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昭君》第57章 黑店(2)

    梁王彭越,被剁成肉酱分给各路诸侯享用,脑袋没有什么肉,被留下来,挂在洛阳城头示众,朝廷发出告示:彭越谋反,罪恶滔天,死有余辜,谁敢给彭越收尸,就抓谁全家。
    彭越家的人已经死干净了,朋友也都不再联系,同事更是忙着落井下石,按照常理推断,应该不会有人来管闲事了。
    事实再次证明,常理是靠不住的,没过几天,一个人穿着孝服,带着祭品,来到彭越的头下,摆好祭品,放声大哭。
    值班的士兵还以为遇见神经病了,竟然有人顶风作案,来给彭越上坟,你要是不识字不认识告示可以问啊,这么大胆的跑来,不抓你抓谁!
    确切的说,这位猛士根本就没有跑,你来抓你的,我继续上我的坟。
    猛士叫做栾布,梁国人,贫农出身,早年家里穷,要饭要到齐国,在一家酒店中找了份工作(充分说明当时山东就业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认识了彭越,两人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彭越后来改行做了强盗,栾布不小心进了传销组织,被人贩子卖到燕国做了奴隶,过了一段时间,奴隶主被仇家杀了,栾布仗义的为主人报仇,杀了仇家,得到了当时燕王臧荼的赏识,做了燕国的将军,后来臧荼造反失败,栾布又成了汉军的俘虏,彭越知道以后把他赎出来,做了梁国的大夫,在此之前奉命出使齐国,回来以后才知道彭越已经死了,还被人砍成了肉酱,只有一个脑袋挂在城头。
    不管彭越是好人坏人,对于栾布来说,彭越是他的朋友,他的恩人,没有彭越就没有栾布的今天,他的这条命是彭越给的,彭越已经死了,即使无法报仇,也不能做缩头乌龟。
    除了生命,前程,在栾布心里,还有一样东西更为重要,叫做“义气”。
    千百年来,历史总是不断的告诉我们,要学会明哲保身,要独善其身,要顺势而为,见风使舵,等等等等,但是总一些人,在民族,国家,道德面临奔溃的关头,挺身而出,抛弃自己的家园,爱情,理想,用那小小的肩膀扛起历史的车轮,即使被碾压的粉身碎骨,依然前赴后继,这种行为我么称之为“舍生取义”,这种人我们称之为“义人”。
    洛阳府把栾布押送到刘邦那里,刘邦非常生气,我说的话你不听,就是不给我面子,把你押过来就是为了骂你一顿,来人呀:烹杀。
    自从干掉项羽以后,刘邦就把烹杀这个专利抢过来,经常有使用的冲动。
    栾布既然敢来,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但是一腔郁闷无处发泄,不由大声喊道:我有一句话,说完了再杀我。
    刘邦说道:你还有什么话,说吧
    栾布肾上腺素急速飙升,他大声说道:陛下自从彭城之战以后,受困于荥阳成皋,全依仗彭越在梁地与汉军合作,偷袭楚国的粮道,使项羽有后顾之忧,不敢全力以赴攻打成皋荥阳,那个时候,彭王帮楚国楚国就赢,帮汉国汉国就赢,成败就在彭王一念之间,垓下围困项羽,如果没有彭王的帮助,项羽也不会那么容易失败,如今陛下一次征兵,梁王因为生病没有去,陛下就怀疑彭王造反,将他杀死,天下谁不寒心,现在彭王已经死了,我也不想活了,我话说完了,你要杀就杀,我绝不皱一皱眉头。
    栾布把一直想说不敢说的话一股脑说出来,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也不等别人来,自己走过去,准备跳到大锅里来个桑拿告别浴。
    刘邦被栾布说的老脸一红,彭越谋反这事,如同老房子里的鬼,大家都说有,谁也没有见过,到底有没有,大家也都心里有数,只不过碍于皇帝的心意,没有人敢说罢了,如今被栾布当着许多人的面义正辞严的说破了,心里也有些羞愧,况且栾布早已将生死之地度外,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杀了他,反倒成全了他,越是成全他,这事就越不好收场。
    刘邦是用人高手,也是心理学大师,杀一个栾布容易,换来天下的骂名,不划算,所以他马上改变计划,刀下留人,先是表扬了栾布的忠义,继而赦免了栾布,还加封他为都尉。
    梁国被一分为二,刘邦立儿子刘恢为梁王,刘友为淮阳王,刘姓政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过了段时间有人上报,大汉朝都成立这么久了,南粤国一直没有来报道,不给朝廷面子,有独立的意思,需要重点关注一下。
    话说这南粤国,是秦朝的时候建立的,秦军征服百越之地,设立了南海,象郡,桂林三郡,当地民族众多,交通落后,人烟稀少,是个鸡肋地方,秦国也没有太当回事,委托当时的南海尉任嚣全权管理。
    到了二世时期,天下大乱,南粤和朝廷失去了联系,任嚣想自立,无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事还没有办成就去世了,走之前把这件事情委托给下属龙川令赵佗。
    赵佗是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上台以后把与中原地区链接的通道派兵把守,再把不听话的官员统统干掉,自立为南粤武王。
    汉朝成立的消息赵佗也知道,但是他大王当久了,开始傲慢起来,不愿意纳贡称臣,刘邦对于南粤的事情不了解,年纪大了也不想对那么远的地方用兵,想来想去,决定派个人去劝劝,能用嘴巴解决最好!
    西汉初年三大名嘴之陆贾登上了历史舞台。
    陆贾,楚国人,专长是口才好,一张嘴说的天花乱坠,经常作为大使出使各国,为刘邦评定天下立下了一定的功劳,汉朝建立以后,积极劝谏刘邦弃武从文,下马治国,提出了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得到了刘邦的赏识。
    赵佗听说汉国大使来了,既不出来迎接,也不起身相迎,穿的随随便便,像见下人一样有一句每一句的和陆贾聊了几句。
    陆贾是个谈判高手,非常善于察言观色,经过几个回合的交锋,知道这人吃硬不吃软,的给他先来点硬的,他非常严肃的告诉赵佗:秦国那么强大,也被汉国给灭了,如果南粤国不听话,汉国只要派个偏将,带个十万人,几天就能把南粤国占领。
    赵佗被陆贾忽悠的有些害怕,态度恭敬起来,但是他还是不甘心就这么屈服,于是问道:我比萧何曹参韩信怎么样?
    陆贾说道:你比他们稍微强点。
    赵佗得寸进尺,又问道:我比当今皇上怎么样?
    陆贾心想,要是说他才能赶不上,他肯定不服气,这种事情也不好比较,但是说他势力不行,他必然说不出话来,打定主意后,陆贾说道:中国地方万里,土地肥沃,人口千万,岂是你小小南粤国可以比的,比起汉国,你顶多是个小小的郡守罢了,怎么能和当今天子相比较呢!
    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非常霸气,赵佗心服口服,双方不打不成交,陆贾按照刘邦的部署,拜赵佗为粤王,称臣立约,赵佗进贡了许多奇珍异宝,还另外送给陆贾很多礼物。
    赵佗圆满完成外交任务,回到长安汇报了工作,刘邦十分高兴,拜陆贾为太中大夫。
    搞定了南粤,刘邦的心事又少了一件,但是事情越少,太子这件事情就越严重,以前还有这样那样的借口拖一拖,现在事情都解决了,再拖也没有理由了。
    戚姬就像一只苍蝇一样天天在耳边说来说去,刘邦烦透了,干脆抱病不上朝了。
    一连好几天,大臣们见不到刘邦,私下里开始嘀咕,皇上是不是出事了,但是没有皇上的旨意,谁也不敢进宫,搞的大家十分着急,又不知道怎么办。
    樊哙主动占了出来,作为皇帝的连襟,发小,救命恩人,太子党的重要成员,他唯恐刘邦出了什么变故,带头直接闯进宫里,其他人跟着他闯了进去,看到刘邦正躺在一个太监身上睁着眼睛发呆。
    樊哙看到刘邦英雄一世,老了竟然为了儿女情长忧郁无助,十分伤感,他旁敲侧击,以秦二世做比喻,劝说刘邦要振作,说的刘邦哈哈大笑。
    心病还须心药医,为了保住儿子的位子,吕后煞费苦心,朝廷的大臣们能找关系的都找遍了,效果十分有限,想来想去,只有一个人没有找,这个人计谋多,地位高,有他出面一定事半功倍。
    张良!
    这位大哥自从建国以后十分低调,低调到大家都快把他忘记了,据说他多次向刘邦请求辞职,要跟随神仙师傅云游天下,都被刘邦驳回,后来干脆不上朝,天天在家窝着,外人一概不见,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吕后派自己的哥哥吕释之找到了张良,别人可以不见,国舅爷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吕国舅开门见山,希望张良可以出山劝谏皇帝,保住太子的位子。
    张良非常了解刘邦和吕后,不愿意卷入家庭矛盾,加上身体确实不好,所以极力推脱,但是国舅早就有所准备,无论你怎么推,今天你要是不给个合理的回复,就是不走。
    张良思虑再三,给吕后推荐了四个人,这四个人在当时名气很大,可以划入世外高人的行列,号称商山四皓,据说个个有安邦治国的大能耐,不过非常高傲,一般人见不到他们。
    张良告诉他们:只要请出商山四皓,太子可以安枕无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