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纨绔王爷林冲紫薇》第617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

    朱胜非这话把林冲吓得一头冷汗。
    这些年来,他在四川打仗,绝大多数的军饷粮草都是他自己筹措的,一时忘了要户部支持钱粮的事。
    现在,秦桧的儿子秦熺是户部尚书,就像朱胜非所说的,一旦他们父子联起手来从中作梗,到时候粮饷不断必定是军心大乱,那样的话就不战自败了。
    林冲说道:“朱大人这话说得有理。可是,现在满朝文武大臣除了你们二位之外,还有哪个人敢和秦家父子作对呀?你们二位都是副相,也不能去给秦熺当副手呀?”
    朱胜非和赵鼎二人对视了一下,赵鼎笑着说:“王爷,我和朱大人来的路上就想好了一个人,这个人必定不怕秦家父子,而且一定会对王爷全力支持。”
    “谁呀?”
    “就是你的大公子,现任吏部侍郎林自强呀?”
    林冲先是一愣,接着连连摆手,“不行,不行,他还是个孩子,怎么能当此大任呢,我看你们二位还是另选别人吧。”
    赵鼎很严肃地说道:“王爷这些年封疆在外,林贤侄在朝为官,他的所言所行,所做所为,他是否胜负,我们两个老家伙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我们俩打算向官家保举他为户部侍郎,专管给前线筹饷运粮事宜。”
    林冲还是摆手,“不行,不行,这件事太大了,你们两个不要……”
    朱胜非道:“王爷您不会是认为我们两个老家伙拿国家大事来讨好王爷吧?”
    林冲苦笑道:“二位的为人,我是再清楚不过的,就算我让你们二位做这样的事,你们也不会肯。
    不过,自强他毕竟还是个二十岁的孩子,而且他现在的官职不过是个吏部员外郎,让他去户部,恐怕难以胜任,再说了,就算我答应了,官家也未必会答应。”
    朱胜非从袖口里拿出一份奏折,“王爷,折子我们都写好了,是我们两个联名儿,我们两个老家伙拿人头担保,官家应该会给我们两个老家伙一点面子的,只要王爷您答应就成了。
    林冲还是不答应。
    赵鼎想了想说:“要不然这样吧,咱们再找一个人,让他来帮着自强办事,这个人的才干王爷一定是认可的。”
    林冲问:“谁呀?”
    “就是王爷以前旧部冯南山呀。这个冯南山因为是您的旧部,所以在朝中为官不是很得意,半年前让秦桧找了个借口给贬到绍兴府当了个小官儿,我想着把他给调回来,让他当户部员外郎协助自强办差,他现在是深恨秦桧,而且他是王爷的旧产,让他来必是稳妥的。”
    冯南山跟自己多年了,林冲非常清楚他的才干。
    听赵鼎这么说:“他马上点头,好好好,这样才稳妥,就这么办吧,要不,我也加个名,咱们三个一起联名具奏?”
    朱胜非摇了摇头,“王爷就不要蹚这个浑水,如果王爷联名,那位秦相爷又不知会弄出什么说法来,咱们就前功尽弃了。”
    再说秦桧一进宫就提出让赵璩挂帅,以张俊当副帅去抵抗蒙古大军的事。
    赵构刚把圣意写完让太监拿走,听了秦桧这话,他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微微一笑说道:“秦桧,你来晚了一步,就在刚才,我看这军事的上事你还是不要管了,你当你的宰相,这些军事上的事还是让林冲多操点心吧。”
    秦桧碰了个软钉子,正为自己晚来了一步而暗自后悔。
    第二天早朝,赵构先把让赵眘代自己挂帅御架亲征,由林冲以副帅辅助去抗击蒙古大军的事情跟大臣们说了一下。
    众大臣对赵构的这个决定都没什么异议,因为赵眘是代天出征,可以鼓舞士气,另外,林冲是抗击蒙古军的最合适人选。
    接着,赵鼎和朱胜非同时出班递上他们俩个联署的举荐书,保举林自强以户部侍郎一职专职负责大军的粮草,冯南山从旁辅助的提议。
    还没等赵构说什么,秦桧一脸不悦地说:“两位大人,你们可知道那林自强不过是个刚刚二十岁的孩子,这么小的年纪就让他当户部侍郎,你们俩个都是老臣了,还是副相,你们这样做是不是太不把国家名器当回事了?”
    朱胜非看了秦桧一眼,冷笑道:“秦相好像忘了,您的儿子秦熺三十岁不到就当上了户部侍郎,这一当就当了七八年,当时有大臣就提出他太年轻,
    无力独当户部大任,你怎么说的?你说有志不在年高,甘罗十二岁拜相,罗成十六岁挂帅,怎么,现在换成别人你就副了一套说词呢?”
    赵鼎接口道:“老臣是兼管吏部的,这几年来这个林自强在吏部员上郎任上行走,干了许多件重要差事,件件都不错,这一点吏部的同僚们应该都看在眼里吧?”
    说着扫了吏部那些堂官、侍郎一眼。
    这些人都是赵鼎的人,听了他的话,都纷纷点头附和赵鼎的话。
    秦桧一党的那些大臣,纷纷表示反对,主要是说林自强太年轻。
    赵构向吵着不可开交的两方大臣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我看呀,你们都不用为了年纪这种事吵,这有什么可吵的呢?朕二十岁时出使金国,就有许多人说朕年轻,干不成事儿,可是结果呢?你们都知道了吧?”
    众大臣一听赵构这么说,听出他是支持林自强的,也都不说话了。
    秦桧出班奏道:“官家,现在吴王为帅,主掌军事大权,再让林家公子筹措粮饷,一旦……一旦有什么闪失,恐怕……”
    赵构看了秦桧一眼,有些不高兴地说:“秦桧,你没听清我刚才说的话吗,是建王赵眘为兵马大元帅,林冲不过是副帅,再说了,就算林冲是主帅,让他儿子协助筹办粮饷不是更好吗?
    怎么,你怕他们父子贪钱吗?我跟你说,人家林家的钱比朕还要多,人家是看不上朕这几两碎银子的。
    林冲在一旁一直没说话,可是听到赵构最后这几句话时,心里不由得一下从脚跟底下猫出一丝凉气。
    这个赵构虽说支持林自强当户部侍郎,可是他最后这几句却明显是在对他们父子敲山震虎。
    林冲出班奏道:“官家,微臣支持秦相的意见。臣子林自强生性愚钝,不堪大用,年轻太轻,根本无力承担这么重的担子,请官家另选贤明能干之臣。”
    林冲这叫以退为进,将了赵构一将。
    赵构真的中计了,他眼一瞪,“林冲,朕觉得谁行谁才行,不是你们说谁行才是谁行,明白吗,你不同意,秦桧也不同,但是朕同意,这事儿你们也不用吵了,就这么定了,让林自强以户部侍郎一职去户部专办筹措粮饷一事。”
    赵构是个表面随和,心里有大主意的人,一旦他认定了事,无论谁也没办法让他改主意。
    众大臣听他这么,也不敢说什么了。
    赵鼎又说:“官家,老臣再举荐一个极为妥当之人,辅助林自强,他就以前的户部侍郎,现在的绍兴府是冯南山走马承受冯南山,请官家裁断?”
    赵构想了想,沉思了一声,“冯南山离开京城在外地历练也有几年了吧?”
    赵鼎道:“四年三个月零七天。”
    赵构点了点头,“他也算是个干材呀,那就这样吧,让他回来吧,去户部当个员外郎。”
    三天后,一身从三品官服的林自强神采奕和在冯南山的陪同下走进户门衙门去见户部尚书秦熺。
    林自强一拱手,“卑职林自强见过秦大人。”
    秦熺正坐在椅子喝茶,眼皮都没抬地说道:“哟,林大人你来得好早呀,真是年轻有为、后生可畏呀,小小年纪就当上了从三品官。
    原来朝中还有人说我是靠着父亲的荫庇一路高升,可是再怎么说我也三十岁了,而林大人你,仅仅二十岁,我们相关了十五岁,你就和我相差一级,以后就再没有人说我了。”
    林自强来上任之前,林冲就要他早有心里准备,他当然听得出来秦熺这么说,是在讽刺他年纪轻轻的就凭着林冲的关系当上了从三品的侍郎。
    他并没有生气,只是淡淡一笑,说道:”秦大人,常言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白百岁’,圣人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师’可是从来没听说过有年纪限制的,对吗?”
    秦熺没想到,林自强小小年纪竟然如此应对自如,而且一点也不怯场,不由得抬头看了看他,冷冷地说道:“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呀。人家都说吴王英明神武,德才兼备,城府深邃,韬略高远,现在果然是名不虚传呀。”
    林自强知道,这还是在嘲笑自己,他不跟他计较,浪费工夫,说道:“秦大人,我爹是我爹,我是我,我们两个虽说是父子,可这是私情,我们同朝为官,这是公事,秦大人不必混为一谈。
    如果卑职在户部办差,有什么差池,请秦大人公事公办,不必在意我是谁的儿子。”
    站在林自强身边一直没说话的冯南山听了林自强深为叹服,他怎么也没想到林自强小小的年纪却有如此大的肚量,他心里说:“这位林公子不简单呀,不亏为林冲之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