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133章 危局1

    炎热的夏季快要过去了,早晚也有了凉意,秋日悄然来临。乐城这日起来,忽觉的有些眩晕,还有些干呕。她坐在床榻上缓了缓,让红菱倒杯水过来。
    喝了杯茶后,乐城觉得感觉好些了。这时香桂端上早饭,乐城刚吃了一口粥,又感到一阵恶心,她猛地意识到自己肯定是有喜了。这不禁令她有些慌张,怎么这么快就有了?
    不过想想和高翔成亲也有个把月了,有喜也是正常的。只是眼下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这个时候怀上孩子,真的很不方便。
    乐城慢慢吃着早饭,并不露声色,怀孕也没什么,既来之,则安之,自己身体还是不错的,应该不会影响什么。
    不过姐姐的死对乐城打击很大,对于生孩子这事还是感到非常恐惧,每每回想起姐姐临死时的情景,都令乐城不寒而栗。
    今日是皇后生辰,本该进宫给皇后贺寿的。乐城吩咐红菱带上早已备好的寿礼,进宫为皇后贺寿。
    现在圣上已经不能临朝,朝政基本是皇后在后宫代为处理。从最近的官员任免来看,太子一/党受到严厉的打压,看来皇后真是想要把持朝政了,这将又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
    高翔身为圣上近臣,如今必须选择立场,若是选错了,那就是灭顶之灾。乐城看着宽阔的朱雀大街直对着的皇城,忧从中来,这里不可避免地又将上演一场恶斗。躲是躲不掉了,可自己又如何帮助高翔化解危局呢?
    蓬莱殿外人群熙攘,乐城在外等候许久,才排到递上名帖。乐城在殿外转了一圈,这里已不是昔日的模样,院子里的草木装饰都变了,不变的唯有大殿。
    这巍峨壮丽的大殿,曾经住过多少大唐的女主,一代又一代,演绎着历史的变迁,影响着大唐的政局,主宰着大唐子民的命运!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在花开花谢中,大殿不断地更替着它的主人。乐城仰望大殿的飞檐,回忆着往日的时光,一种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
    “姐姐,怎么在殿外站着?快来,我们一起进去。”忽然听到文月在后面招呼自己。
    乐城转身一笑,说道:“我已经递了名帖,正等候觐见。”
    “入秋了,外面还是有些凉。姐姐跟我现在一起进去,不用等候召见了。”文月说着便拉着乐城朝殿里走去。
    来到大殿,皇后和她的姐姐倩娘正坐在榻椅上说话,见文月拉着乐城进来,便招呼过她们来坐下。乐城行了跪拜之礼后,谢过皇后才落座。
    “乐城长公主也过来了,快坐下。上次皇后醉酒,搅了你的婚礼,你可不要在意啊!”倩娘说道。
    乐城摇摇头说道:“哪里!一家人在一起就好。”她看看倩娘,从她和皇后的交谈中意识到这个倩娘定是皇后的重要谋臣。
    皇后微微一笑,说道:“还是小枳懂事。好了,谢谢妹妹们过来给我贺寿,你们也别在我这里拘着了,出去跟姐妹们玩去吧。”乐城和文月告辞退出。
    看着乐城和文月退出去,皇后说道:“这些公主关在宫里都养傻了,也就能给人生孩子。文月在家还算听话吧,不要你费心了。”
    倩娘一笑,说道:“文月一口气给我生了两个孙女,下一胎该生个孙子了。乐城这成亲也个把月了,怎么没见动静,是不是在外面把身子跑坏了?你当初就不该把她独自丢下,也太绝情了!”
    “哪里是我绝情不带着她,是这丫头那时只听薛业的。当时薛业重伤,已经不行了;就算我带走她,她醒过来还得回去找薛业。”皇后不满地说道。
    “我奇怪乐城为何跟薛业相熟?她对薛业如此心重,难不成也是仰慕薛业?”倩娘自语道。
    皇后一听大笑起来,指着倩娘说道:“亏你想的出来!薛业虽是一代英豪,可遇到小枳时已是恶疾缠身,英雄末路。小枳那时才几岁,薛业给她当爹都绰绰有余。”
    皇后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其实我早该想到,定是某种机缘,让小枳从薛业身上感受到难得的父爱,所以视他为父,才如此这般听从于他!”
    “妹妹应当善待她,给她一点恩德,她必是以命相报,这样的人该笼络才是。”倩娘说道。
    皇后淡淡一笑,说道:“我自是不会为难她了,听说她右臂受伤,武功尽废,如今也是常人,我自然会念她当年舍命相救之功,让她今后平安度日。只是那个高翔,现在我还是不确定他到底是不是我的人!”
    这时,越王李係进来。皇后急忙站起来问道:“李总管怎么说?”
    李係回禀道:“李总管并没有表态,只是说要一切遵照圣旨行事。”
    皇后骂道:“这个老狐狸!係儿,你还是按计划准备,宫里有我,你只管盯着太子就好。”李係点头退出。
    倩娘见李係退出,说道:“圣上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你必须尽快拿到诏书,可是圣上似乎已经决意传位太子了。”
    皇后说道:“我也急啊!实在拿不到诏书,就以谋逆之罪先杀了太子,然后迫使圣上立越王为太子!”
    倩娘说道:“从小我就知道你是个做大事的,好了,你赶紧谋划,宫外我也替你盯着,有异动我会差人报信给你。”
    皇后说道:“多谢姐姐!姐姐平日看着敦厚,太子绝对想不到他府里还有姐姐的眼线。”
    倩娘笑道:“你在明处,我在暗处,我们姐俩齐心,定能重整这大唐锦绣江山,再现天宝时期的繁华!”
    “哪里那么容易,如今藩镇割据,军权旁落,朝廷财政亏空,实在不好收拾啊!”皇后叹口气说道。
    倩娘点点头,说道:“好了,不想太远了。眼下先把大权握在手里再说吧。”
    再说乐城和文月出了蓬莱殿,路过太液池,乐城见湖边停着个小船,走进一看,正是母亲用过的那只船。
    乐城熟练地上了船,见文月在岸上嚷着也要上来,于是乐城拉着她上来,然后划着船去了对岸的亭角。
    亭角已经荒废,无人居住。乐城走进去看了看,屋里已不再是母亲居住时的样子。屋内空空的,弥漫着潮湿的霉味。
    “姐姐,你跑这里来做什么,怪渗人的,我们回去吧。”文月在一旁说道。
    “我母亲原来就住在这里,那时常帮母亲划着那条船打捞湖上的落叶。没想到这条船还在这里,只是母亲不在了。”乐城感叹道。
    文月走过来搂住乐城说道:“姐姐,我们回去吧,这里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家了,我和母亲住的拾翠殿也换成裴昭仪住了。”
    乐城叹口气,转身将文月扶上船,两人回到对岸,走出宫门。夕阳西下,宫门留下两人长长的身影,慢慢消失在宫街尽头。
    乐城回到府上,见高翔正在府里张罗着。乐城上前询问,才知原来是公婆忽然驾临。“他们事前都没捎信过来,突然就来了,我就先安排他们在府里住下。”高翔说道。
    “今日进宫给皇后贺寿,不知公公和婆母驾到,那我这就过去见礼。”乐城说着往客厅走去。
    给公婆行礼敬茶后,乐城坐下来陪公婆说话。一番寒暄后,婆母言归正传,问起乐城的身体状况,吩咐身边的婆子将带过来的补品奉上。
    乐城自知是婆母着急抱孙子,高翔和自己的年纪不小了,也难怪婆母着急。可乐城不想把自己有喜的事告知公婆,那样他们就会时刻看着自己,不会轻易放自己出府。
    好麻烦,成家后的麻烦事越来越多。可是她现在已为人妻,不再是独自一人。新的生活会有很多问题,乐城知道这些必须面对和妥善处理。
    乐城起身谢过公婆,然后送公婆到后院休息。
    家里忽然来了公婆,乐城事事都要谨慎了。晨早要过去请安,吃饭要恭请公婆先用,还要恭听婆母絮絮叨叨的教导。这位婆母大人不但严密监视乐城的饮食,甚至连房内之事都要过问,另乐城十分尴尬。
    乐城完全没想到成家后日子过得这么艰涩,忽然理解了姐姐婚后难得有笑容,就盼着自己过去陪她。
    这日抽空跑出来准备去何园看看慧觉法师到了没,忽然有人在车架前施礼道:“司农卿严庄拜见长公主殿下。”
    乐城仔细一看,这不是青蠡的舅父吗?可乐城记得青蠡说他舅父姓杨啊,怎么来人称是严庄?严庄不就是安禄山的军师,他早该就地处死的,怎么可能到现在还安然无恙?
    见乐城盯着自己不说话,严庄说道:“长公主不认得在下了吗?我是青蠡的舅父,我们见过的。”
    乐城回过神来,他是来找青蠡的吗?乐城看着严庄慢慢说道:“认得的,你还好。可是青蠡,他,他……”
    “我本来是要带青蠡一起来的,可是青蠡不肯跟我一起进京,就是怕再见到长公主殿下,所以就没来。”严庄说道。
    乐城简直不相信自己耳朵,青蠡还活着?怎么可能?青蠡怎么可能还活着呢?她激动地上前一把拉着严庄问道:“你说什么?青蠡还活着?他现在哪里?”
    严庄有些惊讶,他点点头说道:“青蠡活的好好的,只是他现在出家了。公主,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我们换个地方说话。”
    乐城觉得他说得对,于是便将严庄带到自己原来的府苑。沈毅已将这里改成三层高楼,上面一层做为绸缎庄,下面两层改为酒楼,专供达官贵人们歇息聊天用,取名摘星楼。
    从严庄那里得知青蠡在海州城外被一僧人所救,醒来后找不到乐城,觉得回去无法面对济王,也深感愧对乐城,便随那僧人一路辗转到洛阳,正好遇到已经投诚大唐的舅父严庄。
    可是青蠡自从知道舅父就是安禄山的军师,是这场祸乱的策划者之一,便不愿再和舅父相认,去了洛阳城外的永宁寺出家了。
    严庄叹口气说道:“我也是没法子才投了安禄山,后来还是我设计让安庆绪杀了安禄山,又差人联络太子殿下,最后攻取了洛阳。”
    乐城看看严庄,想起姑姑父兄的事,直接问道:“那可是你告发了裴氏父子,最后掠走了那批军饷?”
    严庄十分诧异地看着乐城,乐城说道:“你大概没想到,扬州裴都护的女儿就是我的姑姑槐香,青蠡进宫后一直是槐香姑姑照顾的。”
    严庄听完笑起来,长叹一声说道:“不错,正是我,是我用这批军饷取得了安禄山的信任和重用。或许是天意,当年裴都护杀了我妹妹一家,没想到后面竟是裴都护的女儿在照顾青蠡。”
    乐城鄙夷地问道:“用自己妹妹一家的鲜血换来的官职,你倒是心安理得啊,难怪青蠡不愿再跟着你!”
    严庄摇摇头说道:“长公主此言差矣,是裴氏父子先设计贪污军饷,被我妹夫探得,我才想出后面的手段。送青蠡进宫也是迫不得已,那安禄山狡诈多疑,我跟了他也是心惊胆战,随时随地都可能被他杀了,才有了后来唆使他儿子杀了他。再后来觉得还是投了大唐才有出路,便又投了大唐。在下现在对当今圣上不计前嫌,恩赦与我,感恩不尽,定当效犬马之劳。”
    乐城看看严庄,接着问道:“我师傅——公孙大娘被安庆绪所杀,你当时在场吗?”
    严庄看看乐城,说道:“我知道她是长公主的师傅,不过在下认识公孙师傅的时候,她还不是长公主的师傅,她是京城第一舞姬。”
    严庄顿了一下,压制了一下激动的情绪,说道:“我当年来京城赶考,有幸目睹了公孙师傅的芳容,那真是只有仙界才有容颜;我在拥挤的人群中只看了一眼,从此便魂牵梦绕,难以忘却。那时我就发誓一定要取得功名,然后名正言顺地去浏漓院观看她的《剑器舞》。只是命运弄人,我始终没能堂堂正正地取得功名,也就没有资格进到浏漓院,更别说观看公孙师傅的《剑器舞》。谁知当我终于可以看到公孙师傅的《剑器舞》时,却是她为安庆绪而舞!我当时就在旁边,看她冲过去刺杀时,就想着先将她拿下,再找机会悄悄放了她。可怎奈她一心寻死,拼命地扑向安庆绪,拦都拦不住,最后让护卫当场击杀!我眼睁睁地看着她被砍成肉泥,却无能为力!那时我心如刀绞,可也是无可奈何!”
    乐城听罢十分难过,她看看严庄,虽然憎恨他助纣为虐,但毕竟是青蠡的舅父,好在青蠡还活着,这让乐城十分欣喜;而且是他设计杀了安禄山,还算有功。见天色不早,吩咐沈毅给严庄拿些盘缠,送他回驿馆。
    乐城正准备下楼去何园,忽听严庄在楼下道声:“拜见恩公!恩公怎么会在这里?”乐城奇怪,推门往外看,不由得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