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宋子旺姚举人》扬国威庆军出征平叛乱项城定计

    赵容翊和尹泰俊到了北京,鱼允中带着他们拜访总理衙门,陈述了朝鲜发生叛乱的详情。他们自然不会说引起叛乱的真正原因是闵氏亲族贪婪,只说是大院君为了夺权鼓动所致。
    总理衙门大臣们得了这个信,认为平乱是宗主国的天职,主张出兵朝鲜。不过,派多少兵去,那枝兵去,各位大臣主张不一,一时难以决断。
    这时,传来消息,说日本派了五千人去朝鲜。总理衙门大臣们慌了神,他们想到了日本出兵朝鲜定是不怀好意,搞不好朝鲜就成了又一个琉球。
    很快,上谕下了,派驻扎在登州的庆军八千人出征。这时,北洋水师已经成军,为了炫耀军力,北洋水师派了最新购买的扬威号和超勇号巡洋舰护送运兵船前往朝鲜。这两艘巡洋舰共有水兵两百人,带队的是后来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到了朝鲜海边,吴长庆见日军已经登陆,不愿与他们发生冲突,就和丁汝昌商量,在日本兵营以东二十里处登陆,扎下了营寨。赵容翊和尹泰俊随船回来,上岸后就告辞了,赶去给闵妃报信。
    清军安营后,派出了侦骑,得知花房碰了钉子,正带兵赶回军营。吴长庆不知日本人会有什么举动,就命令大军加强戒备,说是要以静制动。
    三天后,花房派遣的使者送来了信件,说要和清军联手攻打朝鲜京城,平定叛乱。如果清军同意,日军愿做先锋。
    吴长庆看了信后,让日本使者先回去等消息,自己召开了军官会议。
    “日本来使邀我们与日军联合攻打汉阳,列位大人有何高见?”吴长庆说着,把日本使者送来的信给大家传看。
    总兵吴兆有坐在首位,率先说道:“军门,依卑职看来,日本有联合之意甚好。其一,据侦骑回报,朝鲜叛军在汉阳集结了三万四千人,我军只有八千人,众寡悬殊,实无取胜把握。其二,日本人被叛军所杀,一定要报复叛军。但他们来的讨伐军只有五千人,无力独自进攻。由此看日军和我们联合是有诚意的。所以,卑职建议,与日军联合进军,日本人能打头阵更好。”
    吴兆有年轻时也是员勇将,攻打长毛时,屡次亲冒矢石率先登城,受了十几处伤,才积功做到了总兵。现在享了许多年福,年纪也大了,还染上了大烟瘾,就不愿意再搏命了。听说日本人愿意合作,他自然赞成。
    吴兆有一发话,帐里的军官纷纷附和。大家听说朝鲜兵人多势众,心里都嘀咕着,日本人主动请战,也让大家松了口气。
    这时,坐在末位的一位年轻军官大声说道:“不中,不中。军门,呃们大清是宗主国,替朝鲜平叛是呃们的责任。日本擅自出兵呃们的藩属,摆明了是不把大清放在眼里。呃们不把日本人赶下海去就已经是客气了,怎能和他们联合呢。”
    吴兆有见说话的是袁世凯,心里有气。袁世凯投奔吴长庆,还是他牵的线,现在却和他唱反调,也难怪他不高兴。
    吴兆有瓮声瓮气的说:“项城,大道理谁都会说,但叛军有三万多,不与日军联手,我们独自能对付的了么?”
    吴长庆也说:“是啊,项城,你有什么具体法子,说来听听。”
    袁世凯说道:“军门,朝鲜兵是有三万多,但这些不是叛军。闵妃经营朝鲜这两年,朝鲜军中许多军官都是闵氏亲族提拔的。大院君对外宣称闵妃已死,这些军官断了念头才听从大院君调遣。如果呃们把闵妃请到军中,只需闵妃一纸书信,只怕朝鲜军就会有一半投奔呃们。”
    吴兆有还想争辩,偏这时烟瘾上来了。他只盼着赶紧散了,就打了个哈欠不再言语。
    吴长庆说道:“项城说得有理。就派你率本部军去迎接闵妃如何?”
    袁世凯道:“卑职遵命。卑职想迎了闵妃就直奔汉阳,军门随后调军接应,免得日本人抢了先。此外,卑职请军门三天后再给日本人回信,那时卑职已经到了汉阳,日本人想出兵也晚了。”
    吴长庆说:“好,项城想得仔细,就这样定了。”
    袁世凯率领自己的五百士兵轻装向忠州进发,才走了半天就遇到了闵妃的马车。原来,赵容翊、尹泰俊二人回到忠州向闵妃禀报后,闵妃决定立刻赶往清军兵营,恰好和袁世凯的队伍在路上相遇。
    袁世凯命令兵丁用幔布把闵妃的车围了起来,才请闵妃下车相见。闵妃下车后,袁世凯按照大清礼节跪伏在地给闵妃磕头,闵妃连忙让洪在羲扶袁世凯起身,嘴里说着:“小国亡妇多谢将军相助,怎敢当将军大礼?”
    袁世凯起身看到闵妃,却不禁呆了。
    袁世凯本是性情中人,好色,却又能把持得住。当年他见了王文莺就惊为仙女,为了能常见到她,竟拜她为义母。如今见了闵妃,觉得还胜文莺三分。
    闵妃这时身着粗布衣服,不施粉黛,略显消瘦。可她端庄秀丽的面容,淡然的神情,眉眼身形间散发出高贵的气息,还是折服了袁世凯。这时的袁世凯心中,那还管什么是非对错,为了这样的女人,无论是让他杀人放火,还是让他粉身碎骨,他都心甘情愿。
    闵妃自知容颜过人,在王庭中常有朝臣见了她就看呆了的。她见袁世凯的神情,已经知道他的心意,就微微笑道:“将军一路劳顿,不如我们坐下说话。”
    袁世凯恍惚中听到闵妃说话,才猛然惊醒,尴尬的说道:“王妃请坐。”
    他见闵妃坐下,又对闵妃一躬到地,说道:“呃被王妃气度折服,一时失礼,还望王妃恕罪。”
    闵妃没想到袁世凯直接说了出来,看他神情又十分恭顺诚恳,绝不是轻薄语言,不禁红了脸,低声说道:“将军性情中人,何罪之有?将军快请坐下说话。”
    袁世凯这才目不斜视的坐在闵妃侧面的凳子上,不敢再看闵妃一眼。
    闵妃问道:“听说这次带兵来朝鲜的是吴长庆大人,不知将军能否把我们送去大营相见?”
    袁世凯恭敬的说:“王妃殿下,卑职已经请示了吴军门,接到王妃后就去汉阳,吴军门带大兵随后就到。”
    闵妃惊讶的问道:“将军就带这些人去?”
    “呃这五百人久经训练,也足够用了。何况,呃相信王妃振臂一呼,朝鲜军必来相投。”
    闵妃盯着袁世凯看了一会,叹息道:“难怪大清朝强盛了百年,将军如此年轻就有这般胆识,着实让人钦佩。”
    袁世凯听闵妃夸他,嘴上客套着,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他对闵妃说:“王妃殿下,呃还有下情禀报。”说到这里,停住口看了看周边的人。
    闵妃笑道:“将军勿疑,这些都是跟我共患难的人,有事但说无妨。”说完,她见袁世凯还在犹豫,就对洪在羲说:“洪将军,你带大家先去歇息吧,我与袁将军还有事商议。”
    见洪在羲带着一行人退了出去,袁世凯起身靠近闵妃,低声说道:“依卑职所见,如果呃军与朝军开战,杀伤必多,将来百姓难免埋怨王妃殿下。”
    闵妃道:“将军说得是。将军的意思是不是,嗯,中国有句古话叫擒贼先擒王?”
    袁世凯又深鞠一躬,说道:“王妃高见,呃正是这个意思。”他是从心里佩服闵妃聪慧,所以这鞠躬也是发自至诚。
    闵妃双手扶住他的小臂,说道:“将军不可再多礼。唉,我在危难中能结识将军这样的豪杰,又应了你们中国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呀。”说罢,对着袁世凯嫣然一笑。
    闵妃这一扶,袁世凯已经酥了半边身子,起身时正好看到闵妃的笑脸,全身便酥透了。他怕再次失礼,连忙退回到座椅上,低头说道:“此事呃已经想了许久,说出来请王妃参详。”
    袁世凯认为,当前日本大兵压境,大院君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大清登陆朝鲜,并没有对外宣称是来平乱的。如果此时告诉大院君,说大清派兵,是协助朝鲜抵御日本,大院君未必不信。何况,自己的兵少,更不容易引起大院君怀疑。如果能把大院君诱入军中,挟持了他直接回大营,那时闵妃再出头招降朝鲜军队,就可以兵不血刃了。
    闵妃想了想,说道:“此计大妙。不过,大院君这人心机很深,只怕要找个能言善辩之士才能说服他来军中洽谈。”
    袁世凯说:“呃自去,定能说他出城。”
    闵妃惊道:“将军怎能自去,万一有个闪失,这营军兵怎么办?”
    袁世凯笑道:“王妃殿下深通汉学,可否听说过中国的另一句古话?”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闵妃说着,与袁世凯相视一笑,两人竟都觉得亲近了许多。
    袁世凯又说:“只是王妃在军中这事万万不能泄露,还要委屈王妃殿下,换身我军的服饰。”
    闵妃起身,微笑着说:“我就做将军的亲兵吧,能追随将军,我肝脑涂地。”
    她说完,轻声的笑了起来。袁世凯受了感染,也哈哈一笑,之前的尴尬气氛就全没有了。
    两人商议后,闵妃让自己带来的人都换了清军军服,自己也换上了。闵妃穿了男军装更有一番风韵,又让袁世凯心里乱跳。不过,袁世凯知道责任重大,就立即传令,全军火速开往汉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