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江山凌枫韩夕瑶》第295章 登岸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这个任务,边勇偏偏就交给了提出反对意见的迟良玉。
    大顺军虽然是农民军,说是一群乌合之众也不为过,可是韩子德这个人却是个有极大野心的人。
    他对内部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建立起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一旦主帅批准了作战计划,下级就算不满意,也必须执行,否则,主将有斩杀副将以下所有将领的特权。
    迟良玉虽然是韩子德的义子,而且,大家都明白,大顺王韩子德把迟良玉派到边勇身边,有监视边勇的意图。
    可是,表面上,迟良玉在包围开封的这支大顺军中的地位,仅能排到七、八位,比边勇和刘全中的地位要低的多。
    而且,这个计划获得了除了迟良玉之外的全体通过,除非迟良玉把韩子德请来,否则,不可能更改。
    迟良玉了解自己的干爹,虽然韩子德本人如果在开封,他顾及自己的声誉,未必同意这样的计划。
    可是,他既然不在这里,这种事,是刘全中提出,边勇同意的,就算把消息通报给远在外地的韩子德,他也不会干预。
    而且,目前,韩子德在什么地方都不能确定,这个恶毒的计划七天后就要实施,等找到韩子德,就算他下令停止执行,恐怕也来不及了。
    为了便于迟良玉执行计划,边勇下令把迟良玉的五万商洛军直接调到黄河岸边,名义上是防守北岸有可能南犯的魏国军队。
    实际上,大家都明白,魏国内部自己都打得不可开交,哪里会有人南犯?这不过是一个驻军黄河南岸的一个借口。
    可是,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迟良玉刚刚被调到黄河南岸第三天,从北岸就传来了大夏国九殿下凌枫,率领八千振威军,正在星夜南下的消息。
    得到这个消息,迟良玉立刻明白凌枫率兵前来的目的是什么。
    他立刻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一方面,他命令自己的副将去开封,转告边勇这个消息,然后让手下搜集两岸各类船只,集中起来,把其中破旧的船只烧毁,可用的秘密藏匿起来。
    同时,他率领自己的心腹手下五百人,化妆成商人,找了几条快船,日夜兼程迎着凌枫的来路北上。
    在路上,他接到后面追上来的手下向他通报,边勇已经下达命令,让他无论如何都要率领五万商洛军,把凌枫阻挡在黄河以北。
    此举正合他的心意,也给了他北上侦查振威军动向一个合理的借口。
    这才有了凌枫和迟良玉的临清相会。
    凌枫之所以兵分两路,水陆并进,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担心全部振威军集中在一起,万一出现一点变故,耽误了行程,在九月初十之前不能赶到封丘,就误了大事,无法阻止人间惨剧的发生。
    另一方面,他在临清筹集到足够的大船,就可以避免到黄河以后,再征集船只渡河耽误时间。
    这是一举两得的办法。
    至于让冒顿率部赶到黄河北岸的封丘之后,大张旗鼓地扎营,目的在于渡河之前震慑南岸的大顺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提前掘开黄河。
    在距离封丘还有四十里处接到探报,凌枫站在甲板上,眺望一下南岸的形势,发现南岸有一处堤岸较为平缓,应该适合登陆。
    凌枫转头问跟在他身边的迟良玉:“迟兄,如果从这里登岸,前往开封可有能够通行骑兵的道路?”
    迟良玉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微微一笑,反问道:“大将军想在此处登岸?你真的能相信我给你提供的信息?”
    凌枫点了点头说:“这一路行来,迟兄并没有对我有丝毫欺瞒,已经可以信任了。更何况,我的消息来源也不仅仅是迟兄一处。
    “而且,我初步判断,此刻已届深秋,田地里的庄稼已经收获,只要没有大的河流经过,骑兵通行不会有太大问题。
    “从这里登陆是我临时起意,更不会碰巧有人在前面设置埋伏,所以,此处应该是安全的。”
    说完,他转头对贺石说:“发信号给马大年,全军停止航行,派一小队人登岸向开封城方向推进十五里,侦查情况。”
    命令传达下去,船队很快就缓缓停了下来,接着,几条大船靠向南岸,船工们在船体和河岸之间铺上随船带来的木板,一部分士兵和战马陆续登岸,然后,在一名校尉的率领下上马,呼啸着离开。
    在这期间,马大年的坐船已经靠近了河岸,指挥着手下人在做登岸前的准备。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刚才离开的大约一个百人队飞奔而回。
    然后,马大年的坐船桅杆上,升起两面代表平安的绿色小旗。
    凌枫立刻下令,命令马大年组织第一旅和第八旅登岸,并在岸上做好布防;同时,下令哨探船,携带他的令箭前往封丘,命令冒顿从北岸向他靠拢。
    安排完部署,凌枫再次转向迟良玉,问道:“迟兄下一步如何安排?”
    迟良玉想了一下说:“按原定计划,我也该回到我的军中了。我的人已经探听清楚,我的五万商洛军还驻扎在黄河南岸。希望大将军不要和我军发生冲突。”
    凌枫摆了摆手说:“迟兄多虑了,凌某岂是过河拆桥之人?我是担心,迟兄回去没法向边勇交代。你应该明白,纸是包不住火的,你私自和我联系的事情,早晚有泄漏的一天。”
    迟良玉摇了摇头,说:“我相信,大将军既然已经及时赶到了开封,就一定不会让刘全中的阴谋得逞,上百万百姓不至于因为黄河决堤而惨死,迟某的心愿就已经达成。
    “如此,我的心愿已了,不会再留再这边了,实际上,我的五万商洛军,只不过是临时被划归边勇这边,我们有一定的独立性。
    “剩下的,我会派人通报边勇大将军的意图。而且,我已经把我了解到的振威军最近的几次战役情况详细写了一个条陈,准备送给边勇,希望他能识时务,配合大将军救出贺家二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