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雎姜成》第75章 子午谷鏖兵(三)

    “宇文靖……”姜恪找到了宇文靖,说道,“今晚立刻带着一些人马去邺城求援,要他们至少两天之内,必须赶到子午谷,明白吗?”
    宇文靖知道这里即将展开一场恶战,点点头,跪下抱拳道:“殿下,末将定不辱使命,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好,去吧!”姜恪欣慰地笑了笑,拍拍宇文靖的肩膀。
    宇文靖得了姜恪的命令,带着少数的几个随从连夜脱离了子午谷,朝邺城奔去。
    匈奴冒顿单于的少子唐古拉终于从自己的父亲那里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兵权,于是连夜针对大魏赵王姜恪率领的魏军制定了新的战术。
    ——姜恪现在已经被困在子午谷了……要是能抓到他的话……对我来说无疑是个重要的政治资本……
    唐古拉看着高耸的子午谷的壁垒,不由得这么想道。
    匈奴士兵休息了一日以后,在第二天夜里,大雨滂泼,大军稳步推进。
    北燕守军严阵以待,子午谷的居民都躲在自己的家里不敢出去。男人手里拿着锄头镰刀堵着门,女人抱着孩子躲在炕上流泪,城中到处都鸡飞狗跳,某条幽深的小巷子里,一条田园犬在乱吠,孩子在哭泣。
    城中的治安已经濒临崩溃。
    魏军士兵们举着弓箭,盯着城墙下军容严整的匈奴军队,匈奴士兵已经排好了阵型。
    姜恪面无表情地盯着城下的匈奴军队们。雨很大,魏军士兵点亮火盆,用盖子挡住雨水,火光反射到魏军士兵的盔甲之上熠熠生辉。
    姜恪随手拿起了一把弓,张弓引箭,瞄准了一个匈奴士兵,说:“他们的盔甲有罩门,锁骨,腋下,都是弱点。”
    “吼!吼!吼!”
    匈奴士兵们开始躁怒起来,怒吼着跺起脚,手里的兵器一下一下砸有节奏地砸着地面,整条山谷都为之颤抖。
    姜恪瞄准了一个夏军士兵,深吸口气,手一抖,箭脱弦而出,那个匈奴士兵应声倒地,瞬间,匈奴士兵们都安静了。
    唐古拉站在战鼓台上目睹了这一幕,亲自擂起战鼓,怒喊道:“进攻!!!”
    “吼!!!”
    匈奴士兵们举着兵器冲上去,云梯床弩一齐上阵,铁骑突出刀枪鸣。
    “放!”
    姜恪回头一挥剑,魏军士兵的箭雨立马冲天而起,呈抛物线落下,狠狠地扎进城前。匈奴士兵们纷纷应声倒地,但根本无法阻挡如洪流一般涌上来的匈奴军队,那些中箭受伤,倒地未死的匈奴士兵们直接被后面涌上来的同袍踩踏致死。
    姜恪站在城墙上,挥手朝城墙后面一声怒吼:“连珠箭!放!”
    城墙后面已经摆好军阵的魏军弓箭军阵开始放箭。
    匈奴士兵云梯上的抓勾抛射到城墙上,几个魏军士兵被抓勾射中,直接倒飞出去,摔到城墙下面。
    唐古拉特地挑了个大雨的时分攻城,这样魏军士兵的金水就派不上用场,因为这大雨天根本就烧不起火来。
    城墙上杀声震天,子午谷的居民们都躲在家里瑟瑟发抖地哭泣着,咒骂着匈奴军队和祈祷城不要被破了。
    匈奴士兵接近城墙后,前锋举着盾牌开始爬上云梯,后面的匈奴士兵以弓弩射击掩护,很快,匈奴士兵们就顺利地爬上城墙。
    “赶他们下去!干他妈的!”姜恪大声喊道,拔出剑,将一个近身的匈奴士兵的脑袋砍下来。
    城墙之上,匈奴士兵和魏军士兵厮杀在一起,唐古拉观察战机后立马下令喊道:“弓弩手!抛射城墙后面!”
    匈奴弓弩手们接令,朝着子午谷城墙后面抛射,城墙后面的魏军士兵纷纷中箭,箭支混着雨水一齐落下,好像加大了雨势一样。
    少量箭支落到平民住宅的屋顶上,“哒哒哒”的箭矢扎进屋顶瓦片的声音更是加剧了他们的不安。
    姜恪身先士卒,英勇作战,鼓舞着魏军士兵的士气,魏军们一鼓作气,将匈奴士兵赶下城墙,几个匈奴士兵尖叫着,被魏军士兵抓住了衣领,直接扔下了城墙。
    “再来啊!!!”
    姜恪浑身浴血,拿着满是缺口的剑站在城墙之上,对着城下的匈奴士兵吼着。
    匈奴士兵们开始后退。
    唐古拉目不转睛地盯着城墙,旁边一个幕僚小声说道:“将军,刚刚收到子午谷一个百姓的讯息,城墙的弱点在墙底下的排水口那里,若是能用火药炸开那里,就能在城墙上开出一个口子,届时大军一拥而上,魏军士兵势必抵挡不住。”
    唐古拉转过头去,问道:“可真有假?火药是什么东西?”
    “将军,无假,”这个献策的幕僚说道,“魏国一个叫葛洪的方士在自己的书《抱朴子》里面记载这种叫火药的东西,遇火就会发生爆炸!威力十分巨大!”
    “那就照你说的办。”唐古拉说道,现在战事也胶着了起来,的确需要尝试下新的办法了。
    匈奴士兵们稍作歇息,魏军士兵们也暂时松了一口气。
    子午谷处在山谷地势较高的地方,天降大雨,地上的积水顺着地势向谷底流去,城墙底下开了几处排水口。
    姜恪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墙左边的一处排水口,潺潺雨水,混着涓涓细流,流出城墙外。
    “唔……去年那个叫葛洪的方士是不是写了什么东西……好像可以用来开山铺路的?”姜恪好像想起了什么,自言自语起来。
    这时候,匈奴军队中好像发出了什么骚动,姜恪猛地转回头,看着匈奴士兵们。
    突然,一个人高马大,穿着重甲的匈奴士兵抱着一个黑乎乎的像粪球一样的东西从军阵中跑了出来。
    “那是什么!?”姜恪看着那个穿着重甲的匈奴士兵问身边的幕僚道。
    那个幕僚仔细看了一会儿以后,也实在得不出结论来,只能说道:“抱歉赵王殿下,属下也实在看不出,那是什么东西,但应该不是什么好东西吧……”
    姜恪听了以后猛地冲出去,拿起一把弓箭喊道:“射死他!绝不能让他接近城墙!”
    城墙上的魏军士兵们都行动起来,姜恪亲自带头,张弓引箭,箭雨尽数倾泻在那个匈奴士兵身上,箭的力道暂时延缓了那个匈奴士兵前进的步伐,但是无法阻止他停下来。
    那个匈奴士兵抱着怀里的那个黑球接近了排水口,身上插满了箭支的他就像一只回巢的刺猬一样,抱着那个黑球跳进排水口里。
    唐古拉远远地看着,他还没看见什么,就感觉脚下一阵颤抖。
    接着,子午谷左边的城墙抖了几下,被高高地抛到空中,落成一堆碎石瓦砾堆在地上。
    城墙,被炸开了一个豁口。
    ——那……那是什么东西!那就是火药的威力吗!
    唐古拉不由得呆了呆,随即立马反应过来,大声喊道:
    “杀!!!”
    唐古拉一声令下,匈奴士兵全军出动争先恐后地涌向城墙的豁口。
    姜恪看见缺了个口子的城墙愣了一会儿,赶紧扔下弓箭急忙跑下城墙,大声喊道:“一营,守住城墙,其他人,随我到豁口去!”
    “喏!”
    ……
    城中。
    “呜哇——”
    一个婴儿被刚刚的爆炸声吓哭了,他的母亲抱着他暗自垂泪,男人拿着锄头,战战兢兢地守着门口,突然大吼一声:“他妈的我受不了啦!!!”说着就要拿起锄头冲出去。
    婴儿的母亲抱住他,哭着说:“孩子他爹,你可不能出去啊,家里就你一个顶梁柱,你要是没了,要我们娘俩怎么活啊!”
    男人气呼呼压住怒火,说:“原本我们在这里活得好好的,突然来了一帮匈奴人,接着就打仗了,原本和我们没关系的。”
    男人咬牙切齿:“如果战事结束,我他妈还活着的话,定要那些匈奴狗,碎尸万段!”
    不止这个男人这么想,所有的子午谷居民都是这么想的。
    ……
    魏军士兵在城墙的豁口和匈奴军队展开了战斗,双方都不肯退后一步,血水混着雨水流到谷底。
    雨停了,战斗还在继续,双方的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两军士兵胶着在一起,不肯妥协,不肯退后。
    双方战至天明,匈奴军队始终没有推进一步,于是朝后退去,稍作歇息。
    经过一个晚上的战斗,匈奴军队剩下的二十万人几乎是倾巢而出,和只有十万的魏军士兵厮杀在一起,匈奴军队阵亡近十二万人,而魏军士兵也不好过,几乎是全军覆没,只余四百余人。
    姜恪躺在血水之中,勉力站起来,周围只剩下四百人,不由得苦笑一下,说:“失手了吗?为什么突然多了个什么火药啊……邺城的援军今天早上能到吗……”
    四百名魏军士兵视死如归,一齐跪下了,说:“愿化身魏国之业火,焚烧匈奴之志!”
    “好!那就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魏国的气势!宁死不降!”
    姜恪率领着仅剩的四百名魏军士兵走出豁口,在城墙下面摆好阵型。
    而这时,冒顿单于和自己的小儿子唐古拉一起,率领士兵来到阵前,双方即将开始最后一战。
    冒顿单于啧啧称奇地看着姜恪,敬佩地说道:“大魏赵王殿下,你一共不超过二十万人,竟然造成了孤将近二十万的伤亡,只可惜你我是对手,若不是对手,至少也能是个朋友吧。”
    “你不是要我的头吗?”姜恪丝毫不留情面地冷笑道,“来拿啊。”
    “孤待会儿自会取下。”冒顿单于笑了一下,骑在马上,说。
    “只可惜,”姜恪抽了抽肩膀,冷笑道,“我的援军始终没有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