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81章 艰辛1

    然而和商队出发没多久,就遭遇流寇的截杀,商队的货物也被洗劫了大半。管家也被流寇所杀。剩下的人清点了剩余的货物,觉得再往前走实在危险,于是商量准备退回灵武,将货物在灵武卖掉再做打算。
    商队的一个伙计同乐城商量准备返回去灵武,乐城摇摇头,她现在只想送将军回老家,所以坚持要去蒲州。众人再三劝说,可是乐城坚持不去灵武,最后只好嘱咐她路上小心,商队返回去灵武了。
    没了商队的跟随,乐城只得独自继续前行。看着茫茫前路,乐城却毫无惧色,她坚信即便只有自己,也可以走到蒲州。
    初冬的寒风迎面吹来,山野间枯黄的树木没有一丝生气,走在寂静旷野上,只有寒风穿过枯树的声音。
    乐城坐在马车上,打开母亲留给她的路线图,按照静山法师的指引,首先要经过陇州,再去岐州,过了邠州,就可以到蒲州了。
    陇州和岐州是走过来的地方,轻车熟路,可是邠州是个什么地方?路好走吗?乐城一无所知。乐城收了图纸,快马加鞭地往前走,争取天黑前赶到安定郡。
    阳光明媚,路上一个人都没有,不过有山风陪伴,乐城倒还不感到寂寞。在安定郡休息一日,继续赶往陇州。
    过了陇州,就是大片的平原,只是天公不作美,刮起了大风,乌云密布,似乎是要下雪了。乐城加紧赶车往前走,寒风卷起黄土迎面扑来,使乐城都睁不开眼睛,一下子就吹得她灰头土脸的。
    过了岐州,再往东去,路上估计都是叛军了。能不能平安到达邠州,乐城心里没有底。茫茫前路,会遇到什么?如何才能平安的到达?看着路两边空旷的原野,一种恐惧的情绪开始蔓延开来。
    乐城不由得往车里缩了缩,但是母亲描述的江南令她无限向往,一定要回到江南,一定要亲眼看看母亲的江南,这个信念驱使她坚定的迈向前方。
    风渐渐地停了,天色十分阴暗,原野被低沉的乌云笼罩,十分压抑。远处光秃秃的树丛中有几处村舍,却看不到人影。乐城停下来喂马,自己也吃点干粮。山风在周围溜达着,警惕地看着四周。
    休息了片刻,乐城又匆匆赶路。零星的雪花随风飘落,一片一片地飞舞在空中。乐城兴奋地用手去接飞舞的雪花,看着它瞬间融化在手心。飞舞的雪花越来越密,渐渐遮住了周围的景物和前面的路途。
    大地变得白茫茫一片,天地间一片混沌。车轮压过雪地发出吱吱的声音,留下的车辙印很快又被大雪覆盖。路越来越难行,厚厚的积雪阻挡了前行的道路。
    乐城不得不下车,牵着黄骠马艰难地往前走。她想找一处人家歇脚,躲避这风雪,可是环顾四周,除了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乐城只得继续往前走。
    天色越来越暗,乐城非常焦急,如果天黑之前赶不到下一个集镇,就要在野外过夜了,这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即便没被冻死,也有可能被野兽吃掉。乐城只得狠下心,不停地抽打着黄骠马,让它快点赶路。
    顶着风雪艰难地前行,乐城此时才体会到静山法师所言不虚,冬季实在是不易出行的季节;屈大哥也说过的江湖的险恶,原来不光只是绿林大盗,还有恶劣的天气。
    乐城已经冻得全身僵硬,手都伸不开了,可是还是看不到客栈和村舍,此时她渐渐感到深深地恐惧和绝望。
    天已完全黑下来,周围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连路都看不见了。乐城已经不知该往哪里走,只能摸索着前进。连山风都感到害怕,紧贴着乐城的身边,不再乱跑。
    幽黑的苍穹之下,茫茫的旷野寂静无声,仿佛这世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恐惧油然而生。她忍不住对着空荡荡的远方大声喊道:“母亲——!姑姑——!”她声嘶力竭的反复喊着,泪水喷涌而出,直到再也喊不出来,却一点回响也没有。
    她跌坐在地上,无助的看着黑漆漆的四周,感到无比的绝望。夜依旧静谧黑暗,仿佛丝毫没有被感动;雪依旧在下,欲将一切掩埋。良久,她慢慢站起来,自己擦了擦已经风干的泪痕,拍了拍身上的积雪,又牵着马车继续前行。
    山风忽然吠叫起来,已经疲惫不堪的乐城抬头看去,隐约看到前面有一处房屋。乐城加紧步伐,来到屋子前。可是令她失望的是,这是一处废弃的房屋,根本无人居住。
    可是总能避避风雪,乐城赶紧将马车赶到屋里。乐城点燃火把,查看四周,居然欣喜地看到屋里有一堆柴火,她赶紧点燃篝火,开始烧水做饭。吃饱饭,她给黄骠马解开缰绳,拿出草料喂它,帮它扫去身上的雪水。
    忙活了一阵,乐城感到又累又困,给篝火填满柴火,自己爬到车上休息。其实乐城不敢睡,怕有野兽闯或者匪徒闯进来。
    看着山风卧在篝火旁边取暖边吃东西,她原本已经麻木的头脑开始一点点的复苏,恐惧也一点点的由心底发散,慢慢扩散开来。
    寒风从破败的窗户吹进来,乐城裹紧了大氅,这还是贵妃娘娘赐给她的。看着毛茸茸的大氅,她的眼泪大颗大颗的掉下来;封二,文晔姐姐,贵妃娘娘,将军,他们往日的容颜一一闪过脑海,如今却再也见不到了。
    篝火渐渐熄灭,寒冷的暗夜如鬼怪般向乐城包围过来。乐城困意浓重,已经意识模糊。朦胧中觉得似乎是母亲向她走来,拉着她回到了故乡江南,满目的桃花盛开,春意盎然;忽然又到了未央宫,又吃到贵妃娘娘赏赐的果子和点心,还有姑姑做的热乎乎的汤羹;仿佛又回到将军家的小院,吃到薛将军家的月饼,还有浏漓院的桃子;隐约看到封二走过来,笑嘻嘻的拿着一包包子向她招手,“西市的包子,趁热吃吧!”封二!封二是你吗!乐城兴奋的跑过去,却怎么也跑不到他跟前。
    山风的急促地吠叫使乐城猛然惊醒,黄骠马也大声打着嚏喷,乐城坐起来循声望去,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似乎是一只狼在抓挠柴门,乐城迅速跳起来,点燃篝火。借着篝火的光线,乐城看清门外确实是一只狼,它大概是饿极了,疯狂地挠着柴门,想要进来。
    乐城迅速拿起自己的连弩,上好箭,对准门口。柴门被饿狼推的剧烈摇晃,山风不停的吠叫,乐城紧张的手直抖;她拼命地告诫自己不要慌张,要冷静!她把车子推到门口,堵住柴门,这样门就不会被狼推倒。
    过了一会儿,外面的狼开始嚎叫,乐城开始担心这是在召唤狼群。记得屈大哥说过,狼发现食物时,会嚎叫来召唤同伴。如果来了一群狼就死定了,乐城果断地推开车子,打开柴门。
    看见那只狼在雪地里凶狠地盯着自己,乐城也直盯着狼,对视片刻,狼一下子扑了上来,乐城扣动连弩,狼嚎叫着倒在门口,乐城上前挥剑砍下去,杀死这只饿狼。
    血溅了一地,将白雪染红。乐城赶紧用雪把狼埋起来,怕其他动物闻到血腥味跑来。关好柴门,乐城气喘吁吁地靠在车上,休息片刻,她觉得不能再呆在这里,不知后面还会有什么东西跑来。
    透过破败的窗户,乐城看到外面的雪已经停了。一轮明月挂在当空,将外面照的通亮。隐约可以看到远处黑黝黝的山峦,白雪覆盖的大地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辉。乐城犹豫良久,还是收拾好车驾,走出屋子,踏上归程。
    借着明亮的月光,乐城看到自己清晰的身影倒映在雪地之上,黄骠马喷着热气前行,山风跟在身旁,周围是无边的黑暗和寂静。仰望浩瀚的星空,回望来时的路途,如今只剩独自一人,寂寞和恐惧无边无际的蔓延。
    我必须走下去,不管前路有多艰险,我都要履行自己的诺言—送将军回家。我一定要坚持走下去,一定要活着走到江南,那是母亲的故乡,有母亲在那里等着我回家。
    广寂星空,圆月之下,莽莽雪原,一人一马一车,矗立于天地之间,遥望苍茫大地,乐城目光寒冷而坚定,向东,向南!
    当天边泛起鱼肚白,乐城终于看到了一处村镇。她来到镇子里,找了一家客栈住下,经过一夜地折腾,她已经疲惫不堪,安顿好车马,匆匆吃过早饭,回到客房休息了。
    朦胧间,店家的叫门声惊醒了乐城,匆忙更衣后,乐城打开门,见外面已是天色将晚。店家上前说道:“这位小哥,麻烦把你的车换个地方停放,来了几位客官,看见你这车上停个棺材,说啥也不愿意,所以麻烦你换个地方停。”
    乐城一听十分气恼,问道:“你让我停哪里?我停车也是付过钱的。”店家为难地说道:“如果是一般客人,我就不麻烦小哥你了。只是这几位是军爷,脾气大,小的我实在是惹不起啊!”
    乐城来到院中,见几位校尉装扮的人正站在车旁叫嚷,见乐城过来,骂骂咧咧地嚷道:“这车是你的吗?赶紧拉走,弄个棺材放在院子里,晦气!”乐城上前说道:“我这车放在角落里,又不碍着各位,你让我放哪里去?”
    “小兔崽子,我叫你拉走就拉走,少他妈啰嗦!”一位校官嚷道。
    乐城气愤地说道:“亏你还是大唐的校尉,怎么如此无礼!”
    那校官一听乐城竟敢指责他,十分恼怒,上来就要打乐城;乐城一看急忙躲闪,店家在一旁急忙劝阻;谁知那人竟抽出腰刀,向乐城砍来。
    乐城躲过几招,转身一掌将那人打倒在地,上前夺过腰刀横在那人脖子上;其余几人愣了一下,急忙抽刀准备应战。乐城冷冷地说道:“敢过来我就杀了他!”
    几人愣在那里,其中一人示意收了腰刀,拱手说道:“少侠得罪了,我们哥几个就将就一下吧。”
    乐城将腰刀甩在那几人面前,转身准备回房,忽听后面有人问道:“少侠,请留步,敢问尊姓大名?”
    乐城转过身,见一位参军打扮的人走进院门,看着她;乐城冷冷地看着那人,握紧了腰间的鱼蛟剑。
    “少侠不要误会,我曾是薛业薛将军手下的一名校尉,追随薛将军数年。你腰间的那把剑我认得,是当年薛将军奇袭突厥主将大营,缴获的突厥王后佩剑—鱼蛟剑!这剑怎么会在你手里?你认识薛将军?”来人问道。
    原来是将军旧部,可乐城不敢大意,她不想任何人知道她现在拉的这个棺椁里就是薛将军。可是眼前的人居然认出了鱼蛟剑,那么必然认定她与将军有关,只得说道:“此剑是叔父留下的。”
    “那你叔父是何人?薛将军吗?”来人急切地问道。
    “不是,叔父韩成。”乐城说道。
    “韩将军,原来你是韩将军的侄子!”来人激动万分,急忙问道:“韩将军好吗?你见过薛将军吗?薛将军还好吗?”
    乐城低声说道:“叔父在阻击安禄山的叛军中战死,我没见过薛将军,听说将军已随新皇北上。”
    来人神色悲伤,他忽然踉跄地走到车旁,问道:“难道这就是韩将军的灵柩?”乐城只得点点头。
    来人扶灵痛哭,哭的十分伤心。乐城上前劝慰,来人边哭边诉说:“韩将军一直跟随薛将军征战,怎么就战死了呢?当年我还是军中一名副尉,跟随将军出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今怎么就被安禄山这个狗贼所败?”说到这里不禁捶胸顿足。
    其他几个校尉赶紧上前劝慰,纷纷给乐城道歉。乐城感谢一番,然后请他们进到店内吃饭。
    席间得知这个参军姓彭,他们奉命赶往邠州,加入郭太守的天德军,准备缴杀叛军,光复长安。乐城为他们敬酒,祝他们早日平叛。
    乐城对将军之前的事迹并不知晓,将军也从没跟她提起,只是从封二那里听了些,不禁向这个彭参军打听将军以往的战绩。彭参军几碗酒下肚,话匣子打开,讲述薛将军的往事。
    “我曾在薛将军手下效力,那是我从军以来最骄傲的一段时光。想当年,我随薛将军初到陇右,正碰上突厥来袭,一路斩杀我几员大将,眼看就要杀到凉州,辛帅颇为焦急!就在这危及时刻,薛将军主动请命,率军截杀突厥主力,枪挑突厥主将阿史那和利,深入沙漠数日追击突厥大军,全歼来犯之敌。薛将军一战成名,在当时那是广为流传,震慑突厥数年不敢来犯。”众人纷纷叫好,赞叹薛将军威武。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次追击突厥残部,我们在大漠中走了一天,疲惫不堪。落日黄昏,残阳如血,猛然间看见薛将军策马提枪于茫茫荒漠中,大风掀动他的斗篷翻飞在空中,就仿佛天神降临人间。”彭参军说道。
    那彭参军喝口酒继续说道:“薛将军不但勇猛,学识也一流,据说当年辛帅呈给圣上的战报,都是薛将军主笔,深得圣上赞赏;不但有学识,薛将军长相那也是百里挑一,玉树临风,英姿飒爽;当年薛将军金甲红袍,银枪白马,纵横沙场,牵动了多少女子的情怀,惹得回纥的公主都亲自登门求亲……”
    乐城听了眼含热泪,颇为感慨;难怪师傅非将军不嫁,想必但凡当年见过将军英姿的女子,恐怕都难以忘怀。如今,将军虽已不在人世,但世间仍有将军的传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