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132章 换代

    乐城回到府里,刚进门,就见高翔急匆匆地跑出来,上前一把拉住乐城就往门外走。边走边说道:“你这一早的跑哪里去了,快点跟我进宫。太上皇不行了,圣上传旨让所有王爷和长公主都进宫候旨呢。”
    来到神龙殿外时,殿外已经跪满了人,乐城和高翔在人群后面挨着新平一家跪下等候。
    整整等了两个时辰,乐城觉得腿都跪的没知觉了,才听到掌事太监站在大殿门前宣道:“太上皇殡天了。”
    人群中不少人开始恸哭,新平扭身过来抱着乐城“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大声哭喊着:“父皇!父皇!你走了,月儿该怎么办呐!”
    乐城搂着新平,却不知该说什么。她扭头看看新平的驸马,低声说道:“以后驸马要好好待文月,她母亲死得惨,如今太上皇也不在了,你就是她最亲的人了。”
    驸马赶紧点点头,说道:“姐姐放心,我一定照顾好月儿。”他看看高翔,接着说道:“以后也请高都尉好好的待姐姐,她们姐俩这下都没爹妈了。”
    乐城看了看新平的驸马,十分担忧,觉得新平的这个驸马有点缺心眼儿。高翔似乎也有同感,只是斜了一眼新平的驸马,没搭理他。
    乐城抬起头遥望着大殿门口,那个曾经威严无比,高高在上的父皇;那个缔造了繁盛的大唐,而又将其带入战乱的父皇;那个失去天下和爱妃,衰老而孤苦的父皇;那个自己从未叫过一次父皇的父皇,就这么离去了。
    看着远处那一抹灿烂的夕阳渐渐消逝在天边,乐城已经清晰地感觉到,天宝年间的繁华,随着父皇的离去,彻底终结了。
    第二日一早,乐城奇怪昨天怎么没见到皇兄前去,担心皇兄伤心过度,急忙前往皇兄府邸。
    一进院门,梅香急忙迎上来,问道:“妹妹怎么来了?圣上可曾宣旨?”乐城摇摇头,问道:“昨日怎么没见皇兄和姐姐?”
    梅香低着头说道:“妹妹忘了,圣上只是放夫君回来暂时养病,并没销案,所以我们还是带罪之身。”
    乐城点点头,问道:“那皇兄知道太上皇殡天了?”
    梅香点点头,说道:“我们虽然住在城郊,可还是能听见宫里的钟声的。夫君很伤心,身子又不好了。刚好你过来了,快去劝劝吧。”
    乐城来到皇兄床榻前,见皇兄坐在床榻上呆望着窗外,边坐下来说道:“皇兄,你还好吧。”
    济王回过头看看乐城,问道:“见到父皇了吗?”
    乐城摇摇头说道:“我们都只能跪在殿外。”
    济王点点头,良久说道:“自从那次我出走京城到现在,就再也没见过父皇。没想到,那次在两仪殿一别,竟是永别!”
    见乐城漠然地看着自己,济王苦笑一下,说道:“你我经历不同,自然理解不了我此时的心境。我现在是带罪之身,无法为父皇守灵,你就替我给父皇多磕几个头,多烧些纸吧。”
    乐城知道皇兄自幼受太上皇宠爱,自然对太上皇感情深厚。太上皇殡天,皇兄应该很伤心,尤其是在目前艰难的处境下。
    乐城点头应承,说道:“皇兄放心,我定会替你尽孝。不过皇兄还是不要过于伤心,保重身体才好。”
    济王缓缓说道:“也快了,估计不久我们父子又可以在一起了。但愿下次不是生在帝王家,普通人家就好,想见就能见到,父慈子孝,一家人能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不再被迫经历骨肉分离,生离死别。”
    济王回想起儿时在父皇身边,嬉笑玩闹的温馨画面。父皇总是慈爱地将他搂在怀里批阅奏章,在众臣面前炫耀他的幼子聪颖乖巧。
    也许是看着济王是幼子,并不期望他将来承担什么重任,所以父皇从未刻意要求他在学业上有什么做为,只是一味的宠爱。所以济王从未觉得父皇苛求过自己,给予的都是宠爱。
    如今父皇薨逝,自己却不能在灵前尽孝,这令济王感到痛苦万分。眼下父皇母亲都已离世,济王觉得自己的魂魄也随之而去,令他感到万分惶恐和孤单。但他不能表露这种心境,毕竟梅香母子还得依靠他。
    自从十三岁跟随堂兄离开长安,这些年从不敢懈怠。他怕辜负母亲的嘱托,辜负父皇的期待;他清楚地知道他的成就牵扯到母亲一家在朝廷的地位,也决定自己在父皇心中的位置。
    可是自从新皇登基,济王回到长安,就知道自己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尽管他极力低调的呆在京城一隅,不敢张扬,可是还是不可避免地卷进了政权的争斗漩涡。
    太累了,济王感到心力憔悴,只想独自好好休息一下。他知道自己已时日不多,无力再护佑任何人,只求不要再因为自己牵连任何人。眼下最好的结局,竟是尽快从这个世上消失,这是多么悲凉而无奈的结局。他看看乐城,说道:“我会照顾好自己,你回去吧。”
    告别济王,乐城进宫为太上皇守灵。祭奠仪式上,乐城看到圣上是被内监架着出来的,看来圣上的身体已经很差了。乐城看着心酸,记得在逃往平凉时,圣上看起来还是非常健康的。
    短短几年,圣上就从一个健硕的中年人变成重病缠身之人。看来,为了平定叛乱,圣上也是呕心沥血了。看来圣上也是时日无多,新的朝代即将开始,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
    乐城看着这巍峨的大明宫,心里感到十分惶恐,她不知前面等待自己和家人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命运。
    这是一个炎热清晨,太上皇的棺椁将被运往金粟山的泰陵安葬。一眼望不到头的送葬队伍蜿蜒行进在广袤的平原上,这埋葬着大唐数代帝王将相的土地,依旧葱翠富饶,生生不息。它平静地接纳着每一个回归土地的人,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
    太上皇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传奇。他一手缔造了大唐有史以来最繁华富足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涌现了许多可以传世的大师级人物,他们或许将会流传千古,令后世敬仰。
    可是,这样一个无限美好的时代却被太上皇亲手毁掉了,那些随着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璀璨明星也随之凋零,只留下破碎的山河和混乱的朝政。
    大唐现在急需一个精力充沛,英明果断的君主重整山河,那个君主会是谁呢?上苍会再次赐予大唐一个英明果敢的君主,带领着大唐恢复繁荣稳定的局面吗?
    送走了太上皇,乐城开始着手想办法为皇兄销案。毕竟,若是有案底在身,即便府邸修整完毕,也是无法名正言顺地搬进济王府的。
    乐城查看了济王的案卷,除了盛王家里搜出那封祝寿的信笺,再无其他证据。这如何能定罪,明显是栽赃。
    乐城找到崔大人,询问如何销案。崔大人叹口气说道:“长公主殿下,其实大家都知道济王殿下是冤枉的。圣上也知道,否则不会这么快放他回去。只是如今我已将此案审理结果上报,但圣上最近龙体欠安,一直没有批复,我这边就只能等批复结果了。”
    乐城认为崔大人说的合情合理,看来只能等圣上批复了。可是这个等待也许会遥遥无期,乐城决定找机会进宫向圣上提及此事。
    这些天天气晴好,乐城送来一对儿马驹给两个孩子养,看着傃儿和俛儿欢快的样子,乐城想起了自己儿时的时光,当年皇兄将青鬃送给自己时,也是这般欢快地模样。
    看着梅姐姐也露出久违的笑意,乐城走到她的身边说道:“梅姐姐,你现在是一家之主,即便皇兄最近身子不好,你也不要这样一直愁容不展。无论皇兄身体如何,你都要以平常心对待。傃儿俛儿还小,他们需要一个轻松的环境成长,所以梅姐姐还是要时常陪孩子们玩耍,我想皇兄也希望看到大家的笑容。”梅香听罢,默默地点点头。
    乐城来到济王床前,见皇兄还算有些精神,便吩咐家丁将他抬到院中,看着孩子们嬉戏。济王露出笑意,他缓缓说道:“小枳,有你真好,你一来家里就满是笑声了。”
    乐城说道:“家里就该是充满欢快笑声的,皇兄,不如我带你出城逛逛,在家闷了这么久,也该出去散散心了。”
    “我哪里还走得动哦!再说还在太上皇丧期,怎能玩乐?”济王叹道。
    “不用你走路,我们坐马车。只是出去走走,不是玩乐。好了,我让人收拾一下,这就走。”乐城说完吩咐陈妈收拾东西,让小厮准备好两辆马车,出城郊游去。
    梅香很吃惊,说道:“这怎么行,夫君身子这个样子,怎么能出门。”
    “好了,梅姐姐,我就是郎中,没问题的。再说你和孩子也好久没出门了,今天天气好,就听我安排好了。”乐城说着,帮济王披上披风,让小厮帮着抬到车上,盖好被子,一家人高高兴兴出发了。
    来到郊外的浐河边,孩子们高兴地跑下车,在河边奔跑起来。乐城将皇兄扶下车,靠在树旁坐下,看着孩子们嬉戏。
    梅香走下车,看着孩子们玩的开心,也十分高兴。乐城走过来,拉着梅香说道:“梅姐姐,好久没纵马了吧,不如我们跑一圈。”
    梅香刚想拒绝,却被乐城一把拉着跑到马匹跟前,不由分说将她扶上马,一起纵马在河岸边。
    跑了一圈下来,梅香喘着粗气下马,看着乐城笑道:“你这野丫头,都嫁人了还这么疯!哎呦!吓死我了,以前骑马都是你皇兄带着我骑的。”
    乐城牵过马笑道:“姐姐就说今天开心不开心吧,看你那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也许男人就喜欢你这样的,不像我,总是那么实打实的,不招人爱!”
    梅香一听笑起来,说道:“怎么不招人爱,那个高翔不是专程跑到江南去找你!”乐城听罢去打梅香,梅香笑着跑开了。
    两人跑到济王身边坐下,乐城向皇兄抱怨梅香矫情,梅香跟夫君指责乐城刁蛮,逗得济王笑起来。
    济王对梅香说道:“这些年,你难得出来逛,快去跟孩子们好好玩玩,不用管我,有小枳就好。”
    “皇兄真是偏心啊!就知道心疼自己的夫人。”乐城指着济王摆出一副不满的样子。
    济王笑起来,看着梅香远去,他拉着乐城的手说道:“小枳,经历了谋反案和父皇的薨逝,我实在是撑不住了。你懂医,应该知道我的日子不多了。做为兄长,我很惭愧,没能好好照顾你和晔儿。女人婚后的日子并不好过,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样样操心。我走之后,你和梅香就相依为命,相互扶持吧。”
    乐城听罢,心里很难过。不过,她还是努力保持着笑容说道:“皇兄,你不要胡思乱想,有我在,你只管安心养病吧。”
    济王长叹一声,看着乐城说道:“幸亏有你!只是我这辈子无法报答了。”
    “皇兄,你不要这么说。我们是兄妹,不要总想着这些,对身体不好。眼下你就安心养病,天气好了就带着孩子们出来玩玩,不用想太多。”乐城说道。
    济王不再说什么,他静静地看着远处和孩子们嬉戏的梅香,他多希望自己能多撑些日子,多陪陪梅香和孩子。
    家,是如此温馨,为何早年没有多花些时间陪伴他们?如今圣上时日不多,他必定会在离世之前为太子或者皇后扫除一切阻碍,那么自己必定是在清除对象里面。只有自己离去,才能保梅香和孩子的平安。
    朝廷的局势已于自己毫无瓜葛,希望来生不再生于帝王家,不再年少时出类拔萃,不再总为国事烦忧,活得自在一些。此刻,平庸竟是最好的护身符。
    济王不禁仰天长叹,命运竟是如此残酷!早知如此,倒不如当初带着妻儿和乐城远遁江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