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131章 追忆

    冬去春来,长安城又是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这日乐城正和高翔在府里用早饭,就见府里管家来报外面有个小厮来递帖子,说是有个叫屈蔚的来请长公主过去喝满月酒。
    乐城一听笑起来,说道:“屈大哥的孩子都满月了?哎呀,真是糊涂了,早该去道贺的,怎么就忘了,三姐四姐该怪我了。”说完急忙吩咐红菱去准备贺礼。
    屈大哥可是极其讲究之人,乐城精心挑选些精致的玉饰和摆件,又为孩子挑了件银质的长命锁,准备和高翔一起前往屈蔚的府上道贺。
    出门时,却见宫里的太监急匆匆跑来,传话太子殿下请高将军过去一趟。高翔只得让乐城先去,自己随太监去东宫。
    到了屈府,见了三姐和四姐,乐城急忙请罪。三姐笑道:“长公主肯赏光过来就好,让我们这陋室也蓬荜生辉。”
    乐城不好意思地说道:“三姐,小枳是师妹,三姐这么说就生分了。”说完过来从四姐手里接过孩子,看了看,然后恭喜屈大哥得了儿子。
    屈蔚笑了一下,说道:“人生有子万事足,我这辈子也算没白活了。”
    这时又进来几个人前来道贺,乐城认出这是浏漓院的琴师,还有黎叔和马婶。故人相见,乐城忍不住热泪盈眶,上前握住黎叔的手久久说不出话来。
    大家坐下来感慨一番,相互庆幸劫后余生。马婶让大家稍作,她去张罗宴席。乐城赶紧吩咐红菱和香桂将上好的黄焙酒拿来共大家饮用。
    午后,马婶张罗的满月宴开席了,大家落座。看着昔日熟悉的菜肴,大家又是一番感慨,先起来缅怀公孙师傅,给公孙师傅的画像敬酒,以表敬意。
    酒过三巡大家都有些醉意屈蔚拿出二姐留下的七弦琴弹奏了一曲《春风渡》随后对乐城说道:“小枳,你还记得你师傅教你的《剑器舞》吧,不如今天跳一曲,也让我们重温浏漓院以往的时光。”
    乐城听屈蔚这么说,虽然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学到师傅的技艺,但眼下师傅的徒弟中也就剩自己会跳这个舞了,况且在座的都是浏漓院的故人,大家也就图个回忆,便起身来到院中,拿起三姐收藏的师傅留下的那把云纹长剑,随着乐曲挥舞起来。
    一曲终了,大家都忍不住泪流满面,感叹恍如隔世。良久,屈蔚才对乐城说道:“你的舞蹈只有形似,却没有公孙师傅的神韵。公孙师傅的《剑器舞》能摄人魂魄,让观者神魂颠倒。我有幸观看过一次,至今难忘。那美若天仙的绝世容颜,那随乐曲飘舞的华美舞衣,那珠玉相撞的悦耳之声,那若隐若现的丰腴肌肤,那缥缈不定的仙之舞步,那是灵魂的舞者,此后百年都不会再有了。”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乐城也感慨自己当年太贪玩,没能用心跟师傅学艺,传承师傅的舞艺。
    屈蔚笑道:“你就是用心学,那也是照猫画虎,学不到精髓的。能传承公孙师傅技艺的只有珍儿,可惜是我害了珍儿。如今的京城,再也没有天宝年间的歌舞盛世了。”
    “是啊是啊!我至今还记得贵妃娘娘排演的《霓裳羽衣舞》,那真是前所未有的歌舞盛世啊!”李乐师感叹道。他看看乐城,说道:“如今参演过的人就剩下我和长公主殿下了,当年长公主在贵妃娘娘身后打扇,那扇子真是华美至极,衬托的贵妃娘娘恍如天仙降临人间。”
    “那扇子就是三姐设计的,我也参与制作了。”乐城兴奋地说道。
    “那扇子大概是我此生做过的最好的作品了,可惜不知哪里去了。”三姐遗憾地说道。
    “杨妃啊杨妃!如若她只是一个纯粹的舞者,那当会有许多流传千古的歌舞,让更多人目睹她的绝世舞技,让大唐的那些诗画大家留下多少传送后代的佳作。可惜啊,成了深锁宫中的贵妃娘娘,宫廷斗争的牺牲品。”屈蔚感叹道。
    “当时我想去救娘娘的,可是等我赶过去时,娘娘已经被太上皇赐死了。我原本以为娘娘跟着太上皇是最安全的,谁知竟也没逃过厄运。太上皇平日里那么宠爱贵妃娘娘,可到了关键时刻,竟是毫不留情。”乐城感慨地说道。
    “天宝年间的繁盛,是大唐积蓄了百年,数代帝王治国理政的成果体现。你的父皇缔造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涌现了无数可流传千古的风流人物,他们将成为大唐星空中颗颗璀璨的明星。在这璀璨星空中,你有幸结识了公孙师傅和贵妃娘娘,并得到她们的亲自指点,可惜这羡煞旁人的机会,却是在你懵懂的年纪遇到,白白浪费了!”屈蔚说道。
    屈蔚说话还是那么尖刻,乐城何尝不知自己机遇难得,只是自己实在不是练舞的料,遇到封二和薛将军,才是乐城感到倍加珍惜的机会。
    公孙师傅斯人已去,乐城希望师傅来世能得偿所愿,和薛将军双宿双/飞,再不是那灵魂孤独的绝世舞者。其实,乐城每次看师傅起舞,都能深刻地感到那是师傅那颗极度寂寞的心灵,在悠扬的乐曲中孤独的游弋。
    夜色深沉长安城的夜晚依旧灯红酒绿,热闹非凡。乐城走过宽阔的宫街,追忆着昔日的繁华。
    春雨依然如期而至,浏漓院的桃花依旧,却再也看不见师傅和师姐们的身影;锦庐那颗将军种下的杏树已是满树繁花,却再也没有将军的身影;大明宫的宫门巍峨,却再也没有封二俏皮的身影;长安城依旧繁华,却已不再是当年的长安,物是人非,乐城感到一片荒凉!
    日上三竿之时,乐城才睁开惺忪的睡眼。昨日喝多了,乐城几乎不记得是如何回家的。高翔还没有下早朝,乐城起来用过早饭,开始张罗午饭,等着高翔下朝后回来一起用餐。
    正和红菱,香桂在厨房忙活,小厮进来禀报:沈毅求见。乐城一笑,想着大概是沈拓进了户部做了巡官,沈毅特来表示谢意的,便吩咐小厮将沈毅领到客厅。
    沈毅进来先给乐城见礼,乐城说道:“沈老爷不必客套,沈拓能入职户部,完全是郭大人看中令郎的才干,我只是帮忙递个文书罢了。”
    沈毅说道:“鄙人感谢长公主殿下的引荐,若没有长公主的引荐,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有机会展现。”
    “沈老爷今日来就是为此事吗?那沈老爷就客气了。”乐城客套地说道。
    沈毅一笑,说道:“我知长公主殿下并不图回报,所以鄙人也就没带礼品。”乐城看看沈毅周围,的确没有任何礼品。这倒让乐城起疑,这个沈毅今日绝对不是只是来感谢自己的,不禁盯着沈毅打量,不知他今日来拜访到底所为何事。
    沈毅一笑,从袖口拿出几张纸递给乐城,乐城接过来一看,居然是济王府的房契和地契。她惊讶地看着沈毅问道:“这东西怎么在你手里?何大人把那院子卖给你了?”
    沈毅笑道:“我知长公主殿下早就想买下这座院子,只是一时不方便出面。我便托人买下这座院子,今日送于长公主殿下。”
    这倒是了了乐城心里一直惦记的事,只是这毕竟是一笔大开销,沈毅不会白白相送,定是还有其他事情。于是问道:“沈老爷真是大手笔,只是这毕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还请沈老爷开个价。”
    沈毅笑起来,说道:“长公主真是健忘了,你在我这里还有股份,今年的分红就够买下这院子了。另外,院子的修整我也包了,算是感谢长公主殿下对我们沈家的恩德。”
    乐城急忙说道:“不可,这分红也太多了。令郎的事全凭他自己的才干,也无需感谢。若沈老爷不说个价,恕我不能收这房契地契。”
    沈毅笑道:“长公主殿下,确实还有一件事,就是长公主原来的那个院子,地点不错,沈某想买下,在那里经营个酒楼。”
    原来是看上自己的府苑了,这个沈毅,果真是精明的很呢。乐城在江南这些年,多少还是有些生意头脑的。自己的那个府苑虽然不大,可是隔街就是当朝几个重臣的府邸,背街就靠着东市,热闹而不失清净,若在那里开个酒楼,只要菜品上好,生意自然兴隆。
    那个府苑如今空着也是空着,让给沈毅经营也无妨,再说本来就是打算用那个院子换济王府的。
    乐城笑起来,说道:“沈老板果然是沈老板,眼光独到啊!我本来就是想用那个院子换济王府的,你若看上,那就给你房契和地契。”
    沈毅笑道:“那好,不过这个府苑对我来说地点可比济王府好多了,我也就不给长公主殿下补差价了,余款一并算成公主的股份吧。”
    乐城知道是沈毅有意送给自己股份,不过他说的倒也在理,便不再推脱,收了济王府的房契地契,让红菱拿出自己府苑的房契地契交给沈毅。
    沈毅接过来,将早已准备好的股份契约交给乐城,乐城笑了笑,命红菱收了,然后起身送沈毅回去。
    乐城送沈毅回来,拿起济王府的房契,激动地看了几遍,确认无误后,马上启程去了济王的府苑。
    出乎乐城意料,济王拿着房契看了一眼,便放到床边。他凝视乐城良久才说道:“小枳,我实在不值得你这样做,为什么总是对我这么好?让我受之有愧。”
    乐城听皇兄这么问,有些惊讶,说道:“你是我的皇兄啊,难道兄妹之间还需要计较什么值得不值得?”
    “我们的兄弟姐妹太多了,还有恨我不死的呢。母亲和晔儿照顾过你,那也就是逢年过节的给些吃的穿的,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我几乎没送过你什么,连你大婚都没送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更没照顾过你,你不必对我这么好。我自知时日不多,这辈子恐怕没机会回报你了。”济王说道。
    乐城看着皇兄说道:“听说皇兄自幼异常聪颖,难道不知,在这大明宫里,最珍贵的是亲情吗?娘娘,姐姐,还有皇兄,在我孤苦的幼年,给了我难得的关照,让我体会到兄长和姐姐的关爱。我最喜欢你每次回来,抓着我的腰带拎起来放到马上,刮着我的鼻子故作严厉的教训我;我一直珍藏着你第一次送给我的那枚飞雕戒指,困苦的时候看看这枚戒指,就什么都不怕了;我还记得那次在绫绮殿,姐姐闹着要你领我们去看龙灯,在一起打闹的温馨画面。如今就剩我们两个了,当然应该相互照应,相依为命。”
    济王听罢泪流满面,这是乐城又一次看到皇兄流泪。他扭过头,摆摆手说道:“让我一个人待会儿,你出去吧。”
    乐城退出来,正碰上端着热汤进屋的梅香。梅香见乐城独自坐在客厅里,问道:“小枳,怎么独自坐在这里?”
    梅香放下汤碗,见桌上放着的房契,便拿起来看。当看到是济王府的房契时,梅香惊呆了,她看着乐城,问道:“小枳,这是……”
    乐城淡淡一笑,说道:“梅姐姐,你们的府邸买回来了,等修整完毕,就可以搬回去了。”
    梅香一听,激动地拉着乐城说道:“谢谢!谢谢妹妹了。”她拿着房契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才回头抱着乐城激动地哭起来,说道:“小枳,这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回京这么久了,终于可以回家了。傃儿,俛儿,快过来谢谢姑姑。”
    乐城感慨万千,皇兄也是一心为国出力,没想到如今连回自己的府邸,都要靠外人相助才行。
    她对梅香说道:“梅姐姐,快吃饭吧,吃过饭我们一起去看看府里怎么修整。”梅香一听,赶紧点点头,催促两个孩子吃饭。
    济王来到大门前,凝视良久,他慢慢转过身,微笑着伸手牵过梅香,慢慢朝府里走去。
    梅香感慨万千,这正是她当初嫁入济王府的情景。当年的济王殿下,风姿卓越,意气风发,玉面含笑,用坚定有力的手臂将自己领入王府,那时的自己便是全长安城最幸福的女子。梅香饱含热泪,跟着济王走进这如今已破败的府邸。
    府里除了房屋,其他已经完全变了。后院还挖了个池塘,里面全是枯荷败叶。庆幸的是济王府的腊梅树还剩几颗,不过更多的是满园的桃树和垂柳。
    傃儿和俛儿看着若大的园子很高兴,互相追逐打闹起来,梅香和陈妈妈忙着照顾两个孩子。
    济王独自沿着回廊慢慢走着,来到后院,他静静地坐在他曾经的书房里,默默地看着窗外那颗依然繁盛的腊梅树,许久没有动。
    他在回忆当年刚刚搬到这所府邸时,自己和李峒兴奋地在这院子里跑着跳着,庆祝自己终于成年,有了自己的府邸。
    也是在这里,那群契丹人冲进府里,大肆砍杀府里的家丁。李峒为保全自己,拼死抵挡,最后被契丹人乱刀砍死。李峒,你还在这里吗?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兄弟就重逢了。
    济王又看看窗外站在廊下的梅香,不禁内心酸楚,梅香就是嫁进府里的那天光彩照人,让全长安的女人羡慕了一次。
    之后便是聚少离多,独自抚养孩子;如今又得照顾自己这个病残之身,而自己已经什么也给不了她了,连陪伴都时日不多了。济王回想自己这短暂的一生,不禁感慨万千!
    乐城查看了一圈,房屋没有大的破坏,只是内饰需要更换,这就好多了,可以大大节省修正的时间。于是对梅香说道:“还好,这院子房屋基本完好,就看梅姐姐打算怎么装饰屋里了。大概也就三五个月,你们就可以般进来了。”
    梅香点点头,环视整个院子,回想着往日安定温馨的日子。虽然和济王聚少离多,但琴瑟和谐,都能体谅对方的不易。
    梅香庆幸自己遇到济王这样德才兼备,品貌俱佳的夫君,虽然相聚的日子不多,但都充满温馨,令人愉悦。即便是眼下,日子过得清苦,但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好。
    乐城说道:“那日后就辛苦梅姐姐了,皇兄身子虚弱,恐怕帮不上什么忙。若需要人手,尽管找我好了。这些年辛苦梅姐姐了,既要抚养孩子,又要照料皇兄,这个家全靠你撑着了。”
    梅香看着乐城说道:“我们是夫妻,本应相互扶持的。我们可以一起走过繁花似锦的春天,享受了万人艳羡的时刻;也经历了风云突变的酷暑和寒冬,但彼此相互思念,为对方祈福;如今他走到了人生的晚秋,我将一如既往地陪他走到黄叶飘落的那一刻。”
    乐城听罢,上前拉着梅香说道:“皇兄得了嫂嫂这样的夫人,当此生无憾!”
    梅香淡淡一笑,接着说道:“遇到夫君,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分。你不知道,当年有多少人想嫁给他;可是他偏偏看上了我,我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济王妃。既然享受了这份荣耀,当然也要承担日后的责任。都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夫君历经坎坷,如今身染重病,时日无多,但我会一直陪在他身边,让他感受家的温暖,不舍得离去。无论别人怎么看,我此生都不会觉得有什么遗憾。皇后当众羞辱我,那不过是她嫉妒我罢了。她如今虽然位居高位,得到圣上的宠爱,但她内心一定是惶恐空虚的,才这般对我。”
    梅姐姐猜的不错,乐城犹豫良久,觉得还是应该告诉梅姐姐和皇兄。梅姐姐毕竟太单纯善良,没面对过险恶的社会,得让她以后提防皇后再出手害皇兄。
    跟着梅香一起来到书房,乐城见四下无人,便将皇后的秘密告知了济王和梅香,告诫他们以后都要小心宫里来的人。
    济王和梅香听后有些惊愕,济王随即苦笑了一下,良久无语。梅香说道:“妹妹此话到此为止,以后千万不要再提了。”乐城点点头。
    济王缓缓起身,拉着梅香说道:“好了,我们回去吧。”
    走出王府大门,济王久久回望着昔日的府邸,直到马车消失在街尽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