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紫薇》第468章 背锅宰相

    赵构非常聪明,他知道岳飞在军中和朝中的威望,如果由自己动手除掉他,难免会让这些大臣和大将对自己不满,同时也会在史书上留下杀功臣的罪名,所以,他想让秦桧替自己背这个黑锅。
    秦桧何等聪明,他对赵构的心思当然是心领神会的,所以,他义无反顾地接上了这个巨黑无比的大黑锅。
    但是秦桧也知道这个黑锅有多大,他也想着能少背就少背一点,所以,他在和金人接触时也非常得隐瞒,不想让太多得人知道。
    这一天,秦桧一身便服领着老婆王氏到西湖观看西湖的美景。
    两个人坐着船,喝着酒,观看周边的景致,眼见着远处一条精致、漂亮的画舫悄悄地向他们这边划了过来,船头立着一个人向他们挥了挥手,两人对视了一下。
    这小船上的人叫哈恩里,是完颜宗义的亲信,一直以商人的身份住在杭州,专门负责和秦桧暗中沟通的事宜,今天两人是约好了在这里见面的。
    秦桧让船夫把船划到哈恩里华方旁,一个人上了画舫上,然后让他们的船在一边等侯。
    两人见了礼,走进船舱落了座。
    哈恩里给秦桧倒了杯酒,压低嗓子问道:“秦相,怎么样了?”
    秦桧说:“林冲已经离开杭州去了四川,官家也连发十二道金牌调岳飞回来,不用几天岳飞就回来了,到时候就可以办事了,不过,我们官家的意思,最好是不杀他,只把他的兵权罢了。”
    其实,这是秦桧的想法,他不想让岳飞死。
    他之所以这么想倒并非是他有多么好心,主要是不想背这个大黑锅,现在的岳飞无论在朝野在军中都是声名显赫的,如果他弄死了岳飞,这所有的账就会全算到他的头上。
    哈恩里冷着脸说:“不行,岳飞必须得死,这件事没得商量。你可以告诉赵构,如果他不杀岳飞,我们马上把赵佶和赵桓送回来抢他的帝位!对了,还有你秦相,你跟在我们金国的事,还有你跟我们金人暗通款曲的事弄不好别人也会知道的。”
    秦桧一听这话,把嘴咧得象吃了八个苦瓜一样,他咬了咬牙,“行,那你回去跟完颜都统说,我一定会按我们事先商事好的办,除掉岳飞”
    哈恩里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和秦桧商量了一下别的事情,才让秦桧回到他的船上,慢慢地划走了。
    再说岳飞带十三路兵马二十几万扎在金牛岭一线,打得金兵己退到关外,他心欢喜。想着如果再往北进兵,就可以一直打到金国的老巢,收回失地,迎回二圣还朝,这样他就可以立下不世之功,名垂青史了。
    怎奈,这几天的粮草军军饷又断了流,他几次六百里加急向京中催粮催饷,都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常言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和军饷的岳飞不敢贸然进兵,这一天,他又亲睚给兵部写了一道催粮催饷的折本,还没写完。
    有中军进来报说有圣旨到了。
    岳飞马上领众将军出营把钦差进他的是帅帐。
    钦差大臣马上当众宣读了圣旨。
    圣旨上说:金兵已退,宋军大胜。因粮草缺乏,各路人马返回原地。叫岳飞的兵马退到朱仙镇歇兵养马,等候军令。
    岳飞望旨谢恩已毕,送走钦差。众将一下炸了,纷纷质疑:我们打了大胜仗,再往前打就打入金国境内了,眼看大功告成了,为什么在这么关键的时刻退兵呀?我们不能退呀!大帅!”
    此时,岳飞的心象刀绞得一样难受,他也不想兵,因为如果现在退兵,金兵必然打回来,他之前所有努力将付诸东流,全部前功尽弃了。
    可是,自从前次林冲给他写了信后,他也知道现在赵构对他深为不满。
    他一个当臣子的,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何况只是让他退兵。
    现在,手上这些部将群情激昂,对这个旨意非常不满,他不能有所表露,因为他是一军主帅,一旦他也表达出不满的情绪,那么军心就乱了。
    所以,他对众将说:“尔等都是我大宋的官将,你们不懂什么叫君命不可违吗?官家要咱们退兵,必定是有官家的道理,你们不可乱说乱言,蛊惑人心,更不能对部下兵卒说这件事,咱们先按圣旨上说的退回云,等我给官家再上一道奏折表明态度,我想官家是会同意的,到时候,我们再打回来!”
    岳云非常生气地说:“父帅,古语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咱们打的这几个胜仗容易吗?死了多少人,费了多少事,他们京城里的那些狗官天天什么事也不懂,就知道乱发号命令,吃凉饭出馊主意,咱们别听他的!”
    大将牛皋接着说道:“大帅,末将看这是朝中出了奸臣,官家又耳软心活,听信谗言,才给咱们这了这道误国误民的撤兵旨意,咱们不能听从呀,请大帅三思!”
    众将也跟着表达同意的意思,纷纷表示不听圣旨。
    岳飞脸一沉,指着岳云喝道:“岳云,你好大的胆子,你刚才没听清楚我的帅令吗,我已经说了,你还敢乱言,来人呀,拉出去打二十军棍!”
    岳飞在军中一向对岳云要求很严,超过其它将领,岳云有功,他不赏,有过,他必罚,朝廷赏给岳云的官职,他也一概不要,都让给别的将领。
    岳云在军中战功赫赫,勇冠三军,可是他的职位在这些将领当中是最低的。
    众将因此对岳飞格外的佩服,同时也有人因此替岳云抱不平。所以,众将一听林冲要打岳云,一齐上来替岳云说情。
    那牛皋更是激动地说:“大帅,您要是真得要打,末将也说错了话,也该打,而且末将愿意替岳云那二十军棍!”
    众将也纷纷提出愿意由自己来替岳云来打,大帐中一时闹哄哄的。
    岳飞这才说:“好吧,岳云,我看在众将的面子上饶过你这一次,下次再敢乱说乱讲,加倍责罚!你听到没有?”
    岳云默默地点了点头,一脸不服气的样子。
    岳飞正在骂他,两个将领上前把岳云拉了出去。
    岳飞下令把所率人马带进朱仙镇,一边操练演习,开荒种地,一边向赵构写了奏折,希望赵构能准他北伐,但是,一晃半个月过去了,一点儿信儿没有。
    这一天,岳飞正在大帐中和几位将领商量明天练兵的事,有中军官来报说有圣旨到了。
    岳飞连忙出了大帐把钦差接了进来。
    钦差打开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我大宋国和大金国议和成功,敕命岳飞见诏,领兵班师回朝!加封官职。”
    岳飞磕头已毕,让人拿了些银子赏了钦差,并把钦差送走。
    回到大帐之后,和众将面面相觑。
    他们都不大明白朝廷为什么非要这么急着让他们班师回朝,因为他们一旦撤兵,金军必然会卷土重来,这分明就是再一次把朱仙镇等重要州城让给了金国。
    众将对朝廷的一再让他们退兵的要求非常得不满,纷纷提出不听圣旨,就在这呆着,还让岳飞上书要求官家收回成命。
    岳飞正在进退两难之际,又有中军进来报说:“有钦差大人持金牌到!”
    岳飞一惊,怎么刚送走一位钦差,又来了一位钦差呀。
    他来不及多想,马上率众将出来迎接。
    这一回,这位钦差并没有拿什么圣旨,而是手持金牌宣布赵构的口谕:“岳太尉,官家的金牌,命你火速叫京,不得有误。”
    说完,高举着金牌,示意给岳飞观看。
    这金牌,乃纯金打造,上奏刻二龙戏珠,下面是云朵花纹,中间写着“钦命”二字,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华夺目,十分晃眼!
    这金牌比圣旨还厉害,是皇上临时调遣大将才会应急使用的,金牌一到好比皇上亲自来了,如果违抗,就是欺君杀头之罪。
    岳飞看完金牌,脑袋“嗡”的一声,心似油烹,暗道:完了完了,皇帝用金牌调我回京,现在看来不走不行了!急忙说道:“臣岳飞,谨遵圣旨。”
    这位钦差刚走,又有中军来报说;“大帅,第二道金牌到。”
    只一下午的时间,一连串来了十二道金牌催岳飞马上回朝,看样子是万万火急。
    岳飞和众将打了这么年的仗,从来没经历过这种事情,都呆住了。
    岳飞感觉到一种不详之兆在头顶环绕。
    他的那些部下也都非常担心。
    张宪说:“大帅,一连十二道金牌催您,这件事实在是太过蹊跷了,弄不好京中已布下天罗地网,只等大帅钻进去呢,所以,属下以为大帅您千万千万不能回京,一旦进了京,怕是进京容易,出京难哪!”
    众将也纷纷规劝。
    岳飞扫了众将一眼,无可奈何地说:“各位,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官家这样着急命我进京,我岳飞一向精忠报国,对官家对朝廷赤胆忠心,怎敢抗旨不遵呢?”
    牛皋问:“大帅,您离开了,我们这些人怎么办呀?”
    岳飞说:“圣旨上让我们班师回朝,我们就回去吧?”
    张宪说:“不可,万万不可呀大帅,您回到京师,如果我们也跟着回去,一旦您出了什么意外,我们这些人可以……”说到这里,他停住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