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紫薇》第467章 宣抚四川

    两人正说着话,茗烟从外面进来了,小声地说:“老爷,赵相求见。”
    林冲眨眨眼,“赵鼎来干什么呀?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赵鼎走了进来,一见冯南山在这里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向林冲见了礼。
    林冲让他坐下,问道:“赵鼎,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呀?”
    赵鼎看了冯南山一眼,一副欲言又止样子。
    冯南山马上站了起来,“王爷,既然赵相和您有话要说,我先回去了。”
    林冲摆了摆手,“没什么怕你的,你坐下。”又对赵鼎说:“没事儿,南山兄也算是我的人,有什么话,老赵你不妨直说。”
    赵鼎又看了坐一旁的冯南山一眼,对林冲说:“我刚刚从官家那里来,官家要我带个口信给王爷您,说是刚刚接到四川军报,说四川现在有乱民闹事,当地的官员阻拦不了,越阻越乱。”
    赵鼎只说了半截话,就不说了。
    林冲愣了一下,问他,“怎么不说了,说下去呀?”
    赵鼎苦笑了一下,“官家也只是说了这些,并没有再说。对了,王爷还有一件事,官家口谕,让您以枢密院枢密使的身份亲自去审问岳飞和花荣的案子,说一定要你查明真相,要办,还有,官家已经给岳飞下了几道旨意,让他来杭州,可是岳飞他以军务繁忙为由,不肯回来,官家要您亲自写信把岳飞给叫回来,也要您亲自审问。”
    林冲一听这话,身子一震,倒抽一口冷气,头发丝都竖了起来。
    赵构这么说完全就是逼着他,借他的手向花荣和岳飞开刀。
    他奇怪地问赵鼎,“怎么,这么大的事,连个圣旨也没有吗?”
    赵鼎摇摇头,“没有圣旨,只是官家的口谕。”
    这么大的事,没有圣旨只是口谕,就有蹊跷。
    林冲沉吟片刻,抬头扫了赵鼎和冯南山一眼,问道:“两位怎么看这件事?”
    冯南山咬了咬嘴唇,干干地说:“王爷,依下官看,这是官家要逼着王爷辞去枢密使一职离开杭州赴四川平乱。”
    林冲也想到了赵构是这个用意,他又问赵鼎,“老赵,你的看法呢?”
    赵鼎说:“我也同意冯大人的看法,官家应该是确有此意。”
    “也就是说只要我辞了枢密使一职去四川平乱,花荣和岳飞的事儿就没有了,是吗?”
    说到这里,他转脸又去看冯南山,“这恐怕也是秦桧的意思吧?”
    冯南山低着头,不说话。
    林冲沉吟片刻,长叹了一声,猛地一拂袖子道:“罢罢罢,既然我在这里碍事,那我就识点相,南山兄,你替我给官家写个折子。”
    以前冯南山跟着林冲时,类似给朝廷的奏折都是由冯南山代拟的。
    冯南山马上拿起纸笔,问林冲:“王爷,什么内容?”
    林冲想了想说:“就说我林冲治下不严,管束不力,办事不周,加上染了足疾,无力办理公事,请求辞去所有本兼各职及王爵,回家种田。”
    冯南山愣了一下,“王爷,连王爵也辞吗?”
    林冲脸色微变。咬着牙,阴着脸说:“辞,全部辞了,一个不留!”
    “王爷,你要不要再斟酌一下?”
    林冲断然道:“不必斟酌了,就按我说的写。”
    冯南山只得按林冲的意思拟了一道奏折,并把那枚“如朕亲临”的金印也拿上了,一起交给了赵鼎,然后说道:“老赵呀,你拿着这份折子和这枚金印去回复官家,再把我要回家种田的意思说一遍,希望官家能准了我的奏请。”
    赵鼎也没想到林冲会这以绝,为了花荣和岳飞不但要辞去本兼各职,连爵位和金印也不要了。
    他小心翼翼地问:“王爷,兹事体大,您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林冲摇了摇头,自嘲地一笑,“不必了,我如果交得少了,花荣和岳飞都会出事,交得多了,人家才会放心,他们俩也就没什么事了,能用我这些官职、爵位和金印换他们二人一条性命,也算是值了,去吧。”
    赵鼎和冯南山拜辞而去,林冲叫来茗烟和紫薇,让他们二人通知家里所有的人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杭州去睦州燕青那里去。
    林府家大业大,要整体搬走,府里的三百多人都乱了起来,收拾东西的,往外扔东西的,卖东西的,都乱成一团。
    因为在杭州住得习惯,几个女人一听要搬家都有些意外,都跑来问林冲是怎么回事。
    林冲对几个女人说:“你们的爷要辞官辞爵回家种田了,你们几个婆娘也要跟着爷回家了。”
    张贞娘问:“官人,那个官儿什么做不做的不打紧,只要我们一家人能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这是最重要的。”
    林冲点了点头。
    李师师问:“爷,咱们这是要搬到哪里呀?”
    “睦州,对了,我还忘了,现在睦州不叫睦州,叫建德府了。”
    赵幼悟说:“那离杭州也没多远呀。”
    “是啊,你们这些女人不都喜欢江南嘛,我也不能让你们离开喜欢的地方呀。”
    第二天,林冲正打点行装准备走,赵鼎带着圣旨来宣旨,而且花荣也跟着赵鼎回来了。
    赵构在圣旨里同意了林冲辞去包括枢密使在内的本兼各职的要求,但是没有同意他辞去王爵的要求,同时任命他为端明殿大学士、以兵部尚书衔任四川宣抚使,要他立即启程去四川平定叛-乱。
    林冲听了圣旨多少有些意外,站起来后对赵鼎说:“老赵,你回去跟官家说,这个什么端明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衔的四川宣抚使我不要,我就想回家种田养老。”
    赵鼎劝道:“王爷,您是国之柱石,不能这样意气用事,官家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己,据下官看,早早晚晚官家还是要用你的,你不如就去四川蛰伏几日,等事情过了,再回来。”
    林冲指了指花荣,“官家有没有说花荣和岳飞的事是怎么结论的?”
    “官家说了,花荣的事不是什么大事,不予追究,官复原职。”
    “那岳飞呢?”林冲追问了一句。
    赵鼎尴尬地摇摇头,“岳将军的事官家并没有提,不过,据下官想来,花将军没什么事,岳将军也不会有什么事,王爷大可以放心去四川了。”
    赵鼎走后,林冲让茗烟告诉众人不用搬家了,只收拾一下他去四川的行仪就行了。
    不大一会儿张贞娘和李师师出来了,问林冲怎么回事。
    林冲把圣旨给她们二人看了一下。
    张贞娘看后问,“官人此去四川路途遥远,不如我陪着你去吧?”
    林冲想了想,“你是林家的主妇,家里的事还得由你看着呢,你就不用去了,我看呐,就叫老三跟着去吧。”
    张贞良点头应了,回去跟夏婉秋说了,让她收拾行礼跟着林冲去四川。
    林冲这几次去外任,还从来没带过夏婉秋。
    因为一旦跟着林冲出外任,林冲的夫人就是一个人了,就是专宠,是非常荣耀的事,以前夏婉秋不敢跟别人争,这次,林冲点名让她去,她非常高兴,很兴奋地安排人给自己收拾行李。
    林冲正要花荣商量着谁跟着林冲去四川平叛,谁留在杭州的事。
    岳翔进来了。
    林冲说:“岳翔你来的正好,我马上要去四川平叛,我带公孙胜和陈五去,你和花荣留在杭州给我盯着这边的事,我瞧着岳飞那边的事还不怎么稳妥,不要让秦桧那老小子钻了咱们的空子,你们俩给我记住了,一旦这里出了什么事,马上派人六百里加急去四川向我禀报。”
    两人一起点头,“是,我明白了。”
    三天后,林冲带着人马和夏婉秋等人离开杭州去了四川。
    林冲一走,秦桧这边非常得高兴。
    这次利用岳飞和花荣的事逼得林冲辞去了枢密使这个要职是秦桧一手策划的阴谋,当然这也是金国人的要求。
    赵构虽然也心里明白这件事是秦桧在捣鬼,可是他也想早点和金国人达成和解,早享太平,也就顺水推舟促成了此事。
    罢了林冲的官,现在两人又开始策划除掉岳飞的事。
    赵构之所以一心要除掉岳飞有几个原因。
    第一件原因是二人在战略上的矛盾,因为财力和物力的原因,赵构不想连年用兵征战,因为打仗说到底就是打钱,一旦打起仗来,所需耗费非常得大,宋国财力一时无法支撑。
    另外,像岳飞这样的军事将领越打仗势力越大,赵构担心岳飞会尾大不掉,再次出现“淮西兵变”的事情,这件事对赵构所造成的打击和心理阴影是非常大的。
    而岳飞一心要直捣黄龙,收复失地,迎回二圣,这与赵构的总体战略思想是矛盾的。
    赵构心中的小算盘是:与其打仗耗费钱粮,不如把这些好处给了金国,那样的话,二圣也不用回来了,也不用打仗了,而且也不需要费那么多军饷粮草。
    第二个原因是二人在皇权继承人的矛盾。
    岳飞几次上书要求赵构早立太子。
    这件事是国事,也是皇家自己的家事,不容外面一个手握军权,掌控着重兵的大将涉足,岳飞这样关心问题皇权继承人,让赵构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政治野心,也可以说,岳飞触犯了皇家的最大禁忌。
    第三个原因是:金国人要求,两国和谈的前提条件是岳飞必须得死。赵构因为一个大将而影响了整个江山社稷的安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