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34章 筹备

    济王要大婚了,钟娘娘自然是开心,忙着为儿子大婚准备各项繁琐的事物。比起在宫中无所事事的发霉般的日子,为儿子操办婚事自然让钟娘娘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其中,事无巨细地张罗着各项事物。
    乐城这几天也在凤阳阁里翻箱倒柜,绞尽脑汁的翻弄她所有的宝贝,认真地准备她的大礼,这是她第一次准备以自己的名义正式的送出的礼物,所以显得格外用心。
    只有文晔公主安静地坐在自己的房中发呆;从今往后,疼爱她的皇兄就要成家立业,她的皇兄怎么就成为别人的夫君?往日的温馨不再,这种转变令文晔一时难以接受。
    宫里的秋海棠盛开了,乐城和青蠡欣喜地采了一大捧,准备带给浏漓院的姐姐们。三姐和四姐送给她很多精美的配饰,乐城送给她们珠宝姐姐们又不肯收,只得先送些花了。
    刚准备上车,荷月匆忙赶来,递给乐城一封信,嘱咐是钟娘娘给济王的,让她务必尽快送给济王,乐城装好信,匆匆和青蠡出宫了。
    济王一早起来用完早膳,正在写奏报,忽然听到隔壁院子人声嘈杂,不由得抬起头,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不一会儿李峒来报,说是隔壁哥帅府好像正在喊抓贼。济王笑起来,说道:“哦?哥帅府有贼?真是奇闻呢。”
    两人正说着,外面小厮进来报:“哥帅府管家来报,说有贼从他们府里进到济王府了。”
    济王站起来走到正厅门前,哥帅府管家向济王通报了情况。李峒上前谢过哥府管家,吩咐家丁赶紧搜查院落。
    打发走了哥帅府的人,济王转身往后院走去。李峒跟着后面说道:“他们眼花了吧,什么人敢在哥帅府和我们济王府偷盗,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人家也是好意,还是仔细搜查一下吧。”济王说道。
    “是!”李峒说完转身招呼府兵去了。
    济王刚走到后庭院,侧目就看见乐城和青蠡在回廊里闪过,于是叫道:“小枳!”乐城停下来,回头看着济王。
    “你过来!”济王说道。乐城走过来,给济王行礼。
    “你怎么进来的?”济王问道。
    乐城不由得心虚,犹豫了一下回答:“走进来的呀!”
    济王忽然上前一步,一把抓住乐城的腰带,把她倒提起来,抓住她的靴子看了看,然后把她放下,冷笑着说道:“老实说,怎么进来的?!”
    乐城低着头,小声回道:“从墙那边翻过来的。”
    “从哪里翻进来的?”济王问道。
    “哥帅府那边。”乐城说着指指花墙那边。
    “好好的路为什么不走?好好的门为什么进?”济王厉声问道。
    “近。”乐城低声回答。
    济王忍住脸上掠过的一丝笑意,继续说道:“我想你的姑姑应该教过你怎么走路,尤其是怎么拜访别人的府邸,可你怎么还是这样没规矩,今天惊扰了哥帅府,我必须给你点教训!来人!给我打她十板子!”说完独自走进后厅。
    家丁过来将乐城和青蠡带到院中,准备打板子。乐城蒙了,她没想到济王会真的打她板子,紧张地看看青蠡,可青蠡已经被家丁捉着放倒在长凳上了。
    李峒来到后厅,端过来一杯茶递给济王,这是老规矩,看看济王是不是真的要打。济王冲他一使眼色,说道:“你别管我了,出去看看啊?”济王接过茶说道。
    李峒会心一笑,他赶紧转身走出来,见家丁正拿着板子过来,佯装赶紧上前拦住,对乐城说道:“小公主,赶紧去给殿下认个错,说下次再不敢了,一定走正门进!”
    看来济王真的要打她,虽说在浏漓院也挨过不少打,但看着济王府家丁手里硕大的板子还是直发怵。见李峒过来解围,赶紧一个劲儿点头称是,李峒把她拉起来,走进厅里给济王认错。
    济王沉着脸说道:“知道错了就好,不过我还是要给你个教训,你可以免了,那个小内监不行,他没拦你,还跟着你一起翻,知错犯错,必须惩处!”
    结果,青蠡被打了板子。乐城在一旁看着拼命地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她就是这样,自己挨打可以忍着,但却见不得其他人代她受罚。
    虽然是军旅出身,见惯杀伐,但济王一看到这个年幼的妹妹努力忍着泪水的样子,还是不由得心软了,于是朝李峒使个眼色,放了青蠡。
    然后对乐城说道:“好了,还没罚你呢,哭什么?”看乐城扭过头去悄悄擦着眼泪,济王继续说道:“今天给的惩戒,是告诉你以后不要这么没规矩!别忘了,你是公主,是我大唐皇室的一员,这样翻墙爬院的成何体统?尤其是惊扰了哥帅府,实在不像话!”
    乐城低头不语,济王拉过来给她擦去泪水,理了理凌乱的头发,问道:“怎么,觉得委屈了?”乐城摇摇头。
    济王的手指轻柔又温暖的在她的脸颊上滑动,使乐城感到非常的温馨,她很渴望能象姐姐那样可以扑到济王的怀里撒个娇,或者趴在他的背上摇啊摇;凝视他温暖如春的笑容,感受他兄长般的关怀;可是乐城深深地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她只能这么倔强地站着,等着济王发话。
    济王看着乐城呆在那里,没有丝毫女孩子该有的耍赖撒娇的举动,不禁苦笑一下,只得自己下台阶,问道:“那你告诉我你今天来是做什么?”乐城这才忽然想起来济王府的目的,赶紧掏出钟娘娘的信递给济王。
    济王接过信,展开一看,原来是母亲列的采买单子,笑了一下,谢过乐城,让她先回去了。
    李峒吩咐手下李校尉送乐城回浏漓院,出了济王府,乐城扶着青蠡上了车,李校尉坐在前面赶车回去。
    走过永兴街,对面有人招呼李校尉,李校尉下车跟来人见礼后问道:“王将军,好久不见,这次是从扬州过来的吗?”
    那位王将军拱手说道:“是啊!昨天刚到京城,今天要把押运的税金护送到户部。济王殿下马上大婚了,苏都护命在下特意在下在扬州采买了批上等丝绸,改日必登门给济王殿下送去!”说完和李校尉告辞走了。
    青蠡一听是扬州过来的将军,不禁盯着那位王将军看了许久,心想也许能从这人身上打听点线索。
    中秋过后,济王大婚的日子已经定下来,是在腊月初十;济王妃选定的正是徐国公萧嵩的外孙女殷梅香。这些天,钟娘娘忙着选定聘礼,核定礼单,一时间忙的团团转。
    乐城也被叫去当差,随着钟娘娘到济王府,帮着收拾王府。乐城被这喜庆的气氛感染,兴奋的在济王府里窜来窜去,帮着传递钟娘娘的旨意,或者替娘娘接待前来贺喜的嘉宾,清点礼单。
    这天下午,乐城刚送走裴府的客人,又来报太子殿下到了,济王还在里面接待陇西郡公,她急忙进去回禀。
    济王让她赶紧先引太子入府,他随后就到。懒得走那长长的回廊,乐城直接跃过花墙,准备到正门引太子进府。
    谁知她刚落地,一把利剑横过来,把乐城吓了一跳,急忙闪身躲避。
    “什么人?竟敢在济王府撒野?”随着一声厉吓,一位将军模样的人正怒目看着她。
    乐城楞了一下,看着来人似乎眼熟,惊魂未定的问道:“你,你是什么人?敢在济王府拔剑?”
    “我乃太子随护——羽林中郎将高翔!你是何人?”来人高声问道。
    乐城松了口气,拍着胸回道:“吓死我了,太子殿下呢?我是来接太子殿下的。”
    正说着,太子已经走进来,乐城急忙行礼,说道:“参加太子殿下,济王殿下正在里面接待陇西郡公,马上就过来迎接太子殿下。”
    太子一笑,说道:“小枳啊!你也来了,怎么今天没去浏漓院?”
    高翔见太子殿下认得此人,急忙收了剑,跟在太子身后。
    “娘娘要我过来帮忙,这几天就不去了。太子殿下请!”乐城回答。
    太子摸了摸乐城的脑袋,笑着说道:“小家伙,不是跟你说过了,叫我皇兄就好了,叫什么殿下,李环实在没人用了吗?连你这个小丫头都用上了。”太子笑着拉着乐城走进正厅。
    见济王和陇西郡公已经出来迎接,乐城转身退出。
    刚迈出大门,却见高翔上前施礼说道:“请公主殿下见谅,恕在下刚才失礼了。”
    乐城笑了笑:说道:“高朗将好身手!上次春猎在林子多亏你相救,回来还没谢过你呢。”
    高翔仔细看了看乐城,忽然认出来,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哦,公主殿下都长的变样了,我竟没认出来,刚才猛地见有人翻墙而下,就急忙抽剑护卫,还请公主殿下见谅。”
    乐城不好意思地捂着嘴笑起来,高翔忽然觉得自己提起公主翻墙甚为不妥,也尴尬地笑起来,说道:“在下失礼了!”
    乐城看着高翔问道:“将军剑法不错,不知可否赐教?”看着高翔吃惊的眼神,乐城忽然想起姑姑和母亲再三嘱咐她不能让陌生人知道她练剑,急忙改口说道:“开玩笑呢,我跟公孙师傅学的是舞剑。”乐城比划着说道。
    高翔笑起来,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个小公主真是顽皮可爱。
    这时小厮又来报扬州王都尉到,官家领着王都尉进来到偏厅等候。乐城急忙告辞告辞高翔,去给钟娘娘禀报。
    青蠡站在廊下看着这位王都护坐在偏厅东张西望,于是走进去,给这位王将军斟了杯茶,递给王都尉。王都尉接过茶道谢,青蠡说道:“王将军有什么需要侍候的尽管吩咐。”王都尉点点头。
    “王将军是扬州来的?”青蠡问道。王都尉点点头。
    “那王将军一直负责押送物品来长安吗?”青蠡问道。听这个小太监这么问,王都尉警觉地看看他,不再理会青蠡。
    这时乐城跑进来,领着王都尉到后院拜见钟娘娘。
    午后,钟娘娘单独召见青蠡,严厉地质问他为何要问王将军那些问题。青蠡只得讲出实情,说只是想查出当年杀害自己爹娘的凶手。
    钟娘娘听后冷冷地说道:“你即入了宫,就当紧守本分。再让我知道你打听不该打听的事,当心连你的姑姑都一起处罚!”青蠡急忙认错,谢过娘娘出来。
    “这是谁指派给小枳的,这么个不靠谱的小太监在小枳身边,真是让人操心,回头把他姑姑叫来,我要问问才放心。”钟娘娘说道。荷月在一旁答应回宫就去找德阳姑姑过来。
    “先去把槐香叫来问问。”钟娘娘说道。
    槐香听后大惊,急忙称自己不知青蠡还有这事,只是德阳姑姑托付,就答应留在身边,回去一定严加管束。钟娘娘听完,觉得槐香毕竟是贵妃娘娘那边的人,自己不好惩处,便放槐香回去了。
    夜晚,槐香趁着大家都睡下,来到青蠡的屋子严厉责问青蠡,要把他交还德阳姑姑。青蠡跪求道:“姑姑,请不要把我赶回去,以后再不敢了。”
    槐香不放心,仔细询问了青蠡事情的前因后果,竟发现青蠡爹娘的被杀和自己父兄被革职有着必然联系。时间、地点都基本吻合,押运的也是军饷,父兄也是因此事被指控贪污军饷而革职。
    槐香心潮澎湃,她的目的和青蠡是一致的,一定要查出到底是谁杀了青蠡爹娘,到底是谁诬陷自己父兄,这应该是同一个人所为。
    槐香看看青蠡,嘱咐他日后不可鲁莽,凡事必先请示自己才能行事,否则定将他交回给德阳姑姑处置!青蠡赶紧点头称是。
    济王府逐步修缮装点起来,看上去比之前华丽许多,只是济王对母亲选定的幔帐如此花哨,实在接受不了,尽管母亲一再催促,却迟迟不肯让人挂上。
    文晔在一旁笑着说道:“皇兄定是嫌这幔帐过于花哨,但又不好跟母亲讲,才这般拖延。”
    济王苦笑一下,看看文晔说道:“还是晔儿知我心思,可是现在也没合适的替换,不行到时候就将就用吧。”
    乐城在一旁忽然想起四姐善于此道,急忙回到浏漓院找四姐帮忙。四姐听完,暗自欢喜,她早就想通过这个小师妹来向皇族贵戚们展示自己的手艺,以便于将来在京城行事。
    济王殿下是圣上钟爱的皇子,大婚之时皇亲贵族必然悉数到场,正是展示自己手艺的好机会;而且眼下自己正缺钱,揽了这个活可以挣一笔酬金,也顺便讨好了小公主和济王殿下。于是四姐二话不说,即刻起身跟着乐城前往济王府。
    在济王府走了一遭,四姐心里已经有了底,开始筹措制作幔帐。她首先用猩红绸缎编扎了一对儿花球,嵌上明黄的花芯,让乐城先给济王府送去,以此探查一下济王殿下的喜好。
    钟娘娘看了花球甚是喜爱,于是召见四娘,听了四娘对济王府的布置方案,钟娘娘甚为满意,立刻下了订金要四娘务必赶在冬月初完成。
    济王回京后一直忙于朝中之事,起早贪黑的,大婚之事全交由母亲负责,甚少过问。
    这天好不容易得了空闲,于是在府内到处看看。没想到竟是满园的海棠和月桂,正厅里也是放满了牡丹和百合,这令他实在是眼花缭乱,但鉴于母亲辛苦操持,也只好苦笑一下。
    走到书房,见陈妈妈正指挥着小厮们挂幔帐。不禁被这幔帐吸引,浅褐色的底子,用金线织着些暗纹,仔细一看竟是小篆的诗经文字,十分雅致。
    窗前已挂上细竹编制的挂帘,在阳光下显出稀疏的花纹,典雅舒适;尤其是桌几前的一副屏风,半透的丝质面上用白丝勾勒的一组王羲之的《兰亭序》,素雅别致,这令济王极为赞赏,不禁问道:“这也是母亲订做的?”
    陈妈妈回道:“这是小公主请人做的。”
    “小枳?”济王吃惊地问道。
    陈妈妈点头称是,回道:“听说是小公主找浏漓院的人制作的。还有正厅前的那两个花球,还有其他的幔帐和帘布,还没做完送过来。”
    济王点点头,仔细环顾了一下书房,没想到浏漓院里竟有这等人才,制作的幔帐如此雅致,颇合自己的心意,这改变了他以前对浏漓院的认知。
    院子里嘈杂起来,济王隔着窗子看到乐城拉着文晔欢快地走进来,新奇地到处指指点点。济王来到正厅,见侍女们将一个箱子抬到正厅,乐城正从里面拿出一件件小挂饰展示,周围的人都惊呼漂亮。
    见济王走进来,文晔拿着两个挂饰走到他面前,娇嗔地说道:“皇兄,这个真漂亮,我要拿几件回去。”
    “好,你随便拿,喜欢拿多少就拿多少。”济王疼爱地说道。看乐城站在一旁,济王问道:“小枳,这些都是你找人做的?”乐城腼腆地点点头。济王看着这些精美的挂饰,对乐城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怜爱和欣赏。
    乐城终于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贺礼——一条金玉镶嵌的牛皮腰带,这是她变卖了很多首饰才凑足了订金在光德行定做的。济王接过来看了看,表现的十分喜爱,收下谢过乐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