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江山凌枫韩夕瑶》第296章 惜别

    迟良玉自信地笑了笑说:“我当然不会去向边勇自投罗网,不过,边勇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也不敢轻易杀我。等到义父了解了真相,也会认为我做得对。
    “义父是有大志向的人,他绝不会容许自己的手下冒天下之大不韪,向百姓动手。至于我答应大将军帮忙救出令叔父一事,如果开封城破,我会尽最大努力,我不会马上就离开。
    “如果开封城短期内无法破城,那就只能依靠大将军自己的力量了,不知道,如果我能说服边勇让开一条通外开封的路,大将军需要哪个方向?”
    凌枫想起来薛梦涵曾经用鸽信向他说起的上次贺刚、李淮等人进入开封城去救毓秀等人的情景,说:“如果可能,就拜托迟兄告诉边勇,把开封城东北角的通路给我让出来,否则,我会自己打通这条路。
    “迟兄,我答应你不会主动向大顺军动手,但是,有两点例外:第一,就是我不能眼看着大顺军掘开黄河,如果他们执意坚持,我只好消灭他们。
    “第二点,他们不能阻挡我救出二叔、二婶,任何人阻挡我,都只能被消灭,这一点还请迟兄理解。”
    迟良玉叹了口气说:“尽人事,听天命吧。边勇这个人很固执,一般听不进别人的话,也就刘全中还可以帮他出出馊主意。
    “我也只能尽力了,所以,即便大将军最后还是要靠武力解决,我也理解您急于救出亲人的心情。”
    这边凌枫和迟良玉互相在做最后的交代,贺石已经安排人,通知乘载迟良玉手下的船只过来。
    见自己的船越来越近,迟良玉双手抱拳说:“凌兄,生逢乱世,你我兄弟难免有身不由己的时候。可是,迟某实在不愿意与凌兄这样的人为敌。
    “他日,如果在沙场上相遇,我不希望和凌兄骨肉相残,能避则避,也希望凌兄看在今时今日的一场交情上,手下留情。”
    凌枫也拱手说:“迟兄,客气了,你的商洛军也是一直劲旅。天下很大,我们兄弟之间,未必有交手的机会。
    “而且,对农民军,总体来说,我好感多于恶感,尤其像迟兄这样悲天悯人的将领,凌某很是敬佩。
    “我希望迟兄保重,也许有一天,我们兄弟可以联手,为了华夏的一统,为了同御外侮,携手征战沙场,那才是人生的快事!”
    两人互相抱拳,同时道了一声:“珍重!”
    迟良玉转身而去,离开凌枫的坐船,登上了自己的大船。
    两人再次挥手作别。
    迟良玉率先登岸。
    按照凌枫的吩咐,马大年已经为迟良玉和手下,每人准备了两匹高大的战马,一共一百匹战马已经在岸边候着了。
    优质战马,对北国来说,也许算不得什么,可是,对南朝的将军们来说,一百匹优质战马,是一笔珍贵的礼物,在形势不利的战场上,多了这一百匹马,也许就多了逃生的机会。
    登岸以后,迟良玉翻身上马,再次双手抱拳,向凌枫座舟方向欠身一揖,然后,打马绝尘而去。
    站在凌枫旁边的贺石,看见凌枫的目光还在目视着远去的烟尘,低声问:“少爷,既然爱惜迟将军,为什么不开口挽留?我觉得他对大顺军似乎也不怎么看好。”
    凌枫摇了摇头说:“你不懂,这种可以为了百姓,而罔顾身家性命的汉子,心里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底线的,那就是‘忠义’。
    “虽然,他把一切看得很清楚,可是,韩子德不仅是他的首领,他的王,还是从小把他养大的义父。
    “他把韩子德看得和亲生父亲没有区别,只要韩子德存在一天,他都不可能背叛,我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他会看成是对他的侮辱。
    “不仅如此,我们送给他一百匹战马,他认为是朋友之间的交情,他可以接受。如果送他一千匹马,他断然不会接受,这就是原则。
    “今天留下这份香火情,只要我们的势力蒸蒸日上,我相信,早晚有一天,我们会殊途同归的。”
    船里的战马全部登岸之后,大部分骑兵也已经上了岸。
    按照事先的分工,马大年是较早登岸的,他负责在岸上组织防御,以免出现意外。
    凌枫一直等到空船返回北岸,大约半个多时辰后,冒顿的先头部队赶过来,依然守在他的座舟上,指挥冒顿的一部分人登船,留一部分人在北岸防守。
    一直等到冒顿率领大队人马全部赶到登陆地的北岸,凌枫才登上南岸。
    上岸后,凌枫命令薛全带路,和陈再葆的第一旅马上赶赴杞县,护送留在杞县乡下山庄的贺晓雨、贺晓雪姐妹,以及其他人员,赶到陈留。
    等到全军大部分登上南岸之后,吃过午饭,留下程敢带着一个旅看守船只,另外两个旅由马大年率领,沿黄河南岸向封丘进发,防止大顺军派人挖掘黄河大堤。
    其余四个旅,大约一万人马,向陈留挺进。
    按照薛梦涵和迟良玉提供的情报,陈留原来只有五千大顺军留守,凌枫决定把他们赶跑或者消灭,把陈留作为他的大本营。
    这样分兵部署,凌枫有自己的考虑。
    黄河大堤,他不能不管,这不仅是对迟良玉的承诺,他本人也不能允许有人不顾上百万百姓的死活,把黄河给挖开。
    然而,他又不能把所有的人马都放到黄河大堤上去。
    因为那样的话,就等于把自己困死在黄河大堤上,与外界隔绝了,南面是靠近开封城的五、六十万大顺军,小股部队和探马、斥侯很难把消息传过来。
    凌枫从出道到现在经历的每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除了依靠他的炸药和骑兵的机动性之外,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情报工作做在了前面。
    以前,他无论是在直沽镇,还是沧州,面对北狄人,他都占有地利优势,情报来源很多。
    可是,南下之后,离开了老窝,到了别人的地盘上,一切都不熟悉,情报工作就更加重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