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录》第一部 煮海 第二十一章 岚山论坛

    得了张从正坐诊、参谋,岚山流民营的安置才算真正进入正轨,制度日趋完善。吕祖安、欧阳晚晴也终于从整日的救火队员身份中解脱出来。欧阳开始忙着整理自己的化学知识与时代接轨的办法,吕祖安又随刘二祖一起去了趟泰安的圣教分坛,商量岚山流民营升级的问题。
    随着岚山流民营的生发事情在一众相关人等耳中传播,圣教高层终于开始重视起吕祖安和岚山了。几经磋商、买办、使钱、请托、许诺,泰安石坛主终于松口,把岚山这块肥肉让了出来。
    圣教两淮尊者刘佑委托兖州分舵主季先来泰安,正式发出编制“大光明圣教兖州中庸舵岚山论语坛”,简称“岚山论坛”。作为兖州分舵的白手套,怀仁堂的沈铎观礼了岚山升坛的仪式。
    当然圣教对岚山的厚爱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圣教尚贤,那是谁有本事谁上位的制度。作为岚山流民营的老上司石坛主,当然会在岚山流民营的升级上获得一些补偿。但更多的既得利益,还是圣教的两淮尊者刘佑,和兖州分舵季先。
    岚山坛上缴月供就要比肩泰安坛,甚至要更为丰厚。而作为白手套的淮西巨商沈铎当然也没有白忙活,他创办的怀仁堂早已在两淮各地大量销售岚山货品,获利丰厚。如今岚山升级为论坛,那么他的货源就有了保证基础,不用再经过泰安坛的一层盘剥了。
    因此吕祖安后来发现,自家其实根本不用着急贿赂石坛主,因为季舵主比他还着急呢。至于说岚山分坛的名字会叫做“论语坛”,那也是有原因的。
    原来明教自进入中土后,最是变化多端,先后与佛道攀上交情,之前就请了不少佛祖、三清入教护法。比如如今名重南北的道家全真教,也杂糅着不少明教痕迹。就连明教的经文典籍,也是在福州闽县与道藏的《政和万寿道藏》一起镂板刊印而成。
    甚至明教经典都被编进了《道藏》。据《佛祖统记》卷四八录《夷坚志》载:“其经名《二宗之际》。二宗者,明与暗也。三际者,过去、未来、现在也。大中祥符兴《道藏》,富人林世长赂主者,使编入藏,安于亳州明道宫”。
    眼下发现东南儒家的理学兴盛,明教自然想要再聘几尊圣人护法。这种念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因此象某某春秋舵、某某谷梁坛、某某尚书坛之类向儒家示好的地方组织就应运而生了。
    当然,把岚山定为“论语坛”,并简称“岚山论坛”,自然少不了吕祖安的献媚献策、推波助澜。其实就吕祖安而言,他就是单纯想找点后世语境做点精神寄托罢了。
    作为穿越者,在保留了自己前世的繁华记忆后,来到相对原始的农耕社会里。他没有电脑、游戏玩,没有电影、电视看,没有手机、微信即时沟通,没有外卖、支付宝,没有超市,更没有自行车、公交车、地铁、飞机、私家车陪他到处旅游、折腾。
    出行全靠两条腿啊大哥!最重要的是,还没有人能理解你!
    你做的任何历史改变都没人来见证、祝贺!那你还有多少动力做出这改变历史轨迹的事情呢?
    哪怕你象刘秀那样,“位面之子”,打天下楞是靠天降巨石(彗星?)去击溃敌人的牛掰。放在当时,谁又知道若没有了他刘秀,世间又将是怎样结果?
    提前两千年实现某理想主义?或者更早繁衍出各种神仙教派,政教合一?
    这并非不可能,当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罢黜的墨家、阴阳家、道家等百家并未就此消亡,反而开始在民间到处蛊惑人心。
    墨家与豪侠结伙,阴阳家与道家搭伴,这还都是半公开的组织。至于陶渊明所述的“桃花源”,谁又知道是哪家在装神弄鬼呢?总之,汉魏之后落户人间的各家神仙数量,那是越来越多的。
    社会选择在每个发展的岔口上都会有无穷个选择,唯一被史书记录下的,就是已经发生的那个选择,其他选择都将随历史烟消云散。即便偶露峥嵘者,也多以“变法”失败的名义滑出史册。
    但须知道,每次历史的变革、改道都要伴随着巨大的危机,一不小心就要尸骨无存的!商鞅、王莽、杨广、王安石、张居正,哪个得到好结果了?武则天甚至要用无字碑去抗争史书的曲笔。千秋功过,让后人评说!
    按吕祖安如今的心思,那可大着呢!已不再是仅仅打败蒙胡入侵就算完事的。他还想做的,是要把汉家的文明发展路线拉到最小弯曲的那条路上。
    最起码要避过文明孕育期的危险,莫要再被蛮族入侵打断,使汉家文明进入凋零的黑暗时代。十万人投海,那该是怎样的绝望啊?
    而这世间,除了极少参破生死、甘于隐居的异人或圣人外。寻常人等处在这个位置上,想要不发疯,简直难于上青天。吕祖安自认不是圣人附体,因此他真正惧怕的人,其实正是他自己。
    王莽也曾是公认的穿货一枚。按说他前期的所有工作都做得非常扎实、细致,以至于朝野上下公推他做了皇帝。其积累的名望之高,世间无有匹敌者。
    但他登基后为何会把大好局面一朝弄垮掉?真个是他才能不足吗?那该怎样解释他称帝之前的盛名?难道不是他穿越日久,压抑太盛,一朝登顶后的情绪肆意释放?
    甚至连亲生的儿子都要杀光?虽然是否亲生其实很成问题。因为他是穿货,你没法弄清楚那几个儿子是他穿越前就有的,还是穿越后才弄出来的。
    从吕祖安的人生观分析,大约是他穿越前的儿子,不是亲生的。但就算不是亲生的,那也不能说杀就杀啊,儿子可当你是亲爹呢!
    反正吕祖安前世只是一个小小的保健品销售员,他绝不是圣人,也不是异人,他只世俗的一个小人物而已。不管别人信不信,吕祖安是相信王莽属于和他一样的穿越货色,而且这位穿货的心智本质也绝不会比吕祖安高明太多,或低劣多少。
    要证据?很简单啊,吕祖安和欧阳本身就是证据。所以吕祖安认为王莽虽然接近圣人,但那只是一种伪装。本质上,王莽就是一个思想简单的知青而已。
    吕祖安的幸运在于他穿越时不是一个人,更奇妙的是陪伴他穿越的居然是个女人,而且还是个单身的、同龄的、未婚的、长相顺眼的知识女性。
    更更幸运的是欧阳还不排斥他,似乎还有点欣赏他。这一年多来,二人虽然关系暧昧,更多的却是相互的交心和信任。这才是吕祖安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的深层因素。
    所以,当他想把这个分坛取名“岚山论坛”时,他就会极力用点心思做到,反正在他之后的历史记录中,所有人都会不明觉厉。
    吕祖安不知道他现在“昄依”的所谓“圣教”,只是明教外门的地方组织,目前出面的也只有尊者刘佑。刘佑家世显赫,是伪齐皇帝刘豫的重孙,江湖号称“淮西大侠”。其门下教众云集,明教法器齐全。然而作为明教外门,他的组织也甚是混乱无章,更像是内门的白手套。
    明教内门其实另有秘法传世,甚至还有“杀人渡法”的传闻。内门眼下由左使主持,他虽然不是教主,却位比教主。便是在明教正式立坛中,中间的塑像也是左使坐于教主的左方,二者同等位置和大小。右使的塑像就要靠后,还要明显小一圈。
    如今的明教不但教主空置,出面的仅仅是外门的龙凤二姑及尊者刘佑。其内门的组织则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连左使姓甚名谁都无人知晓。特别刘豫失国后,明教内门行事更是极为诡秘。
    按照作者的认为,王重阳的所谓“遇仙”,就很大可能就是老王着了明教内门的道道。不然,这两“仙人”大不必连续三年跑去折腾王重阳,要他赶在绍兴三十一年去隔壁的东海“投谭捉马”。
    绍兴三十一年可不就是金国海陵王南侵吗?那一年的日照海战,可是在李宝三千南宋水军的打击下,金国丧师十万呢!此战及此后的金国南侵,不但处处碰壁,也处处透着诡秘。直到后来,海陵王完颜亮更是直接被部下砍了脑袋。要知道,那时他还有皇帝的身份加持呢!
    据作者查阅野史所知,明教的内门中有农民、秀才、吏员、兵卒、绿林好汉、江洋大盗、武林俊彦等各色人物,其组织结构非常紧密、阴骘。他们专司的是下药、蛊惑、早饭、行刺等一干阴暗勾当。说白了,内门就是想推翻金国统治,为刘豫的伪齐政权复仇。为此他们不但协助过南宋在日照一战中葬送金国十万水师性命,还蛊惑金国将领刺杀自己的皇帝,后来更勾结蒙胡祸乱中原。
    不过就算吕祖安知道,现在他也未必会在乎。和明教的内门一样,在他眼里,明教外门同样也只是他的“白手套”而已。用过就丢的玩意,搞得那么庄重干甚?
    与内门不同的是,吕祖安看重的却是外门的基层组织架构,可以帮他安抚乡民。只要明教还有价值,吕祖安就不介意花些心思改造他们。
    他当然不会允许明教的内门去投靠蒙胡祸害中原了。一个江湖中的帮派组织,却想要推翻一个国家的政权,在吕祖安看来,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你推翻了又如何?难道你还能登上台面搞治理?你有这个治国能力和治国准备吗?如果真的可行,那就不会有朱元璋建国后禁明教的事情发生了。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行为,纯属脑残。
    更何况,这个组织还想勾结蛮人来祸害同族,那有多少也不能留啊。
    吕祖安自信不是那种善良仁慈的君王或将相,这可出乎圣教尊者刘佑的意料。因为在刘佑看来,吕祖安长相白白胖胖,比菩萨座前的招财童子还要可爱。如何就被他引进圣教,后来还要大肆追杀他的内门兄弟呢?
    那可是他刘佑亲亲的兄弟啊,还孪生的。
    不得不说,刘豫当皇帝不咋地,撒种子的能力却是超凡绝伦。他的后人中最不缺的就是孪生兄弟,这为他们在江湖上装神弄鬼提供了巨大方便。
    由此可知,刘豫实在不该从政或者当皇帝。他如果找个山头改名“光明顶”,或者“黑木崖”一类的名字,然后开宗立派。估计其江湖传说,妥妥超过阳顶天、张无忌,或者东方不败、任我行。
    决定岚山集体加入明教,曾让张从正很不满意,于是少不了三个人又关门论战了几次。
    本着“治病救人、发展壮大”的论点基石,吕祖安和欧阳联手,再次挫败了张从正的反动逆袭,获得三方会谈的胜利。
    之后的“岚山论坛”就再次提速发展,岚山村的变化可说是日新月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