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117章 寻觅1

    再说高翔在平凉苦等乐城不见,得知张良娣一行人仓皇赶来时,将重伤的薛业和昏厥的乐城留在了山中小庙,不禁心急如焚,准备差人再去小庙接回乐城和薛业。
    可是太子听从了杜太守的建议,认为平凉城小粮少,不可久留,等到张良娣和官员们一到,便疾速赶往灵武。
    高翔不得已只得先跟着太子赶往灵武,心中不禁对张良娣感到心寒;危急时刻乐城拼死保驾,如今乐城受伤,就不管不顾地把她丢在了荒野小庙。
    薛业本就重病在身,加上身受重伤,估计没有生还的可能;可乐城只是右臂受伤,把她丢弃在那个小庙,那她该是怎样的孤单和绝望,高翔只能期待那个王魏儿能护送乐城回来。
    到了灵武,太子登基,高翔忙于新皇的差遣,一直没有机会回去寻找乐城。直到郭子仪克复长安,高翔随新皇返京途中,特意跑到那座山中的寺庙寻找乐城,却只是见到一座被火烧掉的破庙,早就不见乐城的踪影。
    看着破败的小庙,高翔彻底绝望了,那个喜欢和自己斗嘴的小公主就这么被战乱所吞噬,他似乎能感觉到乐城最后的绝望和呐喊,只是这一次,自己没能救她于危难。
    高翔万分懊悔,当初为什么放她回去?为什么不强行把她留下来,就算她恨自己无情,至少可以保住性命。
    不同于万春公主的华贵明艳让人一见倾心乐城公主给人的感觉如绵绵春雨润物无声时间越久越是深入骨髓无法忘怀高翔觉得乐城公主在不知不觉中深深扎根在自己心中,令他无法忘却。
    高翔回想起那次清晨去给乐城送黄米,乐城在晨光中的笑容一下子打动了自己,那是高翔见过的最温暖,最明媚的笑容,简单而发自内心。回望残阳下那破败的小庙,高翔心如刀割。
    回京后,高翔还是不死心,到处打听乐城的下落,他总觉得这个小公主没那么容易死,可是没人知道她到底去哪里了,是否还活着。
    这令高翔十分内疚,他不断地懊悔自己没有及时将乐城找回来,在这兵荒马乱的日子,她一个右臂受伤的公主,恐怕是真的凶多吉少。
    回京后,高翔又被新皇差遣去参与绞杀安庆绪,接受史思明投诚,忙碌了一年多才又回到京城。可是依然没有乐城的消息,高翔彻底绝望了,公主一定是遭遇不测,否则她早就应该回到京城了。
    高翔追悔莫及,早知如此那日说什么也不该放她回去,或者多派些人手跟着她,就不会是如此结果。自乐城离开后,高翔就一直牵挂这个与自己有着许多交集的公主,虽然明知公主已经嫁人,可不知怎么就是挥之不去,反而愈加思念
    他悄悄去过乐城的府邸,可是那里只有两个侍女看家,整个院落显得萧条而破败,连她的驸马也没回来。家里早就不停地催他成亲,可是他却实在没心思去迎娶任何人家的姑娘,只得借口叛乱未平,无心婚事。
    这日高翔正心烦气躁地在屋里翻看公文,忽听副将来报:“驸马郭液来访。”高翔对这位世袭爵位的驸马爷在潼关一战中的偷生行为十分不齿,不禁烦躁地问道:“我与他素无往来,他今日找我何事?不见,就说我不在!”
    副将回道:“郭侍郎说打听到是将军您掩埋了文晔长公主,今天来是问文晔长公主埋在哪里,他要将文晔长公主迁回郭家祖坟埋葬。”
    高翔一听,忽然想起乐城与文晔公主的姐妹情深,可是如今这对姐妹花却都不在了,不禁触到伤心处,于是起身让副将将驸马请进来。
    高翔告知了驸马文晔公主最后的情况和掩埋地点以及墓旁的标志,驸马施礼谢过,感慨地说道:“原来小枳早就知道晔儿不在了,她有意不告诉我,是想给我留个念想,让我能坚持回到京城!”
    “怎么?驸马见过乐城长公主?在哪里见的?什么时候见的?”高翔急切地问道。
    驸马告知他在小镇遇到乐城相救于他的经过。
    “那长公主殿下之后又去了哪里?”高翔急切地问道。
    “她只说她要回江南老家,其他我就不知道了。”驸马说道。
    “那你就忍心让她一个人回去?去往江南的沿途都是叛军,一个女孩子如何能安然走到江南?你倒是心大的很呢!”高翔气的拍案而起,指着驸马责备道。
    “我能怎样?当时我腿伤未痊愈,自顾不暇,不成为她的拖累就算好的了。”驸马惭愧地说道。
    听驸马这么说,高翔觉得现在责备这位窝囊的驸马也于事无补,只得谢过驸马,送他出去。见驸马走远,高翔十分兴奋地回到屋里,乐城还活着,她去了江南,真是太好了。
    他兴奋地在屋里来回踱步,想着下一步如何去寻找乐城的踪迹。他的管家在一旁问道:“将军,那个乐城公主为什么不去找自己的驸马,去江南做什么?”
    管家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浇下,让高翔又不得不面对眼前的事实:长公主已经嫁人了!就算她依然安好,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高翔晦气地瞪了管家一眼,又坐下来翻看公文,可是哪里看得进去,只得起身独自策马奔出城外散心去了。
    第二天一早去上朝,兵部裴将军报嗣岐王李珍叛乱,请圣上立刻派兵剿灭。高翔并未在意,自天宝之乱以来,各地大大小小的叛乱不断,朝事几乎每天都是这些事情!
    下朝后,高翔正往回走,忽听一旁的驸马郭都尉追过来说道:“高将军,请留步!”
    高翔停下来看看郭都尉,不知这位驸马又找他所为何事。
    郭都尉说道:“高将军,你刚才都听见了,李珍叛乱,圣上下令平叛,所有参与者都是死罪。可是那个薛履谦也牵扯在其中,他可是小枳的驸马。小枳毕竟救过我,我不想她年纪轻轻的就成了寡妇,所以是否能请高都尉在圣上面前求个情,免他死罪?”
    高翔一听,郭液竟为叛臣求情,不禁恼怒地说道:“郭侍郎!亏你还是驸马,朝廷重臣,参与叛乱者死罪,哪里容得求情!”
    郭液不停点头说道:“是,是!可是那个薛履谦我知道的,是个老实人,怎么会参与叛乱,一定是被胁迫的。况且他获罪,难免牵扯小枳,那小枳岂不无辜?小枳在皇家一直地位卑微,如今无端被牵扯到其中,圣上哪里会顾念那点兄妹之情?我实在是担心小枳受牵连啊!”
    听郭液这么说,高翔不得不考虑了,毕竟牵扯到乐城,这是他实在不愿看到的。常在圣上身边,他深知圣上处置叛乱之人的手段,亲生儿子都能毫不留情的赐死,何况一个无关紧要的妹妹!
    虽然乐城在危机时刻救过圣上,但圣上是否顾念这点就不得而知了。驸马薛履谦这死罪恐怕是免不了,圣上现在对叛乱之人是绝不容情,但肯定要为乐城求情。
    高翔看看驸马,自己跟这个郭液并不相熟,不便应承此事,于是说道:“驸马,这事情是圣上裁断的,岂是你我能参与的。”说完准备离去。
    郭液急忙上前拉住高翔说道:“可是我听说小枳在危机时刻是救过圣上的,当时将军也在吧。她是个心地善良,有情有义的人,若是因此事受到株连,实在冤枉,你我怎么能这么袖手旁观呢?”
    驸马的这一席话触到了高翔内心深处最隐秘的痛处,看来眼前这个郭液是真心想报答公主的救命之恩,高翔只得先答应回去斟酌一下。
    回到府里,副将不禁喜形于色地说道:“将军,长公主殿下的驸马犯了死罪,那将军不是正好可以有机会求娶公主,还替他求什么情?”
    其实高翔心里也是有点窃喜,只是这实在不是君子所为,不由得训斥了副将,喝令他不得胡言!
    自己虽是新皇近臣,可事事都得小心,哪里敢随意替人求情!可是这事必须要赶在圣上还未下达处置旨意前办好,这次事关公主,实在心忧,高翔在屋里来回踱步,琢磨如何择机跟圣上提起这事。
    午后,高翔刚刚用过午饭,宫里的李公公就过来传旨,让高翔进宫面圣。高翔心中暗喜,但不知圣上有何急事招他进宫,急忙穿戴好跟着李公公进宫。
    李亨自登基后,一直忙于平叛,重整朝纲,又得防着自己的父皇回来给自己添麻烦,实在是有些焦头烂额。加上最近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力不从心,不由得烦躁不安。
    今日又报李珍叛乱,可郭子仪还在邺城镇守,实在抽不出兵力,只得想起自己的亲随高翔,让他随陇西郡公李瑀出马去剿灭叛贼,一方面监督李瑀,一方面也是给他一个晋升的机会。
    高翔听罢,觉得有些为难,若是自己去剿灭叛乱,那么就很可能由自己出手处决驸马薛履谦,到时如何面对乐城长公主?若是她为此事记恨于自己,那不是缘分就此了断了?
    见高翔犹豫,李亨问道:“高卿有什么为难之处?”
    高翔回道:“臣去平叛没问题,只是这些人都是皇亲,如何处置还请陛下明示!尤其是驸马薛履谦,牵扯到乐城长公主,乐城长公主在前往陇右路上救过圣驾,臣实在不敢自己裁断。”
    提到乐城,李亨有些惭愧,当时急于逃命,便匆匆去了灵武。之后忙于登基和平叛,竟忽视了她。若不是这个小皇妹拼死抵御乱军,自己还不知是否能和杜卿安然会和,怎么后来竟忘记了找她回来。
    李亨又想起初次见乐城被梅妃侍女殴打的情景,不禁心中难过,觉得他这个妹妹实在命苦,如今该是找她回来,为她重新找个驸马了。
    李亨说道:“传旨李瑀,若是嗣岐王李珍束手就擒,可免死罪,贬为庶民,可他手下一干人等必须一律处死。至于薛履谦,那是杨妃私自做主给乐城的,朕会宣旨废除婚约,乐城不受牵连。”高翔领旨,心中暗喜。
    李亨看看高翔,问道:“高卿,如今大局已定,你也不小了,此次平叛也该成个家了。朕知道你眼头高,一般人家的千金看不上。朕这个皇妹虽相貌平平,但为人忠厚,她人品贤淑,应该是个贤妻,你若看得上,朕就下旨赐婚。”
    好事来得太突然,高翔整个人都懵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本来觉得没什么希望的期待,忽然间就实现了。也许是高兴过头了,高翔竟忘了谢恩,只愣在那里。
    半晌,他才回过神来,说道:“臣叩谢皇恩,只是臣不知乐城长公主现在何处,如何迎娶?”
    李亨一听,叹了口气,说到:“当年若不是乐城最后拼死冲杀,朕还不知能否安全和杜卿会和。说来惭愧,当时不该把她一人丢下,只是当时情势危急,事务繁杂,哪里还顾的上她。现在想想,她当时一定心寒透了,才独自出走,至今不愿再返回长安。”
    “公主殿下当时虽然年纪尚小,但还是深明大义的,应该不会因此怨恨圣上。只是路途遥远而艰险,不知她是否还在这个世上?”高翔伤感的说道。
    “应该在的,皇后事后也托人打听过,听皇叔说他见过乐城,还帮他解了梁郡之围,救了济王。后来说是留下来照顾济王,只是这之后去了哪里就不知道了。”李亨说道。
    高翔眼前一亮,问道:“陛下,这么说最后见到公主的是济王殿下?”
    李亨点点头,说道:“应该是吧。”
    高翔跪拜行礼,请求道:“请陛下恩准臣在平叛后去找回长公主殿下!”
    李亨看看高翔,笑了笑,说道:“我也派人找过,没找到。你愿意去找,平叛后就去试试吧,但不管是否找到,都要及时返京,还有诸多事务要委任于你,望卿国事为重。”
    “臣尊旨!”高翔拜别圣上,直接去找济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