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房玄龄》第168章 大败敬德【三】

    天快亮的时候,李世民的部队终于抵达了安邑城外那条宽阔平坦的大道。这是从美良川进入蒲坂的必经之路,因此尉迟敬德的残部要想前往蒲坂,就必须经过此处。李世民深明这一点,所以他决定在此处伏击定杨军。于是,他命令将士停止前进。接着,他又翻身下马,俯身仔细观察了一下路面的情况,只见湿漉漉的地面上并无足印和蹄迹。据此,他断定尉迟敬德的军队还没有赶在自己的前头经过这里。为此,他心中不禁一喜,脸上露出丝得意的笑意。沉思了一会儿,他就决定在路两侧的丛林中设伏,等定杨军经过之时,前后夹击。于是,他当即命令大将秦武通率一半人马前往一里之外的山上埋伏,自己和翟长孙带领余部就地隐藏。
    李世民的判断非常正确,尉迟敬德的残部的确还在他身后十余里开外。这倒不是他们所经之路难行,而是因为一路赶来人马十分劳顿,极需休息。当那些受伤的士兵哭着向尉迟敬德哀求停下来歇息的时候,尉迟敬德那颗刚硬的心也不由得软了下来。说真的,那些士兵确实是太疲倦,太可怜了。作为主帅,他不能置他们的苦难于不顾,更何况他平日里就体恤部下,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兄弟亲人。因此默然半晌,他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了士兵的请求。
    寻相心里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妥,尽管已经远远地摆脱了秦叔宝等唐军的追击,但毕竟还没有到达蒲坂城这个安全之地。然而此时,寻相也十分同情和怜惜那群疲惫不堪的士卒,也就没有公开反对尉迟敬德的决定。士兵们得到主帅的首肯,一个个欣喜欲狂,感激涕零。接着,他们倒地就睡,压根儿把草地上那切入骨髓的阵阵寒气抛在了脑后。很快,宁静的山谷间传来了一阵阵均匀而响亮的鼾声,透出梦乡中的舒适与畅快。
    一觉醒来,天已经亮了。尉迟敬德抬头望了眼东方燃烧着的那片红彤彤的云霞,就知道太阳快要升起了。他赶紧把依旧沉浸在睡梦中的士兵唤醒,令他们即刻出发。士兵们睡了觉,精力充沛了不少,精神状态也不错。他们接到命令,立即行动起来,一边往前赶路,一边嚼着手中的干粮。
    没过多久,尉迟敬德率部来到了安邑城外的大道上。这条跟很宽,也很平坦,然而它两旁的山相当高,且林木茂密。望着眼前的山林,尉迟敬德突然迟疑了起来,同时心里生出一股莫名的紧张。他似乎从那墨绿的树林中感觉到一种异样与危险。不久前的麻痹大意确实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教训,也让他重新回到了往日行军谨慎的作风当中。因此,当再次面对险要的地势时,他就小心起林中的埋伏了。当然,他所戒备的是夏县尚存的贼寇,而非唐军。因为,他没有发现李世民部队的任何行踪,自然就不会想到唐军设伏于此。
    寻相拍马走到尉迟敬德身边,他看见尉迟敬德浓眉微蹙,神色犹豫而凝重,就猜出了他的心事。于是,他低声问尉迟敬德是不是在担心林中有埋伏。尉迟敬德是个直性子,一向不喜欢隐藏什么事儿,更何况这是军机要务。他听了寻相的话,就点头应了声。寻相呵呵一笑,认为尉迟敬德多虑了。他瞧了瞧风平浪静的山林,很自信地认为此处没有伏兵,就算有,也只是几个毛贼,根本不用把他当回事。
    尉迟敬德听寻相这么一说,心中的疑虑莫名其妙地慢慢消失了。他以为寻相说的没错,就算林中有毛贼埋伏也决非自己的对手,根本用不着害怕。再说,他想前往蒲坂,必须打这儿经过,迟过不如早过。这么一想,他便决定命部队继续前行。当然,在他的意识时也曾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唐军。不过,很快他就把它否定了。他想,李世民远在柏壁,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里赶到安邑。若真有此事,那只能说是从天而降了。
    然而,事情就是这样奇巧,李世民和他的兵马真的从天而降了。尉迟敬德和他的部下刚走过半里路,突然耳边响了一阵巨大的喊杀声,紧接着两队轻骑从前后两头飞驰而来,将定杨军夹在中间厮杀。尉迟敬德仰头瞧见打着李字的唐军旗号在阳光照射的空中迎风飘扬,大惊失色。这怎么可能呢?他在心里大叫了声,旋即又命令部队奋力杀出重围。定杨军中多是伤兵,今又遭遇唐军的突然袭击,而且为首的还是勇猛无比的秦王李世民,谁不吓得面如土色,两腿直打哆嗦呢!他们被唐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个个惊慌失措,乱成一团。为了保命,他们只能仓促应战,奋力搏命。
    李世民的轻骑兵十分骁勇,而且有备而来,自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他们将尉迟敬德的残部团团围在垓心厮杀。但见断臂残肢四处乱飞,殷红的热血喷射在地面,惨号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尉迟敬德见状,悲不处胜,然仍旧催促部下人马向前突围。他知道,自己已无退路,只有往前冲出条血路,才有活命的机会。因为,他看见了李世民在自己身后纵马挥槊掩杀。如果自己后撤,那无异于自寻死路。
    两军混战一阵,定杨军死伤过半,所剩士卒也陷入到极度的绝望与恐惶之中。他们清楚自己已身陷绝境,无论怎么拼杀也无法逃唐军的包围圈。于是,不少人为了活命,只好不顾往日主帅对自己的恩惠,纷纷抛戈弃戟,伏地请降。
    事已至此,尉迟敬德也不阻拦自己手下投敌,只顾着自己突出重围。此时,他已纵马舞槊杀至前头,眼看就要逃出唐兵的包围圈。可就这此时,唐将秦武通拍马舞刀从一侧闪将过来,一把拦住尉迟敬德的去路。尉迟敬德大怒,举槊直刺敌将。秦武通眼疾手快,一刀抵住尉迟敬德的槊。只听当的一声,迸出几朵耀眼的火花。紧跟着,两马相交,两员猛将大战起来。尉迟敬德并不想斩杀秦武通,只想尽快抽身逃走。可秦武通不解人意,一味地缠着他斗。这令尉迟敬德又气又急,却又百般无奈。他一扭头看见李世民正朝自己杀奔而来,心儿禁不住砰砰直跳,料想自己难以逃脱。
    在这危急关头,寻相突然从身后杀来。他见尉迟敬德被秦武通缠住不放,便甩手一鞭打了过去。秦武通虽勇猛善战,却也抵挡不住定杨两员骁将的夹攻。眼瞅着自己敌不过对手,秦武通只好一晃大刀,侧向拍马逃开。
    尉迟敬德、寻相见秦武通闪到一边,不禁一阵大喜。旋即,他们俩齐头并进,奋力朝前冲杀过去。很快,他们就杀开了条血路,逃出了重围。
    待李世民拍马赶到时,尉迟敬德、寻相两员敌将已跑出了老远,接着一拐弯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李世民怅然若失地叹了口气,然后转身收拾残局去了。这一仗打得相当出色,定杨军方面除主帅尉迟敬德和寻相逃走之外,其余士卒非死既降,而唐军三千兵马几乎是毫发未损。
    部队稍作休整,然后李世民便率胜利之师沿大路返回柏壁去了。
    尉迟敬德、寻相两将逃出安邑后,并没有往蒲坂方向赶去,而是抄小道策马朝柏壁飞奔而去。幸好,一路畅通无阻,他俩没有受到唐兵的任何阻击,日暮时分进入了柏壁大本营。尉迟敬德连败两仗,将自己所领兵马全部葬送了,自知罪责重大。当晚,他便自缚入宋王营帐内请罪。
    宋金刚见了败军之将,不禁勃然作色,痛骂了他一顿。尉迟敬德原来以为宋金刚痛斥了自己一番后,就会从轻发落自己这位有功之臣。孰知事情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宋金刚非但不想轻饶他,还要按军法处治,将他拉出去问斩。这让尉迟敬德倒吸了口冷气,他怎么也没想到宋王会这样对待自己,内心深处油然而生愤懑与怨恨。虽说他此次的确犯了大过,但以往日的战功完全可以弥补今日之过失,何故得受斩首之罪?他想不通宋金刚为何要这样处理自己,就强忍住心中的怒气与正襟危坐在堂上的宋王据理力争。
    宋金刚一向霸道,不容手下对自己有丝毫的不满与反抗。因此,他听到尉迟敬德梗着喉咙跟自己争辩,胸间不由怒火中烧。他根本不听尉迟敬德那番很有道理的解释,自顾着往他身上泼脏水,给他头上乱扣帽子,砍他的脑袋算是轻了,没处以极刑也是给他足够大的面子。尉迟敬德见宋金刚如此不讲道理和人情,再也忍不住气,竟然当廷跟宋金刚争吵起来。堂堂宋王哪容得了手下将佐如此张狂,气得呀呀直叫,大声喝令一旁的刀斧手将尉迟敬德拖出去斩了。虽说那几位刀斧手平日跟尉迟敬德亲近,也十分敬重他的人品与才干,然终是王命难违,只得缓步上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