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赴荆棘》第8章 夜宴信武府

    扳指外形是最简单的桶形,没有任何纹饰雕刻。材质用的是上好的羊脂白玉,通体莹润无瑕,触之温润滑凉,细看之下还泛着一抹沉静幽光。
    姚锦之对玉器甚是喜爱,上手一看,便知这是长期随身把玩使用留下的包浆。看这光泽,少说也有近百年了吧。
    手指盘玩间,轻抚过内壁一处,略感粗糙。姚锦之对光看去,发现是一个不大的椭圆形纹样,说是画吧,画的不知是什么,说是字吧,与他知道的任何一种甲骨金篆都不同。
    研究了半天,还是作罢。只知道这扳指价值不菲,还是早早寻个机会还他吧。
    姚锦之本想将扳指找个妥帖地方收好,可是实在是爱不释手,又赏玩了半天。突然听得门外脚步声响,忙将扳指又放回袖内。书箭已迈进门来,手里抱着一个紫水晶洞,足有人小臂高,半人宽,色如葡萄,光莹贵气。
    书箭把它放在桌上,道:“公子,夫人说这是前日徽洲送来的紫晶雷公蛋,好几个呢,都是海外舶来的,说是能聚气转运,给公子屋里也摆一个。”
    姚锦之喜欢富有古意的精致物件,对这种新鲜玩意并不在意,便让书箭随意找个地方放了。
    书箭苦着脸道:“公子,夫人说这东西摆放有讲究的,而且您这里,,哪儿还滕得出地方啊。”
    姚锦之这才扭头一看,屋里确实已经满满当当,墙上挂的古瑶琴,百宝格上摆的玲珑石,桌上放的八宝镜,靠墙立的西洋钟,还有一书架崭新的圣贤书,里面夹着好几本他最爱的传奇话本。
    “要不就放这里吧。”书箭自作主张地走到床头的案几旁,要把案几上摆的一株青龙木盆栽移走。
    “别别别,这盆栽是上次扶南国上师来时带的,说是此木与我有缘,能助我勘破俗障,了悟尘缘。”
    “公子你又不是出家人,什么勘破了悟的。”
    “这树的味道我也很喜欢啊,至少有安神助眠之效,总之你别动这件。”
    “好吧,那公子说放哪里吧。”书箭两手一摊,无奈道。
    姚锦之环视屋内一圈,各色物件皆是心头好,虽没有多琳琅满目,也是齐齐整整,赏心悦目,倒是这紫晶洞看着怪打眼的,便干脆让书箭把他丢到屋前花园里去了。
    过了几日,龙骑营的各项比武结束了,任行阳得了空来寻姚锦之,说是带了他最爱的玉华楼的点心。
    姚锦之自从上次去龙骑营后便被禁足在家,谁也不能见。只能让书箭从西角门接了。
    这玉华楼的什锦点心盒,每一旬出一次,次次款式都不一样。什么金龙戏珠,麒麟踏日,奇思妙想还色香味俱全,姚锦之每次打开都是惊喜。因此次次不漏,都要买齐了。
    这次出的款式叫玉兔守月。姚锦之一拿到先欣赏了一下盒子。圆形的红木盒盖上雕着金漆的满月流云,旁边还刻了只立着的小白兔,甚是讨喜。打开盒子,香气扑鼻。九款新巧糕点摆在小瓷盘上,用金缎衬着,用木雕小兔子分隔固定,皆是月宫玉兔的造型,十分可爱。
    姚锦之光是看着就喜欢的不得了。挑了半天才捡了个金玉明月酥,一口把满月咬成了弯月。
    就听书箭边沏茶边道:“任公子带了口信,说是重阳节后就要北上了,戍边不知多久才能回来,问公子走之前要不要聚一聚。”
    姚锦之舔着唇边糖屑,心想,这么快就要走了吗?
    他最近身上懒懒的,自从上次在龙骑营的意外潮期后,便不太对劲,估计是正式的潮期要到了。但多年好友要久别,戍边又不比一般远行,吉凶难测,忙道:“当然要聚,可有说何时,在哪?”
    书箭说了日子,那日不巧也是姚府每月一次去踏云观上香的日子。姚锦之想了想,那家酒楼倒是顺路,到时候装病先走一步,还省的再找出门的理由了。于是便应了,书箭自去找人回话不提。
    姚锦之边吃着糕点,边想着自己这好友。因为两人的父亲是同窗挚友,姚锦之与任行阳从未分化时便相识,从小嬉闹在一处。后来姚父因处事刚直,得罪权贵被贬到岭南,二人分开了许多年。再后来姚父回京任职,姚锦之也就跟着回来了,但是没多久他就分化为坤泽。坤泽不便随意出门,也结交不了什么朋友,只有这个旧友,时常随父亲来拜访。
    任行阳那时年少,还没有分化,但个头已经比姚锦之高了。他每次来都要取笑姚锦之,追着他喊“姚精致!要精致!”,把人气得够呛。可是真有什么事也是他挡在姚锦之身前,照顾着,保护着。
    姚锦之到现在都还记得,那年初冬平凉军回京,在西郊都试时,自己因为不能去看而哭闹不休,那个自信又阳光的少年跟他拍着胸脯保证:“别哭了,将来我一定会分化成乾元,想看哪里的武赛,我都带你去!”。
    后来一直到进入龙骑营,任行阳还是没有分化为乾元,被任父百般厌弃。一直顺风顺水的少年突然就被父亲冷落了,又正是叛逆的年纪,渐渐得就变得乖僻起来。母亲去世后,更是纨绔不羁,不务正业。看似对什么都无所谓无所求,实则内心深处却比任何人都更要强。
    姚锦之时常觉得,任行阳就像一只残羽的鹰隼,想要展翅高飞却又无能为力,只能藏起眸中的锋芒,压下心中的热血,摆出一副冰冷姿态来。
    但是不管怎样,他对自己这个坤泽朋友始终是知冷识热,照顾有加,如约兑现了当初的诺言,带着自己四处游玩。倘若他真分化为乾元,两人的关系反倒不会像如今这般亲密吧。
    想到这里,姚锦之叹了一口气,就这么唯一一个好友,这几年还被父亲勒令不许来往,姚锦之仗着母亲撑腰,不当一回事,照约不误,大不了回来挨训就是,可是训多了也很烦,真不知道两家关系怎么就成了这样了。
    正想着呢,书箭回来了,喜笑颜开说:“恭喜公子,刚路过主屋,老爷说让公子明日与他一同去信武府赴宴。”
    “赴宴就赴宴,有什么好恭喜的?”姚锦之一头雾水。
    “公子忘了?尉将军是信武侯啊。信武府自然是尉将军府啦。”
    “哦!”姚锦之恍然大悟。这么说,,,
    ”尉将军这次回来官晋三品,封了骠骑大将军,信武府宴请京内百官庆贺呢。”书箭边说边在里屋倒腾一阵,翻出一套银蓝色绣金海棠的衣裳,问道:“公子终于能见到心上人了,明晚上穿这件去可好?”
    姚锦之气道:“什么心上人!你也学着任小眼打趣我!”看了一眼道:“不要这件,又不是去青蕖浦聚会,拿那件白缎织锦的来。”
    书箭撇撇嘴,道:“是你自己成日念叨人家的呀。可不是心上人么,任公子都看出来了,还不好意思穿漂亮点。”
    “让你拿你就拿,怎么这么能说呢。”姚锦之这会真没想别的,他想的是正好可以把玉扳指还给尉家二公子,还有若是在京官员都有去,难免会碰上那个难缠的,还是别那么惹眼的好。
    可刚说完又记起母亲的话,他可不想去做什么太子妃,忙又唤书箭:“唉,等会儿,还是前面那件吧。”
    书箭:“,,,,,,”
    姚锦之果然没料错。他穿着一身金蓝相间的锦袍,刚随父亲迈入正厅,便感到数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这种场合皆是邀请男子参加,虽然坤泽也可以随亲友来,却很少有坤泽愿意抛头露面,姚锦之算是特立独行了,被人瞩目也是正常。
    但有一道目光太过直接,叫他难以忽视。眼角余光扫过,果然是蒋庆良那厮,正冲他自以为潇洒地挤了挤眼。旁边围着的几个狐朋狗友也小声起哄。
    姚锦之转头不理,只在厅内寻尉道渊。就见那少年随在一高大男子身旁,正在招呼宾客。
    那男子应该就是姚锦之心心念念的尉大将军。
    骠骑大将军,平凉军大元帅,信武侯尉远洲不愧是永昌乾元第一人。姚锦之一眼看去,就见他气宇轩昂,仪表堂堂。传说中令魁胡人闻风丧胆的猛将,身上却没有军人的粗犷,更多的是儒将的温文尔雅。
    之前一心想见的尉将军如今真的见到了,姚锦之却没有想象中的悸动。大约是太痴迷于传说中的英雄了,他自嘲地想。
    又忍不住看那少年。只见他身着玄青缂丝帛袍,头戴青玉束冠,一头黑发束得整整齐齐,神态从容大方,沉稳得体,与当日校场上又是不同的风采。姚锦之心道,这哪里像那个几日前对着自己面红耳赤,仓惶逃走的傻小子。
    兄弟二人站在一起,同样立体的五官,挺拔的身形,一个是儒雅威仪的青年将军,一个是丰神俊朗的少年英才,直把在座年轻乾元都比了下去,叫一众官员对尉家艳羡不已。
    尉府老爷,太尉尉士英见丞相到来,忙携两个儿子上前迎接。姚锦之站在父亲身后,也跟着作揖行礼。
    起身时,目光正与尉远洲对上。对方对他温文有礼地一笑。若是一般人家的坤泽,这时候大约就羞答答地垂下眼睛了,姚锦之心里没别的想法,落落大方,眉眼一弯,回了个得体的笑容。
    与父兄一同过来的少年,其实一早就注意到了姚锦之,此时因为紧张微微脸红了。他施礼完目光热切得望了对方一眼,见他正看向自己的兄长,笑的美丽动人,他心里一紧,雀跃的心情一下子失落了几分,便又垂下眼去,恭谨得恰如其分。
    宾主之间照例一番寒暄。姚锦之平素对朝堂之争不感兴趣,然而看那白须飘飘威严十足的尉大人一副客套又生硬的模样,自己父亲也是语带机锋,各种应对,便心下了然。传闻中的将相离心大约是真的了。
    姚锦之到底年轻,互相介绍时,面上好不容易掩住尴尬,只想赶快还了东西,散席走人。偷瞄对面两兄弟,尉将军面带微笑,一副有礼有节的模样,尉二公子倒似神游一般,见姚锦之看过来,抬眼目光甫一交汇,又匆匆避开。
    这是害羞了吗?到底还是个青涩少年啊。姚锦之偷笑。可是,信香都被你闻到了,该害羞的人不是我吗?
    复又发现,似乎他的眼睛确实是黑色的,那之前的绿眸果真是看走眼了么。
    宾主双方好不容易客套完。姚父被让入正厅众官员处入席,姚锦之则被安排在外间,与小辈们一处。
    姚锦之见蒋庆良忽然站了起来,眼睛望着他就向这边过来了。他吓了一跳,正不知往哪儿躲,就见一人冲自己招手。正是任行阳。姚锦之忙欢天喜地地凑过去坐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