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七七夏夕》第242章 流民

    他没有叫她七儿,也没有唤她的封号,而是称呼她为夕颜。
    这是天下人皆知的名字。
    夕颜皇后。
    却不是他跟她之前熟悉的字眼。
    她心中忽然涌出一丝绝望。
    “夏夕……”她仰起头,喊了一声。
    他没有回答她。
    蒋萋萋不屑挑眉:“你不知道出去的路么?”
    御书房这么大,她走了不下千百次,怎会不知道出去的路。
    只是这一出去,他们之间便要成了路人。
    她仍然直勾勾地看着夏夕,期待他能说一句话。
    但他始终低着头,批阅奏章的动作认真而淡定。
    像是他们那一年初见。
    那一年初见,她是穿越而来的杀手,他是妖冶邪魅的王爷。
    一个照面,她心跳加速,蹙眉不悦。
    那时,他波澜不惊的面容下定是惊涛骇浪。
    可惜,如今这惊涛骇浪是再也不存了。
    他竟然看上了另外一个女人。
    为了另外一个女人,将她摘去后冠,禁足仰夕宫。
    仰夕宫本就不是皇后寝宫,宝坤殿一直空置着。若将她摘去后冠禁足仰夕宫,她的仰夕宫就成了冷宫。
    冷宫,了无生机。
    她目光冷淡,依旧看着他。
    可他依然如故。
    她垂下眼帘,想起东方秀被袭击的种种,低低道:“告退。”
    她一个转身,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御书房。
    走出御书房,有陌生的面孔奔入正殿,笑颜谄媚的模样,实在很是欠揍。
    她想要一巴掌扇过去,终归是不曾吭声。
    东方秀在边境,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朝臣虽然力保他。
    其实这样的力保,大约也有兔死狐悲的感觉在里面。
    夏夕对朝臣的进言毫不在意,成日里只埋首政事。
    他对政事是从来不含糊的。
    如此,朝臣也难以抓到他什么值得做文章的把柄,只好不痛不痒的进言着。
    东方秀没能归来,去了边境。
    他独自一个人,可能还带着三五个亲兵,就这么去了边境。
    七七在仰夕宫,因为被禁足,知晓的消息委实有限。
    即使冰儿大闹御书房,也没有什么成效。
    相反,却是那蒋萋萋时常给冰儿添堵。
    听闻,夏夕对蒋萋萋十分宠爱,于宫中湖畔专司修建了一座御风阁。
    给蒋萋萋居住。
    蒋萋萋虽然没有晋升位份,可在这皇宫里显然已经能够横着走了。
    七七仍被禁足,没什么异常。
    到了秋日,边境传来消息。
    百万大夏兵马与云怀卿的八十万大军对上了。
    地点就在危日城。
    实话说,危日城这个地方并不适合作战。
    这里的风景实在秀美,若是做旅游恐怕更能置换资源。
    然而,遇上了战乱就是遇上。
    这神殿一般的地方,也要生灵涂炭。
    两军对垒,暂时未曾打起来,气氛却紧张非常。
    老百姓能跑,几乎已经跑光了。
    只有城门口的流浪者,应征了大夏国一边的炮灰,只要给口饭吃,便能身先士卒。
    然而这炮灰,大抵也是没什么作用的。
    百万军队和八十万军队作战,小小一万流浪汉能干得什么?
    至此,七七再也没有了东方秀的消息。
    因为她的禁足,她能够得到消息的渠道越来越窄了。
    冰儿来看她,见她宫里头用度缺少,十分不解。
    她也并不诉苦。
    倒是贴身的宫娥看不下去,站在廊下偷偷冲冰儿抱怨:“太子殿下难道不知吗?如今的皇宫是那蒋萋萋掌管着统领大权,有她在上头压着,谁敢给咱们好脸色?”
    没有好脸色自然没有好东西,自然要苛刻她的吃穿用度。
    她坐在殿中听得分明,忍不住咳嗽一声。
    宫娥傻了,慌忙辞了冰儿进得门来,再也不敢放肆。
    冰儿暴怒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母后是皇后,是一国之母,怎能被那个女人虐待?!”
    他气急,飞快冲出了仰夕宫,寻夏夕讨要说法。
    七七站起身,走到窗前:“冰儿!”
    冰儿虽是气急,仍回过头来,一张脸已然铁青了。
    她目光一闪,摇摇头。
    冰儿于是奔了出去。
    这一日,皇宫里又闹翻了天。
    冰儿在御风阁与蒋萋萋大吵一架,甚至动手打了人。
    夏夕知道之后,立刻斥责了冰儿,并且将他禁足半月,罚俸半年。
    冰儿气急败坏,不肯服责罚,先质问夏夕对七七的态度。
    蒋萋萋哭哭啼啼告状,半个字不提对七七的针对虐待。
    就这么乱糟糟的场景。
    夏夕竟然解禁了七七。
    皇后解禁,恢复头衔,统领后宫。
    蒋萋萋登时没了权利,眼睁睁看着内监去宣旨。
    吓得脸色惨白。
    七七没有接受。
    她什么都没说,只是将内监拒之门外。
    内监回去禀报,夏夕脸色平淡。
    但统领后宫的权利,在她之手,并未重新交给蒋萋萋。
    反正后宫其实也只这么两个女人,她不管事,蒋萋萋不管事儿,便没人管事儿。
    落得最终,后宫各部门有什么事儿,都来问蒋萋萋,仍是蒋萋萋一手包揽。
    当然,是再也不敢克扣她的吃穿用度,只怕太子还要大闹一场。
    仰夕宫的日子,才算是真的好过了起来。
    日子如飞梭,她的身体却愈发不好了。
    许久不见夏夕,她竟也并不那么分外想念。
    到了此刻,她甚至不知道当年千山万水找寻他,是怎样的心情。
    不知道,在鹅山密室中见到他,是何种情感。
    冰儿来看她,带来了一点儿消息。
    东方秀出事了。
    听说,边境大战,东方秀到了危日城,正准备与云怀卿周旋,却遭遇了西商国伏击。
    以一万兵力伏击他一人,他当即没了活路。
    不知道玉带河畔是怎样的情景,但东方秀是真的彻底销声匿迹。
    她惊了一跳,却不知该做些什么。
    以她现在的身体,她什么也做不到。
    冰儿匆匆报告了消息,要往边境去营救他。
    她却知道,夏夕不会允许。
    果不其然,到了晚间就听到外头传来消息。
    冰儿被御林军围攻,誓要将他留在流火城。
    边境大战,别说救人,只怕一去连自己也保护不了。
    若冰儿有个三长两短,则大夏国的根基便要动摇。
    只要冰儿在,就是储君在,就是大夏国的百代江山还在。
    夏夕不傻,岂会坐这样的买卖。
    朝臣力劝太子留步,为大夏江山着想。
    冰儿不予理会。
    僵持了一夜,冰儿仍在挣扎。
    冷不丁一抬眼,却看见了严蕊珠小姐。
    严家小姐捧着一株牡丹花,冷冷淡淡看着他:“就凭你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怎能去救武侯?没等你到了危日城,早就被各种各样的仇家杀死了。”
    她稚气未脱,容貌娇嫩,因为年岁小,像是一对儿打着骨朵儿的牡丹花儿。
    冰儿黑着脸:“可义父有生命危险,本太子怎能置之不理?若没有义父,哪有今日的夏亦冰,你别忘了本太子真名叫做东方亦冰!”
    他咆哮着,但御林军丝毫不理会。
    严蕊珠道:“如果你实在不放心,不如让我爹爹去边境瞧瞧吧,兴许还能救出武侯。”
    冰儿目光闪烁,想了半晌才闷闷道:“好吧。”
    武通侯和武侯,二者相差一个字,却差着十万八千里的地位。
    武通侯乃是世袭的侯爷,手中什么也没有,除了这貌美绝色的掌上明珠。
    武侯却是凭自己打江山,开疆拓土挣来功名利禄。
    现而今,武侯有难,不能派遣太子,不能派遣武将,只派这么个世袭的侯爷,实在是很委屈。
    恐怕是夏夕也觉得武通侯不堪大用,所以赞同了。
    这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武通侯连夜领兵三千人,寻找东方秀,并奉命将东方秀带回朝堂。
    冰儿在城楼上送行,心中眼中都有殷切期盼。
    严蕊珠站在他身后,脸上却没多少担忧。
    大家喝完践行酒。
    武通候领兵离去。
    此去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东方秀,倒也并不需要与敌军正面对战。
    就这么两千人也是够用了。
    七七在仰夕宫中听得消息,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只淡淡叹息一声。
    大夏国和北越国是真的打起来了。
    打得莫名其妙,老百姓不明就里,渐渐恐慌。
    当然,如此一来,周边的雪荣国等小国,倒是成了绝佳的避难场所。
    许多人将身家变卖,领着一家老小匆匆逃离。
    逃亡流火城的百姓也很多。
    有朝臣建议,关闭城门,禁止一切非流火城户籍之人进入城门。
    在城门口开设粥棚,勉强供应稀粥,避免难民起哄闹事。
    不得不说,这些大官儿们,平日里享受着赋税俸禄,关键时候却只顾着自己利益,实在教人寒心。
    有朝臣反对,建议放百姓入城门,开辟专门的安置房,将有手艺的良民安置起来。
    为他们提供差事,应付养家糊口。
    但,前者立刻反驳。
    因为如此一来,流火城的人口势必增加,且容易引发各种危害。
    盗窃抢劫杀人越货,一定会成比例增涨。
    朝堂上争吵不休,各执己见。
    朝堂下,流民已经逼近了流火城。
    再不下令,恐怕将要引起恐慌。
    城中的老百姓眼瞧着敞开的城门,实在是惊惶不安。
    夏夕这才下令,关闭城门,开设粥棚,允许有独特技艺的百姓入住流火城。
    但他们妻儿只能在城外等候。
    非得这个人找到工作,并工作一个月之后,才能将妻儿接入城中。
    朝廷会为他们提供廉价的住房,每季度只需要支付少量的租金。
    条件折中,还算诱人。
    只要有一技傍身,几乎是不会饿死。
    当然,前提是你的妻儿要能撑得过去这一个月。
    城外一个月时间只能喝粥,还要忍受大批的流民、偷盗、抢劫、杀人,甚至瘟疫。
    旨意正式实施,朝臣们齐齐垂首失声。
    七七听得消息,正在湖畔喂鱼。
    是冰儿来告诉她的。
    他打算领着颜蕊珠去城外施粥,想要争取她的同意。
    城外施粥也是有名额限制的,统共只能设置几个地点,每日里提供多少清粥,也都有具体的严格限制。
    七七温和一笑,看那严家小姐眉眼风华,跃跃欲试的模样,点头道:“去吧,到时候别忘了替母后也施粥救人。”
    冰儿应了,领着颜蕊珠离去。
    当城门口的流民达到三万人时,大夏国盛世繁华的模样终于不再。
    粥棚变作了三十个,仍然不够用。
    大批的流民没有饭吃,也没有住宿,开始生病。
    瘟疫眼看就要流行起来。
    可惜朝堂上的人似乎还未能预料。
    这些年,大夏国的皇室,一直在争权夺利,政事上放的心实在不多。
    眼看着一场大祸将要来临,却没人知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