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城青蠡》第23章 伤情

    眼看着到了腊月,宫里所有的人都忙碌着准备迎接新年,蓬莱殿里更是冷清,都跑到梨园排练,为新年晚宴的歌舞做准备。贵妃娘娘特意差人嘱咐公孙大娘加紧排练,准备邀请浏漓院的人新年到宫里献艺。
    乐城这两天被七姐领着反复练习新舞《西江月》,一刻都不得闲。连去锦庐送药的时间都没有,只得槐香代劳,这倒使薛夫人高兴起来,拉着槐香聊家常或者逛街买年货。
    槐香也乐得奉陪,总比呆坐在浏漓院强。只是薛业有些失落,年结时兵部没什么事,闲在家里养病带孩子。
    这天下着大雪,可薛夫人一点也不闲着,又拉着槐香上街采购。在西市的一家绸缎庄买好了绸缎,薛夫人又跑到另一家叫广陵坊的店里去订做衣服。
    槐香跟着薛夫人走进这家店铺,伙计早就认得薛夫人,赶紧迎上来,将薛夫人请到里间。
    槐香在大堂等着,见店里摆放着精致的乌木桌椅,花墙上摆放着扬州的漆器,这吸引了槐香驻足查看。她仔细地看着这些漆器,确认是产自扬州。
    槐香觉得这也许就是她要寻找的店铺,她环顾四周,只有一个小伙计在柜台里。槐香继续查看这个店铺,忽然注意到东边的墙壁上插着一只团扇,上绣几朵绽放的金菊。
    这令槐香万分激动,这只团扇正是自己当年送给那位故人的;她转身冲到柜台前,小声问伙计可否认识赵希晖;伙计惊讶地看看槐香,请她稍等,随后进到后院。
    少顷,伙计将槐香请到楼上。门帘挑起,一个青年公子急步走进来。槐香回头一看,正是自己找了许久的故人—赵希晖!
    那人一见槐香,愣了片刻,随后上前一把将槐香揽进怀里,激动地说道:“阿香!真的是你吗?你终于可以出宫了!”
    槐香急忙示意他小声点,不要惊动了薛夫人。这时,她不得不暂压激动的心情,简单地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赵希晖一听槐香现在可以出宫走动,不禁万分欣喜,说道:“阿香,终于等到你了,看来这些年我没白费功夫!”
    槐香嘱咐赵希晖只能自己有空来找他,他千万不能去找自己!若是让人发现她出宫私会,就死定了!赵希晖急忙点头,发誓自己不会主动去找槐香。
    忽听听见楼下的薛夫人在唤自己,槐香急忙平敷了一下心情,告辞了赵希晖,下楼找薛夫人去了。
    二娘最近总是和张乐师在一起排演新曲,直到深夜都不休息。为了到宫里的出演,她还特意找了京城最出名的宣阳绸缎坊花重金赶制舞衣,到西市的光德行定制头饰和衣饰。
    七娘十分不解,即便是到宫里演出,应该上心一些,但也不至于这么心重,几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定制行头,就为了一次出演?而且还特意谱新曲,编新舞,独自排演。于是忍不住询问二娘究竟是为何?
    二娘只是漠然的将一杯烧酒一饮而尽,缓缓说道:“钱于我而言,不过是身外之物。若我只是想挣钱,随便陪几个客就能挣来,只是这样的日子总有个尽头。我不想再过这么浑浑噩噩的日子,趁着容颜还算娇好,盛开一次,也就不算辜负了自己。”
    “小枳不是告诉你,那个屈蔚只是出去避祸,过半年不就回来找你吗?”七娘直接问道。
    “你相信吗?他们这种人我见多了,风流才子!自持有才,处处风流!如果他真的在意我,定会亲自来相告,并留下信物。”二娘恨恨的说道。
    七娘半天没说话,饮完一杯酒,缓缓说道:“象我们这样的舞姬,还是不要想的太多,若有人怜惜,就给人做个妾就好了,将来有个一儿半女,也就算有靠了。”
    “你真以为你能给那个魏将军做妾?他的家门我看你是难进。就像薛业一样,他们那样的人家是绝对不会允许我们这样的舞姬进门的!师傅苦苦等了这么久,那个薛业可曾有半分要娶她的意思?”二娘冷冷的说道。
    七娘放下酒杯,慢慢站起来,遥望窗外暗沉沉的天空,深深地叹口气。
    公孙师傅这几天虽然忙的不可开交,但也似乎也注意到二娘的异常举动。这天趁着空挡,公孙师傅叫来二娘问道:“珍儿,你的新曲练得的如何?”
    “已经差不多了,保证到时不会出差错。”二娘淡淡地回答。
    “好!”公孙师傅说道,慢慢饮了一杯茶,凝视二娘许久,又问道:“你如此重视这次的出演,究竟意欲何为?”
    “师傅何有此问?”二娘反问道。
    “你知道我问的是什么?不过,我劝你还是不要动这个念头了。即便那个屈公子辜负了你的一片情谊,你也不必如此孤注一掷!本来,象我们这样的人就不该动什么真情,到头来伤的是自己。”公孙师傅淡淡的说道。
    “难道我们这样的人就不配拥有爱情?难道我们只能是那些看客的玩意?我偏不认命,我就是要搏一搏!”二娘激动地说道。
    “可你这番心思怕不是为了得到爱情吧。”公孙师傅冷冷地说道。
    二娘冷笑了一下,沉吟片刻说道:“什么都瞒不过师傅。的确,这一次我是彻底死心了,世间再也没有屈公子那般的人物了,他若不肯娶我,我便不再心许任何人!既然得不到爱情,那我就要至高无上的荣耀!难道师傅你就没想过要和贵妃娘娘一样拥有这至高无上的地位?”二娘坚定地说道。
    公孙大娘撇了一眼二娘,缓缓说道:“跟我这么久,一点都没长进。不错,在人们眼中,贵妃娘娘是拥有常人难以启及的地位和荣耀!可说白了,其实也不过是圣上的宠物。音律舞艺,要么愉人,要么悦己,最重要的是不忘本心。你若借此想谋得不该有的,那我劝你要当心了,因为至尊地位只能容一人享有,在谋取这份荣耀的路上,那是常人看不到的残酷无情和血迹斑斑,你做好准备了吗?我劝你还是好自为之吧。”
    二娘冷笑一声,接着说道:“师傅这么说我就不懂了,什么叫谋取不该有的?那汉代的赵飞燕不也是舞姬出身,照样可以入列后位;当朝武媚娘也是一般人家出身,更是坐得帝位!事在人为,你若不想,不去谋取,怎么知道自己就不是下一个赵飞燕、武媚娘?!”
    听了二娘这番宏论,着实让公孙师傅惊的瞪大了眼睛,仿佛眼前站着的完全是个陌生人,半晌,才喃喃的说:“珍儿好大的志向,师傅真是自愧不如了!”
    二娘默然一笑:“自古帝王多薄情,昨日他可以宠幸贞顺皇后,今日他就把杨玉环捧上天,明日谁又知道他不会移情别恋,看上珍儿呢?”说着她回头冷笑着看着公孙大娘。
    “你这话在我这里说说就罢了,出去可千万别乱说,尤其是在小枳面前,她现在可是贵妃娘娘名下的女儿,你要当心了。”公孙走近二娘严肃的警告道。
    二娘看看师傅,微微一笑,说道:“师傅放心,我自当没那么傻。只要师傅不卖我,我定无忧。”二娘忽然跪在公孙师傅面前,说道:“我若成功,定不忘师傅栽培的恩情,必请圣上将你赐婚于薛将军。若不成功,也绝不连累师傅。”
    公孙师傅抬头瞟了一眼二娘,缓缓说道:“我的事就不劳珍儿你操心了,你既然铁了心,我也无话可说,自求多福吧。”说完,继续低头品茗。二娘给师傅深深叩头施礼,转身离去。
    公孙看着二娘的背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扭过头遥望窗外那阴云密布的天空,慢慢的眯起眼睛。
    几声轻轻的扣门声惊断了公孙师傅的思绪,她淡淡的说道:“进来!”薛业提着一只柳条篮子走进来。公孙大娘赶紧起身迎上去,惊喜地问道:“兄长,你怎么来了?”
    “马上过年了,老家的人过来带些家里的吃食,我给你送过来一些尝尝。”薛业说着将篮子放下,然后将篮子里的东西逐一拿出来,说道:“都是家里自己做的:菖蒲酒、太谷饼、杏干、柿子醋、还有些核桃红枣。不知道你还习惯吃不?”
    “当然喜欢,走到哪里都喜欢吃这些东西。”公孙大娘说着拿起一枚枣子津津有味品尝起来。
    薛业坐在一旁笑着说道:“喜欢就好,我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稀罕礼物,只能拿这些家里的土产给你尝尝。”
    公孙含笑看着薛业,娇羞地说道:“只要是兄长送的,我都喜欢。”
    薛业有些尴尬的搓着手,说道:“快过年了,祺妹孤身一人在京城,若是除夕没什么事,不如到我这边一起吃年饭;虽说做的都是些粗茶淡饭,却也人多热闹。家父和母亲也会过来,他们得知你还安好,都很欣慰。”
    “哦!伯父伯母也要来京城了,那到时我一定过去拜访。只是这锦庐有些狭小,应该不够住,我在光禄街那边还有一套大宅,不如你们搬到那里。”公孙师傅说道。
    “不用麻烦你了,今天我过来还有件事,就是辛帅念我有沉珂,不易再镇守边关,所以上书圣上,留我在兵部长期供职了。”薛业说道。
    “那好啊!这样兄长就可以长留京城了。”公孙高兴的打断薛业说道。
    薛业笑了一下,略微犹豫了片刻,继续说道:“所以青妹就在永平街买下一个宅子,虽说不大,但一家人住也是够了。今天来也是多谢你关照这么久。”
    公孙大娘听完,顿时脸色阴郁,沉默不语。薛业继续说道:“其实也不算太远,你有空就过来坐坐吧,我在兵部也没有太多事情,现在真的是闲下来了。”
    “年前就要搬走吗?”公孙低着头问道。
    “哎!现成的宅院,也不用怎么收拾,搬进去再说吧。”薛业答道。
    公孙抬起头,久久凝视着薛业,看的薛业很不自在,扭过头拨弄一下旁边的摆件。等他再回头时,却看见公孙已是泪流满面,不禁大惊,赶紧掏出面巾帮公孙拭去泪水,安慰道:“祺妹,你这是怎么了?不过搬个地方,我还在京城啊!你若想来,过来便好了。”
    “兄长何必自欺欺人,你的宅邸,岂是我这样的人随便能去的?虽同在京城,又跟远在天涯有何区别?”公孙说着,上前一把搂住薛业,说道:“兄长,你尽是这样狠心;如今我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好不容易找到你,你却拒我于千里之外,今后竟连看看你都成奢望。”
    “祺妹!何必执念?你这个样子,你以为我心里好受?”薛业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走了几步,接着说道:“你如同我的亲妹妹,我当然希望你有个好的归宿,能嫁个好人家,生儿育女,过上普通女人的日子。京城里这么多青年才俊,你如何非要钟情于我?且不说我如今体弱多病,青妹也容不下你,我就算冒天下之大不违娶了你,你又如何能过上好日子?”
    “我不在乎,只要能在你身边,每天能看着你、侍奉你,我什么都不在乎!”公孙哭道。薛业无奈的坐下来,看着公孙大娘,良久不语。
    “韩大叔,你怎么在这里?”乐城从练功房出来看见韩成站在院子里,好奇的问道。
    “哦,见过公主殿下,我跟将军过来的。”韩成回道。
    “哦?将军过来了,我去看看。”乐城兴奋的准备往师傅屋里走,却被韩成一把拉住,故意说道:“你眼里只有将军啊,最近都不见你练剑,来,让我试试你有进步没有?”说完抽出宝剑跟乐城对练起来。
    “好了,祺妹,你别哭了,今后你若有事,尽管告知我就好了。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去了,你多保重。”说完,薛业起身准备离去,却被公孙从后面抱住,“兄长!再多坐一会儿吧,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薛业转过身,轻轻将公孙拥入怀中,缓缓说道:“祺妹,我知道,你这些年受了很多苦,如今你孤身一人,若有需要,我当然还会向当年一样照顾你。只是我还是你的兄长,希望你早些嫁个好人家,能有个自己的家,这样我也放心。”
    公孙大娘慢慢松开手,凄惨的笑了笑,说道:“兄长放心,祺妹明白了,再不会让兄长烦心。”说完慢慢退后,转身进入内房。薛业久久凝视着公孙大娘的背影,深深地叹口气,转身回去了。
    薛业低着头匆匆回去,韩成急忙示意乐城停下来,跟着薛业后面回去了。乐城奇怪地站在原地,纳闷将军今天怎么都没理她。
    这时槐香兴冲冲地走进来,乐城问道:“看来姑姑今天逛的特别高兴,都买了什么好东西?”
    槐香一听乐城这么问,吓了一跳,看了乐城一眼,笑着说道:“今天跟薛夫人出去,看到一家新的丝绸店,都是新的款式,哪天也给你买些回来,好不好?”
    乐城一听,十分不感兴趣地说道:“我当啥好玩的呢,姑姑看着好就行。”说完转身去找青蠡去玩了。槐香微微一笑,进屋里去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