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107章 扬州

    一条乌蓬船沿着运河蜿蜒而下,乐城坐在船头新奇地看着两岸的风景,这是完全不同于长安的风景。沿岸的小楼精巧别致,青砖黛瓦,飞檐翘起,素雅而窈窕。船缓缓前行,在碧水之间划开层层波浪,向扬州城区进发。
    在扬州城的南河下码头下了船,乐城和槐香在那个副将的带领下来到一处府苑门前。副将递上名帖,很快里面走出来一位管家将乐城一行人引入后院。
    来到后院,一阵清新扑鼻,乐城看着院子的两侧开满白色的花朵,散发着阵阵香气,不由得靠近深呼吸。
    “这是栀子花,开花后特别香,我家也曾过种这种花。”槐香说道。两人继续前行,来到一处厅堂外。乐城新奇地看着厅堂外尖尖翘起的飞檐,粉白的墙壁,乌木门窗,显得屋子古朴素雅。
    虽没有大明宫的巍峨庄严,气势雄伟,但江南的小院精巧别致,别具一格,令乐城感到分外亲切温馨,似曾相识。
    一位长史急匆匆来到乐城面前,行礼后将乐城引入厅内。落座后,府内丫鬟奉上清茶,这位长史问道:“姑娘即是从北边过来,不知恩师太长大人近日可好?”
    因为怕乐城以公主身份南下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济王特意嘱咐殷丰仪称乐城是其表妹。殷丰仪临行前书信给父亲在扬州任职的学生张长史,拜托他招待乐城。
    乐城按梅香兄长的嘱咐点点头,回道:“太长大人很好,已经回到长安。”张长史点点头,继续问道:“那就好。不知姑娘准备在扬州停留多久?在下好做安排。”
    一旁的槐香说道:“我们估计要在扬州停留些时日,麻烦长史大人给我们安排一处清净的小院,不用多大,清净就好。”
    张长史点点头,随后领着乐城来到府苑侧门对街的一处小院,安排乐城和槐香先住下,留下两个丫头侍候,随后和副将告辞回去。
    晨辉照耀下的江南小院,如此宁静,乐城感觉这是很久以来第一次安心地睡到自然醒来。窗外鸟儿欢快地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为寂静的清晨增添了一份热闹。
    乐城起身来到院中,在一处精巧的石桌前坐下。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花香,湿润而清凉,令人沉醉。饮一杯清茶,享用甜淡的糕点,品着清香的白米粥,度过了一个悠闲的早晨。
    午后的天空阴沉起来,乐城换上一身碎花襦裙,摇着团扇来到后院的阁楼。这是一处临河的阁楼,二楼的凉台伸向河中,乐城坐下来看着河中往来的船只,发现这些船是卖货的。
    临河的人家打开窗户,放下一只竹篮,那船上的人就收了竹篮里的钱,然后将船上的菜和米放入竹篮中,屋里的人再将篮子提上去。乐城觉得甚是有趣,也吩咐身边的丫头去拿个篮子来这样买菜。
    天上下起细细密密的雨,槐香过来邀乐城一起去逛逛扬州城。撑着一把朱红的油纸伞,沿着运河边的青石街道往前走。
    街道的青石板被雨打湿,泛出青灰色的亮光,可以映射出隐约的人影;街边店铺鳞次栉比,槐香带着乐城走进一间茶楼,选了一张临街的桌子临窗而坐。点了些茶点和一壶清茶,槐香说道:“来,小枳,尝尝我们扬州的茶点。”
    乐城看看一桌的精致小碟,随手夹个包子吃起来。“这是我们扬州的青菜包,整根小青菜包的,味道如何?”槐香问道。还有这样做的包子,乐城头一次吃到,不过味道还不错,很爽口。
    “这是扬州的干丝,还有酱菜,汤包,都是这里的特色小吃,你慢慢品尝,我们扬州的吃食比起宫里的毫不逊色吧。”槐香说道。
    乐城边吃边点头,的确,这些吃食做工精致,味道清淡爽口,令乐城很有食欲,很快就将这些茶点一扫而光。一旁的槐香笑道:“我们扬州的茶点比起宫里的如何?”
    乐城点点头说道:“的确好吃,胜过宫中的点心。尤其是这个干丝,鲜香爽滑,非常好吃。”她看看槐香说道:“确如姑姑之前所说,扬州的确是个好地方,难怪姑姑一直念叨要回来。想必余杭更好,要不母亲一定要我回去看看。”
    槐香轻笑一下,说道:“余杭如何跟扬州相比,不过是个小县。扬州可是州府,水系发达,往来客商云集。江南的丝绸,稻米,最重要的是官盐,都得从扬州运往京城,扬州可是我大唐最重要的州府,能做扬州知府的人,必是朝廷心腹之人。”
    乐城看着槐香,从姑姑此时的神色中她似乎看到了姑姑当年作为都尉将军家大小姐的气势。于是笑道:“想必姑姑当年在扬州城也是令全城瞩目的官家大小姐,令扬州城的公子们心向往之。”
    槐香怅然一笑,淡淡地说道:“都成往事了,不提了。”说完扭头看着窗外,不再作声。
    雨还在下着,江南的烟雨如诗如画,乐城沉醉在这水墨丹青般的烟雨之中。一壶香茗,摆放在精巧的桌几上,一缕茶香随微风逸散在这别致的茶楼中。乐城自斟自饮,把玩着手里的青瓷茶杯。透过窗棱,看着窗外如丝绿柳,漂荡在一池碧水之边。
    槐香沉默良久,似乎是下定了决心,拉着乐城出了茶楼。沿着河岸继续前行,转过街角,来到了街巷深处一座府苑门前停下来。
    一切还如十几年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槐香扭头看看街对面自己曾经家,已经不复原来的样子。院门已重新修葺一新,门前的那颗水杉也换成一棵月桂,大门已经从原来的黑色漆成朱红色,府苑里传来孩童嬉笑的声音,令槐香不禁回想起儿时自己的家。
    沉默片刻,槐香扭身轻扣门环,一个小厮把门打开,打量了槐香和乐城一下,说道:“请二位把名帖给小的,小的好去禀报。”
    槐香犹豫了一下说道:“我找你家少爷赵希晖。”
    那小厮愣了一下说道:“我家少爷已经很久都不在家了,请问夫人贵姓?找我家少爷何事?我好去通禀少夫人。”
    槐香愣住了,少夫人?希晖已经成亲了?可是他分明告诉自己没有成亲,一直在等自己的啊。
    “什么人啊?”院里传来一个年轻女子的询问。
    小厮转身马上回道:“两个女客,来找少爷的。”说完将门打开。
    只见一个清秀的女子走过来,粉白细嫩的皮肤,细长的凤眼,纤细的玉手拿着一个精美的苏绣的团扇,一个典型的江南女子走到面前。她打量了一下槐香,问道:“这位夫人找我家夫君何事?”
    槐香十分尴尬,她不知如何回答,只得敷衍道:“哦,既然他不在,我们就告辞了。”说完转身准备离去。
    “是莉香小姐回来了吧。”槐香忽然听到身后的那女子问道。槐香猛然转身看着那女子,只见那女子款步上前淡淡一笑,接着说道:“果然是莉香小姐。”
    她打量着槐香,见槐香疑惑地看着自己,说道:“希晖已经很久没回这里了,能来这里找他,又是北边打扮的女子,只能是传说中的莉香小姐了。希晖不是一直在京城等你出宫吗?怎么你会独自回来?”
    听那女子这么说,槐香急忙问道:“可是当时城破之时伙计不是说他已回扬州采买吗?”
    那女子说道:“他是回来采买,不过听说京城被叛军所破,又急忙赶回去了,至今未归。”槐香一听心里一沉,希晖一定是赶回去找自己,可是已经两年多了,长安都光复了,他怎么还没回来?
    那女子走到槐香面前,说道:“你既然回来了,想必在扬州城一时也无落脚的地方,不如就在这里住下吧。”
    槐香尴尬地摇摇头说道:“不必了,我们有地方住,谢谢,我这就告辞。”
    那女子见槐香要走,急忙说道:“我知道希晖只喜欢你!这些年他一直呆在长安不肯回来,如今你既然回来了,不如留下,我不会难为于你,至少有你在,他就会回来,这个家也像个家了。”
    一旁的乐城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个女子,她竟毫无妒意,还愿意请姑姑回来一起生活?
    槐香也没想到希晖的夫人会这么说,可是希晖没回来,这些年北方战乱,他会在哪里呢?自己能回来都是九死一生,他又如何保全自己?不过槐香觉得这女子虽说的是心里话,但希晖既然已经成亲,自己如今无名无份的留下实在尴尬。
    槐香看着那女子说道:“夫人,我不是莉香小姐,我只是受人之托来打听赵掌柜是否在扬州,他不在,我们就告辞了。”说完急忙拉着乐城离开。
    回到小院,槐香疲惫地坐下,看着窗外发呆。“姑姑,赵掌柜的不在,那我们还在扬州呆下去吗?”乐城问道。
    槐香扭头看看乐城说道:“我历尽艰辛,不远千里的跑回来,就是想为父兄讨回公道,怎么能因为这么点事情就放弃。你若急着回余杭,可以请张长史派人护送你回去。”
    乐城一听姑姑这么说,不免有些惭愧。自从离开长安,一路走来,只剩自己和姑姑了。回余杭是母亲的夙愿,可是没有母亲,自己回到余杭又有何意义?一个人都不认识,回去能做什么呢?
    “我不着急,我陪姑姑一起查明此事。”乐城说道。
    “此事年代久远,要查清楚恐困难重重,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查清楚的。你还是先回去吧,你母亲不是让你回去找你的舅舅,你舅舅会照顾你。你呆在这里也没用,还是回去吧。”槐香说道。
    “姑姑,你能陪我在梁郡那样的危城照顾皇兄一年多,我当然也会陪你在这繁华的扬州城查询你父兄的冤情。”乐城坚定地说道。
    在扬州城盘恒多日,当年的官员多已不在,连认得槐香父兄的人都没找到,这令槐香十分气馁,一时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
    临别时济王给的路费眼看着就要花完了,槐香发愁下一步怎么办?这几天张长史不停来询问她们还要住多久,从他的神色看是催促她们尽快离开。
    槐香知道这个小院是官府私下设立的,专为招待来访官员及家属暂住的,估计又要来其他官员了,张长史才这么着急催她们离开。
    看来这里是住不下去了,槐香想到姑母家原来也在扬州,只是过去这些年,不知还在不在扬州了。
    可是眼下别无它法,只能去找找看了,于是和乐城来到城郊的姑姑家。通报姓名后,小厮将她们领到偏厅。一个中年妇人走出来,看到槐香扑过来抱着她哭起来。
    哭过一阵后,姑母问槐香如何回来的。槐香简述了回来的经过,姑母皱着眉头问道:“这么说你是私自跑回来的?”
    槐香点点头说道:“算是吧,不过朝廷忙着平叛,没空追究的。我回来是想为父兄洗刷冤屈的,姑母可否有当年的线索?”
    槐香的姑母看看槐香,淡淡地说道:“事情过去这些年了,我哪里有线索。我劝你还是回长安吧,你终究是私逃回来的,朝廷平叛后,还是要追究的,到时少不得连累我们。我给你拿些盘缠,还是回长安去吧。”
    槐香听姑母这么说,心凉透了。她站起来说道:“不必了,多谢姑母!”说完告辞出来,姑母竟没有挽留,连钱袋也没送出来。
    出了院门,乐城看看姑姑问道:“怎么办?姑姑,我们钱不多了,小院也住不成了,要不先找家客栈?”
    槐香叹口气说道:“没想到会是这样!找不到希晖,姑母竟是这般凉薄!扬州的客栈很贵的,我们还得留些钱以备不时之需。”槐香慢慢转过身,拉着乐城往回走。
    路过一个秀坊,槐香停下来,她让乐城在外面等着,自己走进去。过了半个时辰,槐香高兴地走出来,对乐城说道:“好了,我们搬到这里住。”
    “这是什么地方?”乐城问道。
    “秀坊!我说我做过宫里的绣品,从长安过来的,他们很高兴,留我做绣娘。我跟主事的说好了,给我们单独一间屋子,供一日三餐,还有工钱。我们马上回去,搬到这里。”槐香兴奋地说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