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吴寅朱庆春》第67章 突然的开窍

    吴寅在业务上风头劲猛,惹得小朱非常羡慕。
    除了炒楼花赚过一笔快钱,小朱做房产经纪,在业务上赚的并不算太多。
    虽然他的成交套数还算可以,不过他的业务操作思路严重地禁锢了他。
    到现在做房产经纪已经超过了一年半,可小朱还是和刚开始做的时候一样,把精力都放在房源的精挑细选上,没有往更高层面发展。结果成交套数的确不少,可是因为他只选择性价比高的房子,选择的房源又以小户型为主,自然导致他的客户是以对价格敏感度最高的低端客户为主。
    低端客户成交多了,小朱就认为低端客户成交大,好做,下一次选房源便照旧选一些小房子老房子,又带来新的低端客户……
    结果小朱做来做去都是小单子。
    吴寅做成夜泊枫桥单子,总算启发了小朱,他突然就开窍了。
    原来做一笔大单,可以大到这个程度,仅仅佣金就足以抵上自己去年一个整年的佣金收入。
    小朱去年全年佣金才十来万。
    应该转变思路,做高端客户,做大单子。
    夜泊枫桥店铺被吴寅整体售出,但是枫杨路的店铺还没成交。小朱在吴寅卖掉夜泊枫桥后,当周就把店铺房源登报了。小朱没学吴寅登新明路的那一套,用附近一套子虚乌有的店面信息来吸引顾客,而是直接登着枫杨路。
    他并没想的吴寅这么复杂。
    习惯很难完全改变,小朱登报的价格还是打的很低。因为他想成交的并不是正常的枫杨路店铺--他只是想把枫杨路二楼的店铺给卖掉。
    曾经网瘾很大的小朱非常熟悉网吧,所以小朱给枫杨路二楼店铺想到一个很好的用途。
    的确,由于需要面积大,而无需展示什么商品,酒吧、网吧、足浴店之类往往喜欢有二楼的店铺,如果二楼面积远远超过一楼更好,因为二楼店铺价格远远低于一楼店铺,能降低极大的开店成本。
    无论购置还是租赁。
    小朱觉得有人想买开网吧的店铺,看见他登报后准会来找他。
    老郭做的生意有点偏门。他开的是一家设备吊装搬运公司,为客户的大型设备搬运安装提供服务。因为是偏门生意,竞争并不激烈,在私营经济高度发达的永城顺风顺水地做了十来年后,积累下一笔不小的财富。
    吊车、吊具购置后并不容易损坏,有损坏也花不了多少维修费,扣除日常支出后的利润,便躺在银行里,为老郭带来一些利息收入,不高。
    中国的银行,存贷款利差可能是世上最高的吧?老郭很想有个好的投资渠道。
    可是多年安分守己,没什么竞争性的工作使得老郭并不愿意去做风险较大的投资,他可不想冒血本无归的风险让自己辛辛苦苦十几年的积蓄付诸东流。
    女儿已经出嫁,工作生活都顺风顺水,老郭最头痛的是宝贝儿子小郭。
    小郭高中毕业已经有三年,挑肥拣瘦的还没找到工作,整天东游西荡。
    虽然老郭不在乎小郭能不能去赚一点点工资回家,老郭养个小郭毫无压力,可是老郭很担心整天无所事事的小郭学坏。老郭一直想给小郭找个事情做。
    一直没找到。
    突然有一天,小郭告诉老郭他想开网吧。经常泡在网吧的小郭那天和网管吵了一架,郁闷的小郭出了网吧后当即决定自己去开一家网吧--为什么让他们赚我的钱还和我吵?我自己开!
    对小郭很上进地表示要开网吧赚钱,老郭是非常高兴的,于是摊开当天的《永城晚报》广告版,和小郭一起寻找二手店铺出售信息。
    寻寻觅觅,小朱登报的单价仅需七千二元,面积有五百平米,写着可分割出售的店铺引起了老郭父子的兴趣。这是二类地段,地段很好,老郭也知道那里人流很密集。一类地段的房价太高,开网吧很难盈利,地段太差的又怕生意不好,二类地段正是老郭父子的理想位置。
    不是没考虑过租赁,可是银行里放着那么多的钱只赚取一点点利息,却额外去支付一大笔租金,精于算计的老郭自然不愿意。反正有自己的店面就无需租金支出,即使生意不好也不会亏到哪儿去。
    老郭家其实就在安顺行东城分公司附近的芙蓉小区,他每天都会开着桑塔纳2000经过安顺行门口的十字井大街。
    只是第二天桑塔纳2000驶离十字井大街的时候,车上除了小郭,还多了个小朱。
    七千二每平米的店铺原来都是二楼的,老郭有点失望,不过想想也是,如果是二类地段的一楼店铺,早就接近两万每平米。哪会以仅比住宅高这么点的价格出售,何况人群熙熙攘攘的枫杨路比一般的一类地段都要繁华很多。
    小朱告诉他们,一楼店铺出售的价格是一万九千八,如果购买二楼,必须同时购买中间有楼梯的那间一楼店铺。
    “否则人要从外面爬上二楼了。”小朱开玩笑道。
    在车上,同是网虫的小朱已经和小郭有了很多共同语言,一年多经常与客户打交道的小朱也已经习惯了与客户自如地接触,不再是那个在陌生人面前羞涩的大男孩。
    熟知网吧布局的小郭很快就在小朱的共同参谋下,在空荡荡的二楼指指画画做好了设计方案,然后看着老郭等待他的表态。
    老郭还没说话,小朱的手机响了。
    “我给你打这个电话,不代表我对枫杨路的商铺有任何购买欲望,我仅仅是作为朋友,对辛苦地工作在看房第一线的你表示一下慰问:你辛苦了。”电话中的吴寅让小朱感觉可恶--哪怕他是在慰问自己。
    小朱学着以前吴寅的腔调,很客气地说道:“我现在就在房子里陪其它客户看这个商铺,你有意向的话得早做决定,我们是以合同签订为准的,并不是谁先看谁就有优先权。”
    “不不不,你尽管让你的客户决定好了,只要他愿意购买,我会送他祝福的,我不会要这个商铺,我根本买不起--挂了。”吴寅笑着挂掉手机。
    小朱愣了一下,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只好对着手机说:“好的,你明天打我电话,再见。”
    转头对老郭解释道:“我昨天也带客户来看过,是一个准备开咖啡厅的客户。”
    老郭从来没见过游手好闲的儿子这么认真地去做事,看他的规划,位置排列、包厢设置、收银台、点心零食柜、机房,安排的井井有条,听上去确实非常合理,显然事先已经认真思考过。
    老郭感到非常欣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