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房玄龄》第205章 大战邙山【一】

    “秦王,在下以为当暂时屯兵于城内。”李靖正色道,“这一来是好让我军得以休整,二来也是为了屯积粮草,为以后进兵作充分准备。”
    “将军言之有理!”李世民轻点了下头说道,“我军刚从长安远道而来,又打了一仗,将士的确都很疲乏,需要休息。再者,粮草等物资尚在途中,须几日才能到达。因此,我军当驻扎在城中一段时间,以等后军入城。慈涧距东都最近,当是我军的屯粮之所。”
    “这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史万宝、黄君汉、刘德威,王君廓等将军尚未取下宜阳、回洛、怀州、洛口等地。”杜如晦沉吟着说,“秦王,在下以为在没有扫清洛阳外围之前,我军最好不要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当于城内养精蓄锐。不知秦王以为如何?”
    “克明所言甚是!”李世民赞成道,“我军下一步的目标就是邙山,而邙山是洛阳的一道天然屏障,王世充一定会率军与我军争夺。这一仗至关重要,若我军能占据邙山,那就可直接进兵洛阳。而王世充一旦失去了邙山,那洛阳就危矣。故而,他必定会倾力与我军争夺邙山这个军事重地。”
    “秦王说的对!”屈突通接口说道,“邙山之战非常重要,可以说它关系到我军东征成败与否,因此必须万分小心谨慎。而要确保邙山一战的胜利,就必须先扫清洛阳外围,以切断回洛、宜阳、怀州、洛口等地郑军的驰援。故而在没有扫清洛阳外围之前,我军不可进兵邙山。”
    “秦王,我也赞成各位将军的看法,暂时屯兵慈涧。”李元吉脑子开了窍,支持众人主张。想了想,他又有些疑虑地说句,“只是,我担心王世充会引军前来攻打我们,到时又该怎么办呢?”
    “齐王,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李世民很有把握地答道,“王世充见我军兵马驻扎在慈涧,又与新安殷开山部成犄角之势,岂敢前来惊扰我们。”
    “秦王一向料敌如神,当不会出错。齐王,你大可放心!”杜如晦望着李元吉微微一笑,说道。
    “这事,我倒是可以放心。”李元吉点了点头,接着又说,“只是任成王和罗士信人马至今尚未返回,该不会是被王世充派兵截击了吧?”
    “任城王足智多谋,岂会被郑军伏击?”杜如晦哈哈一笑说,“齐王,你不用担心,依在下看,任城王还赶得上喝我们的庆功酒呢!”
    话音刚落,只见一小校跑过来,向秦王禀报,说任城王李道宗引兵返回了城中。李世民听罢,对着杜如晦呵呵笑道:
    “克明,你真是诸葛在世啊!”
    说罢,李世民站起身,亲自前去迎接堂弟李道宗。
    接下来,李世民便按照既定的策略命军固守慈涧城。将士们一边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休养生息,一边积极做着战斗的各种准备。不过,李世民并没有因休战而轻松多少,他整日都在与杜如晦、李靖等人商讨整个东征的作战计划,寻找最有效的取胜之策。同时,他又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从前方传来捷报,为此心中常生出几分焦虑之情。好在这种焦虑与不安前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半个月后,他就得到了黄君汉将军率兵攻克了回洛城的好消息,几天后又接到了将军刘德威进入怀州的佳音。这使得李世民那两道英气勃勃的剑眉舒展开了,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高兴一阵过后,李世民心里又有些担忧,因为史万宝和王君廓那边的进展有些迟缓,没能如预想中的那样顺利完成任务。对此,李世民有些不满,就命人飞马驰往两处下催促令。这份加急令还挺凑效,十几天后,史万宝那儿终于传出了喜讯,他已率军过宜阳入龙门,占据了甘泉宫,正在向轩辕挺进。同时,王君廓也已入洛口断郑军粮道。这两道佳讯令李世民欣喜不已,他那颗悬着的心也踏实了下来。
    时已入秋,天气渐渐变得凉爽。将士们得到了一个多月的休息,人人精力充沛,斗志昂扬,他们都迫切希望能够尽快上战场,好建功立业。于是,他们纷纷向秦王请战。李世民也认为现在是发兵邙山的时候,他与杜如晦、李靖、屈突通等将佐商量了一番,就决定两天后出兵。李世民深知邙山一仗的重要性,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决定把所有的精兵猛将都调往邙山。因此,他当即派人前往新安传令殷开山和段志玄两位将军率部入慈涧,只留宇文士及领阿史那大奈部镇守新安,以确保粮道畅通。至于慈涧,他也认为有大将钱九陇率部镇守就足够了。
    一切安排妥当后,李世民马不停蹄地前往各营督察战前的准备,随便发表通振奋人心的动员令,以鼓舞士气。待这些工作做完后,他坐在自己营帐中一边跟杜如晦等人谈论战事,一边等待着殷开山、段志玄的到来。直到第二天晌午时分,殷开山和段志玄才率领部下两万人马抵达慈涧城。李世民看见将军殷开山和段志玄,十分高兴,亲自出营迎接他们。接着,众将领们齐聚元帅营帐,又商议了一番明日出征的具体事项。
    第二天上午,李世民身披银甲,手持长槊,率领大部队出了慈涧城。十万唐军沿着那条通往邙山之路飞驰而去,但见旌旗飘扬,沙尘遮天蔽日。
    由于唐军日夜兼程,倍道而行,不到三天时间,他们就抵达了邙山脚下。
    邙山海拔三百米,不算太高,然其地形险要,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可笑的是,王世充竟然没派大军镇守此等重地,只有从慈涧败逃而来的陈智略率万余人马在邙山下寨。
    李世民探知邙山无重兵把守,喜得禁不住哈哈大笑了阵,接着命将军段志玄、罗士信引两万兵马前往邙山攻打陈智略。当下程知节强烈要求出战,但被李世民拒绝了。李世民知道守将是程知节的故交,也就不想再让他犯错,省得到时自己进退两难。程知节冷静地想了想,也就明白李世民不肯让自己出战的原因,那还不是在担心自己会又一次放过陈智略嘛。这么一想,他就语气坚决地向秦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这回他一定会不念旧情提斧砍了老朋友的脑袋,将好功赎罪。这话李世民不是不信,而是不忍心让程知节背负忘恩负义的罪名,坏了他的义节,所以依然不答应。可程知节是个一根筋的角色,死活赖着要随同段志玄一道前往,后在杜如晦的一番劝导下,才怏怏不乐地耷拉着脑袋走开了。
    段志玄得令,当即带领两万将士,沿着山间那条尘土飞扬的小道,朝邙山快速奔去。没过多久,部队到达了郑军营寨前。此寨不大,却建在险峻的要道处,实为易守难攻。段志玄勒马立在距敌营百米处的山丘上,观察着四周的地势和营中的敌情。他心里头不由一怔,知道自己兵马虽多于对方,然要夺下此寨也决非易事。凝视沉思了好半天,他才决定令军暂时后撤至二里外的平地处。待寻得破敌计策后,再进攻郑军营寨。
    罗士信年轻气盛,同时也有些轻敌,当下向段志玄主动请缨前往敌营挑战。段志玄年纪也不大,但因多次跟随李世民打仗,变得沉稳而有计谋。他认为强行攻打占据地理优势的郑军不是最好的办法,到时即便能取胜,也得遭受较大的损失。因此,他决定计取陈智略。不过,当罗士信提出要率军挑战时,他思忖了下就答应了。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罗士信前往敌营试探一下,看看陈智略打的是什么主意。
    得到命令后,罗士信立即引兵朝郑营飞奔过去。营内守军见唐兵靠近,即刻纷纷张弓搭箭,朝他们射去。罗士信见箭如雨下,也就不敢再冒险前进,而是命士卒原地不动,只放声骂阵。他原以为,陈智略会忍受不了百般辱骂而率军出营。然而,直到天色向晚之时,也不见寨门敞开。他气得也跟着手下破口大骂陈智略,把最难听的话一古脑儿全泼向他。可惜的是,陈智略太理智了,他不仅没被激怒,反倒是哈哈直笑,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可把罗士信恼得暴跳如雷,真想冲进去一枪挑了他。然而,他却不敢违令,只好带着怒气命军撤退。
    段志玄见罗士信无功而返,就更加确信陈智略抱着坚守不战的策略对付自己。陈智略不出营迎战,而段志玄又不想强攻对方,这岂不是得僵在这儿?罗士信心里急了,便沉不住气直问段志玄该如何击败敌军,夺取北邙山。段志玄没有立即回答罗士信,因为他还没寻到克敌制胜的法宝。他只一声不吭地骑着战马缓缓地沿山腰间溜达着,眼睛四处张望。转了一圈后,他突然眼睛一亮,看见丛林中有一条小道直通山顶,不禁一喜,顿时一条妙计就闪进他的脑海里。他一转身,打马往部下跑过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