,给她指了一门亲,本来也是件喜事,偏偏那家是陪房的安家!那个小子不成样子,白糟蹋芍药了,她心里只不定怎么埋怨呢。”
    春瑛大吃一惊,忍不住插嘴:“难道是安四奎?可是……侯爷不是骂过他无用,把他的差事给革了么?”
    卓氏叹息着摇摇头:“我也是这么说的,可你大太太觉得陪房家人才是亲信,亲信与亲信做一对,最是匹配不过,差事没了可以再安排,可肥水不能留外人田。芍药是她的丫头,我不好多劝,心里却着实为那丫头委屈。”
    何止委屈?简直是天大的冤屈!安四奎那种垃圾货色,也配得上芍药?!
    春瑛一旁磨牙,那边厢二老太太已经同意了儿媳妇的计划,让她尽快办去。卓氏便以询问其母情况的名义,传了芍药来。安氏也没放在心上,还以为妯娌是看自己的脸面才有意抬举自己丫头的家人,心中暗暗得意。
    芍药到了东府正院,卓氏先是打听了几句她母亲的情况,许了一个不错的差事,就让凤鸣陪她去厢房里吃茶,顺道游说。春瑛在松颐院听到消息,便寻了个送东西的差事,往正院里去了。
    她到达正院上房后,没多久凤鸣就来回话:“芍药心里对那桩亲事是不勒意的,但怎么也不肯说大太太的不是。奴婢瞧着,她似乎是默认了大太太的行径,却不肯出面指证。”
    卓氏微微松了口气:“默认就好,那事情就是实打实的了,如今只缺人证罢了。”
    春瑛却急得直跳脚:“她真的不愿意?犯什么傻?!我去劝她!”
    说罢就真去见芍药,也不多说什么,劈头就问:“如今都快到绝地了,你怎么还对太太这样忠心?!难道你真要送给那个安四奎?!”
    芍药起初见她来,是吃了一惊的,听了她的话,反倒放松下来,苦笑道:“这是我的命,好妹妹,别劝了,我不可能帮你们的。若我说了太太一句坏话,脞成了什么人了?太太吃了亏,我也别想活!”
    春瑛急道:“什么叫命?别告诉我这就是你的命了!咱们都是一样的家生丫头,可是各有际遇,谁说做丫头的就一定得糟蹋自己?!我姐姐嫁到外头殷实人家,南棋嫁给了小官,琉璃姐姐她们哪个不是得了好归宿?连梅香姐姐,嫁在府里,也有个小陈管事配她!你比别人差什么了?长得好,人能干,又向来有体面,那个安四奎是什么货色?三等的小丫头都不屑搭理他!太太怎的就这样糊涂?你替她做牛做马这么多年,她连放你出去嫁人都不肯,如今总算松口了,居然就定了这样一个人!你难道就甘心?!”
    芍药红了眼圈,扭开头:“不甘心又如何?我还能说个不字,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太太的脾气……不过你放心,三少爷已经答应帮我说话了,能不能成还不知道,若是不能,我就认命。本来我已经死了嫁人的心,想着陪太太到老,便寻个庵堂出家做姑子去,横竖我家里都安顿好了,弟弟妹妹也都有了出息,我心里没了牵挂,嫁不嫁人都无所谓了。如今……也未必差到哪里去,那个姓安的,我是不会让他压到我头上的。
    春瑛冷笑:”等你进了他家的门,哪里还由得你?到时候只怕你恨不得死了呢!“甩下狠话,春瑛又有些后悔,放缓了语气劝到”三少爷从来不会为丫头违逆太太,你何苦咬紧了牙关不肯松口?我们太太没有坏心,谁也没真指望能把你们太太怎么样,不过是拦着她胡闹罢了。
    芍药神色一黯:“那我就更不能说了,一辈子都不能说太太一句不好,不然……别人要怎么看我?更何况,三少爷将来是要继承候府的,太太是他亲娘,他将来定会恨我,那时我才是一生尽毁呢。”
    春瑛头疼地盯着她,忽然想起芍药跟三少爷一向交清不错,便再劝道:“我知道你为难,但这种小道消息,最是坏人名声,别人不说,三少爷头一个就要受到很大影响,外头人听说了,只当他是个行为轻薄的人,将来怎么办?三少爷还要考科举呢,万一考官听说过这个传言,对他先有了偏见,批卷子时把他刷下去了,岂不是天大的冤枉,我们都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怎么忍心让他受这个委屈?”
    芍药笑了笑:“他小时候也没少胡闹,只怕名声早传出去了,如今也不过是再印证一番罢了,能出什么事?至于范小姐……”她压低了声音,“她若嫁到王府,这种事自然是丑闻,可她若成了咱们三少奶奶,别人只会说这是佳话,谁还有闲心去说侯府闺门不肃?更别说会连累你们少爷小姐了,放心吧!”
    春瑛怔住:“你……你是说……”越想越觉得可笑,“难道太太传这样的谣言,只是为了逼范小姐嫁三少爷〉!她不是糊涂了吧!那……郡王府那边怎么办?
    芍药不以为然地道:”那郡王府只是身份显赫,其实并不怎么管事,又没正式提亲,不过是个人私下说说,能不能成还不知道呢,可是以范小姐的家世,配咱们三少爷并不委屈,候府与范家亲上加亲,往后就更亲近了。我听太太说,先前咱们家的船队,没人选进那神么洋务司,倒是范三老爷进了,得他相助,往后候府就不用担心被别家比下去。范小姐的父亲又是地方大员,对候府只有好处的。
    春瑛好笑地摇头:“那也不能这么干呀?人家可是瞄准宗室王府去的,难道就不怕反目成仇?”
    “范家人已经搬出去了,哪里知道这些?”芍药看着春瑛,微微苦笑,“我也知道这事儿破绽多的很,可是劝了太太几回,她都不肯听,我有什么法子?其实太太也是急了,老太太似乎看中了你们那位海小姐。倒不是说海小姐有什么不好,只是家世太差了些,年纪又大,太太哪里乐意娶这么一个媳妇回来?偏又不能拿家世去说,那就得罪了你们老太太。谁知老太太马上打发人拿了三少爷和海小姐的八字去问了,太太担心事情会被定下来,才急着将范小姐抛出去的,她总想着这事儿最初不是我们传出来的,要追究,也是别人的事。”
    春瑛想不到候府老太太这么快就找人合八字了,只觉得头痛不已,忽然又想起,原本是要劝芍药争取婚姻幸福的,谁知被她这通话一轰炸,重点就偏了。但现在顾不了这么多,解决问题要紧,她扁扁嘴道:“海小姐的婚事,我们老太太早就有了打算,跟三少爷不相干,即使大老太太来说,海老爷也不肯应的,请你们太太放一百二十个心吧!不管怎么着,先把谣言消除了再说,我们太太要你开口,不过十担心四少爷和四小姐会受牵连,只要谣言没有了,自然也就没事了。别以为这事于三少爷关系不大,小时候的事,一句幼时顽劣也就完了,可长大以后再闹这样的事,名声真的很不好!如今不比往日,三少爷要正经考科举的,总不能向二少爷那样天天混日子吧?你跟三少爷也相熟,若是劝不动太太,不如去劝三少爷?她又不喜欢范小姐,难道就心甘情愿娶她了?不是我说,三少爷一向是个有主意的,只怕心里对将来的妻子想法与太太不一样呢?”
    芍药顿了顿,迟疑地道:“那我就去找他说说。”春瑛盯着她道:“若是看着你嫁了那种人,什么也不干,姐姐定要骂我了。太太要的是能帮忙的人,安四奎又什么用?还要靠太太抬举呢,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倒不如找那些能干又有才的,哪怕是留在府里做管家娘子,也要让自己过得好!你不如去问问三少爷,候爷那边,或者三少爷手下,可有适合的人选?”
    芍药红了脸:“这……这……没这个道理……”
    春瑛不以为然:“什么是道理?这是你一辈子的大事,你若害羞,什么都不敢去做,将来吃苦,也怪不了别人。要是真不好意思,就让你家里人去说,不然托其他姐妹也成。”芍药低了头,扭着帕子不吭声。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笑声,凤鸣走了进来,亲亲热热地扶住芍药的手,笑道:“还以为你在烦什么呢,原来是这个,放心,我们太太不会叫你为难的。既然你不方便,那就算了。回去多劝劝你们太太,或者让三少爷多劝劝你们太太,做事多斯凉鞋,别莽莽撞撞的,闯出祸事来。”又叫小丫头捧了个匣子来,说是卓氏捎给安氏的礼物,另有一对合抱,使给芍药的。
    芍药心里知道事情就算暂时过去了,再看一眼春瑛,握了握她的手,便拿着匣子回了候府。
    春瑛回到松颐院,见二老太太与卓氏都在座,忙行礼赔罪,“方才是奴婢鲁莽了。”卓氏摆摆手,:“不要紧,反倒帮了我一把,如今事情总算弄清楚了。”又问婆婆:“母亲觉得该怎么办〉”
    二老太太叹了口气:“冷静下来,我气也消了许多,也罢,到底都是姓李的,带了人证物证去告状,反倒闹僵了。只是该劝得话还是要劝的。春瑛预备衣裳,再备一份礼,明儿一早,咱们往候府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