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100章 照料3

    在法因的治疗下,济王的身体逐渐好转起来。每日可以吃些饭菜,脸色渐渐从蜡黄变得有些血色,每日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多。
    不知济王自离开长安后,这些年在外有过怎样的经历,槐香发现济王再也不是长安城里那个开朗活泼,意气风发的少年。他的眼神总是冰冷而坚韧的,面色阴沉,使人看着他都不免心生畏惧。
    他只有看到乐城时,才会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目光如此温暖,毫不掩饰给予完全的宠爱。
    乐城这些天一直跟着刘都尉,托他想办法打听济王妃梅香的下落,虽然济王说梅香可能在老家晋州,可是晋州之前被叛军攻占过,不知殷家是否逃亡了。刘都尉十分热心地到处派人给军中好友传信,打听济王妃的下落。
    刘都尉对乐城笑道:“我听说你们皇家人情寡淡,没想到长公主与济王殿下的兄妹之情如此深厚,令人羡慕啊!”
    乐城看看刘都尉说道:“你这一天都是听谁说的?没一样是对的。也难怪,除非朝廷重臣,世家贵胄,一般人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皇家,自然只能凭借道听途说,加上自己的想象添油加醋地乱讲了。”
    “是啊是啊!若不是因为战乱,有幸见到你这个真公主,还真以为那些传言是真的呢,看来那些道听途说的话真是不能信。不过这下我可以跟他们吹,我是见过真公主的,真公主可不是他们想的那样美丽又娇气!哈哈哈!”刘都尉大笑道。
    乐城瞪了一眼刘都尉,没好气地说道:“那真是抱歉,让你失望了。”
    刘都尉马上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不禁十分尴尬,讪笑道:“瞧我这张嘴,怎么净说大实话!”随即又觉得自己说错话了,不禁憋着笑连拍自己的嘴。
    “看来刘都尉真是该学学怎么说话了!”乐城没好气地说完,摔门而去,留下刘都尉尴尬地站在那里。
    回到小院,槐香刚做好午饭,乐城盛好先给济王端到床前。济王已经能坐起来,见乐城进来,微笑着招呼乐城一起吃饭。
    乐城在一旁坐下来,对济王说道:“刘都尉已经差人去打听梅姐姐的下落了,应该很快就有消息了。”
    济王点点头,说道:“我离开长安时,梅香还怀着身孕,这几年真是苦了她了,不知她和孩子怎么样了,是否安好?”
    “应该没事的,皇兄放心吧。”乐城说道。济王笑了笑,继续边吃边和乐城闲聊。
    等济王吃完,槐香过来收了桌几碗筷,乐城站起来说道:“皇兄休息吧,我出去熬药了。”
    济王盯着乐城忽然问道:“小枳,你实话告诉我,晔儿是不是死于战乱了?她是怎么死的?”
    乐城吓了一跳,她惊慌地看着济王,语不论次地说道:“皇兄瞎猜什么,姐姐她好好的呢。”
    “不用骗我了,你一直都回避聊晔儿,若是她安好,你会第一时间告诉我。”济王说道。
    乐城沉默了,以济王的聪慧,乐城知道很难瞒过他,只是不想点明让他伤心罢了。她看看济王,只得如实相告。
    济王听完,良久不语。乐城说道:“皇兄,你身子才好些,千万不要难过伤身,那样姐姐也会不安的。”
    济王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感叹道:“晔儿怎么这么命苦!她自幼失母,身为兄长,我总想护她周全;好不容易看她长大成人,却不想会是如此结局!我之前就知道驸马对她不好,只是实在不便出面干涉,总想着时间久了就会好起来,如今却是阴阳两隔!她一定怨恨于我,我昏睡之时,总梦见她泪水涟涟地站在我面前,幽怨地看着我。”
    乐城上前扶着济王躺下,安慰道:“姐姐也是个明事理的人,自然能体谅皇兄的难处,绝不会怨恨皇兄的。若姐姐在天有灵,一定会保佑皇兄平安回到长安,和梅姐姐团聚。”
    “记得当年母亲抱回晔儿时,真是惹人怜爱;她用乌黑明亮的眼睛看着我,充满信任和依赖,那时我便发誓要保护她,再不让她受半分委屈。直到她出嫁,得知驸马对她不好,我实在是心痛,只是我若直接出面干涉,恐郭液那厮变本加厉地虐/待她,且使郭家与我们交恶,无助于问题解决。晔儿啊!花容月貌,知书达理,本该是有个好结局的,怎么老天如此待她?”济王说到这里,不禁伤心地锤击胸口,一口气没上来,昏厥过去。
    乐城和槐香急忙上前抹胸捶背,济王长出一口气,才醒过来。他两眼无神地看着屋顶,两行泪水悄然流下。乐城替他擦去泪水,也不知如何才能安慰济王,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
    “殿下与文晔公主的兄妹情深,我们是知道的,请殿下不要过于伤心,眼下再伤心也于事无补,还是注意身体要紧。”槐香在一旁劝道。然后赶紧将乐城如何进府收拾驸马的事情讲给济王听,“自那以后,驸马对文晔公主好多了,再不敢打骂,还体恤了不少。”槐香说道。
    济王听着不禁淡淡一笑,说道:“没想到郭液那厮这么不经打,多亏你们了。”他扭头看看乐城,接着说道:“看来薛业教了你不少东西,怪不得你能不畏艰险,送他回故里。小枳啊,你这么有情有义,老天一定会善待于你。你能在这场战乱中一路平安走来,也许就是有菩萨保佑呢。”
    乐城笑了笑,低声说道:“谢谢皇兄,你该休息了。”乐城忽然想起那次济王巡视回来,一家人在绫绮殿吃完饭的情景,多么热闹和温馨,如今只剩自己和皇兄呆在这个破落的小院,乐城不由得十分伤感。
    “是我该谢你,没有你,我也许早就死了。你就是母亲送给我的护身符!”济王感叹道。他抚摸着乐城的头,慈爱地看着乐城,接着说道:“以后就跟我在一起吧,你那个驸马毕竟是杨妃指给你,他对你好吗?如果你觉得不好,皇兄给你重新物色个好驸马,让你能有个安定温暖的家。”
    听济王这么说,乐城非常感动,她眼泛泪光,轻轻地点点头。只是她没觉得自己的驸马不好,也没觉得好,毕竟在一起的时间太短,根本不知道他是好是坏。
    月色如水,一轮清辉透过窗棱,将黑暗的小屋照亮。夜深了,济王静静地躺在床榻上,床边的炭火已经黯淡,他透过床帐,望着窗棱外隐约的月光,回想自己这二十几年来的历程,不禁悲从中来。
    做为大唐骄傲的皇子,才貌双全,能文能武,又娶得如花美妻,温婉贤良,却为何落到如今这般境地?
    厄运是从自己拿到安禄山谋反的证据开始,被安禄山刺杀,李峒惨死。幸亏小枳拼死相救,自己才得以逃脱,之后辗转去了岭南。得知安禄山叛乱,虽力劝舅父出兵相助,但舅父畏敌如虎,借口路途遥远,不肯出兵。
    不得已只得自己带了些亲兵,一路招兵买马往北赶。得知睢阳被围,率兵前来解围,不想刚到梁郡,睢阳就城破,自己反而被围梁郡。幸亏邠王爷和陇西郡公率兵前来解围,又是小枳救自己一命。
    想想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如今非但保护不了母亲和妹妹,反而拖累这个妹妹照料自己。一想到母亲流落襄阳,妹妹晔儿惨死,妻儿至今不知下落,而如今自己却只能躺在这里养病,济王顿感万分愧疚,辗转难眠。
    年关将至,城里的粮却快吃完了,刘都尉急的连派军士去催粮,可是都是无功而返。战乱一起,到处都缺粮。刘都尉实在无法,只得来找济王殿下商议。
    济王在法因的调理下已经恢复了不少,能勉强在乐城的搀扶下在屋里走动走了。见刘都尉进来,乐城急忙招呼他坐下,给他端了一碗热水。刘都尉拜见过济王殿下后,说明来意。
    济王沉吟半晌说道:“去颖州应该可以调到粮食,颍州太守是陇西郡公的旧友,和我还算相熟,我这就给他修书一封,你带着去找他借粮。”刘都尉一听大喜,急忙备好纸笔,请济王殿下写信。
    刘都尉拿着济王的书信说道:“我去借粮,城内的布防就交给张都尉,殿下如有何指示,找张都尉就好。”说完对门外喊道:“驹琪,进来,见过济王殿下。”张都尉推门进来,给济王殿下行礼。
    济王看看张都尉,问了问他的经历,点点头说道:“不错,你下去吧,有事我会让人找你。”张都尉点头退下。
    “那在下这就出发去颍州了。”刘都尉也告退。
    乐城送刘都尉出来,嘱咐道:“天气寒冷,你要多穿些衣服,多带些人马,一路小心,快去快回。”
    “长公主殿下放心,我这就回去准备一下,稍后出发,希望能多借些粮食。城里近两千口人要吃饭,时值隆冬,种的麦子才出苗,要等初夏才能收。真是发愁啊!没想到守城比攻城还要难。”说完叹口气,告辞走了。
    看着刘都尉离去的背影,乐城不禁十分担心。她现在深知在隆冬走在荒野是多么危险和艰难,回想从陇州走到蒲州的那段经历,乐城实在没有勇气再去经历一次。
    法因师傅前来拜见,他对乐城说道:“贫僧今天来是跟公主辞行的,济王殿下的病情已经稳住了,我等还要继续南下,前往苏州。殿下的身体只能安心调养,有那些吐蕃红花,也许还能支撑个一年半载的,所以公主殿下还是尽快找到他的妻儿,若能见上一面,也算了了心愿。”
    乐城听法因这么说,心里十分难过,可是目前看来也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谢过法因师傅,让青蠡送他们出城。
    必须尽快找到梅姐姐,可是梅姐姐在哪里呢?一点消息都没有。乐城看着这个破落的小城,这实在不是个养病的好地方,不但缺医少药,连吃的都成问题,如何让皇兄休养呢?必须尽快离开这里,可是去哪里呢?是回长安?还是南下呢?乐城一时没了主意。
    自从刘都尉出走借粮后,乐城几乎每天都跑到城门口去看看,向来往的过客打听刘都尉的消息。她终日坐立不安,不时让张校尉派人去打听,也差人出去打听济王妃的消息,可是始终没有什么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
    上元节就要到了,可城里一点过节的气氛都没有。城里的人们都出来到处找吃的,家家户户都没有粮食了,恐慌的气氛弥漫着这个小城。
    乐城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纷飞的雪花,感到已经很久没过上元节了。槐香为了增加点节日气氛,剪了些窗花贴在窗纸上;又做了些菜饼,算是过节了。
    济王还是只能喝些粥,没有继续好转的迹象。相反,这几天下过雪后,似乎是着了凉,反而下不了床了。
    乐城将熬好的药端到济王床前,扶着济王坐起来喝药。济王显然越来越焦躁,他喘息着看着碗里的药,问道:“怎么这几天不见那个法因师傅了?是不是他也治不好我的病?”
    “皇兄快喝药吧。法因师傅还要南下,所以就告辞了。”乐城说道。
    济王放下药说道:“小枳,你实话告诉我,我这是什么病?是不是治不好了!”
    乐城看看济王,笑着说道:“皇兄还真是个急脾气,眼下这里缺医少药,加上天气寒冷,如何能这么快恢复?我已差人去打听梅姐姐的消息,一有消息,我就让梅姐姐来接你回长安。或者等你能走动了,我送你回长安。可眼下,你只能在这里安心养病,越着急就恢复的越慢。”
    济王听完叹口气,接过乐城递过来的药碗,把药喝了。
    其实乐城心里也是十分焦急,困在这个破旧的小城,既不能继续南下回余杭,也不能送皇兄回长安。她整日地站在破旧的城墙上看着远处荒草凄凄的官道,期盼着陇西郡公能派人来接回皇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