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憂唐伶》第103章

    求玉環,莫憂進宮面圣君
    好嬌娥,皇帝金殿納后妃
    次日,攬月居來了位客人,既非風度翩翩的年輕學子,也非財大氣粗的富貴官商,而是一位年邁老者,他徑直找到杜夫人,說明來意:“聽說貴樓住有一位女客,名稱莫憂,老朽特來送一封信給這位莫姑娘。”
    杜夫人經營酒樓,閱人無數,眼光犀利,眼前的這位老者雖然穿著樸素,但是目光清朗、談吐不亢不卑,絕非市井小人,笑道:“老伯說得對,攬月居中確實有位姓莫的女客,不過,攬月居有攬月居的規矩,未經客人允許,不能擅自帶外人相見,以免給客人帶來不便,老伯既然言明送信給莫姑娘,敢請告知貴姓,妾去通報。”
    老者點頭道:“好,麻煩夫人轉告,就說老朽主人姓王,受貴人之托令老朽送信。”
    杜音音是個守江湖規矩的老板,肅然點頭,說了聲“老伯稍候”,直往園中而來,莫憂正歪在床上半迷半醒的睡著,聽杜音音原話轉告,立刻想起王德用,與杜音音到前廳一看,果然是王德用的老管家福叔,笑著迎上去,剛要行禮,福叔拱手道:“莫姑娘,老朽奉主人之命,送一封信給姑娘。”說著從懷里掏出一封信箋,雙手遞過。
    莫憂見他這般言行,心知他是不愿讓別人知道身份,也裝做陌生,淡淡的謝過,收信入袖,福叔道:“信已送到,老朽告辭。”轉身就走了。
    莫憂目送他遠去,當場拆信,杜音音以手制住,拉她回屋,自己轉身出去,反手帶上門。
    莫憂心頭一暖,啟信一看,信中寥寥數字“采華軒初遇,偶拾一物,未知其主,魯國公府倉促數言,未及問起,若為姑娘之物,可隨時找德用,禎當奉還”,莫憂面色一陣青一陣白,信中所說的“偶拾一物”極有可能就是自己在采華軒丟失的玉環,如此說來,玉環下落分明,可是,禎!禎!趙禎!那個年幼的皇帝!是他拾了我的玉環?再細細回想那個晚上,自己救他上岸,轉身離去,他曾伸手來拉,恍惚就是那時腰間一緊,因自己擔心春薇的安全,急著要走才沒有注意。
    然而,這個小皇帝安的什么心思,明知是我的東西,在魯國公府就該還我,雖是忘記,也該留在王府,通知我去取就是了,還大動干戈的讓福叔來送信。
    莫憂將信撕得粉碎,飛快的出門,直奔魯國公府,看來王德用早已料到莫憂看到信就會急著趕來,府門大開,侍衛并立,莫憂通報了姓名就徑直進去,王德用身穿官服、正襟闊然,正在花園中漫步賞花,見莫憂匆匆走來,笑道:“莫姑娘,行色匆匆,莫非是找老夫有急事?”
    莫憂見他這般打扮,疑心他剛上朝回來,未及換衣,神色卻是悠然,也笑道:“王大人好興致,桃粉梨白、竹翠梅紅,好*啊。”
    王德用笑道:“正是,盛世美景,*無邊,老夫一介武夫,品不出文人的意境,但是也覺得賞心悅目,姑娘以為如何?”
    莫憂為玉環而來,不想與他閑談,笑道:“王大人過謙了,文人眼中的美景與武將眼中的美景,雖然表述不同,于人以美麗卻是相同。”不等他說話,又道:“王大人,剛才有勞福叔親自送信,莫憂深感不安,特來致謝。”
    王德用笑道:“莫姑娘客氣了,君有旨、臣奉行,正理也。”
    莫憂也不與他客套,行禮道:“如此,請王大人歸還莫憂之物。”
    王德用點點頭,招手向廊下的仆人,道:“去備轎。”仆人應個聲,飛奔著去了。
    莫憂奇問:“不在王大人府上嗎?”
    王德用笑道:“老夫奉陛下旨意,若是莫姑娘來取信中之物,便帶姑娘入宮見駕即是。”
    莫憂一時愣住,好你個小皇帝!這時仆人已返回,請示道,轎已備好,就在門外候著。王德用點點頭,笑道:“莫姑娘,請!”
    敢情一切都早已做好準備!莫憂心中冷笑,道:“如此,有勞王大人了。”
    兩人出門,果然門口停著兩頂錦呢軟轎,莫憂也不客氣,大大方方的上轎,這轎夫不愧是為官家辦差的,抬得是平平穩穩,莫憂坐得極為舒服,不多時,已到宮門,轎未停,差役直接放行,看來他們都認得王大人的這頂轎子,莫憂小心的卷起一角轎簾,偷偷的往外觀看,但見視野之內,白玉鋪地、石欄雕畫、層層階前,侍衛井然。
    兩轎穿過廣場,拐進一道長廊,廊寬兩丈有余,青玉雕龍的地面、朱紅的高墻,長長的幾乎望不見盡頭,隱約可見高墻之上,露出琉璃飛檐、金碧輝煌、富貴萬象。
    轎子通過長廊,又進入一條青石甬道,視野明朗開闊,庭院深邃,高階玉欄參天古樹,莫憂正嘖嘖稱嘆,遠處快步過來一個小太監,莫憂忙垂下簾子,只聽王德用說:“勞煩公公通報,臣王德用求見陛下。”
    小太監道:“王大人,陛下有旨,請王大人去文德殿見駕。”王德用謝過,在小太監的帶領下,兩頂軟轎輕悠悠的停在文德殿前。
    因太祖皇帝提倡節儉樸素,北宋的皇宮是仿照洛陽宮殿的模式,在五代舊宮的基礎上建造的,宮內的殿宇并不很多,但是天威之下,頗具神儀,一階一石、一瓦一木,都無不彰顯皇家之威嚴與大氣、天子之富貴與身份。
    兩人緩步走進文德殿,見年輕的皇帝正端坐于檀香長案前,便服峨冠,眉目清俊,手捧書卷,十分專注,兩旁宮女屏息侍立,王德用匍匐于地,三叩首三呼萬歲,莫憂單膝下跪,稍一猶豫,雙膝并跪,皇帝放下書卷,說聲“平身”,起身笑道:“勞累愛卿進宮。”
    王德用恭敬的回答:“萬歲有詔,臣之榮幸。”
    皇帝抬袖示意兩人坐下,王德用不敢坐,莫憂心想,罷了,王德用都不坐,我也別坐,小皇帝喜怒無常,萬一治我一個不敬之罪,我也奈何不得,故而也站立一旁。
    皇帝象征性的與王德用閑聊了幾句國家民生之計,無非是前祖遺訓,減賦稅、倡工商、治水利、興農田等等,王德用是武將出身,自幼隨父親王超征戰,三句話就將國內生計轉移到邊防軍事上,建議皇帝整治軍隊、加強外防,皇帝輕吟道:“愛卿所言極是,北有遼南有蠻,時常騷擾邊民,先帝時便小戰不斷,烽煙常現,百姓不得安寧,朕為此也是坐立難安啊。”
    先帝寢陵尚未峻工,雖然太后下旨不因國喪影響國家正常工商農軍,但是王德用還是不便提出此時出兵平邊,只是表示希望皇帝能加緊布署,作好戰爭準備。
    皇帝點點頭,不置可否,但是王德用很滿意這個動作,皇帝年幼,未有實權,此值仍是先帝遺詔“軍國大事由皇后處分”時期,皇帝只需有此心即可,朝議上自己再上一本,皇帝若能與太后對話幾句,一班武將自然胸懷大振。
    君臣二人談論,莫憂靜立一旁,面無表情亦不出一聲,這種場合,實在輪不上她說話,皇帝似乎有些乏,示意王德用退下,王德用也很是知趣,躬身退下,莫憂開始納悶,向王德用使個眼色,示意他別走遠,王德用在經過她身邊前,朝她詭異一笑,一言不發的退出殿外下了臺階去了,莫憂好不生氣,忙向皇帝道:“陛下日理萬機,小女子不敢打攪,請陛下奉還玉環,小女子即刻告退。”
    皇帝坐回龍椅,雙臂舒展隨意的搭在扶手上,歪著頭向她笑,仿佛只是個鄰家少年,與適才談論軍機之時判若兩人,皇帝從懷里摸出一物,攢在手中,慢慢松拳,攤在手心,赫然一只白玉環,皇帝笑問:“可是此物?”
    莫憂遠遠的一看,就認出那正是母親的遺物,答道:“正是,謝陛下賜還。”
    皇帝笑道:“就在朕手里,你過來拿走吧。”莫憂一怔,你是君,我是民,我怎么直接從你手中拿東西?道:“小女子不敢。”
    皇帝笑得很開心,眨著眼笑:“朕讓你來拿,你來就是,莫不是怕朕吃了你不成?”莫憂看了眼四周,幾個侍女象是木頭一般站在一動不動,仿佛只是一具軀殼而已,那個領路的小太監也早就離去,一狠心,走上前去,隔著龍案,伸手就去皇帝手里抓玉環。
    皇帝突然將手一合,縮了回去,莫憂抓了個空,不由得大怒,抬起頭瞪皇帝,見皇帝象個孩子一樣看得眼都瞇了,咧著嘴看著她樂,又忍不住消了氣,心想,他雖然高居龍座,接受天下百民的朝拜,可是,他畢竟還是個孩子,一個十四歲的小少年,正是頑皮的時候。
    皇帝笑道:“你答應朕一件事,朕就給你。”
    莫憂嘆口氣,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況小女子只是一介草民,陛下說吧。”
    皇帝含笑注視著她,俯身向前,眼睛閃閃亮亮的象是星星,道:“朕要你做朕的妃子。”
    莫憂聞言恍若天外之音,不覺失笑道:“陛下說的什么玩笑?我聽錯了嗎?”
    皇帝見她不驚不奇不喜,反而失笑,略顯不悅,沉著臉道:“君無戲言,朕說要你做朕的妃子。”
    再聽一次,莫憂立刻收了笑容,臉色頓時慘無容色,連退兩步,呆呆的看著皇帝,小皇帝長得粉面如玉,煞是好看,心里又忍不住好笑,才多大的小娃娃,才剛登基多久,不思強國富民,倒想著納妃,可見是個好色昏君,難怪史書亦有記載“仁宗好色”,果然不假,面呈微怒,咬牙忍氣道:“請陛下收回金口玉言,小女子才疏容陋,不敢有辱天威。”
    皇帝緊繃著臉,聲音一冷,道:“朕一言既出,豈有收回之理?朕覺得你好,想收回后宮,你竟然拒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