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宋子旺姚举人》铸大钱昰应筹款 收顺娥高宗纳妾

    大院君如愿以偿的夺了权。
    正如大院君所料,法国人派了两艘军舰来,对着海防要塞轰了两天炮,炸翻了几门岸炮,炸死了百十兵丁,然后就匆匆离去了。
    不过,也出了一点意外。一艘美国商船跟着法国兵舰来到朝鲜海岸,派使者登岸要求入朝贸易。大院君连法国都不惧,那把美国放在眼里,就断然拒绝了。
    不料美国商船上也装了大炮,见朝鲜不允贸易,就在岸边炮轰要塞。美国人十分狂妄,法国兵舰离开后他还不肯走,连着几天轰个不停。他们的意思,要用武力威胁朝鲜打开国门。
    这时掌管海防的是新任五卫都总管河靖一。本来他遵循大院君的方略,只要洋人不登岸就不予理睬。没想到法国兵舰走了,美国商船却不住的挑衅,终于惹恼了他,下令海岸要塞还击。
    美国船上虽然有炮,但毕竟是商船,火力弱,航速慢。海岸炮一开火,船就中了两炮,燃起了大火。美国人见势不妙,一边灭火,一边开足马力逃走了。
    朝鲜军队打退了美国商人,举国欢庆胜利。百姓们自发的举着大院君画像来到大街上,边走边赞,好像忘记了过几天还要交纳重税。
    大院君平定了内忧外患,踌躇满志的要加快景福宫的建设。
    可朝鲜毕竟地小人稀,靠征税来支持这样大的工程,才一年就难以为继了。
    大院君见财力不济,就和千喜然商议。
    大院君说:“今年的税收仅能支撑一半的款项,你看,是否可以再提高些税赋呢?”
    千喜然摇头道:“大人,目前的税费百姓们已经承受不了了。几处地方官员上报,当地百姓为了躲避纳税,举家逃亡,导致大片土地荒芜。长此以往,只怕就无税可收了。当前的状况,就是加了税赋,也收不上来。”
    大院君皱着眉说:“那么,动用国库怎样?”
    千喜然又摇头说:“不行。国库所存也不过够半年支用,对工程来说是杯水车薪。但如果国库用空了,大臣们的薪水都发不出来,岂不人心大乱了。”
    大院君听千喜然这样说,眉头皱得更紧了。他问道:“那么,你可有什么对策?”
    千喜然说道:“我有上、中、下三策。这上策是,我国与西洋、日本、俄罗斯通商。这样征收的关税足以维持修建所需。而且,通商可以富民,民富了也有利于征税。”
    这个时候大院君已经权势熏天,凡是不合他意思的话再没人敢当着他面说出来。开国通商的事是他深恶痛绝的,也只有千喜然可以说出这番话。
    话从千喜然嘴里说出,大院君就不感到愤怒。因为,他骨子里都认定千喜然是全心的为他打算。不过,他还是摇头说道:
    “这是下策。开国通商事关国体。虽然可以获得小利,但一旦开放后患无穷。你看大清自从和英法通商以来,已经割让了多少土地?我们朝鲜国土稀少,那有土地能割让?你再说中策。”
    千喜然料到大院君不会接受开国之策,只是事关重要,他还是说了出来。大院君没有断然否决,能说是下策,已经让他很感激大院君的体谅了。
    他说:“中策简单,遣使去大清朝借笔款项。”
    大院君微微点头,说:“这是个办法,我们以前也商议过。不过有密报说,大清朝也在修园子,尚缺欠银子呢。我们这时候去借,只怕也借不出许多。不过,我们还是要遣使去借,并非为了解决现在的款项,而是为将来大笔借款先做个铺垫。你的下策是什么?”
    千喜然踌躇了会,说道:“这下策能解燃眉之急,但的确险了些。”
    大院君听说能解燃眉之急,身子就向千喜然倾了过去,有些焦急的说:“你别卖关子了,快说。”
    千喜然说道:“铸钱。”
    大院君听了,抚掌笑,说道:“妙啊,这样好的办法,你怎么不早说。”
    千喜然忧心忡忡的说:“大人您想,这东西并没多,钱多了很多,日子久了,物价岂不就上去了?如果物价上去了,只怕会出大乱子。”
    大院君笑道:“不管这许多,先把景福宫建好是最要紧的。等物价上去了,我自有办法。”
    其实大院君并没想出什么妙计,但这时他十分自信,觉得到那时一定会有办法,随口就说了出来。
    千喜然跟大院君相交已久,每次遇到难处大院君都有办法化险为夷,所以也以为真的早有对策,就说道:
    “如果大人不怕物价上涨,铸钱这事我倒是想过。现在的钱最大的为十钱,如这样铸要费不少铜,不如铸值百钱的大钱。”
    大院君说道:“这样最好。就铸当百钱。”
    大院君开始铸钱的时候,高宗已经十四岁了。
    这是情窦初开的年龄。高宗再拉着李尚宫手的时候,能感觉到心跳加快。
    李尚宫出落得身材高挑,瓜子脸,凤眼。她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两个酒窝让高宗愈发喜欢。
    高宗上朝时还是打瞌睡,下了朝就精神百倍的和李尚宫玩耍,还经常带着李尚宫去看望大王妃。
    大王妃被夺了权,心里十分愤懑。但她知道,大院君当下如日中天,是不能硬争的,所有的希望都在高宗身上。只有高宗成年了,才有可能打着高宗的旗号收回权力。
    高宗虽然是大院君的亲子,但大院君对他从来不假辞色,让他很惧怕。大王妃看在眼里,就用各种办法笼络他。高宗见大王妃对自己十分慈爱,有求必应,就和她亲近起来。尤其是在大院君那里受了委屈后,定会跑到养母这里来撒娇。
    李尚宫虽然和高宗同岁,却很有心计。她见大王妃对高宗慈爱,就想靠着大王妃谋个出身。她知道自己只是个宫女身份,要想做王妃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成了王上的人,再生个王子出来,也未必就不能做妃子。
    她有了这念头,就对大王妃百般奉承。朝鲜王庭的宫女都是自小进宫学习礼仪技能,她能做到致密尚宫,被遣来服侍王上,当然是学的好,人又聪慧了。此刻对大王妃施展手段,把大王妃服侍得见到她就喜上眉梢。
    其实她不知道,这些手段用到高宗身上,能让高宗十分受用。可大王妃自幼进入王家,是两任国王的母亲,什么人没见过?大王妃早就看破了她的用心,在大王妃看来,她那些精心谋划的伎俩,不过是小女孩的游戏而已,非常好笑。
    不过,大王妃见她有心计,更有意扶持她。大王妃想得久远,如果扶持她做了王妃,将来自己又多了个同盟,大院君则多了个对头。大王妃也想到她早晚会和自己作对,不过论起后宫争斗,大王妃自信她不是对手。
    高宗那知道这一老一少两个女人都心怀鬼胎,他下了朝就拉着李尚宫直奔大造殿。
    大王妃已经习惯了高宗这个时候过来,已经在殿里准备了各色水果,见他们来了,就让宫女剥了给他吃。
    高宗说:“母后,天气这么好,我们去后苑玩吧。”
    大王妃笑眯眯的答应了,也不带自己的宫女,三人一同去了后苑。
    来到湖心亭子上,大王妃靠着栏杆坐下,看着湖里的荷叶,说道:“现在正是吃莲子的时候,明天我叫宫女采了给你送去。”
    李尚宫在旁听了说道:“不用明天,我就去采了给您。”说着,她径自上了湖边的小船,解下缆绳,小船就荡进了荷叶中。
    李尚宫穿着粉红色长裙坐在小船中,歪着身子去摘莲蓬,露出凝脂般的小臂。绿叶、碧水、粉裙,如同画中一般。高宗在亭里不禁看得呆了。
    大王妃见高宗痴迷,就拉了他的手,笑道:“你和我说实话,是不是喜欢上这个小宫女了?”
    高宗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大王妃抚摸着高宗的额头,说道:“孩子长大了,也有自己喜欢的人了。我也看这孩子不错,明天我去和大院君说,就收她做个侧妃吧。”
    高宗知道,李尚宫出身不高,按照王庭的规矩是做不得正妃的。大王妃能这样说,已经是很为他着想了。他起身给大王妃施礼,恭敬的说了句:“谢谢母后。”
    大王妃哈哈笑着,说:“你这孩子整天调皮,为了这个小丫头能正经起来了,不错。”说得高宗不好意思的低头傻笑。
    这时李尚宫拿着几个莲蓬回来了。她挖出莲子,去了外面的青皮,放在大王妃手中。高宗说:“我也要。”
    李尚宫也给他剥了几个,他却不伸手,张开了嘴要李尚宫喂他吃。李尚宫扭捏的说道:“母后在这里呢,王上这样像什么样子。”一边说着,一边拿了莲子放到高宗嘴里。高宗从她手里拿出个莲子,送到她嘴边让她吃,她羞红了脸,还是张口吃了。
    大王妃见两个孩子亲热,也不避讳她,叹了口气,说道:“我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也和世子在这里采莲。可惜世子早逝,没当过一天王上。这一晃,我已经老了。”
    李尚宫听大王妃口气忧郁,就把莲子都递给高宗,自己站到她身边为她揉肩。
    大王妃闭上眼睛沉默不语,过了好一阵子才说:“我一时触景生情,倒扫了你们两个孩子的兴。”她拉住李尚宫的手,又露出笑脸问道:“我看王上喜欢你,你可愿意成为他的人?”
    李尚宫见大王妃当着高宗说这话,“哎呀”一声扭过身子,双手捂着脸。她样子害羞,其实心里乐开了花。
    大王妃哈哈一笑,说:“你定是愿意了,我成全你们。”
    李尚宫这才转过身,拉着高宗跪在大王妃面前,一起向大王妃道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