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昭君》第59章 大风起兮

    吕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找到了老公,自从做了皇上以后,他就很少来自己这里,夫妻双方有名无实,已经分居很久了。
    “你可以嫌弃我,你也可以不要我,但是刘盈是你的儿子,你不能这样对他”吕后歇斯底里的喊道。
    “你喜欢年轻的女人,你有很多女人,天下的女人都是你的,你想宠幸谁就宠幸谁,你可以有很多儿子,很多女儿,但是我只有一个儿子,我求求你,放过他”她的眼泪混杂着鼻涕,从眼角,嘴角不停的流下来。
    “英布是一员猛将啊,你们男人的事情我不懂,但是当年我记得你说过,手下这些人,除了韩信,就是英布,我被关在彭城监狱里的时候,经常听楚军议论,说英布是项羽麾下的猛将,韩信我已经帮你把他杀了,但是刘盈还是个孩子,你让他去带兵打仗,哪里能是英布的对手,周勃,灌婴他们会听太子指挥吗,他们打得过英布吗?”
    面对妻子的眼泪和愤怒的嘶吼,刘邦沉默不语
    “我知道你身体不好,这些年你走南闯北,留下了一身的伤病,我都知道,我比你那些戚姬,薄姬都清楚,他们还在吃奶的时候我就跟了你,但是这一次,你要坚持住,只要打垮了英布,就再没有大的威胁了,我们的儿子,孙子就可以安枕无忧,天下就永远是你刘家的了。”
    这句话,终于说到刘邦的心坎里去了。
    混了一辈子,当自己老的时候,谁不愿意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安稳的家业,如果要牺牲,就让我再牺牲一次,为了我们老刘家的千秋万世,不牺牲我,牺牲谁!
    “我就知道,你儿子指望不上,算了,我自己亲自去”刘邦站起身,头也不回的离去!
    吕后看着刘邦远去的背影,眼睛里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
    淮南国是英布的大本营,根基深厚,而且当地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英布本人实力强悍,刘邦非常头痛,正当茫然无绪,无计可施的时候,夏侯婴来了。
    这位屡次救险的老司机再次拯救了刘邦,他带来了一个人,叫做薛公。
    薛公,是项羽的老部下,当国楚国的令尹,项羽失败以后投奔到夏侯婴门下做门客,为人做事十分谨慎,大局观出色,善于计划,夏侯婴当年推荐过韩信,识人用人有一套,这次看到形势危急,决定把薛公推荐给刘邦。
    薛公告诉刘邦:英布造反有三条路,第一条,向南取吴国楚国的旧地,向东吞并齐国鲁国,向北占领燕国赵国,然后坚壁固守;第二条路,向南占领吴国楚国的旧地,向西占领韩国魏国,夺取敖仓的粮食,坚守成皋的天险;第三条路,向东占领吴国,向西占领下蔡,在越国旧地囤积粮食,坚守长沙。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薛公的几种设想:
    这三条路,如果走第一条路,英布可以控制殽山以东的大部分领土,此处距离长安遥远,防守薄弱,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加上刘邦年纪大了,过几年耗死他,到时候汉朝群龙无首,机会就来了,实在不行,双方僵持,也可以二分天下,
    走第二条路,只要控制了荥阳成皋,犹如当年楚汉相争,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咽喉,双方坚守城池,结果难料,
    走第三条路,就是想着割让一方的土地,当个山大王,小富即安。
    刘邦疑惑的问道:你觉得英布会走哪条路?
    薛公非常坚定的说道:他必然走第三条路。
    刘邦更加不明白:第三条路我都看出来是死路,英布为什么会走?
    薛公说道:英布是劳改犯出身,因为乱世的机会所以成了个人物,这种人,到处跳槽,缺乏远见,只看重眼前的小利益,理想就是当个山大王,没有长远的规划,身边也缺乏有眼光的人指导,所以他一定会走第三条路。
    写到这,笔者不免又感慨一番,当年项羽麾下:武有龙且,英布,韩信,季布,钟离昧等当世名将,文有范增,陈平等阴谋大家,薛公这种级别的人物都不入流,如何能输给刘邦?可见,抓牌是一方面,怎么打又是另外一回事,项羽是典型的一把好牌打烂了。
    回到英布那边,起兵以后,英布也不再谦虚了,在他看来,刘邦已经老了,能不能来还不知道,能打仗的韩信彭越都已经死了,真打起来,谁都不用怕,既然这样就不客气,先向东把最近的荆国打下来。
    荆国国君是刘贾,刘邦的本家堂哥,这位哥当年是英布的老战友,双方一起拿下的九江国,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彼此之间知根知底,英布非常给老朋友面子,拿他第一个开刀,刘贾虽然有军事工作经验,但哪里是英布的对手,刚一开战就露底了,被英布一顿组合拳追打到现在的江苏洪泽县,乱刀砍死。
    首战告捷,再接再厉,英布收编了荆国的军队,进攻楚国,楚王刘交是刘邦同父异母弟弟,名副其实的水货,读了几本兵书,接替韩信当了楚王以后忘乎所以,以为自己很厉害,听说英布来了,决定分兵三路迎战,美其名曰:互相照应。
    这就好比出去打架,三个人一起上都不一定打得过,非要三个人轮着上,还说什么互相照应,谁照应谁?
    下属告诉他,英布用兵十分凶猛,速战速决,三路兵马一旦一路败了,其他两路恐怕就会跑路,到时候不但不能互相帮助,还变成互相连累,不能这样做。
    刘交不听,大凡这种官二代都有个特点,老辈的精明能干到了他们手里退化为刚愎自用,听起来像是自信满满,力排众议,做起来就是不知所以,胡干蛮干。
    没过多久,刘交的一路人马被英布击溃,另外两路非常不出意外的选择了跑路。
    英布长驱直入,占领了楚国的大部分领土。
    刘邦来了。
    高祖十二年十月,刘邦大军与英布叛军在蕲县以西相遇。这一年刘邦六十岁,正式迈入老年人的行列。
    出乎英布的预料,这个老家伙来的比预想快了很多,听说他前段时间生病,手下的人都见不到他,看起来传言有误。
    既然来了,那就打吧。
    跟着项羽混久了,让英布这种经常反水的人也有了几分强者的气概,大家不要拐弯抹角,直接单挑,输赢一把压上。
    这是英布一生犯的最大的错误!单挑这种事情,项羽可以这么做,因为单挑他就没输过,章邯,彭越,田荣,见一次打一次,韩信也可以这么做,但是他会把所有的计划全部做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单挑。
    英布的单挑很简单,就是要单挑,因为他觉得自己能赢,实在不行跑回长沙老丈人家避避,当年在六安当强盗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
    刘邦远远的对英布喊道:我封你做了淮南王,你有什么不满意的,还想着造反。
    英布的回答很坦白:因为我想做皇帝!
    猛人就是不一样,以前大家起兵都的找个理由,比如说暴君当道,比如天命神授,比如要清君侧,比如为谁谁谁报仇,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是遮羞布还是要的。
    英布说话就是这么坦白!大家也别废话了,打吧!
    双方刚一开战,刘邦就被英布军狙击手给黑了,一箭从马上射下来,这是自当年成皋之战被项羽狙了一次后第二次被狙,刘邦轻伤不下火线,强忍剧痛,继续指挥战斗。
    领导以身作则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汉军,大家争先恐后,要为领导报仇,这就好比一场球赛,一方被红牌罚下去一个以后,剩下的人反倒是齐心合力,众志成城,这种超出预料,超出指挥范围的事情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决定战争胜负从来都不是谁的武器有多么先进,而是人,人心就是最强的武器。
    周勃灌婴郦商等人奋勇杀敌,汉军士气大振,反倒是英布军抵挡不住,率先败退。
    兵败如山倒!
    英布一路跑到了小舅子长沙王吴臣那里,希望可以东山再起,吴臣也不是傻瓜,放着好好的长沙王不做,跟着你这种落水狗造反,脑袋秀逗了。当天晚上,吴臣的使者就乘其不备,杀死了英布,把头献给了刘邦。
    刘邦让手下去追击英布的残兵败将,自己一边养伤,一边顺路回到了沛县老家。
    自从当年起兵,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回去了,如今六十岁,回趟老家,再回首,不知道是何年何月!
    家乡的官员听说皇上来了,早早的预备好行宫,作为老家最有出息的人,各家张灯结彩,扶老携幼,欢迎高祖回乡。
    中年离家老年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七大姑八大姨来了,小学同学,幼儿园同学来了,当年和他传过绯闻,发生过一些故事的寡妇,小媳妇也来了,当地的孩子们唱着山歌都来了。
    他在老家摆了流水宴,请乡亲们大吃大喝十多天,把沛县封邑的赋税徭役全免了,众人山呼万岁。
    刘邦激动的流下了眼泪,他动情的说道:我虽然建都关中,我死以后,我的魂魄依然眷恋故乡。
    他还写了一首歌,交给当地孩子演唱,这就是著名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刘邦最后一次回到家乡,这位沛县走出的贫民帝王,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
    青天弓箭无留影,落日河山有大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