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纨绔王爷林冲紫薇》第616章 掌握军权

    赵构微微点了点,“林爱卿你看,朕最近身子不太好,总是生病,想来是政务繁多累的,所以,朕想把一些政务找一个人来替朕分担,你看让谁来替朕合适呀?”
    林冲道:“官家,微臣以为,现在还不是马上要定这件事的时候,您看现在蒙古大军大军压境,我们现在应该先把这件事解决了,等打退了蒙古大军,官家再定此事也不晚。”
    赵构没提册立谁为太子的事,林冲也没说,两人都心知肚明在说什么事。
    赵构默默地点了点头,“你不说这事,我还要跟你说呢。这次朕急着调你回京就是为了这件事,看来这次还得你挂帅出兵了。”
    林冲摆了摆手,“官家,臣也上了年纪了,这种事还是让年轻人来出来挂帅,微臣从旁协助就是了。”
    赵构一时没能明白林冲的意思,“林冲,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这么大的事怎么能让什么年轻人来挂帅呢,你不是在和朕说笑吧?”
    林冲笑了笑,“官家,这样的军国大事臣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拿来说笑。微臣的意思是,官家不是想让一个年轻人出来替官家分担些国务、政务嘛。
    现在就是个难得的可以让这个年轻人好好历练一下的机会,臣的意思是,由两位皇子中的一位挂帅,替官家您御架亲征,臣副之,从旁协助,这样一来这位皇子就可以在军中立下威信,以后……”
    林冲的这话说得非常巧妙,心机也非常得高明。
    昨天晚上林自强的话正说到他的心里了。
    现在,想让赵眘当上太子,继而继位必须要有军权,而现在这次蒙古大军入侵正是他扬名立万,在军中立威,尤其是让赵构高看一眼的天赐良机。
    但是他并没有说让赵眘来挂帅,而是把这个选择题让赵构来做。
    他知道,赵璩那孩子整个除了吃喝玩乐,别的什么事也做不了。赵构不敢把这样的军国大事交给他,而赵眘经过四川的这次历练,虽说有林冲在旁相助,但是他能带回来四百万两银子,而且还查出贪官,剿了匪,连那些大臣也对赵眘赞赏有加。
    所以,林冲给赵构的这个选择题其实就是个必选题,他只能选赵眘。
    这一点,赵构也非常清楚。
    他看了林冲一眼,“林冲,你的意思是让眘儿挂帅出征?”
    林冲摇了摇头,“微臣没有意思,这件事还得看官家的意思。”
    赵构冷笑了一下,“林冲,你是武将,不要像那些文官那样怕事,有些话该直说就直说,不要吞吞吐吐的。”
    林冲一听这话,马上说道:“官家要我直说,微臣倒是真有一件事要跟官家说说,只是这事多少有些不妥当。”
    “什么事呀?”
    “微臣斗胆,想请官家赏微臣一个脸,封犬子林自强的师傅陆九渊做秘书监。”
    赵构笑了,“林冲,这么多年来,你好像还没为特意为别人在朕的面前讨官的,而且要朕赏你的脸,这是怎么回事呀?”
    林冲装作不好意思地说:“是这么回事,这个陆九渊教犬子教得十分好,我这次一回来,我那儿子就跟我说了些忠君爱国的道理,说这都是他的老师陆九渊教他的。
    微臣想着,这样的忠臣微臣是要谢他一谢的,就想给他些钱,可是我的儿子说,这位陆师傅不爱钱,只好书,一直想看几本皇家藏书,于是微臣就想着豁上微臣这张脸在官家面前替陆九渊讨个官儿做,让他做秘书监,
    让他去多看看书,多多写书,多多宣扬一些忠君爱国的想法。这样于国于民都是非常有益处的,所以,微臣就斗着胆子说了。”
    赵构想了想,笑着说道:“陆九渊是我大宋国的著名大儒,做秘书监是可以的,那朕就赏你这个脸。”
    林冲一拱手,“微臣多谢官家。”
    赵构又说:“林冲,眘儿毕竟年轻,让他挂帅统带军马,你觉得给他个什么官儿做才能镇住全军呢?”
    赵构这话正说到林冲的心坎里了,现在正是替自己儿子讨官的大好时机。
    林冲早就替儿子想好了跟赵构要什么官,可是他知道赵构是个非常精明的人,自己不能马上说出来,这样有可能引起赵构的怀疑,认为他心存异念,早有准备。
    所以,他装模作想的沉思良久,这才好像很谨慎地说道:“二皇子代官家出征威仪天下,最少应该有个王爵的,官家看是不是可以封二皇子一个王爵呢?”
    赵构想了想,点了下头,“嗯,朕早打算封他为建王,现在正是时候,就封他为建王。”
    林冲点了点头,又说:“王爵只是爵位并不是官,官家看是不是再封二皇子一个封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
    赵构点头,“可以。还有呢?”
    林冲又说:“既然建王要代官家御驾亲征,那必须得有军职,官家看可否封建王一个兵马大元帅之职?”
    赵构想了想,挥手把禀笔太监叫来,让他拿来笔墨和玉玺。
    赵构亲笔拟了一道旨意:封赵眘为建王,封开府仪同三司、兵马大元帅,让林冲以枢密使一职为副帅,命二人率众将以及二十万精兵,出征迎敌。
    林冲得偿所愿非常得高兴,他高高兴兴地从宫门里出来,迎面看见一个人向这边走来。
    林冲仔细一看这人竟然是秦桧。
    秦桧远远得就看见林冲从宫里出来,他低着头装作没看见,正要往宫里走。
    林冲上前拦住了他,笑着说道:“哎呀,我远远看是个熟人,走到近处一看,果然是秦相你呀。秦相,你进宫见官家有什么事吗?”
    秦桧这个时候进宫和林冲的目的一样,是想让一个皇子挂帅出征,不过他推荐的皇子是赵璩,同时他准备启用张俊为副帅。
    但是,他不想把这个话跟林冲说,皮笑肉不笑地说:“王爷什么时候回来的,我怎么不知道呀?”
    林冲笑道:“秦相公务繁忙,林某人回来这种小事怎么值得让秦相知道,小事情小事情,对了,秦相,有一件事林某一直想着向秦相知会一声,就是令侄秦昌的事。林某知道秦昌是秦相的侄子,而且秦相也一直非常喜爱他,把他当儿子看。
    可是,林某无意间查到他贪腐之事,本想着知名秦相一声,可是四川离杭州千山万水,一时半会也送不到信,毕竟国事要紧,林某想秦相一定不会怪罪林某,这不,刚刚官家调林某进京重掌枢密院,我才有机会见着秦相,秦相你不会怪我吧?”
    秦桧听出来林冲的这番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用秦昌的事来恶心和警告自己;另一层是向他炫耀就算秦桧再怎么把他逼出京城,他还是有本事回来的。
    他才不会上林冲的当,更不想给林冲留下话柄。
    所以,等林冲说完了,他面露微笑地说:“王爷这话说得奇怪,秦某何时怪过王爷查办秦昌一案?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王爷查到秦昌违法,查他是应该的,就算是秦某查到了,也一定会秉公执法,不徇私情。”
    林冲哈哈大笑,“我就说嘛,秦相您是百官之首,一国宰辅,必定是高风亮节,深明大义,看来还是林某人小器了,失敬失敬。”
    秦桧让林冲这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气得肝肠乱颤,可是此时秦昌的案子朝廷已经有了定论,他再想翻案也是不可能的。
    另外,他手中现在这件事要比秦昌的事要重要的多,他不想在林冲面前耽搁时间。
    所以,他向林冲拱了拱手,“王爷,本官手上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跟官家说,就不在这里陪王爷聊天了,告辞了。”
    林冲也拱了拱手,“秦相的事必是国家大事,林某不敢耽搁,请请请。”
    秦桧转身走了。
    林冲骑着马回到府里。
    回府之后,他马上给在四川的花荣等人写信,要他们早做准备等待兵部的公文去征调他们。
    因为在蒙古呆了很长一段时间,又和蒙军打过几仗,林冲非常了解蒙古大军的实力,尤其是骑兵非常得厉害。
    这次虽说是赵眘挂帅,但是主脑还得是他,而且这次不但为了国家,就是为了儿子,他也一定不能失败,只能胜利。
    如果这次能取得大胜,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就稳了,皇帝之位也就稳了。
    京中的这些将领过得太过安逸,欺负老百姓还行,行军打仗他们差得太远了,只有自己的那些部下才好用,所以,林冲提前知会花荣等人,要他们早做准备。
    写完了信,林冲马上派人六百里加急送一四川。
    紧接着,林冲又叫人把赵鼎和朱胜非两人请来,跟他们商量如何出兵的事。
    朱胜非提到得找一个不是秦党,靠得住的人去户部任职。
    林冲问他,“这是为什么呀?”
    朱胜非答道:“王爷,你戎马多年,应该知道行军打仗打得提钱粮,咱们现在要打强大的蒙古大军,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要想打持久战必须要有足够的钱粮支撑,可是您知道现在的户部尚书是谁吗?”
    “谁呀?”
    “秦桧的儿子秦熺。秦桧一直与王爷不和,这是朝野上下都非常清楚的事,他也一直在暗中支持大皇子赵璩继位,这次二皇子挂帅出征,他们父子必定会从中作梗,这样咱们怎么能打赢这一仗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