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赴荆棘》第20章 太子伴读

    传说当今太子年纪轻轻却脾气乖觉,早前没分化时就动不动赐死宫人,近几年分化为乾元后,不怎么杀人了,别的毛病倒添了不少。
    光是好色一件,在世家中便早有传言。
    不仅男女不拘,中庸甚至乾元,都有被他看上之后始乱终弃的,只有坤泽因为稀少,又都是出身名门,不好招惹,没有什么传闻。
    据说这些被他玩弄的人大部分都做过太子陪读,玩腻后便送出宫去,再选人进来。导致现在世家子弟愿意做陪读的越来越少,再加上他出了名的喜怒无常,原本的好差事倒是避之不及了。
    任行阳正怀疑自己是不是被蒋庆良那厮陷害了,东宫的角门吱呀一声开了。
    一个管事模样的人似乎出来办事,被杵在门口的任行阳吓了一跳,狐疑的打量了他几眼,当看到任行阳手里拽着的宣召令时才恍然大悟。
    “这位是任公子吧,您可来了,太子殿下都等了您好几天了。”
    那宫人热情地把任向阳迎进了门。又道:”殿下交待了,您若来了,就去紫华厅等他。”说完竟也不给他带路,只大略指了个方向,跟门人交待了两句,就又出门办事去了。
    没人通报也没人引路,太子府竟然这么随便吗?
    此时已近酉时,这个时候拜见不尴不尬的。任行阳只怪自己太莽撞,只能硬着头皮,随着宫人所指方向行去。
    一路回廊厅堂重重,却没见到什么紫华厅。又穿过一个月洞门,眼前豁然出现一片竹林。想是走岔了路,任行阳本要返回,却见阳光下竹影婆娑,翠意盈盈,衬着庭院山石,入画般怡人。
    四处一片寂静,任向阳不由得沿着竹林中的小路多走了几步。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阵极轻的哭声,把任行阳吓了一跳。他举目张望,才发现前方竹林掩映处有一小亭。亭中正有两人。其中身形高大者身着皇族式样的银丝蛟纹黑袍,正背对着自己,将另一身形瘦小的男子拥入怀中,似在安慰。
    那高大者应该就是太子殿下,那瘦小者素衣简饰,看不出身份,似乎在微微抽泣,斜靠在对方身上,只露出半张脸来。
    任向阳起先还颇觉尴尬,及至看清那半张脸,却不由怔愣了。他脑中闪过几行词句。
    羞若桃花敷面,
    泣若梨花带雨。
    眉虽戚如雾遮远黛,
    目虽阖若羽扇轻垂。
    这是古词《白鹿吟》中描述白鹿仙子的句子,没想到世间真有如此绝色。
    直到亭中二人分开,又说起话来,任行阳才回过神,发现自己竟是看得痴醉了,羞愧不已,慌忙从来路回去了。
    任向阳一边慌不择路,脚下乱走,一边后知后觉想道,方才那黑衣男子应该就是太子殿下,那素衣美人大约是他的相好了,看来传闻太子好色果然是真的。
    可是那哭泣之人雌雄莫辨的美丽容颜,竟连看惯京城第一美人姚锦之的自己都赞叹不已,分明就是个坤泽。如今永昌坤泽大都出自名门,不知是哪家公子,招惹上太子,又无名无分,真真是可怜了。
    任行阳这边刚得出太子真不是东西的结论,一抬头便发现斗大三个字“紫华厅”。
    终于找着地方的任向阳一头撞了进去,倒把里面的一个侍从吓了一跳。那侍从一副老实人模样,像是已经等了一阵,此时连忙上前道:“是任公子吧,这边请。”将任行阳带到偏室一个案桌前。
    这紫华厅原来是间书房,只是比一般人家书房大了不少,偏室两张长案桌,一张上摆着书本纸张和笔山,砚台等物,另一张却空空如也。屏风隔开的后屋,也摆了一套桌椅,式样更大气,桌上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凌乱放着些书籍纸张和几封书信,似乎那里才是主人常用之处。再后面隐约可见层层书架,摆的满满当当。
    那侍从弯腰低头道:“殿下说了,你已迟了两日,需将这两日功课补上才行。”说完也不离去,开始研墨铺纸。似乎是要让他马上开始补齐功课。
    任行阳忙道:“我来是有事找太子殿下,还请代为传告一声。”
    “殿下此时不在宫中,任公子还是先做功课吧。”
    任行阳心道,这人看着老实,怎么撒谎不带脸红的。你们殿下不是正在竹林里搂着美人么。
    “那我等他回来便是。”
    “殿下不知何时回来,而且殿下说了,这功课不补上就不见任公子。明日太傅还要检查,任公子不做,怕是要殿下替你受过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任行阳无奈只得答应了。好在功课无非临字,抄诵,那侍从布好纸笔便出去了,任行阳叹口气,专心致志抄起书来。
    原以为很快便能写完,谁知直写到上灯时分还未完成。他平日舞刀弄枪惯了,临字帖这种事自从入了龙骑营再没做过,生疏得紧。
    正全神贯注写字时,那侍从已端了餐食过来。任行阳略感惊讶,忙道:“不用备饭了,我再半个时辰写完便回去了。”
    这下换作侍从惊讶了,“任公子不知道吗?太子伴读是住在宫里的。”任行阳这才想起来确有此事。本来打算辞了伴读就回去的,现在却连太子一面都没见着,又不好明说方才已看见太子殿下,只得又问:“殿下还没回来吗?”
    “还没有回来。都这个时候了,任公子还是赶紧写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可我今日原是为他事而来,并未打算留宿。”
    那侍从略一思索,恍然道:“公子莫不是担心没有换洗衣物之类的?大可放心,小人刚才已叫人去您府上取来了。”
    “......”
    看来自己这是被安排得妥妥的了,算了,就住一晚上,明日再辞也行。任行阳无奈地接受了。
    好不容易连抄带背,终于在侍从询问是否就寝前做完了。安排在偏院的房间十分舒适,任行阳也从不认床,然而他写了大半天字,这会一身腰酸背痛,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一会想着小巷里抬出的尸首,一会又想着那梦里的金瞳,只想得头晕脑胀。烦躁中只得披衣而起,开了房门,在小院中坐着吹吹冷风。
    这天正是满月,任行阳正抬头赏月呢,忽的瞥见一片黑衣掠过不远处房梁。他刹时警觉起来。那黑衣人轻功不凡,几下蜻蜓点水已出了视线。观其所去方向,正是东宫内院。任行阳略一思衬,纵起轻功追了过去。
    远远瞧见那人身影一闪,翻窗进了内院主殿,想来应该是太子寝宫,任行阳唯恐有人行刺,竟想也没想,也跟着翻了进去。
    屋内一片寂静,虽有月光铺地,但仍比室外昏暗不少,任行阳往前摸了几步,没看到人影,正疑惑间,只听耳侧嗡地一声弦音,以为是箭矢离弦,忙侧身躲避。然而来的却不是箭矢。
    任行阳眼角只撇见银光一闪而没,似乎是根丝线横扫过来,再要躲闪已来不及。
    正紧张时,一股强力猛地将他撞倒,堪堪避开了那银丝。察觉到自己是被人扑倒在地,他条件反射地抬手,要给压在身上的人一记肘击,谁料那人反应更快,一手就格挡下来,又一反手扣住了他的手腕。
    这下倒是任向阳处于劣势了。他正要再出招,却见那人抓着他的手不放,轻笑了两声。
    “任公子好兴致啊,这大半夜的到我屋里,是要切磋武艺吗?”
    任行阳闻言愣住,再看此人,眉似横剑,目生繁星,明明是端庄明朗,英气逼人的青年,一边嘴角却挂着一弯轻挑,在月光下显出几分妖气来。敢问哪个刺客会有这般容貌气势。可不正是永昌太子,秦王启光。
    任行阳大吃一惊,忙道:“殿下,误会,容我解释。”一边要挣出手来。
    启光却不撒手,反倒抓着他的手腕站起身来,一用力将他拉进自己怀里,压在桌边,笑道:“不用解释,任公子身手不凡,又如此勤奋,本王当然要奉陪。”
    这,,这什么情况!?方才那刺客去哪里了?为什么太子殿下这么晚还不睡。任向阳又是尴尬又是困惑,不由皱着眉头直眨眼。
    启光却是挑起他的下巴,迫使他抬起头来。眼神羽毛般扫过任行阳嘴唇喉间,像是品评一般,意味明显。
    这位殿下果然如传言一般急色,任行阳被看得心惊肉跳,使劲扭开头挣扎了一下,无奈对方身材魁梧,全面压制了他。
    不是去年行的冠礼吗?明明比我还小好几岁,怎么长的这么高大!任行阳着急万分,眼看着启光一张俊脸越靠越近,就要亲上来了。他挣不开,推也不是,打也不是,简直手足无措。
    正在此时,一声巨响,房间的门被猛然推开,一队侍卫呼啦啦闯进屋来。为首之人剑已出鞘,满身杀气,吼道:“刺客何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