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房玄龄》第345章 文幹谋反【四】

    尔朱焕对李建成依旧保持着一份忠诚,他不想把太子殿下供出来,所以李渊问他时,他低垂着头支支吾吾了阵。李渊不耐烦了,龙颜大怒,声色俱厉地连声喝斥尔朱焕。尔朱焕意识到自己陷入凶险的境地,若不说出真相恐会被皇上一怒之下砍掉脑袋。于是,尔朱焕只得放弃对太子的忠诚,在李渊令人发抖的目光逼视之下,他颤抖着声音把太子指使杨文幹除掉秦王一事抖了出来。
    果然如此!李渊听了尔朱焕的口供,顿时一股寒意直从心间升起,使他不由得浑身颤抖了下。他立在争奇斗艳的花圃前愣了好半天,然后才缓缓地回过神。他尽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着伏在地上的尔朱焕道了声平身,随即就背抄着双手快步朝宫内走去,尹德妃、张婕妤等人紧跟其后。
    回到寝宫,李渊再也克制不住自己,当着尹德妃、张婕妤的面大发雷霆,大骂太子忤逆,气得直想派人往长安押太子前来问罪。好在有尹德妃、张婕妤在旁轮番劝说,才把李渊的念头打消了。冷静下来后,李渊也认为尹、张二位妃子所说很有道理。若是真的把事情闹大了,对太子十分不利,因为这会进一步加剧秦王府对东宫的打压,使太子处境越发凶险,甚至有可能在群臣的压力之下不得不被废。这是李渊最不想看到的结果,为此他只得听从尹德妃和张婕妤的劝谏,决定暂时不向太子问罪。不过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他还是决定派人前往庆州将杨文幹召来秘密处死,以绝后患。
    此计的确不错,既可使针对秦王的谋杀行动胎死腹中,又可保护太子不受牵连,真可谓是一箭双雕。可惜的是,杨文幹并不是个傻子,乖乖地往李渊设置好的圈套地钻。他得知皇上要召自己前往仁智宫,当即就意识到太子的行动泄露了。他想连夜逃走,却被宇文颖拦住了。宇文颖劝道:
    “将军,今九州四海皆是皇上的人马,你想逃就能逃得了吗?依在下看,不用几日将军定会被皇上的抓住诛杀,甚至夷灭九族呀!”
    “说的也是!皇上为人奸猾,必会在遣人召我之时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想要逃过此劫,谈何容易!”杨文幹听宇文颖这么一说,两道卧蚕眉不由得皱成川字,愁云满面。沉吟片刻,他叹口气说,“然事已至此,我不赶紧逃走,还能怎样,难道要坐以待毙吗?”
    “将军部下兵马数万,岂能坐以待毙呢?”宇文颖意味深长地望着杨文幹说道,“依在下看,此乃天赐良机也!将军,何不……”
    “宇文兄的意思是……”沉吟半晌,杨文幹两眼紧盯着宇文颖那张清瘦的面庞,压低声音说,“举兵起事,这……这样做能有胜算吗?”
    “将军文韬武略,且兵强马壮,此时若率军突袭仁智宫,必能一举而擒拿李渊父子。如此,大唐天下不就成了将军你的吗?!”宇文颖答道。
    “这……”杨文幹犹豫道,“此计虽不错,然李世民、李元吉素勇猛善战,且有钱九陇、杨师道等万余驻军,恐难如愿呀!”
    “将军此言差矣!”宇文颖很有信心地说道,“仁智宫虽有万余兵马,然李渊父子他们根本就不会料到将军会起兵袭击,从而不作任何准备。如此,将军以数万精兵猛将袭击无备之军,岂非探囊取物?在下敢肯定,只要将军立即率军出击,就一定能生擒李渊父子,进而成就一番帝王之业。”
    “宇文兄如此有把握,可我心里还是有些拿捏不定呀。这事……”杨文幹一脸犹疑地说句,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将军,此乃天赐良机,切不可失啊!”宇文颖继续劝谏道,“今日之事,要么助将军成就千古帝业,要么被诛灭九族。请将军三思呀!”
    “此事干系甚大,请容我好好考虑一番再议!”沉默了好半天,杨文幹依旧拿不定主意,只好搪塞句。
    “将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宇文颖恳求道,“今皇上遣使前来召将军,若迟迟不见将军入仁智宫,他必会起疑心,从而发兵庆州。到时,将军想擒拿李渊父子几无可能,反倒是很有可能会被他们所戮。将军,事态紧急,切不可坐失良机,到时悔之晚矣!在下斗胆请将军马上发兵仁智宫!”
    “这……”杨文幹仍旧迟疑不决,思忖了半晌,他才接着说句,“宇文兄,我看这事过两天再说吧!”
    “将军,举兵之事已刻不容缓,不可延误时日,否则定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局呀!”宇文颖急切地说道,“在下恳请将军立即出兵,攻打仁智宫!”
    “宇文兄,事情恐怕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吧!”杨文幹不以为然地答道,“再说,这起兵之事也得好好谋划谋划一下,哪能现在就贸然进兵呢?”接着,他边站起身边说句,“好了,这事就说到这儿!”
    说完,他便迈开大步朝阴沉沉的门外走去。
    “将军,你不听在下之言,祸将至矣!”宇文颖捶胸顿足道。
    果如宇文颖所料,李渊见杨文幹在预计的时间内没有前来觐见自己,心里头就有些不安起来。他隐隐感觉到有什么事要发生,于是便把李世民、李元吉、钱九陇、杨师道等人叫到自己身边商对策。
    李元吉已从尹德妃、张婕妤她俩那儿得知刺杀秦王的计划被父皇知道了,也就不敢再有什么异常举动,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父皇身边。此时听说父皇要命人引兵前去庆州捉拿杨文幹,他第一个挺身而出,要替父皇效劳。他这样做当然不是为了父皇,而是为了自己。他知道,杨文幹一旦被捉来见父皇,就会把太子勾结他的事全部说出来。到时大哥免不了受惩罚,他也因参与其中而难辞其咎,必定会受到父皇的责罚,甚至会比大哥更重,因为父皇会为了保护太子而把大部分罪责推到自己身上。他若亲自前往庆州,就可借机杀人灭口。这杨文幹一死,他和大哥就都安全了。
    应该说,李元吉的算盘打得相当不错。可惜的是,李渊把这事看得太重,以为李元吉难以胜任,须由智勇双全的二儿子前往方可安心。于是,他不顾李元吉再三恳求,执意命李世民率军前去擒拿杨文幹这个逆贼。李元吉见父皇主意已定,只好在心里暗暗叫苦,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李世民听说杨文幹要造反,自是愤怒不已,巴不得即刻手刃他的狗头。因此,他当下向父皇建议立即发兵庆州,以免杨文幹祸害城内百姓。李渊也认为此事宜快不宜慢,稍作考虑就采纳了李世民的意见,决定立即遣军前往庆州捉拿杨文幹。
    于是,不到半个时辰,李世民就领着秦叔宝、尉迟敬德、侯君集、钱九陇、杨师道等万余精兵猛将出了仁智宫。他们顶着午后的炎炎烈日,沿着尘土飞扬的山间小道,飞也似的朝庆州城奔去。仁智宫跟庆州城不远,加上李世民部下行军速度很快,当晚三更时分便抵达了庆州城下。
    这时,杨文幹正搂着自己的娇妻睡大觉。说真的,他做梦也没想到李渊会这么快派人来缉拿自己。因此,当听到外面的人马声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宇文颖慌慌张张地跑来向他禀报,杨文幹才惊出身冷汗,立即披甲执刀跑出营署。没过多久,他便策马来到城墙上,放眼一望,但见城下火光通天,喊杀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时候,杨文幹非常后悔自己没有听宇文颖的劝告,错失了杀向仁智宫的良机。可懊悔又有什么用呢!他对着漆黑的夜空长叹了一声,然后打算率军冲出城杀退李世民。他以为自己兵马比李世民多,力拼一阵完全有击退李世民的可能。
    不过,宇文颖很明智,他知道李世民兵马虽少,却骁勇善战,可以一当十。更为重要的是,城内守军大都忠心于李渊父子,他们不想背上叛逆之罪,故而得知李世民前来征讨杨文幹,军心很快就动摇了。如此之师,怎敌得过城下气势如虹的唐军呢?因此,他听到杨文幹欲率军出战,便立即上前劝阻。他把敌我双方的现状跟杨文幹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一番,以为此时出战必为李世民所败,到时杨文幹只能充作李世民的战利品。为了避免被李世民生擒活捉,杨文幹只能趁李世民部下人马尚未形成合围之际赶紧出城逃走。出战,抑或坚守城池,最终都只能是死路一条。
    杨文幹听了宇文颖一番很有道理的劝说,就慢慢地打消了死战李世民的念头。默然会儿,他便带着宇文颖等一班亲信乘黑向没有什么动静的北门飞驰而去。不一会儿,杨文幹便领着部下万余人马偷偷地出了北门,朝宁州方向飞奔而去。杨文幹的运气也真不错,李世民因一时疏忽而没能注意到杨文幹的动向,让他就这样逃跑掉。等李世民知道杨文幹已逃时,东方已经泛出了鱼肚白,天渐渐地亮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