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吴寅朱庆春》第52章 面粉涨价了

    跑出公司,吴寅独自往小巷里溜达,看看前后没啥人,掏出手机摁下一串号码,把手机放到耳边静等片刻,说道:“曹威老婆的中介店就开在李巷巷口,你有空可以自己去看看。”
    放下手机塞进裤兜,吴寅向着熟悉的饼摊快步走去,冲着正在低头往饼里塞葱肉馅的男人喊道:“老板,做三十只饼,馅多一点啊!”
    轩文明微笑着迎了上来,对吴寅说道:“稀客啊,小吴,好久不见!”
    吴寅笑眯眯地说:“想你了,来看看你,轩经理是大老板,我早就想来,就怕打扰你。”
    “什么大老板,我就是想自己尝试一下创业罢了,起步阶段吗,也没啥钱赚的,就是先做个量出来罢了,坐吧。”轩文明对带着吴寅进来的小朱说:“小朱也坐,坐下说,我给你们倒茶。”
    小朱忙道:“师父坐,我来倒茶。”
    水雾从茶杯中袅袅升起,一芽两叶的绿茶在热水中开始慢慢展开蜷缩的身子,茶香溢出杯口,吴寅看着清澄的茶汤赞道:“好茶!”
    轩文明说道:“明前龙井,还行吧?朋友刚从杭州带过来的。对了,今天怎么想起来我这了?”
    “想来看看师父啊,吴寅说他也来,我们就一起来了。”小朱接了一句。
    “听小朱说你现在是副经理了?进步很快啊,去年一月才和小朱一起进入安顺行的。”轩文明看了小朱一眼,“小朱你要加把劲了!”
    吴寅笑道:“轩经理客气了,我是滥竽充数,没人想干副经理才让我干的。”停顿了一下,心想这么说不对啊,轩文明当初可是业务经理,于是立马接上说道:“大伙儿都不敢接你的班,怕没你这种能力,干不好惹人笑话,也就我胆大脸皮厚,赵总就让我干了。轩经理,我们这次来其实是来向你讨教的。”
    “哦,什么讨教不讨教的,有什么事我们可以探讨一下,说吧。”轩文明道。
    吴寅告诉轩文明,自己和小朱想炒楼花,但是具体该如何操作,并不是很清楚,对后市的走向也判断不好,希望轩文明能指点一下。
    轩文明详细地说了购买一手房的流程,并肯定地告诉他们,现在楼市还处在起步阶段,房价上涨才开始,后期还会逐步上涨。
    “中国的楼市走向市场化才这么几年,永城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还不到十八平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增长,收入逐渐增多,改善型需求正在放大,旧城改造也会加大力度,市场前景绝对广阔。我之所以开了这家代理公司,就是看好中国的楼市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轩文明言之凿凿地说。
    “你们想炒楼花,我现在有两只代理楼盘不错,你们有兴趣,到时候我给你们免掉更名费,你们可以先试试。”轩文明起身从大班桌上拿了几份楼书递给他们。
    5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第11号令,颁布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明确规定包括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用地的经营性用地必须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
    土地部门趁着规定的出台,采取饥饿营销,控制了土地的供应量,导致各个开发商为了获得供开发的土地在拍卖场上争得头破血流,土地成本不受控制地大幅上扬,个别地块的楼面土地成本甚至已经超过了同地段二手房的价格,形成面粉比面包还贵的怪像。
    吴寅额手称庆。
    因为就在新规出台前,他和小朱已经加入了炒楼花的队伍。
    小朱小心翼翼地订了三套新房,号称万事不过三。
    吴寅则本着本小利小,本大利大的思路,一口气定下了三只楼盘的十五套房子,连轩文明都忍不住劝吴寅脚步别太大。
    脚步不大,怎么跑到其他人前面?吴寅并不以为然。
    如果不是新楼盘已经出现抢购的现象,吴寅是准备投入自己手上所有的现金的,可惜没能买到。十五套是他当时能抢购到的所有他认为有上涨空间的新盘。
    雪尔对居间中介已经驾轻就熟,慢慢开始关注楼市变迁,职业性质使她不可避免地发现了房价不断上涨的现实。
    随着年龄的增长,婚房的事也进入了雪尔的考虑范围。
    雪尔想买房了。
    婚房。
    买一套婚房对她和现在的吴寅不是难事,吴寅去年的收入就已经足够。雪尔自己也赚的不少,而且还有一笔店铺租金的固定收入在,没有吴寅,雪尔自己同样有能力独自购买。
    现在看来真要买也只能自己独立购买了。
    吴寅兴冲冲地告诉雪尔,他定下了十五套楼花,还买了一套二手房。
    雪尔很伤心,吴寅是怎么想的,就没想过结婚的事么?吴寅年龄已经合格,自己明年也到晚婚年龄,符合结婚条件了,婚房居然还没进入吴寅的视野?
    吴寅很郁闷,女人为什么只想着结婚过小日子?趁着年轻多赚一点钱,干一番自己的事业多好,结婚稍微晚一点也没事,雪尔都还没到23周岁,这么年轻结什么婚呢,二十六周岁结婚也不晚--又不是在农村,城市晚婚的人多了去了!
    把钱都用在婚房上,没有本金拿什么赚大钱?
    虽然雪尔从没能在争论上胜过吴寅,但吴寅这次还是让步了,他答应雪尔,十五套房子里让雪尔选一套,留着不出售,做婚房打算--他不想雪尔伤心。
    时近暮春,空气中飘荡着樟花淡淡的苦香,夏天快要来了。
    永城的房价开始一天一个样,连近郊的楼盘开盘价都到了三千以上,市区的新盘价格基本已经上到了四千多,个别高档小区单价最高更是达到了六千多。不是过于老旧的二手房的价格都在三千多元接近四千元每平米了。
    连每天和房子打交道的的房产经纪们都吃惊房价能这么突飞猛进。
    本地的房产论坛上挺涨派和挺跌派闹的不可开交,挺跌派还出现了一个号称二十五万以上不买房联盟的松散组织,他们的名称就是他们的口号。
    挺涨派自然是以开发商、代理公司、炒房客、中介等利益群体为主,而挺跌派无疑是由可怜的刚需组成。仅仅是一年半到两年时间的犹豫,他们购房的成本就增加了近百分之五十,囊中羞涩的刚需自发形成了联盟,在网络上鞭挞不停上涨的房价,希望能阻止房价的过快上涨趋势。
    网络上出现双方的争论及相互谩骂。
    然而房价并没因此停止上涨的脚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