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112章 慧觉法师

    从大殿出来,见雨中的山色清朗,乐城想去走走。舅母嫌雨水会打湿衣衫,不愿随行,便带着丫鬟往寺院后面的禅房休息,让乐城逛回来再一起回去。
    沿着湿漉漉的青石阶梯而上,山路两旁是葱翠的山林,不时有鸟鸣声回荡在空谷之中。雨依旧下着,打湿了乐城的衣衫,于是来到一处凉亭避雨。
    槐香走的有些气喘吁吁,乐城上前扶着她坐下。槐香说道:“我知道你闷得慌,可这山大着呢,你还要往上走吗?衣服都湿了。”
    乐城往上看看,说道:“那就走到山上面的那个大殿就回去吧。”
    槐香点点头说道:“好吧,今天就爬到那里吧,改日天气好了,我们可以来这里慢慢逛,逛到你尽兴为止。”
    槐香休息片刻,站起来继续跟乐城往上走,来到山顶的大殿。这里供的是弥勒佛,乐城上前跪拜后起来,围着大殿转了一圈,准备下山。
    忽然听到姑姑的惊叫,乐城急忙跑到姑姑跟前,看着姑姑指着大殿右侧的香案旁的僧人说道:“这不是何掌柜吗?你怎么出家了?”
    乐城定睛一看,没错,正是那个何彮延。何彮延看看槐香和乐城,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贫僧慧觉见过二位施主。”
    乐城吃惊地看着何彮延,却不知他为何忽然就出家了。自从来到余杭,他便再没来过大舅的府上,难道有什么事情发生吗?他毕竟给予母亲和自己很多帮助,毕竟是他送母亲的棺椁回来的,若是他遇到难处,自己怎么也该出手相助才是。
    “何掌柜,你为何出家,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吗?为何不来找我们帮忙?”乐城问道。
    何彮延一听笑起来,上前凝视乐城良久说道:“我并没什么难处,只是我的使命完成了,在俗世已无牵挂,便一心礼佛了。”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真是女大十八变,你倒是越来越象你的母亲了,只是没有你母亲的灵气和娇柔。”他深深地叹口气,转身离去。
    “何掌柜,多谢你也惦记着母亲,多谢你送母亲回来,使她能安葬在她一直魂牵梦绕的家乡。”乐城在后面说道。
    慧觉慢慢转身说道:“施主,贫僧慧觉,这世上以后没有什么何掌柜了。”
    槐香慢慢走到慧觉面前,说道:“丽娘本来一心想等着到了出宫的年纪,就能回来与你成家。谁知天意弄人,那日太上皇醉酒,与贞顺皇后怄气,便宠幸了丽娘,生下了小枳。这些丽娘没给你说过,她在宫里这些年其实是做苦役,并没有嫔妃的待遇,她说她怕你知道了受不了。她临终时不是希望你能忘记往事,找个平常的女子,生个一男半女,也算为何家续个香火吗?”
    乐城在一旁说道:“何掌柜也是母亲最惦念的人,她常常跟我说起你们年少时的事情,但我想母亲她是希望你能过的更好,不是为她出家为僧吧。”
    慧觉听罢,慢慢抬起头,双眼迷离地看着远处,缓缓说道:“人总是被命运驱遣着,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人生,有偶然,也有必然!假如当年我如愿娶了你的母亲,也许我会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在这大唐的秀美江南安稳度日,琴瑟和谐,相濡以沫。我们也会儿女绕膝,享乐人间。每当看到别人携家带口,其乐融融地来寺里烧香还愿,我也曾感动的泪流满面。回想我曾经的年少时光:一湖碧水,如丝细雨,桃花十里,初绽新荷;我蓑衣斗笠,乌篷小船,去接你母亲;她撑着一把朱红的油纸伞,矗立在青石岸边,低眉浅笑,乌发玉面,那便是我今生见到最美的江南风景!那便是我今生最难以忘怀的幸福时刻!你叫我如何忘记?”
    慧觉法师的一番话令槐香和乐城感动不已,乐城深为母亲感到欣慰,一生之中能遇到这样一个痴情的人,此生足矣!
    他回头看看乐城和槐香,继续说道:“我早知道她在宫里是做苦役,我也知道那都是为了我她才不去迎合那老家伙做什么嫔妃;她不惧生死,一心回来,说明她心里一直想着我。”
    慧觉走到乐城面前,接着说道:“我和你母亲年少时便相知相爱,只是你的外祖父作祟,将你母亲强送入宫。自从她离开余杭,我也跟着去了长安,我想在长安考个功名,等个五年,你的母亲就可以出宫,我们还是一对神仙眷侣。可是五年过了,依然没见你的母亲出宫,直到有一天,我在长安的大街上看到你带着你母亲的金锁出来,我才意识到你母亲恐怕再也出不了宫了。你们恐怕难以想象我当时的绝望与悲愤,我甚至想立刻冲上去一把掐死你,再冲进大明宫跟你的皇帝老爹去拼命。”
    乐城听到这里不由得一哆嗦,原来自己还有这么惊险的经历,当时竟毫无察觉。槐香也是吓了一跳,心想乐城真是命大呢。
    慧觉看看乐城笑了一下,接着说道:“后来在友人的劝说下,我才恢复了理智,开始计划以后的事宜。从那以后,我就时常在浏漓院徘徊,看着你没有一点象你母亲,我时常怀疑是不是搞错了,你不过是你母亲亲近的一个公主,她只是借助你给我传信而已。”
    慧觉法师说道这里,转身到隔壁的禅房里取出一条腰带递给乐城,乐城接过来一看,这条腰带竟跟母亲给自己做的那条一模一样,她十分吃惊地看着慧觉法师。
    慧觉法师接着说道:“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你居然系着一条跟我一模一样的腰带,那条腰带是你母亲临别时赠给我的,说这条腰带是她亲手做的,只赠于唯一心爱之人!我便确认你就是丽娘的女儿,而且你母亲用这条腰带告诉我你也是她的挚爱,明确地警告我不能伤害你!”
    乐城今天才终于明白了母亲为何非要让自己带着那个大金锁,为何给了自己那条腰带系着,原来是这么回事。
    慧觉法师说道这里,长叹一声:“我真是咎由自取,我本该在长安等她的,我没想到她能自己跑出来!我计划好了一切,怎么偏偏就没想到她能自己跑出宫。如今她已升仙界,我也只有在这清幽古寺,香烛的青烟缭绕中,才能忘却前尘,寻得片刻安宁。”
    慧觉的一番话令槐香感动万分,使她又想起现在不知身在何处,不知是否还在人世的赵希晖,不由得泪流满面。她本庆幸自己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活着回来了,却不曾想那个日夜盼望的人却不见了踪影,连他的家人都不知身在何处。这场战乱,毁掉的太多了!
    看着姑姑和慧觉法师都泪如雨下,乐城却感到十分失落。好歹他们心里还有值得惦记的人,可是自己都二十岁了,却不知情为何物,不知那个值得自己惦记的人身在何方?
    春雨渐停,殿外鸟鸣嘈杂,乐城和槐香告辞慧觉法师,往山下走去。山色空濛,云雾缭绕在山间,回望隐没在山林间的古寺,乐城感慨万千,没想到母亲还有慧觉法师这样的痴情男子为她落发为僧,也算不枉来这世上一遭。
    这不禁使乐城又想起公孙师父和薛将军之间的情谊,可是,为何老天如此安排,相爱相知的人却不能相守,空留这可流传千古的遗恨在人间!
    和舅母会合后,一行人登上船只返回。乐城看着舅母,问起那个慧觉法师和母亲的往事。
    舅母叹道:“我刚嫁过来时,和你母亲相处了些日子,她长得的确很出众,且聪颖,听说七岁便可吟诗作对;所以家翁引以为傲,觉得她不该呆在余杭这个小地方,多方托人,才将她送入宫里。那个何彮延家也是当地一个大绸缎商,他是何家的小儿子,自幼聪颖,书读得好,小小年纪就考得进士,实在令人称奇!我们两家本就有联姻,所以也就经常走动。一来二往,他和你母亲也不知怎么就亲近起来。原本以为他们只是兄妹间的情谊,谁知竟生出情愫来。家翁自然是看不上那何彮延,一心要送女儿入宫,谁知你母亲抵死不从,闹了好久。可那时入宫的名单已经定下来了,不去可就是藐视皇恩,全家都求她,最后你母亲只得入宫。那何彮延得知你母亲入宫,也随后去了长安,后来听说他在长安谋了个职位,就很少回来了。谁知他这些年一直在等你母亲,你母亲在宫里过的也不好,家翁临终前也说是害了女儿。他送你母亲灵柩回来后,就一直忙着到处找你,这次把你带回来后,就再没来过。听说他在外面的产业挺大的,连沈大人都得仰仗他,怎么就出家了呢?嗨!可惜了!”
    轻舟缓缓飘荡在湖水中,大家都默不作声。乐城心中满是悲凉,若是自己不跟着那张良娣走,而是跟在母亲身边,也许母亲就不会病逝在半路,也许母亲就能得到自己一直想要的幸福生活。
    乐城想到这里,十分后悔,后悔自己当初没听母亲的话,到最后谁都没救成,造成了如今这个悲凉的结果。想到这些,乐城不禁泪如雨下。
    槐香知道乐城的心思,她轻声安慰道:“小枳,你不必自责。凡事都有命数,你当时如果不去救文晔公主,你又于心何忍?就算你母亲安然回到家乡,她做为太上皇的宫人,又如何能跟那个何彮延在一起?”
    “是啊!到时难免还会连累我们整个家族,你大舅为了家族的利益,肯定也会将你们送回长安的。”舅母在一旁说道。
    乐城一听,没想到舅母会这么说,气得吼道:“不用你们送,我这就自己走。”
    舅母显然知道说错话了,急忙辩解道:“我不是那个意思,如今你母亲已经不在了,我和你大舅自然会好好照顾你。都是那个何彮延,他都跟你说什么了,让你这么难过?”
    乐城心情糟糕透了,她不再理会舅母,船一到岸,便匆匆回到自己的小院。看着母亲的遗物,乐城泪流不止,感叹母亲平生的不幸,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万分迷茫。
    槐香走过来说道:“你也不必怨恨你的大舅和舅母,她其实就是心直口快之人,毕竟谁都不想惹祸上身,况且关系整个家族的命运。换个位置想想,别说是人家的姑娘,就是自家姑娘这么大了,老待在家里,也心烦啊!看来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了,我们得想法子另找个住处了。余杭是呆不下去了,不行我们还是回扬州吧,以你的医术,我的绣工,还是可以挣不少钱的。”
    “那姑姑你的父兄不是不能呆在扬州吗?”乐城问道。
    “他们还留在余杭啊。他们那个丝绸作坊,经营的还不错,听说兄长马上要娶亲了,肯定是不会回扬州了。不如等我兄长娶了亲,我们就称要回长安找济王殿下,离开这里。”槐香说道。
    乐城觉得姑姑说的有理,点点头。
    “可是我们得准备一笔盘缠,我们现在手里的钱不多了。”槐香说道。
    乐城一直以来对钱没什么概念,听姑姑这么说,不禁懊悔没收沈毅给的金饼,那应该值很多钱。槐香笑道:“那个沈毅精明得很,他哪里是给你诊金,分明是想借诊金跟你攀上关系。我想他定会还来找你,说是给你分红支持医馆,那肯定就不是个小数目,就是不知道他下一步会让你帮他做什么。”
    乐城听姑姑这么说,着急地说道:“那我们还是别收他钱了,万一他要我做什么不该做的,或我根本做不到的,岂不是麻烦?”
    槐香笑道:“你怕什么,还有我嘛,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花样。”乐城看看姑姑,点点头,她觉得姑姑总是有办法的。不过她对沈毅其实印象还不错,觉得此人知书达理,同大舅比起来,还不是那么市侩,总觉得此人不是象一般的商人那般唯利是图。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