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旺姚举人》让越南中法议和 游兴隆大方说贼

    半个月后,清军开到了河内城下。十万大军扎下营盘,连绵数里,威势逼人。城内法军几次出来冲突,都损兵折将而回,只好龟缩在城内。
    清军围了月余,河内城里的粮食渐渐少了。法国兵为了抢粮,常和居民发生冲突,于是不断有越南人偷出城来投奔清军。冯子材估摸着,再围两个月,法军又要不战而退了。
    就在这时,朝廷来了上谕,要冯子材撤回镇南关。朝廷和法国议和了。
    原来,镇南关大捷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朝廷喜庆之余,也乱了起来。左宗棠从陕甘上了奏折,要清军一鼓作气,把法国人赶出越南。而李鸿章认为,朝廷当下海防是最大隐忧,无力顾及越南,不如趁法国人打了败仗,与他们展开谈判,或许能争些好的条件。
    朝廷听从了李鸿章的意见,与法国人签了条约,大致是清朝承认法国为越南保护国,撤出自己在越南的所有军队。作为条件,法国撤出其在台湾的所有军队,承认台湾是大清属地。
    冯子材和宋有福接了上谕,虽然大呼可惜,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撤兵。
    宋有福告别了冯子材,带着定武军返回天津,一路行军无话。
    宋有福回到天津,和文莺少不得一番亲热。第二天,他们带了慕莺和思福两个孩子去玩,买了些干果杂食,又买了面人风车给两个孩子。思福见到卖风筝的,就跳着要,慕莺看思福跳,也跟着边跳边拍巴掌,嘴里含着“放风筝,放风筝。”
    有福和文莺见两个孩子兴致高,就买了个风筝,带他们到海河边去放。有福坐着草地上,看两个孩子举着糖葫芦,拉着风筝线,在空地上奔跑追逐,忽然想起娃娃亲的事,就问文莺:“恁和子旺提亲了没有?”
    文莺坐着有福边上,笑着推了他一把:“你就想这事,慕莺才多大呀。”
    有福急道:“恁答应呃的,怎么又变卦了?不中。”
    文莺笑道:“看你急的,提了。前几天玉凤寄来了家书,说子旺听了高兴的很呢。”
    有福哈哈笑着,说:“太好了。恁看这俩孩子,要是能在一起,呃也就放心了。”
    他顿了一下又问:“子旺在兖州还好?”
    “好,好着呢,玉凤来信都说了。”说道这里,文莺的脸忽然红了。
    原谅,姚玉凤的书信中用了不少篇幅说宋子旺和李绣兰如何把自己服侍的欲飘欲仙,写到细处让文莺现在想起来都脸红。文莺为了掩饰,说道:“子旺正练兵呢。”
    “啥,子旺练兵?”宋有福以为自己听错了。
    “玉凤信里说,子旺招募了一千团丁,每天在校场训练,还请了个什么大师做教头,说是每天辛苦的很呢。”
    “这,这,嘿嘿。”如果说宋子旺出了什么幺蛾子都不会让宋有福奇怪,可说起宋子旺练兵,宋有福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嘿嘿的干笑。
    却说当年宋子旺升了正五品兖州知州,得意洋洋的带了姚玉凤和李绣兰前去赴任。
    兖州这地方处在齐鲁咽喉要道,商旅往来不断,十分繁荣。更兼水土丰盛,士民富足,这里的知州着实是个肥缺。宋子旺只送了负责考核的委员两万两就得了这个缺,运气果然是好。
    宋子旺到任后,仍要用赵守财为钱谷师爷。赵守财却不肯,他说,兖州府下辖一州十三县,那里该征多少税,那县能收多少粮,他一个外人如何搞的明白?所以坚持要宋子旺找个当地师爷。
    前任知州的钱谷师爷叫做白大方。老爷卸任后,白大方因喜爱兖州风物,没有跟老爷走,此时闲赋在家。赵守财打听到白府的方位,自己过去拜访了他。回来后,赵守财对宋子旺说,白大方这人外粗内细,伺候过两任老爷,对钱谷非常熟稔,可担负大任。
    宋子旺听了,就请白大方来府衙谈。白大方来的时候,竟提了一坛酒两只鸡。宋子旺看他,虽然年届五十,却身体粗壮面色红润,说起话来声若洪钟。宋子旺看了心里嘀咕,这人分明是个将军的料,怎么做了师爷。
    宋子旺本想和白大方谈些钱谷师爷的做法,然后决定是不是请他。白大方却把酒坛子往地上一放,手里提着两只烧鸡,大声说道:“老爷,俺就是来看看新老爷,陪您喝两碗。这师爷的事,您如果需要帮忙喊俺一声就行,如果您有了人,咱就交个朋友。”
    宋子旺当了两年官,官场上的事情多少也见识了些。可这样的师爷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心里纳罕,脸上却堆满了笑,说道:“中。呃交恁这朋友了。走,后堂喝酒去。”
    一顿酒喝下来,白大方成了钱谷师爷,赵守财则做了刑名师爷。
    一日闲暇无事,宋子旺问白大方:“来了几天了,整天呆在府衙里,闷也要闷死了,这城里可有游玩之处?”
    “老爷,城西有个兴隆寺,里面有个兴隆塔,景色十分好,要不要陪您逛逛?”
    宋子旺每天回家要伺候玉凤和绣兰,时间久了,又动了找姑娘的念头。他问白大方的意思是哪里有好的姑娘,不想白大方错会了意思。宋子旺也不能说破,心想去看塔总强似在堂上看公文,就让白大方带路,喊了赵守财,一同去游兴隆寺。
    他们一行人来到兴隆寺时已近黄昏。主持听说新老爷来寺礼佛,带着大大小小的和尚迎出了山门。宋子旺本来只想上塔观风景,见和尚都出来了,只好去了大雄宝殿装模作样的拜了佛祖,又布施了五十两银子,才出门看塔。
    兴隆塔建在两层汉白玉底座上,共有十三层。塔身是八角形,顶上的琉璃瓦在太阳的余晖下五颜六色的,十分好看。
    子旺仰头看这塔,对白大方说道:“走,上去看看。”
    “老爷,我在下面等你们吧。”赵守财见塔十分高,就想偷懒。
    “不中,老爷都上去了,恁敢偷懒。”宋子旺笑道。
    三人呼哧带喘的爬了上去。在第七层的露台上,宋子旺凭栏眺望,兖州城尽收眼底。他不停的指点着:“那就是府衙吧?”“啊,那是呃的府邸。”高兴得像个孩子。
    “老爷请看,那就是泗河”白大方指着南边城墙外一条亮带说。
    “嗯,好,好。明日带呃去游泗河。”宋子旺说。
    “老爷,快看这边。”赵守财歇过劲来,也对美景来了兴趣,指着西面说。
    子旺转到西北,只见远处山峦起伏,太阳正落下山去,霞光撒到山上,山色流金。
    “那是什么山?”
    “那就是嵫阳山。山上有座魁星楼,本来也是个好去处。可惜这几年有了山贼,寻常人不敢进山了。”白大方说。
    子旺奇怪的问:“这里如此繁华,怎么会有山贼?难道朝廷不去剿灭了他?”
    白大方回道:“说起这山贼,还有些来历。前老爷也几次派了兵去剿,却都吃了亏。后来,来也快卸任了,也就不再和山贼计较。”
    接着,白大方给宋子旺讲起这山贼的来历。
    前些年闹白莲教,有个叫做莲花的女子来兖州传教。她自称是白莲圣母驾前九天护法,奉了白莲圣母法旨来渡有缘人。一时间,兖州人人练起莲花传授的九莲大法,据说共分三层功法,练了第一层可生三朵莲花,轻身健体,练了第二层可生六朵莲花,能延年益寿,如果练了第三层生成了九朵莲花,就能够飞天成仙了。
    据莲花讲,这第三层九朵莲花,只有有缘人与她双修才能练成。她接了白莲圣母指引,说兖州城内就有这样的有缘人。没过多久,这有缘人真的出现了,是城中最富有的王半城的独子王大富。
    两人双修了一年。莲花变得面目娇嫩,神气清爽,身轻如燕。王大富却脸色蜡黄,皮包骨头,精神萎顿。不久,王大富竟没了,莲花说他已经得道仙去。王半城就这一个儿子,哭的死去活来,发誓要点了莲花的天灯给儿子报仇。可不知怎的,没多久,王半城也和莲花双修起来,据说深得其中妙味。
    就在莲花和王半城的弟子已经过万,更有数十万老丈老妇苦练第一层功法的时候,朝廷把白莲教列为邪教。城门口的告示说,如果再练白莲教功法,发配到山里做苦工,如果传授白莲功法,游街示众后砍头。
    莲花的弟子们见了告示纷纷散去,就连王半城也停了修炼,回到家中老实的做起了富翁。不过,还是有百十个弟子,也许真的相信九莲大法,也许是得了莲花的好处,跟着莲花逃进了嵫阳山做了山贼。
    后来,不少游客在山中被劫。据逃回的人说,这些山贼像是活神仙,从山顶冉冉落下,手在自己眼前一挥,自己就失去了知觉,醒来时,已经在神仙洞府里了。
    前知州先派了三百人去剿,损了二十多人。又派了五百人去,损了八十多人。那些败回来的军士说,山里都是神兵,凡人根本无法近身。此时知州老爷快卸任了,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没派兵前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