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吴寅朱庆春》第61章 最豪阔的客户

    安中豪是吴寅从事房产经纪后遇见的最豪阔的客户。
    据说他手里的房产证可以从地面一直堆到与大班桌平齐,而且都没做按揭没做抵押,全是现金购入。
    对于能生蛋,特别是能生金蛋的鸡,吝啬的赵总倒是不会小气到连一把米都舍不得喂。
    吴寅提出拿枫杨路的店铺去登一个小分类的时候,赵总爽快地同意了由分公司出广告费让吴寅登。
    小分类是指报纸上的分类广告,就是按广告内容归类刊出的小广告,其内容可以是促销某种商品或服务,也可以是招领等启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分类广告更适切于个人或中小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在形式上,分类广告一般是指版面位置相对固定、规格较小的非工商广告,多数情况下“扎堆”出现,并按行业划分开,以便于浏览者查找。
    经纪公司对一些较大型的物业或急于售出的物业会在报纸上以分类广告的形式刊登以吸引客户,业内称之为小分类。
    把安顺行公共房源的枫杨路店铺登到房源广告上,每个经纪人在查看自己的登报房源时都会发现,吴寅可不想这么招摇。
    虽然他从来不是很低调的人,但他明白他登报枫杨路店铺后太引人瞩目,很快安顺行的报纸广告上会出现大批的枫杨路店铺出售信息,竞争不可避免。
    安中豪多年来一直拿手上的闲钱投资于房地产,除了他所在的平州,在永城也购买了不少物业。
    他始终认为永城的城市规模和发展前景远远超过平州,投资永城的房地产将会使他获得比平州更高的利润--平州分散而实力相差无几的区域布置使得没有任何一个区域能够成为中心,即使是市政府所在的平江也难以挑起中心城区的重任。
    这会明显制约平州向大都市发展。
    永城作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无论是GDP总额、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影响力、城市聚集能力、城市吸引力,在省内都是拔尖的。
    当然房地产的发展前景也是拔尖的。
    在看到《永城晚报》上的分类广告后,安中豪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吴寅。
    吴寅到公司门口迎接安中豪时,并没意识到刚才安中豪和他说的是一辆宝马760,他瞪大眼睛在找7字头的车牌号码。
    7字头的车牌是永城卫星城龙海专有号码。
    直到安中豪放下车窗冲着他招手,吴寅才发现自己的错误。
    安中豪的名片上有一大串的头衔:吴越集团副总、吴越摩托董事长兼总经理、吴越集团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越发展常务副总经理。
    吴寅的名片上安顺行东城分公司副经理的头衔显得非常寒碜。
    小分类上店铺的价格写的是面谈。
    所以在枫杨路上,当看着这些店铺的安中豪询问单价的时候,吴寅毫不犹豫地加上了一千元。
    其实安中豪做的都是长期投资,他要赚的后期急速上涨的利润。
    枫杨路的店铺对他来说太成熟,他认为太成熟的店铺价格已经到位,只能老老实实赚租金,老老实实获取随大流的上涨利润。
    他爱好尚未成熟却又发展前景良好的物业,他有的是资金,等待对他不是问题--只要前景足够诱人。
    于是吴寅又带他来到了夜泊枫桥。
    夜泊枫桥这些店铺的不成熟与良好的前景毫无遮挡地同时出现在安中豪面前的时候,安中豪眼前一亮。
    每间店铺的单位面积都不是很大,从三十平米到五十平米不等,总共三十间面对面分成两排,中间就是小区的北大门主通道,大门外的道路已经初现端倪,看来用不了多久就能通车,北大门的开放指日可待--密集的人流也指日可待。
    从南大门进入的安中豪清楚地看见了夜泊枫桥小区的巨大体量。
    拥有众多物业,其中不乏各类店铺的安中豪很清楚客流量对店铺价值和价格的决定性影响。
    这次是赵总见识到了吴寅的疯狂与大胆。
    吴寅的提议把赵总吓了一大跳:东城分公司把总公司吃进的夜泊枫桥店铺再吃过来。
    一千一百多平米,现在总公司均价定在六千八,全部吃下得近八百万,赵总根本没这实力。
    不过赵总很快就反应过来:吴寅不可能莫名其妙就让他把夜泊枫桥的店铺给吃下,绝对有他的理由--这理由只能是其中蕴含有足够高的利润。
    “哦,为什么要吃下呢?”赵总不紧不慢地问吴寅。
    “因为我有客户愿意购买,全部买下--我给他的报价比总公司的价格高了一千二每平米。”吴寅气定神闲地看着赵总,似乎差价对他来说不是一笔很巨大的数字。
    赵总却沉不住气了。
    他心里默默算了一下:一百四十万。
    扣除提成还有近百万,加上佣金,妥妥的一百多万!纯利!!!
    赵总激动了:“你确定你的客户全部要么?不会改主意吧?”
    吴寅耸了耸肩:“现在是定下要了,会不会改主意我就不知道了。”
    咖啡厅冷气开的很足,赵总坐在卡座里,端起咖啡啜了一口,却完全感觉不到自己在喝什么,只感到自己心跳加剧。
    八百万,一百四十万。赵总脑海里都是这两串数字在翻来滚去。
    干,还是不干?就如哈姆雷特关于生存,还是死亡的内心独白,交织在赵总犹豫、矛盾的内心。
    吴寅静静地看着赵总,仿佛清楚地看见了他内心的彷徨。
    “钱不是问题。”吴寅开口打破了沉默。
    赵总抬起头看着吴寅,吴寅不动声色,看着赵总额头的那几粒细密的汗珠说道:“我想过了,你出面去总公司订下合同,付款日期延迟,因为我们是整体购买,价格还能优惠,定金好说,反正是一家公司的,合同签订时注明我们不过户,这个应该不存在问题,然后就可以让我的客户来签订合同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