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雎姜成》第109章 经略辽东

    ——陛下……要夺我的兵权吗……还要剪除我的羽翼……把尽欢调离洛阳……
    顾雎也是微微一惊。
    ——看来到蕴这些年打下来的战绩……并没有让姜望对他改观不少啊……反而是想把他国之柱石的地位……给抹消掉呢……
    ……
    顾雎眼角的余光瞥向姜成,姜成和她对视了一眼。
    ——殿下……你知道怎么做的……你要是做陛下的人……
    “陛下,”姜成看向姜望,正色道,“我……为何不能继续担任辽东都护使?”
    姜望皱着眉头,没有说话,姜荣也抬起头来,错愕地看着自己这个最小的弟弟。
    姜成站了起来,指着自己,说道:“陛下,我离开洛阳,得有三年了,这三年里,我为陛下的边疆,出生入死,杀死乌丸两个亲王,匈奴一个亲王,保护收编流民三十万人,抢夺牛羊马匹一百万头,在辽东平原发展生产,一共歼灭了十万乌丸士兵,七万匈奴士兵,开拓疆土百余里,让乌丸人闻风丧胆,而我自己……”
    姜成说着,撕开自己的衣服,指着右肩上的一处伤疤,说道:“陛下,这是我第一次在战场上受的伤,还有这里……”姜成指着肋骨下的一处,说道:“曾经有个箭头卡在这里,我为了追击敌人,三天没有取出来……得了破伤风……在军营里躺得只剩一口气的时候,敌人来犯……我还要披甲迎敌……”
    “还有这……”姜成指着心脏处,说道,“陛下,我这里中过一枪,那是在我去年击退匈奴和乌丸联军的时候,我的部下只剩下了两千多人,被五万匈奴乌丸联军包围……我为什么被包围……因为我甘愿去当诱饵,把乌丸和匈奴的军队引进包围圈,一并歼之!”
    “陛下!”姜成微微发抖着,噙着眼泪,说道,“我为了陛下的江山付出了这么多,陛下……大哥是你的儿子……我就不是了吗?”
    姜望看着姜成,喘着气皱着眉头看着这个儿子,他不再那么地唯唯诺诺,他比以前强硬了许多,而且……他也是自己的儿子……
    姜成闭上眼睛,两行清泪流了下来,半跪在地上行了个军礼,低头说道:“如果陛下觉得……许侯大人能做得比我好的话,那就请陛下将辽东都护使的职务交给许侯大人吧……从此……六郎不再过问辽东军务!”
    姜望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四人沉默着,而周围的宫女太监们更是吓得大气也不敢出。
    良久,姜望不知道对谁点点头,说道:“六郎,坐回去吧,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吧,这个位置,是你应得的,真不该让你寒心……”
    “喏……”
    姜成穿好衣服,坐回到位子上。
    姜望叹了口气,手指敲打着扶手,说道:“今日发现宫里的五个宫人私自出奔……虽然这五个宫人都已经伏法了,但是朕也觉得,朕有好些日子没有怎么管理过后宫了……”
    姜望笑了笑,继续说道:“哈哈哈……这事暂且不说了,朕今日叫六郎,还有许侯来,只是想单纯地见见你们,你们都还年轻,等到朕宾天之后,你们两个,可就是大魏的顶梁柱了……”
    姜荣听着这话,颇有些黯然。
    姜望瞟了一眼姜荣,好像很漫不经心地说道:“以后,你们两个,可要好好地辅佐太子,知道吗?”
    姜荣听了这话,猛地抬起头来,看向姜望。
    姜成和顾雎,也微微一惊,明白里姜望的意思,
    ——姜望是要……已经日薄西山的太子党和新生的燕王党联合!去对抗如日中天的楚王党!
    顾雎悄悄地看向姜成,姜成和顾雎对视着,明白了对方眼中的意思。
    ——三年前的党争案……该翻案了……
    姜成和顾雎两人跪了下来,抱拳说道:
    “臣等,定不负陛下重望!”
    姜望抬手说道:“都请起吧。”
    “谢陛下。”
    姜成和顾雎两人站了起来。
    姜荣也是有些激动地站了起来,看向姜成和顾雎,一时说不出话来。
    姜望笑道:“太子虽年长,却不才,以后劳烦二位多多费心了。”
    姜荣也是有些激动地对姜成说道:“六弟……大哥不德……以后多多担待了……”
    “臣等,必竭肱骨之力,尽忠贞之节。”
    ……
    出了养心殿,太子让自己的车驾先行回东宫了,和姜成顾雎两人一边走,一边说话。
    姜荣恍若隔世般,看着天上的太阳,说道:“六弟啊……这没想到……”
    “想到什么?大哥?”姜成问道。
    “你变了这么多……”姜荣看向姜成,轻轻笑道,“不单单是样貌,还有脾气……以前你可不敢……那样子和陛下说话的。”
    “哈……”姜成看向地面,苦涩地笑笑,说道,“陛下生来不喜欢我……还把封我喂燕王,当做是对我莫大的奖赏……眼下陛下虽然不想夺我兵权了……可是还是想分裂我……”
    说着,姜成停下了脚步,姜荣和顾雎向前走了几步,停了下来,转过身来,看着他。
    “大哥……”
    姜成像是在吃东西一样,砸吧砸吧嘴,说道:“我也是皇子,你要说我,对储君之位没有任何窥伺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大哥你也不想失去这个位子,可是陛下一直不喜欢我……下个月初六,就是封王大典了……大典过后……恐怕我就要回辽东了,陛下明明知道我们兄弟两个……根本就不可能诚心竭力地合作……却还是要如此安排……就是想让许侯大人留在洛阳,辅佐大哥你……陛下还是在打压我……壮大你……”
    姜荣看着他,没了笑容,说道:“六弟,你说得没错……我不想丢掉这个位子,为了保住它……我不得不自污……故意不问政事……寻欢作乐……只有这样……陛下才会保我……”
    (自污,不是自宫,即为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来保全自己的,例如萧何晚年故意贪污,才保住了身家性命和功臣的地位。)
    姜荣继续说道:“我突然沉迷酒色,喜欢飞禽走兽,就是为了告诉陛下,我不傻,我只是没三弟那么心狠……我不想丢掉这个位子……”
    姜成正色道:“可我……也想这个位子!我们可以暂时合作……但是……等到楚王党扳倒之后……大哥……不要怪我……我们都想这个位子……所以……各安天命吧……”
    姜荣若有所思地看着姜成,点点头,说道:“好……那就等到扳倒姜白后……你我再一决雌雄!”
    说完,三人就此别过。
    “那么我们接下来去哪里呢?殿下?”顾雎跟着姜成走着,问道。
    姜成扭头看向顾雎,释然般地笑了一下,问道:“尽欢,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要和太子坦白呢?”
    顾雎背着手,一边走,一边说道:“燕王殿下你,追求的胸怀仁义,坦坦荡荡的帝王之道,而并不是追求像武帝那样尔虞我诈的帝王心术,朝中大臣都说,楚王殿下姜白,为人聪明伶俐,做事果断坚毅,有武帝之风,可是……武帝晚年的时候,最后不也是被几个大臣耍得团团转吗?”
    说着,顾雎停下了脚步,看向姜成,笑道:“燕王殿下你对于治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听闻,殿下在辽东招抚流民的时候,并不是像赵王殿下那样,简单地划一块地,发了点种子,农具,耕牛,再找一些士兵,就放他们自己活下去了。”
    姜成笑了笑,说道:“那种办法……治标不治本,虽然说边疆大片都是无人的荒地……但是,北疆天寒,种作庄稼,收成又差,而且除了普通的税收外,还要交军需储备的粮食……虽说会有一些牛羊作为补助,可是一旦胡人来犯,稍稍怠慢了一下,就全完了,而我们军队呢,还要疲于奔命……”
    姜成苦笑一声,说道:“而且,胡人再来犯几次,流民至少有一半的人,他们都不愿意再待在边疆了,纷纷弃地而逃……毕竟,边疆那么危险,在哪里不是交税呢?命比庄稼重要多了不是吗……而这些逃离民屯的流民,进了中原内地后,又没有地,没有收入,还没有户籍,连工匠,商户都做不了,只能落草为寇,最后又被官府剿灭……到头来,兜兜转转……还是一场空……”
    “是啊,”顾雎叹了口气,说道,“现在赵王在九原,泾阳开辟的几处民屯,还剩下多少人呢?”
    姜成笑了笑,说道:“还好我两年前升到了临洮都护使,就相当于一方太守了,终于不用只顾着打仗了。”
    说起这个,姜成还颇为得意,说道:“招抚了流民以后,我颁布了新的政策,摊丁入亩。”
    姜成说道:“从高祖开国以来,百姓一直就是交的是人头税,可是呢……大魏开国快有两百年了,多少百姓没了土地,这两百年里,又多了多少的地主?尽欢……这个天下,只能有一个地主,那就是皇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