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昭君》第45章 秋后算账(1)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大丈夫出来混,恩怨分明!
    恩该报的都报了,轮到报仇了!
    刘邦掰着手指头算了算,有哪些仇家还没有清算完成:
    最讨厌的人是雍齿,这小子当年搞的我欲罢不能,做梦都想宰了他,但是现在不能杀,杀了就打了自己的脸,先养肥,后边慢慢收拾。
    最大的敌人是项羽,已经死了,还被砍了五块,其实大家只是立场不同,也没有多大的仇,当年在鸿门这小子妇人之仁没有杀我,虽说他也是为了自己,但也算从他手里捡了一条命,老爹老婆在他手里做了几年牢,好歹平平安安,算了,不收拾他了,给他项家留个种,就当报答项梁了。
    除此以外还有几个仇人,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季布,号称项羽账下四大天王,当年这小子在项羽麾下屁颠屁颠的卖命,好几次差点死在他手里,有仇不报非君子,听说他还活着,天可怜见,给了我报仇的机会。
    皇帝下令:全国通缉季布,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抓到季布的,赏金千两,窝藏季布的,罪及三族。
    季布很郁闷,一起混的项襄、项伯、项它提前投降,不但没事,还混了个侯爷当当,早早反水的韩信,陈平也是位极人臣,混的人五人六的,这些人当年在项羽军中见到我哪个不得客客气气,如今虎落平阳,竟然成了全国通缉犯,真是憋屈啊!
    濮阳的周氏,人称大侠,江湖救急,非常慷慨高调的了收留了季布,季布有个优点,说话算话,江湖传言:的黄金百两,不如的季布一诺,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即便退出江湖,江湖依然有季布的传说。这种传奇人物,到哪都像黑暗中的萤火虫一样,那么的显眼,想低调都不行,没过多久,左邻右舍都知道季布住在周家。过了一段时间,季布的通缉令发出来了,当地人都知道这件事情,一时间蠢蠢欲动,都想赚赏钱。
    周大侠是个不怕事的人,他决定把季布藏到鲁国一个朋友家,躲过这场灾难。但是想在皇帝的虎口里拔牙,谈何容易,之前高调过了头,现在想收回不可能了。现在各处城门画影图形,通缉的很厉害,周大侠决定,给季布易易容,换个身份,方便隐藏。
    他找来易容高手,把季布的头发全剃了,当年和尚这个职业还没有传入中土,光头是奴隶的标配,季布一代大将军,为了保命,也顾不上要脸了,只能任人摆布。剃完头,再在脖子上捆个大铁圈,穿的破破烂烂(听起来像当年逃难的武松),怎么看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奴隶。
    鲁国有个大侠,叫做朱家,也周大侠一样,是当地的大人物,喜欢结交豪杰,江湖救急,平日里很仰慕季布,收到周大侠的来信以后,非常痛快的决定收留季布,当时战争刚刚结束,户口登记制度没有普及,也没有网上追逃,画影图形比起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差距较大(通缉令大家可以自行在电影电视中找,缺乏立体感,比较失真),茫茫人海想抓个人也不容易,张良就是个例子。
    季布就这么来到了鲁国。朱大侠是个好人,不但没有把季布当奴隶待见,还让他指导自己的儿子,所以虽然有点憋屈,季布在鲁国也算过了一段时间太平日子。
    反倒了朱家这个人,够义气,觉得季布这种人才天天在自己家当奴隶太委屈,帮人帮到底,索性来个异想天开,想帮助季布平反。
    皇帝的仇人想平反,难度有点大,但是事实再次证明,事在人为,天大的事只要你肯努力,总是有希望的。
    要想搞定皇上,必须有关系,关系是中国人的传统发明,上到皇帝老子,下到黎明百姓,没有关系是万万不行的,要想通天,就的有通天的关系,朱家想来想去,能让皇帝卖面子的人不多,恰巧有一个他认识,如果他出面,这事十有八九就成了。
    灌婴,作为皇帝的老搭档,汉军首任起兵总司令,在西汉建国以后炙手可热。
    有这样的人出面,事情就好办了,恰恰在此时,出现了另外一件事情,彻底挽救了季布的性命。
    话说有一天大臣做工作汇报,提到齐国的田横在失败以后带着五百人逃到了东海的一座岛上,成立了齐国流亡政权,作为齐国贵族后裔,田儋的堂弟,田荣的亲弟弟,田家在齐国树大更深,即使是失败了在民间依然非常有人气,不早点处理迟早会成为隐患。
    刘皇帝下令,赦免田横及下属的一切罪过,也不要流亡了,直接来首都,封个官给他做。
    按理说,这个谈判条件非常的优厚,天下一统,五百人根本没有谈判的余地,但是田横不愿意去首都,他回复道:我以前杀过郦食其,听说他的弟弟郦商在朝堂做了大将军,还封了候,我不敢去首都。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杀兄之仇不共戴天,何况是虐杀,刘邦赶紧把郦商找来,晓以大义,反正就是说:为了国家,你受点委屈,不要找田横报仇了,有皇帝说情,郦商只好同意了。刘邦很满意,再次派出使者招田横进京。
    话说到这份上,田横也不好意思赖着不去了,他带着两个门客,直奔洛阳。走到尸乡驿站,田横告诉使者,已经快到首都了,马上就能见到天子,我这种粗人总的梳洗打扮一下,所以希望在此做个停留。
    下人见天子,沐浴更衣是人之常情,使者没有多想就同意了。使者走后,田横把两个门客喊来,对他们说道:以前我们田家和汉王都是王,大家平起平坐,如今他当了天子,我当了囚犯,成王败寇,我不想见到,丢不起这人,当年我投奔彭越,彭越做了梁王以后我才去的海岛,就是不想寄人篱下。而且当年我杀了郦食其,现在他弟弟做了将军,我要是去了首都,以后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不是个事。汉王之所以想见我,不过是觉得我们田家名气大,想看看我长啥样,现在我们距离首都不过三十多里,我死以后,你们把我头砍下来送过去,天气虽然热但是应该不会那么快变质,所以就拜托了。
    说完,田横自杀。
    不能不说,田横是个非常有骨气的人,乱世之中,为了荣华富贵,各种反骨仔,墙头草多如牛毛,如庄贾,武臣,韩广,臧荼,英布,彭越,反水背叛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只要对自己有利,卖主求荣,卖身求富贵,亲爹亲妈也照卖不误,项伯,项襄出卖请侄儿,换来保命侯爵,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像周市这种坚守信念,纪信周苛这种坚贞不屈,郦食其这种大义凛然,田横这种铁骨铮铮的人太少。
    两位门客把使者招来,转述了田横的话,使者没有办法,只好依照田横所说执行。刘邦见到田横的头颅以后,非常感动,这样的汉子不能为朝廷所用实在是可惜,于是派遣两千人加班加点为田横修筑坟墓,以王侯级别的规格安葬,并且封两位门客为都尉。
    到了安葬的日子,两位门客亲自送葬,葬礼完成以后,两位门客就在田横目前自杀徇主。有人把这事情报告了刘皇帝,刘邦更是吃惊,心想这田横手下的人都不简单,门客已经这么忠义,海岛上还有五百个,的妥善处理,于是发布一道诏书,说是田横已经受封,其他人一起去洛阳跟随田横过好日子。
    田横的五百个下属信以为真,到了洛阳才知道真相,一个个非常气愤,又无力报仇,也不知道找谁报仇。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大家在田横墓前大哭一场以后,集体自杀!
    五百名壮汉一起自杀,有点渗人!
    这件事情深深的震撼了刘邦,行走江湖多年的刘皇帝自诩知人识人,招天下英雄为己用,不作第二人想,没有想到一个没落贵族手下,竟然有这么多忠义的属下。再看看自己,刚刚打下江山,一群人就为了封侯的事情闹的不可开交,甚至为了个排名都罗里吧嗦,天天跑到自己面前邀功论理,不是说自己救过皇上的命,就是说自己在某某次战斗中立过大功,一点革命觉悟都没有,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就在此时,朱家找到了灌婴,双方先喝了几天酒培养感情,然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朱家隐晦的说明了来意,当然朱家说的非常冠冕堂皇:季布是个能人,如果不能为朝廷所用,不论是投奔匈奴,还是逃亡南粤,对朝廷都是一种损失。
    灌婴是个明白人,坊间早有传闻季布躲在朱家的家里,这么一说看来是真的,不过灌婴为人坦荡,也比较敬佩季布的为人,所以当即大包大揽,为季布洗刷罪名。
    刘邦此时正在为田横的事情后悔,灌婴趁虚而入,按照朱家的方式说了季布不少好话,刘邦当即下令赦免季布,后来还给季布封官,加以重用,后来文帝即位,依旧重用季布。
    季布的故事告诉我们:出来混,可以站错队,但是说话是一定要算话的!
    季布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刘邦算了算:还有个仇家依旧活着,也该秋后算账了,但是这小子的事情比较复杂,不太好办!
    钟离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