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房玄龄》第117章 世充称帝【一】

    宇文化及的败亡确实令李渊高兴了一回,却让王世充闷闷不乐,因为皇泰主杨侗不仅封窦建德为夏王,而且还想请他入东都主持朝政。这不是欲借机削弱自己的权力吗?王世充气忿地想,同时对杨侗产生了疑心,认为他想要利用窦建德的势力把自己架空,甚至是彻底铲除自己。王世充可不是好惹的,谁要动他一根指头,他就会想方设法取他的性命。这不,还没等杨侗拟旨颁诏,他就开始行动就起来了。
    一日晚上,王世充在府中设宴,把自己的心腹全邀来喝酒。酒过三巡,他突然停杯投箸,对着在座同僚怅然长叹,浓眉微蹙,面露忧虑之色。众人见状,不免心头一怔,彼此惑然对视了一下,旋即又将眼睛转向坐于首席的太尉,目光中充满了探询的意味。默然会儿,长史韦节轻声问句:
    “郑国公,您为何事而叹息呀?”
    “本公为你等而忧心忡忡啊!”王世充靠在雕花椅背上,转动着眼珠子,目光从同僚面部逐一扫过,神色变得相当凝重。
    “此话怎讲?”韦节抽了口冷气,惊疑地问道,“郑国公,难道我等将有麻烦缠身吗?这……”
    “韦大人,你猜得没错!”王世充眼珠骨碌一转,郑重其事地对诸位说,“不妨告诉你们吧,皇上已经决定请夏王入主东都,主持朝政。各位心里也清楚,这窦建德可不是跟我等一条心哪。倘若他入朝掌权,肯定会想方设法打压你们,甚至是找岔子把你们赶出宫。如此,我等还能像今晚这样聚在一块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吗?”言罢又轻叹了声,接着佯装伤感地补句,“诸位大人,也许这是本公与各位最后一次同饮共欢了,请珍惜吧!”
    “真有此事?”李世英难以置信地微微摇了摇头,喃喃自语地说,“皇上请夏王入主东都,主持朝政,这怎么可能呢?这窦建德乃一盗贼,长期盘踞河北一带,有称帝之野心。如若请他入朝,无异于引狼入室啊。皇上圣明,岂能做出这等不利之事?这……这着实令在下难以置信哪!”
    “皇上虽聪颖过人,然毕竟年幼,很容易被窦建德的谄佞之言所蒙蔽。”王世充盯着李世英说道,“再者,还有萧皇后在背后替夏王说话,皇上能不以为夏王对他忠心耿耿吗?不瞒你说,这夏王人还尚未到,皇上心里已经只有他了。李大人,你是个聪明人,难道会看不出皇上的心思吗?”
    “是呀,郑国公所言不谬!”韦节接过话说,“这几天,皇上时常跟臣提及夏王,对他刮目相看。只是在下一时愚钝,未曾猜出皇上这份用心哪!”
    “若真如此,那一旦夏王入朝必为皇上所倚重。”杨续不无担忧地说道,“然夏王与我等素不亲善,且志不同道不合,恐难与他同朝共事呀!”
    “杨大人言之有理,老夫也以为然!”太史令乐德融用苍老的声音说道,“夏王貌似侠义之士,实乃奸诈小人。他一旦入朝,势必会排挤我等,而重用他的亲信。如此看来,我等在朝为官的时间不多了,甚至有可能为之丢了颈上之头呀。各位须得处处谨言慎行,以避刀斧之祸啊!”
    “乐大人,您说这话,有点危言耸听了吧!”裴仁基抚须呵呵一笑说,“夏王虽暗藏野心,欲独揽大权,然有郑国公在此坐镇,他岂敢轻举妄动!”
    “裴将军,你高看本公了,哈哈!”王世充哈哈一笑,接着又正色道,“本公能为国出力,这一来是得到在座诸位的鼎力相助,二来也是深受皇上信任和器重。然一旦失去皇上的恩宠,那本公就什么都不是了,到时只能任由夏王差遣。果真如此,到时本公尚且难以自保,又怎能替诸位保住官职与荣华富贵呢?就算本公想这么样,然也无能为力呀!故而,乐大人所言并非危言耸听,各位需有心理准备哪,免得到时惊慌失措。”
    大家听王世充这么一说,心里也就不免紧张起来,油光光的脸上显出忐忑不安之色。王世充看见同僚如此这般,心中一阵暗喜。他重新端起斟满橙黄色酒液的玉杯,以主人的身份热情地劝酒,可众人却全无饮酒作乐的心绪,一个个愁眉苦脸。王世充见状,放下酒杯,兀自呵呵一笑道:
    “各位大人,形势虽然不大妙,可也用不着这么忧虑不安吧。况且窦建德还没来,就算他真的被皇上重用,只要我等想出良策,也能化险为夷。”
    “也是,也是!”众人连连点头称是,心情也因郑国公的话一下子轻松了些。过了会儿,韦节献媚道,“郑国公运筹帷幄,想必已有良策了吧!”
    “韦大人过奖了!本公愚钝,岂能想出妙计?”说着,王世充把眼睛转向杨续,意味深长地笑道,“诸位要想化险为夷,得有万全之策呀!”
    杨续向来与王世充相交甚密,自然比一般人更了解他。此时听郑国公如此一说,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沉吟一下,他果决地答道:
    “郑国公所言甚是!在下冒死进谏一句,请郑国公以天下苍生为念,早登大位!”
    此话如巨雷乍响,把在座诸位震得瞠目结舌,呆若木鸡。好半天,他们方回过神,一个个睁大眼睛注视着郑国公。此时,王世充内心深处掀起阵阵欢喜的涟漪,却不形之于色。见大家眼神异样地瞅着自己,他慌忙露出万分惊愕状,假装生气地喝斥杨续道:
    “杨大人,你怎敢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难道不怕本公禀奏皇上,拿你问罪,灭你九族吗?”
    “在下生死是小,天下苍生为大呀!”杨续面无惧色地昂然答道,“今皇上年幼懦弱,平庸无能,难以守住东都。如若郑国公不肯担当此任,国势必将日益衰败。到那时,李渊必定会率军攻取东都,国必亡矣,生灵必遭涂炭。故而为了苍生免遭涂炭,郑国公当早日正大位,以统天下!”
    “杨大人所言极是!”乐德融接口说道,“昔时长星出现,乃除旧布新之征兆。现今岁星在角宿、亢宿,亢宿乃郑之分野。如若不马上顺应天道,恐怕王气就会衰落。郑国公上应天命,下合人心,理当早日即帝位,以造福天下苍生。请郑国公三思啊!”
    “是呀,郑国公,请正大位以号令天下!”紧接着,段达等人齐声请求王世充废除皇泰主称帝,言辞极为恳切。
    看到这么多人拥护自己当皇帝,王世充心里十分高兴,那张抑制不住兴奋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然而他为人城府极深,不会轻易向同僚透露自己的想法,而是喜欢等他们揣摸透自己的心思后而主动替他完成心愿。这样做,既安全又体面,不失为上上策。因此当听到属下恳请自己称帝时,他依然那么淡定,什么话也不说,只擎起酒杯独自默默地品饮着琼浆玉液。他的目光在众人脸庞上扫来扫去,像是在琢磨他们的内心世界,以考察他们对自己到底有多忠诚。他相信以自己的势力,应当没有人敢出来反对。不过,这一回他想错了。
    “不可!”李世英出人意料地站出来反对,“四方豪杰之所以肯纷纷前来归附郑国公,是因为他们认为您能中兴隋室。今九州之地,平定的还不及其一。此时郑国公若仓猝称帝,恐怕那些不大亲近您的人都会叛离而去。到时兵力衰弱,人心涣散,如何能扫平李渊等贼寇,以兴隋室?”
    “李大人此言乃金石之论,实为郑国公着想。在下请郑国公采纳良言,以免铸下千古大错!”外兵曹参军戴胄支持李世英道,“方今天下尚乱,隋室尚未中兴。此时郑国公当与皇上休戚与共,竭忠尽力匡扶隋室,以成就周公、霍光之巍巍功德,名垂青史。万不可称帝于东都,请郑国公慎思!”
    王世充听到李世英和戴胄两人的反对声,心里头有些不痛快,瞅着他们的眼神也变得阴冷起来。他明白这种时候如果自己斥责他们,那无疑就把自己的真实企图当众暴露无遗了。他可不想让人人都知道自己有篡位谋逆的野心,尤其是在没有采取行动之前,因为这样做实在是太危险,甚至会置自己于死地。他可是个深懂权术谋略之人,不会轻易犯下这种可笑的低级错误。因此,他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默然片刻就虚心纳谏。
    “李大人和戴大人言之有理,本公当欣然接受!”王世充笑眯眯地望着李、戴二人说道,“本公向以中兴隋室为已任,岂可有异心?”
    “隋室气数已尽,郑国公若不应天而取,不久必为他人所得,到时悔之晚矣!”韦节顿足道。
    “韦大人所言极是!”杨续随声附和道,“今天下纷乱,称王称帝者何止十人。郑国公雄才大略,且手中有雄兵数十万,何不于大殿正大位,以建帝王之基业?圣人云,天欲予而不取,必为天所谴,祸不远矣。恳请郑国公应天命,择日正位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