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宋子旺姚举人》鹊桥会有福释疑 陈州府蛟龙出水

    有福和文莺咋一见面都移动不得了,对着站在那里端详着对方。
    良久,有福轻声唤道:“文莺”文莺听了身体一颤,飞似的跑到有福前,抱着有福,把脸埋入他怀中,口里喃喃的说着:“有福哥,真的是你吗,真的是吗?”
    有福感到胸口已经湿润了,自己也忍不住流出泪来。他抚着她的头,低声道:“是呃,恁看看,这不是呃是哪个?”
    文莺抬起头看他,流着泪的脸露出满足的笑容,可她总觉得那里不对,眼睛里又露出了诱惑。有福猜到她的心思,就又说道:“呃想恁了,就提前回来了,回房呃讲给恁。”说完嘻嘻的笑,也不擦去脸上的泪。
    文莺槌了他一下,说道“快回房去,让他们看着多不好意思。”这时有福才想起,他又一次当着大柱和小红的面搂抱了文莺,也觉得不好意思就赶紧放开了文莺。
    可当有福有点窘的看大柱和小红的时候,发现他们也在流泪。
    有福粗略的告诉了文莺他们提前回来的原因,又说文举在大英帝国学习机械,要一年后才回来。文莺有些失落,但很快就释然了。本来他们都要年后回来,有福能先回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文莺拉有福进了正房,为有福宽衣,又出门打了盆水,让有福洗了脸,就弯下腰给有福除去鞋袜,要给有福洗脚。有福慌得把脚放到炕上,连声说:“使不得,使不得。”文莺抬头嗔道:“有什么使不得?”
    有福看着文莺似嗔带笑的样子,一把拉起她,紧搂着低声笑道:“娘子,呃是要为恁洗一辈子脚的,让恁给呃洗脚如何使得?”
    文莺任有福搂着也不挣扎,听有福这样说,“嘻”的笑了声,用手摸着有福脸说:“此言当真?”有福俯首看文莺凝脂似的后颈,笑道:“当真,不只洗脚,还要洗恁全身呢。”
    文莺听了这话飞红了脸,从有福怀中争夺出来,拉着有福的脚放入盆中,默默地揉搓。有福觉得十分舒服,就闭着眼睛胡乱哼哼,直到文莺狠狠地掐了他的腿,才哎呦的大叫起来。
    梳洗罢,文莺又端来碗莲子汤,要有福边喝边讲西洋的事情。
    有福告诉她,因为普法大战中法国战败,他们才能提前回来。有福又讲起巴黎的凯旋门,圣母院,讲到普法大战,听得文莺悠然神往,看有福的眼神愈发迷离。
    有福拿出威廉一世颁发的十字勋章给文莺看,文莺更是笑得合不上嘴。她替有福高兴,更替自己高兴,能寻到这样的夫君,算是终生有了依靠了。
    当有福说到三天后就要到小站报到练兵时,文莺磨着要跟去,有福觉得为难。他也想日日都和文莺厮守,可那是兵营,女子如何能入内。文莺看他为难,笑道:“有福哥,我说着玩呢。你自己去,我常去看你,你也常来也就是了。”
    到了第二日晚,文莺又端了水来给有福洗脚。有福看着文莺,忽然想起宋大姑姐妹。自从他见过文莺,已经很少想起这姐妹了。这时想起,也不是私订终身时的那种喜欢,他总是觉得对不起这姐妹,就有些发呆。
    文莺察觉到有福想心事,就抬头望着他也不言语。有福发了会呆,发现文莺盯着他看,又觉得这时想起宋家姐妹对不起文莺。
    他犹豫着要不要和文莺说这事,文莺这时笑道:“有福哥,可说的便说,不可说的便不说,不必为难。”有福没想到文莺能看透他心思,咬了咬牙和文莺说了当日和大姑私订终身的事,又不住的解释,说自己从见了文莺后就再也不想这事了。
    文莺听了,只管低头揉有福的脚,沉默了许久,柔声说道:“有福哥,你便是娶了这姐妹也无妨,我多几个姐妹还能解闷。不过,大柱给我讲过些你家的事情,依小妹看来,这姐妹是你的亲妹妹呢,只怕不便娶进来。”
    在宋家庄的时候,有福心里喜欢大姑和二姑,虽然也听到过壮汉喷那些旧事,也没往心里去。现在从文莺嘴里说出,他才仔细琢磨了家里的前因后果,想到这姐妹果然八成是自己的亲妹妹,心里的疙瘩总算释然了。
    文莺抬头看他表情,知道他真是心里只有自己,也觉得甜蜜。她把头靠到了有福腿上,悄声道:“你若定然要娶便娶了来,我当她们是亲妹子看。你若只当她们是你亲妹子,自然还是我的亲妹子。”
    有福听了心里感动,嘴上却逗文莺道:“恁若肯给她们洗脚,呃就娶了来。”
    文莺听了,跳起来掐住有福脖子,嘻嘻的笑着,压低了声音道:“我肯洗,你若肯喝洗脚水我便洗。”
    两人这一闹,刚才的压抑就不见了,有福压在心底的负担也就真的放下了。
    这一晚,有福与文莺相伴,少不得许多亲热。只是当有福按不住想要一番雨云的时候,文莺总会正色对他,定要明媒正娶之后方可,让有福扫了几回兴,却也对文莺愈发敬重。
    第三日,有福辞了文莺,回到兵营编写了训练教程。李中堂亲自做了些批改,又定了名号叫做定武军。
    而后一千兵丁开入军营,进行了一年的训练。文莺每十日带了自己做的小菜来探有福,有福得闲了就去天津府和文莺亲热一番,不再繁述。
    有福把定武军分为十队,八队步军,两队炮兵。只因江南制造局还不能制造毛瑟枪和野炮,步军用的是前膛遂发枪,炮兵装备了十门加农炮。按照法国陆军学院的模式,他选派了十名教官,各负责一队的队列操练,其他十九名教官负责单独科目的训练。另为各队指定了一名队官。
    却说步军第三队队官此时年方十二岁。论理这年龄不用说做队官,就是当兵也太嫌小了。但此人是李鸿章面授有福,要他另眼看待,悉心教导的。
    李中堂对有福说:“老夫相人无数,此子实在是异数。你休看此子年纪幼小,只怕将来是我朝第一人呢。”
    有福听了将信将疑,但恩相如此看重,也就委了他个队官职务,并叮嘱这队的教官要帮衬他些。
    有福不知道,李中堂果然会相人,此子实在不是凡人。只不过李中堂只看到了他的天赋,却没看到他脑后的反骨。
    列位看官,书中有了这等异人,只好先按下有福如何练兵不表,先把他的来历交代一番。
    从源汇向东二百里是河南陈州府,陈州府辖下有一古城叫做项城,出了项城东门向南走,有一镇叫做王明口镇,王明口镇有一村叫做袁寨村。
    袁寨村人世代务农,几百年不为人知。虽然村里富庶,读书的人不少,可最多也就是出个秀才,知书达理罢了,偶然出来个当小官的,寨子里几代人都觉得脸上有光。
    道光十五年时,村里最穷的一家人里却出了个举人,去朝廷里当了官。
    这人叫做袁甲三,字午桥。袁甲三不仅当了官,还做到了一品大员,让村里那些富庶人家十分羡慕,可他们哪里知道,要当大官,除了天生聪慧外,能建立功勋外,还要有当官的门道。
    袁甲三的确自幼聪慧,出来做官时正赶上闹长毛,他在灭长毛平捻匪时立了不少功劳。若一般人到了这时,再给上司送些奇珍异宝,定然是高升了。可袁甲三高升靠的是另辟蹊跷:弹劾上司。
    他今天弹劾侍郎,明天弹劾巡抚,最后竟开始弹劾郡王了。他言语刁钻,下笔锋利。朝廷接了他的奏折,查下去竟全部属实,搞的满朝人心惶惶,朝政也真的就清明了。
    其实那时若是选个目标,弹劾个“贪财贿赂,卖弄横势,擅作威福”之类的罪名,定然是十发九中的。只不过大家都在一朝为官,若没有利害冲突,相互遮护些尚且不及,那能想到能考弹劾升官。
    可袁甲三偏想到了。而且他一路弹劾下去,自己则一路高升。要说他得罪人也多了,可不仅无人敢报复,反倒常在门口拾到张银票,捡到个珠宝。有一年闹旱灾,他还在门前捡到过一袋大米。至于谁是这些东西的主人,也只有袁甲三知道了。
    咸丰年间,他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成了专门弹劾官员的官。
    闹长毛的时候,袁甲三隶属淮军,正是李鸿章的下属。李中堂虽然不喜他整日里寻人不是,却爱他是员勇将,也就常劝戒他不用四面树敌。
    见他不听,且有这样的言官在朝也的确正了些朝风,李中堂也就不再计较。后来袁甲三得罪人多了,被人诬陷,还是李中堂力保才得以起复/
    袁甲三的大儿子叫做袁保中,自幼身体虚弱,留在家中务农,二儿子叫做袁保庆,却体格健壮,智慧超人,颇有乃父之风。袁甲三喜欢二儿,就带在军中效力,也让他谋个出身。袁保庆果然是员猛将,积功做到了河南盐巡道。袁甲三的三子叫做袁保恒,弃武从文,官至户部侍郎。
    袁寨村几百年没出个当官的,自从出了袁甲三后,他的两个儿子又都做了朝廷大员,也是一段奇闻了。
    不过,更奇的是,长子袁保中得了一子,因自己身体虚弱不能出仕,就过继给二弟袁保庆,想跟着谋个出身。保庆中年得了重病,又托请三弟保恒带此子到京师寻访名师教导。
    不料这孩子非常顽皮,不喜四书五经,也讨厌经济,拳脚刀剑一学就会,兵法战书一读就懂。十二岁那年,保恒问他志向,他大言道:“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手中掌握十万精兵横行天下是我愿也。”颇有当年楚霸王的气势。
    保恒奇其志,就托请了李中堂,为他寻个导师。李中堂听是袁甲三的孙子,就请来相见。见他骨骼清奇,言语晴朗,知道这是不世奇才,自然十分关照,就嘱咐有福悉心关照他。
    于是,这十二岁的孩子,就成了定武军步军三小队的小队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