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赴荆棘》第57章 身负重托

    尉远洲的声音很好听,说起话来温润和缓。任行阳不知不觉就放松下来。
    “尉氏先祖早年在这一带与魁胡作战时,曾在山顶祭祀,惊动了山神,便与那山神定下契约盟誓。只是年代久远,盟誓的原因和内容都已经遗失了。”
    任行阳大惊,没想到那山顶石碑竟是尉氏先祖所立,脱口而出道:“小将在那山顶上曾见一石碑,碑上的文字小将不认得,莫非就是大帅先祖当年所立之碑?”
    尉远洲点头道:“应该是的。那是鲜摩文,你当然看不懂了。”
    想到石碑上那神秘遒劲的文字,任行阳记起,年少听学时曾在史书中读过,鲜摩古国立于青盐大泽西方,国力强盛可与魁胡分庭抗礼,文化宗教集西域各国文明之精粹,礼仪文章华彩万千,比之永昌不相上下。可惜一时被魁胡人趁虚而入,灿烂的文化连同富庶的城市都湮灭在战火中。而粗蛮的魁胡人甚至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
    任行阳心下感叹不已,继而又忽然想起一事,道:“莫非那白鬣牛就是山神所化?他既然与尉氏先祖结下契约,又让我看见这些异象,定是有什么寓意要我传达给大帅。”
    “或许吧,你觉得是什么寓意呢?”尉远洲问的和蔼,像循循善诱的先生。
    任行阳侧头,边想边说:“嗯...双日同天,一日亮一日暗。大概是指两强相争,其中一方已是日薄西山。从眼下形势来看,应该是指我永昌与魁胡的百年争战。”他喜道:“看来山神是要告诉我们魁胡人大势已去。而那云障,,,,”他忽又想到了《关外海山异志》中关于这云障的记叙十分不祥,便住了口。毕竟是本异怪杂谈,还是不提为好。
    尉远洲手指抚平桌上他刚写的那张纸,豁达道:“都不过是天相罢了。不管天意如何,我等凡人只须尽人事便无憾了,那些因果缘由且让神仙去操心吧。若有机会,我倒是想登上山顶,看看那石碑。”
    任行阳忙道:“对了,那碑上四面皆有大量文字,定是记载了契约的内容。”
    “此是其一。主要是想好好修缮一番,再行祭祀,毕竟这是尉氏先祖遗留下来的。不过也要等这场仗打完了再说。”
    尉远洲说完,收了笑,正色道:“好了,闲话不多说。咱们谈正事。你也知道,眼下大战在即,人手紧张,我这里正有一件要紧的事需要你去办。”
    “大帅只管吩咐。”任行阳听是要紧的事,立刻挺直腰杆,做好了随时上战场的准备。
    尉远洲赞许地点点头,将墨迹已干的纸折起,卷成小卷放进一个巴掌大的竹筒,用封泥将开口处封好,在封泥上重重地印上一方尉字印,才递给任行阳。
    任行阳忙接了,就听尉远洲道:“要请行阳你当一次邮卒了。这封信至关重要,请一定要当面交给秦王殿下。”
    交给...启光?任行阳有些意外,大战在即,他摩拳擦掌要上阵杀敌,怎么尉远洲反倒派他回京城送信呢。何况作为边将与皇子有书信来往,这,这可是要杀头的罪!
    他一时僵住,只觉接了个烫手山芋,还也不是,放也不是。
    尉远洲也看出来了,从一旁如山的文牍中抽出一张不大不小的纸,推到任行阳面前,笑问:“这可是你写的?”
    只见那纸上是狂草写就的一首诗,笔法张扬得字都要跃出纸面来。
    任行阳脸一红,道:“是小将刚入帅府时写的。”
    那时他一腔豪情无处安放,写下这诗,写完就忘了,也不知丢在了哪里。不想是夹在文牍里呈送到了尉远洲这。
    尉远洲举起那纸,轻声念道:
    “云山出雪原,青海丈蓝天。
    何日紧弓角,振臂取魁元。”
    念毕,笑着抬眼看任行阳,眼神似有赞许又有些惋惜。“年轻人很有志向嘛。我知你心在疆场,壮志待酬。只是我这个任务只怕比上阵杀敌更重要。”
    他站起身,绕过桌案缓缓踱步,道:“你也知道,魁胡人封了道路,截断信使,使塞外三城几成孤城。眼下军中粮草物资也被人动了手脚。这事要查很容易,可谁有那么大胆!又为何正好是这个时候?”
    任行阳越听越觉得背上发凉,心惊肉跳。
    “难道...”真如信中所说,有人暗中通敌!?
    “没错,”尉远洲拾起那箭镞轻转,“暗箭难防,京中只比这关外更危险。”
    任行阳心下惶然,尉远洲又更进一步,道:“这封信事关平凉军存亡,我不敢托与他人,只有秦王身为太子,或可入宫将此事告知圣上。你与太子殿下有同窗之谊,深得他信任,又是,,,唯一知道昨夜密信之人。”
    说着抬手放上任行阳肩头。
    “我只能托付于你了!”
    任行阳一时只觉肩上挑着千金重担,他握紧手里的竹筒,眉头紧锁。道:“小将明白了,定当将信亲手交与太子殿下。”
    尉远洲这才放缓语气笑道:“这才对!等你带着粮草与援兵回来,我便奏请升你为校尉,调职越骑军,到时要多少仗都有你打的。”
    任行阳立刻精神起来,道:“大帅放心!算上风雪停阻,路上最多十天,封冻之前我一定能回来!”想了想又道:“还有,恐怕路上遇袭,我要带...十个人同去。”
    尉远洲摇头道:“十人不够,须得更妥当些。你去辕门吧,自有人护送你入关。”
    远远望见辕门下黑压压一队人马时,任行阳着实是吃了一惊。
    “余将军。没想到是你亲自护送。有劳了。”任行阳抱拳道。余凉生是尉府家将,尉远洲亲信,平时从不离帅旗左右。
    “任军侯客气了。大帅之命,余某奉命而已。”余凉生骑在马上回礼道,他与任行阳上次见面还是在东宫校场,也算是故旧。
    “呃,此番需要这么多人马吗?”任行阳看着他身后整装待发的越骑骑兵,得有一百号人。按越骑军出兵的惯例,每人还多带了一匹马,浩浩荡荡俨然一个巡边中队。
    若不是尉远洲吩咐,任行阳本想轻装简行,尽量不引人注意。
    “任军侯莫要嫌多。我还嫌人不够呢。”余凉生示意兵卒牵过一匹枣红骏马,“此行凶险,大帅可是再三交待,一定要保证任公子安全。这匹马你也带上,轮换着骑,咱们能早点到。”
    任行阳接过缰绳,道:“还是余将军想得周到,我们快些上路,赶在封冻之前,速去速回吧!”
    余凉生笑笑,做了个请的手势,任行阳鞭子利落地一抽,二人并驾齐驱,奔出辕门。
    ————
    几乎同一时刻,狼图关外,冰天雪地之中,一小队人马立在云杉树林间。
    为首之人跳下马,褪下毛皮兜帽,一头金红长发刹时随着寒风散开。
    乌斯纳蹲下,从雪地里捡起一团冻硬的毛球仔细查看。这是一只鸽子被吃空内脏后,羽毛团起形成的残骸。
    这已是他们出狼图关以来,捡到的第二只鸽子残骸了。北方冬天严寒,此时已快封冻,绝不可能见到野鸽。
    乌斯纳翻开羽毛细看。果然,和之前那只一样,脚上拆的干干净净,但依然看得出绑过信筒的痕迹。不同的是,这只被野兽吃了一半的残骸中留下了东西。指尖转动着一枚銎式三棱箭簇,上面还带着一小截断了的箭杆,乌斯纳陷入沉思。
    “这有什么好看的,快点上路吧!”旁边马背上一道清亮的嗓音打断他的思考。
    这几日,对于简单的永昌语乌斯纳已十分熟稔。平常的对话已经不需要译官。
    他闻声翻身上马,将那说话之人圈在双臂中。那人微不可察地闪躲了一下,他便圈得更紧了些。
    想到那隐藏在毛皮兜帽阴影下的俏丽小脸,乌斯纳心底涌过一阵柔情。这种从未有过的感情一天比一天强烈,哪怕他意识再清楚也无法克制。
    曾经他痛恨蛊虫控制了他的心境,而现在,他只想亲吻怀里下蛊的人。
    十天前,泷安京郊,白鹿山下,他被这位姚公子的美□□惑,一个吻赔上了自己。之后莫名而生的爱意让他对这坤泽唯命是从,对方只一句话便让他改变了初衷。
    本来乌逊使团应该西出熊谷关,经沙河廊道回国。现在他却让呼瀚察领着大部队走原路,自己带着十余名亲随,一路向北,冒着冰雪封路,迷失于荒野的风险护送他出狼图关。甚至没问一句为什么。
    一个养在深闺的坤泽,铤而走险,远赴边陲军营,是为了什么,他也不愿细想。
    一路上,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们行于郊野,风餐露宿,不住房屋不入城池。
    为了让这位金枝玉叶的公子少受羁旅之苦,他算是想尽办法。除了马车走不了野路不能用,他差人回营带来了各种厚实衣物,盖毯,连轻便小毡帐都拿了一顶,专供他夜晚歇息。
    换做是以前,他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自己会把坤泽这等玩物当做宝贝供着。他对女人都没这么上心过。
    明知是蛊虫所致,还是爱得一腔情愿。既想赶快解了这蛊脱离此人控制,又宁愿慢些行路,好与这人多伴几日。这矛盾的心情让他每日里时不时烦躁不安,须好生克制才能不显露出来。幸好巫医神使来后用药物压制了蛊虫,他才好过了许多。
    “不疼了吧?这里。”乌斯纳低头用永昌语问道。
    感觉到大手隔着皮毛斗篷覆上后颈,启昱立刻躲开,过了一会才僵着背摇了摇头。抗拒的意思十分明显。
    下蛊那会像妖精一样勾人,得逞了却跟块冰块似的,还是带棱刺的冰块。乌斯纳却一点也不在意,他搂紧冰块,半重不轻地用下巴压了压兜帽下的脑袋,策马上路。
    那晚为了迷惑乌斯纳,启昱不顾后颈疼痛,强行挑起潮期,之后香腺就时不时酸胀难忍。乌斯纳干脆把巫医也叫来,随时给他治疗。
    启昱偷眼看向队伍后方古怪的白色身影。每次一疼那怪人就给他吃奇苦无比的小药丸,还好效果不错,吃下没多久就不疼了。
    除了这些烦心事,一路上,他真是被照护得极为妥帖。明明是暗中出走,倒像是游山玩水。
    从小被关在宫中,他从不知道永昌的江山是这般壮阔。沃野千里,是神明的身躯,江河蜿蜒,是神州的血脉,而那壁立千仞,刺破青天的狼图山,便是永昌最挺拔的脊梁。
    这脊梁护着沃野与江河,还护着永昌蓬勃的心脏--泷安。驻守狼图关的平凉军就是那脊梁上最坚硬的一块骨头。
    “看见了吗?那里便是狼图关了。”
    几日前,站在风雪呼啸的高山隘口,乌斯纳举鞭遥指山下。玄武岩筑成的关城层层叠叠,矗立在峡谷出口,如钢铁巨人,扼守着进山唯一的通道。
    启昱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他一眼不眨地眺望山脚宛如天险的关城。狂风掀掉了他的兜帽,吹散了他的发髻,冷雪刮在脸上犹如针刺,蹿进衣中犹如冰霜,他却浑然未觉。
    就在那里。他朝思暮想的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